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基础心理学)模拟试卷 4 及答案与解析一、 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单项选择题1 记忆包括三个基本过程,它们是( )、保持和提取。(A)编码(B)回忆(C)再认(D)遗忘2 记忆过程的首要环节是( )。(A)再现(B)识记(C)回忆(D)保持3 开卷考试时的记忆活动是( )。(A)识记(B)保持(C)回忆(D)再认4 具有容易保持和恢复特点的记忆是( )。(A)语词(B)形象(C)情绪(D)动作5 小李已有八年没有游泳,但最近在危急情况下,他成功地从深水塘中抢救了一名落水儿童,从记忆的内容分类看,小李在水中的行为属于( )。(A)形象记忆(B)情绪记忆(C)动
2、作记忆(D)感觉记忆6 02 岁的儿童主要依靠( )来记忆。(A)表象(B)言语(C)动作(D)情绪7 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复习时主要应( )。(A)合理分配复习时间(B)采取多样化方法(C)及时复习(D)试图回忆和反复阅读相结合8 “压抑学说 ”的发现者是 ( )。(A)吉尔福特(B)艾宾浩斯(C)弗洛伊德(D)波根多夫9 人们对初恋时的第一次约会往往记忆犹新,这说明了信息提取的有效性依赖于( )。(A)与编码信息联系的紧密程度(B)情境和状态的依存性(C)情绪的作用(D)动机的作用10 认为提取线索很重要的遗忘理论是( )。(A)衰退理论(B)干扰理论(C)线索一依存理论(D)动机遗忘
3、理论11 奥苏伯尔提出的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是( )。(A)痕迹衰退说(B)干扰说(C)同化说(D)动机说12 “舌尖现象 ”可以用来证明 ( )。(A)知识同化说(B)提取失败说(C)经验干扰说(D)痕迹衰退说13 及时复习,是指( ) 。(A)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B)一周之后复习(C)在大面积遗忘开始之前复习(D)当天复习14 一般来讲,学习程度在百分之( )时,记忆效果最好。(A)100(B) 125(C) 150(D)20015 人在头脑中创造新形象的基本材料是( )。(A)感知(B)表象(C)记忆(D)想像16 表象的形象可以在人们的头脑中放大、缩小或翻转,这种特性称为表象的( )。(
4、A)直观形象性(B)联想性(C)可操作性(D)创造性17 学习后立即睡觉,保持的效果往往比学习后继续活动保持的效果更好,这是由于( )。(A)过度学习(B)记忆的恢复现象(C)无倒摄抑制的影响(D)无前摄抑制的影响18 小王和小李正谈论他们最近到夏威夷的那次旅行。他们说到他们在那儿所发生的所有有趣的事情及人。在述说这次旅行时,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 )。(A)语义记忆(B)程序性记忆(C)情景记忆(D)前瞻性记忆19 从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重要条件是( )。(A)复述(B)视觉编码(C)声音编码(D)感觉寄存20 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在时间上的划分界限为( )。(A)1 分钟(B) 10
5、分钟(C) 1 小时(D)1 天21 “潜移默化 ”是( ) 。(A)情景记忆(B)语义记忆(C)外显记忆(D)内隐记忆22 对于比较容易的、感兴趣的材料,采用( )复习方式比较好。(A)集中(B)先集中后分散(C)分散(D)先分散后集中23 进入到瞬时记忆阶段的信息,如果受到( )就转入到短时记忆阶段,否则就会很快消失。(A)注意(B)感觉(C)知觉(D)思维24 短时记忆可分为( ) 。(A)工作记忆和直接记忆(B)直接记忆和间接记忆(C)瞬时记忆和直接记忆(D)间接记忆和工作记忆25 长时记忆的容量是( )。(A)因人而异的(B) 72(C)无限的(D)920 比特26 长时记忆遗忘的主
6、要原因是( )。(A)原型启发的作用(B)功能固定性的作用(C)思维的定势(D)自然衰退或干扰27 告诉你一个电话号码,你可以按照它去拨号,但打过以后,再问你该号码,你又不记得了。这种记忆的表现是( )。(A)瞬时记忆(B)感觉记忆(C)短时记忆(D)长时记忆二、多项选择题28 关于回忆,下列哪些说法不正确?( )(A)它是头脑中浮现的过去经历的事物或形成的概念(B)回忆的正确程度依赖于积极的思维活动(C)无意回忆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任务的回忆(D)必须由外界刺激才能引起29 遗忘是指( ) 。(A)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B)从大脑中提取知识经验的过程(C)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的现象
