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古代汉语基础知识)模拟试卷5(无答案).doc

    • 资源ID:902831       资源大小:48.50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古代汉语基础知识)模拟试卷5(无答案).doc

    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古代汉语基础知识)模拟试卷 5(无答案)文言文阅读0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

    2、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后百余年而有晏子焉。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懼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

    3、”石父曰:“不然。 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 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1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字

    4、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 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小”,即小看的意思(B)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衣:名词做动词, “穿衣”(C)晏子 怪 而问之 怪: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认为奇怪”(D)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下:名词做形容词,“下面的”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的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节俭力行重 于齐 以此三世显名于 诸侯(B) 解左骖赎 之 久之,越石父请绝(C) 知己 而 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 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D)晏子于是延人 为上客 其夫为 相御3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时常

    5、与鲍叔牙游 游:交往(B)晏子出,遭之涂 涂:通“ 途”,路上(C)天下不多 管仲之贤 多:多数(D)管仲富 拟 于公室 拟:类似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_(2)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_4 王维,字摩诘,太原祁人。父处廉,终汾州司马,徙家于蒲,遂为河东人。维开元九年进士擢第。事母崔氏以孝闻。与弟缙俱有俊才,博学多艺亦齐名,闺门友悌,多士推之。历右拾遗、监察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居母丧,柴毁骨立,殆不胜丧。服阕,拜吏部郎中。天宝末,为给事中。禄山陷两都,玄宗出幸。维扈从不及,为贼所得。维服药取痢,伪称喑病。

    6、禄山素怜之,遣人迎置洛阳,拘于普施寺,迫以伪署。禄山宴其徒于凝碧宫,其乐工皆梨园弟子、教坊工人。维闻之悲恻,潜为诗曰:“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 秋槐花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贼平,陷贼官三等定罪。维以凝碧诗闻于行在,肃宗嘉之。会缙请削己刑部侍郎以赎兄罪。特宥之,责授太子中允。乾元中,迁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复拜给事中,转尚书右丞。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昆仲宦游两都,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宁王、薛王待之如师友。维尤长五言诗。书画特臻其妙,笔踪措思,参于造化。而创意经图,即有所缺。如山水平远,云峰石色,绝迹天机,非绘者之所及也。人有得奏乐图,不知其名。维视之曰:

    7、“霓裳第三叠第一拍也。” 好事者集乐工按之,一无差,成服其精思。维弟兄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在辋口。辋水周于舍下,别涨竹洲花坞。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尝聚其田园所为诗,号辋川集。在京师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唯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妻亡不再娶,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绝尘累。乾元二年七月卒。临终之际,以缙在凤翔,忽索笔作别缙书。又与平生亲故作别书数幅,多敦厉朋友奉佛修心之旨,舍笔而绝。代宗时,缙为宰相。代宗好文,常谓缙曰:“卿之伯氏,天宝中诗名冠代,朕尝于诸王座闻其乐章。今有多少文集,卿

    8、可进来。”缙曰:“ 臣兄开元中诗百千余篇。天宝事后,十不存一。比于中外亲故间相与编缀,都得四百余篇。”翌日上之,帝优诏褒赏。缙自有传。(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5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字的解释说法错误的是( )。(A)柴 毁 骨 立 “柴”和“ 骨”:名词做状语(B)殆不 胜 丧 胜:承受,胜任(C)辋水 周 于舍下 周:名词做动词,环绕(D)日 饭 十数名僧 饭:名词做动词,意动用法6 下列对加下划线的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服 阙 ,拜吏部郎中 阕:完。服阕,丧满除服(B) 会 缙请削己刑部侍郎以赎兄罪 会:与 见面(C)不 茹 荤血 茹:吃(D)都 得四百余篇 都:一共7

    9、 下列加下划线的字与文中“比于中外亲故间相与编缀” 的“比”的意义相同的是( )。(A)君子周而不 比 ,小人比而不周(B)是 比 肩接踵而生也(C) 比 阴阳错谬,日月薄食(D)比 三年日蚀8 下列短句中的“ 徒” 与上文中 “禄山宴其徒于凝碧宫”的“ 徒”的词性和意义相同的是( )。(A)召令徒属(B)迁徙之徒(C)斑白者多徒行(D)家徒四壁立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禄山素怜之,遣人迎置洛阳,拘于普施寺,迫以伪署。_9 九龄幼聪敏,善属文。年十三,以书干广州刺史王方庆,大嗟赏之,曰:“此子必能致远。” 登进士第,应举登乙第,拜校书郎。玄宗在东宫,举天下文藻之士,亲加策问,九龄对策高第,

    10、迁右拾遗。九龄以才鉴见推。当时吏部试拔萃选人及应举者,咸令九龄与右拾遗赵冬曦考其等第,前后数四,每称平允。开元十年,三迁司勋员外郎。时张说为中书令,与九龄同姓,叙为昭穆,尤亲重之,常谓人曰:“后来词人称首也。” 九龄既欣知己,亦依附焉。十一年,拜中书舍人。十三年,车驾东巡,行封禅之礼。说自定侍从升中之官,多引两省录事主书及己之所亲摄官而上,遂加特进阶,超授五品。初,令九龄草诏,九龄言于说曰:“官爵者,天下之公器,德望为先,劳旧次焉。若颠倒衣裳,则讥谤起矣。今登封霈泽,千载一遇。清流高品,不沐殊恩;胥吏末班,先加章绂。但恐制出之后,四方失望。今进草之际,事犹可改,唯令公审筹之,无贻后悔也。”说曰

    11、:“ 事已决矣,悠悠之谈,何足虑也!”竞不从。及制出,内外甚咎于说。说卒后,上思其言,召拜九龄为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事。再迁中书侍郎。常密有陈奏,多见纳用。寻丁母丧归乡里。二十一年十二月,起复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明年,迁中书令,兼修国史。时范阳节度使张守珪以裨将安禄山讨奚、契丹败衄,执送京师,请行朝典。九龄奏劾曰:“穰苴出军,必诛庄贾;孙武教战,亦斩宫嫔。守硅军令必行,禄山不宜免死。”上特舍之。九龄奏曰:“ 禄山狼子野心,面有逆相,臣请因罪戮之,冀绝后患。”上曰: “卿勿以王夷甫知石勒故事,误害忠良。”遂放归藩。二十三年,加金紫光禄大夫,累封始兴县伯。李林甫自无学术,以九龄文

    12、行为上所知,心颇忌之。乃引牛仙客知政事,九龄屡言不可,帝不悦。二十四年,迁尚书右丞相,罢知政事。初,九龄为相,荐长安尉周子谅为监察御史。至是,子谅以妄陈休咎,上亲加诘问,令于朝堂决杀之。九龄坐引非其人,左迁荆州大都督府长史。俄请归拜墓,因遇疾卒,年六十八,赠荆州大都督,谥曰文献。九龄在相位时,建议复置十道采访使,又教河南数州水种稻,以广屯田。议置屯田,费功无利,竞不能就,罢之。性颇躁急,动辄忿詈,议者以此少之。九龄为中书令时,天长节百僚上寿,多献珍异,唯九龄进金镜录五卷,言前古兴废之道,上赏异之。又与中书侍郎严挺之、尚书左丞袁仁敬、右庶子粱升卿、御史中丞卢怡结交友善。挺之等有才干,而交道终始不

    13、渝,甚为当时之所称。至德初,上皇在蜀,思九龄之先觉,下诏褒赠(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四十九)10 下列各组中加下划线的字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议者以此 少 之 且夫我尝闻 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B) 超 授五品 显忠贞之节,立 超 世之功(C)执送京师,请行朝典 掌建邦之三典(D)挺之等有才干,而交道终始不渝 金石不渝11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唯令公审筹之,无贻后悔也 贻:造成,遗留(B)卿勿以王夷甫知石勒故事 故事:旧例(C) 竟 不从 竟:竟然(D)下诏 褒 赠 褒:褒奖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官爵者,天下之公器,德望为先,