7、(D)对识记过的材料发生了错误的回忆或再认的现象30 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主要有( )。(A)地点法(B)韵律法(C)记笔记(D)组块31 表象具有( ) 的作用。(A)积累感性知识(B)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桥粱(C)创造出新形象(D)为想像提供素材32 遗觉象是指( ) 。(A)一种特殊的再造想像(B)儿童期可能出现的一种记忆活动(C)与感知形象一样清晰的表象(D)儿童期出现的一种想像活动33 下列属于复习的外部手段的是( )。(A)做笔记(B)做读书卡片(C)标记重点内容(D)听说读写相结合34 要学会变着花样的复习,其中包括( )。(A)复习要集中(B)复习要及时(C)要有适当的过度学习(D
8、)分散复习优于集中复习35 长时记忆系统中编码信息的方式为( )。(A)听觉编码(B)视觉编码(C)形象编码(D)语义编码36 以下关于记忆的说法正确的有( )。(A)个性的形成是记忆发展的前提(B)记忆就是过去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C)记忆的内容有时可以提取有时不能(D)有了记忆才能把过去和现在的心理活动联系在一起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基础心理学)模拟试卷 4 答案与解析一、 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记忆包括三个基本过程:信息进入记忆系统编码,信息在记忆中储存保持,信息从记忆中提取出来提取。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识记是获得事物
9、的映象并成为经验的过程。识记是识别和记住事物的过程,是记忆过程的第一步。它是回忆与再认的前提,没有识记就谈不上回忆和再认。其他三个选项都是在识记后的环节。因此,正确答案为 B。3 【正确答案】 D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词语记忆是以语词所概括的逻辑思维结果为内容的记忆,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理解性和逻辑性。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直观形象性是其显著的特点。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这种记忆具有鲜明、生动、深刻和情境性等特点。动作记忆是以个体的动作、运动及其系统为内容的记忆,它以形成运动性熟练技巧为基础。其特点是容易保持和恢复。因此,正确答案为
10、 D。5 【正确答案】 C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02 岁儿童主要是运动记忆,即依靠自己的身体运动和动作进行的记忆。因此,答案选 C。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在学习后不久发生大量遗忘,如果不及时复习,很多内容就忘记了,因此,应该在还没遗忘或遗忘较少时,及时复习。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压抑学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压抑被解除,记忆就能恢复。这种理论是由弗洛伊德在给精神病人做催眠时发现的。9 【正确答案】 B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不同的理论对遗忘的原因作出了不同的解释。衰退理论认为,遗忘的原因是记忆痕迹的
11、衰退;干扰理论认为遗忘的原因是不同材料学习的互相干扰;线索一依存理论认为遗忘的原因是提取线索的错误,只要在适当提取线索下,记忆内容就可以恢复;动机遗忘理论认为,遗忘是由于记忆的内容会给主体带来痛苦,因此,被压抑到潜意识中。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奥苏伯尔根据他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对遗忘的原因提出了独特的解释,即知识同化说。他认为,在真正的有意义学习中,前后相继的学习不是相互干扰而是相互促进的,因为有意义学习总是以原有的学习为基础,后面的学习则是前面的学习的加深和扩充。遗忘就其实质来讲,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因此,答案为 C。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提取失败
12、说认为,人们所获得的信息在长时记忆中的存储是永久的。遗忘的发生,仅仅是由于一时难以提取欲求信息所致。如果有了正确的线索,经过搜寻,所要的信息就能提取出来。“舌尖现象”是指明明知道某件事,但就是不能回忆出来的现象,这也说明,遗忘实际上只是暂时的,只是由于失去了提取线索或线索错误而引起的。它可以用来验证提取失败说。因此,答案为 B。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通过遗忘曲线可以看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很快,以后逐渐缓慢,过了相当的时间后,几乎不再遗忘。学习 20分钟之后,遗忘达 42,所以应当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因此,答案为 A。14 【正确答案】 C15 【正
13、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讲,表象是指当前不存在的物体或事件的一种知识表征。16 【正确答案】 C17 【正确答案】 C18 【正确答案】 C1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复述是使信息保存的必要条件,对信息的短时保持乃至长时储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复述分两种:保持性复述和精细复述。保持性复述是指一遍遍地重复识记材料;精细复述是指将识记的材料与长时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建立起联系。2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短时记忆是指信息一次呈现后,保持在 1 分钟以内的记忆。短时记忆具有意识性、操作性、按原始信息的感觉通道编
14、码等特点;长时记忆是指学习过的材料在人脑中保持 1 分钟以上乃至终生的记忆。长时记忆具有组织性、备用性等特点,其容量几乎无限。因此,正确答案为 A。2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内隐记忆即过去经验对个体当前活动的一种无意识的影响。由于这种记忆对行为的影响是自动发生的,个体无法意识到,因此又可称为自动的,无意识的记忆。“潜移默化”即属于内隐记忆。2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复习可以是分散的,也可以是集中的。一般来讲,比较容易的、感兴趣的材料,采取集中复习效果好些;反之,较难的、无意义的材料,采取分散复习效果好些。2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如果对瞬时记忆中的信息加以注意,即
15、当意识到瞬时记忆的信息时,信息就被转入短时记忆了。否则,没有注意到的信息过 1 秒钟便会消失,即遗忘了。2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短时记忆是指脑中的信息在一分钟之内的加工编码的记忆,是信息从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之间的一个过渡环节。短时记忆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输入信息没经过进一步的加工,称为直接记忆,其容量很有限,编码方式主要是言语听觉形式;另一种是输入信息经过再编码,称为工作记忆,再编码使记忆容量增大。25 【正确答案】 C26 【正确答案】 D27 【正确答案】 C二、多项选择题28 【正确答案】 A,B,C,D29 【正确答案】 C,D30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提高
16、记忆能力的方法包括:地点法,将一组熟悉的地点与要记的东西之间建立起联系,主要利用视觉表象,以地点位置作为以后的提取线索。韵律法,又称口诀法,对一些纯语言的材料,这是最明显有效的记忆方法。记笔记,用相对精炼的字句记下主要的观点。31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表象的直观形象性使表象成为人们积累感性知识的一种形式;表象的可操作性使表象成了想像的素材;表象的直观形象性和概括性起到了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桥梁作用,没有表象,思维也难于发展起来。32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遗觉象是指看到的东西从视域中移开后仍能保持的、生动逼真、清晰具体的视觉表象。遗觉象是部分学龄儿童特有的反映现象,一般到青年期就消失了。33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D 项“听说读写相结合”属于复习形式多样化。34 【正确答案】 B,C ,D35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长时记忆的编码有语义编码和形象编码两类。语义编码是用语言对信息进行加工,按材料的意义加以组织的编码。形象编码是以感觉映象形式对事物的意义进行的编码。36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凡是过去的经验都可以储存在大脑中,需要的时候又可以把它们从大脑中提取出来,因而,记忆就可以将人过去的经验和当前的心理活动联系起来,在时间上把人的心理活动联系成一个整体,甚至人可以把自己一生的经历都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