    14、劳旧次焉。若颠倒衣裳,则讥谤起矣。_(2)李林甫自无学术,以九龄文行为上所知,心颇忌之。_12 张说,字道济,其先范阳人,代居河东,近又徙家河南之洛阳。弱冠应诏举,对策乙第,授太子校书,累转右补阙,预修三教珠英。久视年,则天幸三阳宫,自夏涉秋,不时还都,说上疏谏疏奏不省。长安初,修三教珠英毕,迁右史、内供奉,兼知考功贡举事,擢拜凤阁舍人。中宗即位,召拜兵部员外郎,累转工部侍郎。景龙中,丁母忧去职,起复授黄门侍郎,累表固辞,言甚切至,优诏方许之。是时风教颓紊,多以起复为荣,而说固节恳辞,竞终其丧制,大为识者所称。服终,复为工部侍郎俄拜兵部侍郎,加弘文馆学士。景云元年秋,谯王重福于东都构逆而死,留

    15、守捕系枝党数百人,考讯结构之状,经时不决。睿宗令说往按其狱,一宿捕获重福谋主张灵均、郑惜等,尽得其情状,自余枉被系禁者,一切释放。睿宗劳之曰:“知卿按此狱,不枉良善,又不漏罪人。非卿忠正,岂能如此?”俄而为姚崇所构,出为相州刺史,仍充河北道按察使。俄又坐事左转岳州刺史仍停所食实封三百户,迁右羽林将军,兼检校幽州都督。开元七年,检校并州大都督府长史,兼天兵军大使,摄御史大夫,兼修国史,仍赍史本随军修撰。八年秋,朔方大使王唆诛河曲降虏阿布思等千余人。时并州大同、横野等军有九姓同罗、拔曳固等部落,皆怀震惧。说率轻骑二十人,持旌节直诣其部落,宿于帐下,召酋帅以慰抚之。副使李宪以为夷虏难信,不宜轻涉不测

    16、,驰状以谏。说报书曰:“吾肉非黄羊,必不畏吃;血非野马,必不畏刺。士见危致命,是吾效死之秋也。”于是九姓感义,其心乃安。明年,又敕说为朔方军节度大使,往巡五城,处置兵马。时有康待宾余党庆州方渠降胡康愿子自立为可汗,举兵反,谋掠监牧马,西涉河出塞。说进兵讨擒之,并获其家属于木盘山,送都斩之,其党悉平,获男女三千余人。先是,缘边镇兵常六十余万,说以时无强寇,不假师众,奏罢二十余万,勒还营农。玄宗颇以为疑,说奏曰:“臣久在疆场,具悉边事,军将但欲自卫及杂使营私。若御敌制胜,不在多拥闲冗,以妨农务。陛下若以为疑,臣请以阖门百口为保。以陛下之明,四夷畏伏,必不虑减兵而招寇也。”上乃从之。玄宗寻召说及礼官

    17、学士等赐宴于集仙殿,谓说曰:“今与卿等贤才同宴于此,宜改名为集贤殿。” 因下制改丽正书院为集贤殿书院,授说集贤院学士,知院事。十八年,遇疾,玄宗每日令中使问疾,并手写药方赐之。十二月薨,时年六十四。上惨恻久之,遽于光顺门举哀,因罢十九年元正朝会(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四十七)13 下列各组中加下划线的的字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疏奏不 省 昏定而晨 省(B)睿宗令说往按其狱 按之当今之务(C)景龙中,丁母忧去职 丁时逢殃(D)考讯 结构 之状,经时不决 于是详察其栋宇,观其结构14 下列各项加下划线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是时风教颓 紊 ,多以起复为荣 紊:乱(B)起复授黄门侍

    18、郎,累表固辞 累:(副词)多次,屡次(C)言甚切至,优诏方许之 优:优待(D)说以时无强寇,不假师众 假:借,利用15 下列句子中“ 勒” 的用法与意义与文中 “奏罢二十余万,勒还营农”的“ 勒”字相同的是( )。(A)勒骐骥而更驾兮(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C)却缘春雪勒春迟(D)亲勒六军,大陈戎马16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吾肉非黄羊,必不畏吃;血非野马,必不畏刺。士见危致命,是吾效死之秋也。_16 孔颖达,字仲达,冀州衡水人。八岁就学,诵记日千余言,暗记三礼义宗。及长,明服氏春秋传、郑氏尚书、诗、礼记、王氏易,善属文,通步历。尝造同郡刘焯,焯名重海内,初不之礼,及请质所疑,

    19、遂大畏服。隋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炀帝召天下儒官集东都,诏国子秘书学士与论议,颖达为冠,又年最少,老师宿儒耻出其下,阴遣客刺之,匿杨玄感家得免。补太学助教。隋乱,避地虎牢。太宗平洛,授文学馆学士,迁国子博士。贞观初,封曲阜县男,转给事中。时帝新即位,颖达数以忠言进。帝问:“孔子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何谓也?”对曰: “此圣人教人谦耳。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非特匹夫,君德亦然。故易称蒙以养正,明夷以莅众。若其据尊极之位,炫聪耀明,恃才以肆,则上下不通,君臣道乖。自古灭亡,莫不由此。”帝称善。

    20、除国子司业,岁余,以太子右庶子兼司业。与诸儒议历及明堂事,多从其说。以论撰劳,加散骑常侍,爵为子。皇太子令颖达撰孝经章句,因文以尽箴讽。帝知数争太子失,赐黄金一斤、绢百匹。久之,拜祭酒,侍讲东宫。帝幸太学观释菜,命颖达讲经,毕,上释奠颂,有诏褒美。后太子稍不法,颖达争不已,乳夫人曰:“太子既长,不宜数面折之。”对曰: “蒙国厚恩,虽死不恨。 ”剀切愈至。后致仕,卒,陪葬昭陵,赠太常卿,谥曰宪。初,颖达与颜师古、司马才章、王恭、王琰受诏撰五经义训凡百余篇,号义赞,诏改为正义云。虽包贯异家为详博,然其中不能无谬冗,博士马嘉运驳正其失,至相讥诋。有诏更令裁定,功未就。永徽二年,诏中书门下与国子三馆博

    21、士、弘文馆学士考正之,于是尚书左仆射于志宁、右仆射张行成、侍中高季辅就加增损,书始布下。颖达子志,终司业。志子惠元,力学寡言,又为司业,擢累太子谕德。三世司业,时人美之。(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十三)17 下列各组中加下划线的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博士马嘉运驳 正 其失 诏中书门下与国子三馆博士、弘文馆学士考正之(B)蒙国厚恩,虽死不恨 今财亡民罢,莫不怨 恨(C)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 功未就(D)及请 质 所疑,遂大畏服 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18 下列对加下划线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上下不通,君臣道乖 乖:违背(B)老师宿儒耻出其下,阴

    22、遣客刺之 阴:暗中(C)侍中高季辅就加增损 就:最终(D)后 致仕 ,卒,陪葬昭陵 致仕:上任19 以下加下划线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焯名重海内, 初步之礼 初不之礼:倒装句式,初不礼之(B)太子既长,不宜数面折之 折:使 屈(C) 力 学寡言 力:努力(D)虽包贯异家为详博,然其中不能无谬冗 冗:错误2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_(2)若其据尊极之位,炫聪耀明,恃才以肆,则上下不通,君臣道乖。自古灭亡,莫不由此。_20 吾以菲德,属当期运。鉴与吾言,思隆治道。而明不远烛,所蔽者多。实寄贤能,匡其寡暗。尝谓山

    23、林之志,上所宜弘。激贪厉薄,义等为政。自居元首,临对百司。虽复执文经武,各修厥职,群才竞爽,以致和美,而镇风静俗,变教论道,自非箕颍高人,莫膺兹寄。是用虚心侧席,属想清尘,不得不屈兹独往,同此濡足。便望释萝袭衮,出野登朝。必不以汤有惭德,武未尽善,不降其身,不屈其志,使璧帛虚往,蒲轮空归。倾首东路,望兼立表。羲轩邈矣,古今殊事。不获总驾崆峒,依风问道。今方复引领云台,虚己宣室。纡贤之愧,载结寝兴。(梁.沈约为武帝与谢胜敕)21 下列加下划线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明不远 烛 烛:照(B)载 结 寝兴 结:助词,无意义(C) 总 驾崆峒 总:总领(D)纡 贤之愧 纡:屈曲22 全文的“

    24、吾 ”指的是( )。(A)梁武帝(B)沈约(C)谢月出(D)虚构的主人公22 颜师古,字籀,其先琅邪临沂人。祖之推,自高齐入周,终隋黄门郎,遂居关中,为京兆万年人。父思鲁,以儒学显。武德初,为秦王府记室参军事。师古少博览,精故训学,善属文。仁寿中,李纲荐之,授安养尉。尚书左仆射杨素见其年弱,谓曰:“ 安养,剧县。子何以治之 ?”师古曰:“割鸡未用牛刀。” 素惊其言大,后果以干治闻。时薛道衡为襄州总管,与之推旧,佳其才,每作文章,令指摘疵短。俄失职,归长安,不得调,窭甚,资教授为生。高祖入关,谒见长春宫,授朝散大夫,拜墩煌公府文学,累迁中书舍人,专典机密。师古性敏给,明练治体。方军国务多,诏令一

    25、出其手,册奏之工,当时未有及者。太宗即位,拜中书侍郎,封琅邪县男,以母丧解。服除,还官。岁余,坐公事免。帝尝叹五经去圣远,传习浸讹,诏师古于秘书省考定,多所厘正。既成,悉诏诸儒议,于是各执所习,共非诘师古。师古辄引晋、宋旧文,随方晓答,谊据该明,出其悟表,人人叹服。寻加通直郎、散骑常侍。帝因颁所定书于天下,学者赖之。俄拜秘书少监,专刊正事,古篇奇字世所惑者,讨析申孰,必畅本源。然多引后生与雠校,抑素流,先贵势,虽商贾富室子,亦窜选中,由是素议薄之,斥为郴州刺史。未行,帝惜其才,让曰:“卿之学,信可称者,而事亲居官,朕无闻焉。今日之行,自谁取之?念卿曩经任使,朕不忍弃,后宜自戒。”师古谢罪,复留

    26、为故官。师古性简峭,视辈行傲然,罕所推接。既负其才,早见驱策,意望甚高。及是频被谴,仕益不进,罔然丧沮,乃阖门谢宾客,巾褐裙帔,放情萧散,为林墟之适。多藏古图画、器物、书帖,亦性所笃爱。与撰五礼成,进爵为子。又为太子承乾注班固汉书上之,赐物二百段、良马一,时人谓杜征南、颜秘书为左丘明、班孟坚忠臣。帝将有事泰山,诏公卿博士杂定其仪,而论者争为异端。师古奏:“臣撰定封禅仪注书在十一年,于时诸儒谓为适中。”于是以付有司,多从其说。迁秘书监、弘文馆学士。十九年,从征辽,道病卒,年六十五,谥曰戴。初,思鲁与妻不相宜,师古苦谏,父不听,情有所隔,故帝及之。师古弟相时,字睿,亦以学闻。为天策府参军事。贞观中

    27、,累迁谏议大夫,有争臣风。转礼部侍郎。赢瘠多病。师古死,不胜哀而卒。师古叔游秦,武德初,累迁廉州刺史,封临沂县男。时刘黑闼初平,人多强暴,比游秦至,礼让大行,邑里歌之,高祖下玺书奖劳。终郓州刺史。撰汉书决疑,师古多资取其义。(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十三)23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字词解释错误的是( )。(A)资 教授 为生 教授:教学授业(B)明 练 治体 练:练习(C)师古性敏给 给:敏捷(D)有 争 臣风 争,同“ 诤”,直24 下列句子的“ 剧” 字与“安养,剧县”中的“剧” 意义相同的是( )。(A)事剧而功寡(B)执务私事,不辞剧易(C)秦王数平剧寇,功冠天下(D)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25 下列选项中加下划线的字意义相同的是( )。(A)方 军国务多 随 方晓答(B)今日之行,自谁取之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C) 比 游秦至 比及三年,可使足民(D)师古死,不 胜 哀而卒 以守则固,以战则胜26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1)卿之学,信可称者,而事亲居官,朕无闻焉。_(2)师古性简峭,视辈行傲然,罕所推接。_


    注意事项

    本文([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古代汉语基础知识)模拟试卷5(无答案).doc)为本站会员(priceawful19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