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职业资格类试卷]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综合素质)模拟试卷82及答案与解析.doc

    • 资源ID:900947       资源大小:47.50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职业资格类试卷]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综合素质)模拟试卷82及答案与解析.doc

    1、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综合素质)模拟试卷 8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义务教育在中国得到全面普及(B)终身教育主要指成人教育(C)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日益结合(D)现代学制改革重在缩短义务教育年限2 张梅老师在 2015 年 5 月 8 日的一次交通事故中,为救学生而受重伤,致使双腿截肢。张丽莉的行为体现了她( )(A)终身学习,爱国守法(B)关爱学生,行为世范(C)因材施教,为人师表(D)作风正派,关心集体3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转变,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B)从教学与研究的关

    2、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推广者(C)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模仿者(D)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者型的独立的教师4 素质教育的总目标是( )(A)全面提高综合素质(B)促进心理成熟化(C)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习惯(D)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态度5 教师职业道德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社会条件是( )(A)社会精神文化(B)社会经济关系(C)社会上层建筑(D)社会经济基础6 徐刚在课堂上突然大叫,有的同学也跟着起哄。下列处理方式,最恰当的一项是( )(A)马上制止,让徐刚站到讲台边(B)不予理睬,继续课堂教学(C)稍作停顿,批评训斥学生(

    3、D)幽默化解,缓解课堂气氛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的战略主题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 ) 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A)素质教育(B)基础教育(C)应试教育(D)课程教育8 教师偷看学生的日记、信件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 )(A)受教育权(B)人格尊严权(C)荣誉权(D)隐私权9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

    4、则。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当依法( )处罚。(A)免除(B)从轻、免除(C)从轻、减轻(D)从轻、减轻或者免除10 ( )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通过努力从专业理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学者型教师的过程。(A)人的全面发展(B)教师专业发展(C)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D)以人为本11 学校派张老师参加省里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但按学校的相关规定,应扣除张老师 500 元的绩效工资。学校的这项规定( )(A)节约了办学成本(B)加强了经费管理(C)体现了按劳取酬(D)侵犯了教师权利12 预防未成人犯罪

    5、,应当立足于( )(A)教育和保护(B)教育和处分(C)预防和惩戒(D)保护和管理13 “智如泉源,行可以为仪表者,人之师也。”( 韩诗外传)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师( )(A)不仅要提高道德认识,还要加强道德实践(B)不仅要从教的学识能力,还要做到以身作则(C)不仅要有丰富的学识,还要注重能力的提升(D)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要有人文情怀14 小宇上课时经常插话,老师生气地说:“管住你的嘴,不然我就封住你的嘴!” 老师的做法( )(A)错误,应该杜绝当堂批评(B)正确,应该严格要求学生(C)错误,应该尊重学生人格(D)正确,应该加强课堂管理15 当工作遇到挫折时,刘老师总是能够乐观、豁达地面对。这

    6、表明刘老师具备( )(A)健康的职业心理(B)丰富的学识修养(C)较强的教育能力(D)高尚的职业道德16 某老师向学生推销课外辅导资料,要求学生必须购买。该老师的做法( )(A)反映教学需要(B)体现敬业精神(C)违背教育规律(D)违背师德规范17 下列选项中,18 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标志是( )(A)电话机的发明和利用(B)蒸汽机的发明和利用(C)留声机的发明和利用(D)计算机的发明和利用18 我国法定的教师节是每年的( )(A)9 月 1 日(B)秋季开学后首个星期日(C) 9 月 10 日(D)9 月份的第一个星期日19 “建安七子 ”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 ( )(A)陈琳(B)曹植(C

    7、)曹丕(D)王粲20 被鲁迅赞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的作品是 ( )(A)史记(B) 汉书(C) 后汉书(D)三国志21 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国家是( )(A)美国(B)中国(C)苏联(D)英国22 世界上最早使用麻醉剂的是我国古代的( )(A)扁鹊(B)华佗(C)张仲景(D)孙思邈23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草堂诗余东坡乐府稼轩长短句 白石道人歌曲均是词集。(B)把长篇小说分成若干章节,每一章叫做“一回 ”,用这种形式写成的小说叫做“章回小说”,如红楼梦 三国演义烈火金刚 等。(C) 阿房宫赋师说论积贮流项脊轩志石钟山记都在标题中标明了文体。(D)“念奴娇 ”

    8、“永遇乐”“ 水调歌头”“倘秀才”“西江月”“扬州慢”“ 雨霖铃” 等都是词牌名。24 音序法不包括( )(A)汉语拼音字母法(B)笔画法(C)声部法(D)韵部法25 下列有关中国山水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山水画是以自然风景为主要表现对象的中国传统画(B)山水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C)山水画只呈现自然景观,而不呈现人物形象(D)中国古代山水画的特点是必须有人或建筑出现在画上,这幅画才显得有生气26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中“愤”与“悱” 的意思是( )(A)愤:心求通而未得之。悱:想说而说不出来。(B)愤:愤怒。悱:口欲言而未能其貌。(C)愤:感觉不满足,努力地去做。徘:感觉心情不

    9、舒畅。(D)愤:因不满足而心情激动。悱:感觉心情不舒畅。27 下面关于木兰诗中“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理解正确的是( )(A)写北方苦寒,用战场的艰苦环境来衬托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B)以写景来表现北方战场的环境氛围(C)描写边塞阴森、凄凉的战场环境(D)运用对偶写环境,衬托战地生活的艰辛28 下面不是借物喻人的诗句是( )(A)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B)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竹石)(C)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D)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29 对下面句子的修辞方法及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一雨池塘水面平,

    10、淡磨明镜照檐楹”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B)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杨贵妃倾国倾城的美丽形象。(C)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用夸张和联想的修辞手法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D)“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用借代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当时躬耕在南阳宛县卧龙岗的诸葛亮的情况。二、材料分析题30 在一次大学课堂上,女教师画了一个圆圈儿,问大学生:“这是什么?”大学生思考良久,底气不足地说了一句:“可能是零。” 又一次,在小学课堂上,女教师画了个同样的圆圈儿,问一群小学生:“这是什么?”孩子们立即七嘴八舌地回答:“是太

    11、阳”、“是烧饼”、“是足球”、“ 是西瓜”、“是十五的月亮”女教师听了,不由得目瞪口呆。问题:试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角度分析材料中的现象。31 今天,我照例批改学生的周记。突然,王珊珊的一篇周记我的数学老师映入我的眼帘。周记里这么写道:“今天上午第三节是数学课,铃声响过了好久,数学老师才穿着凉拖,慢慢悠悠走进教室。他干咳了几声,随后将一大口痰吐在了讲台旁,紧接着习惯性地用脚把痰蹭了几下,后来走到饮水机旁,打开水龙头,将手洗了洗。如此行为真让人觉得恶心”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该数学老师的行为。31 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只说林冲就床上放

    12、了包裹被卧,就坐下生些焰火起来。屋边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 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 ”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行不上半里多路,看见一所古庙,林冲顶礼道:“神明庇佑!改日来烧钱纸。” 又行了一回,望见一簇人家。林冲住脚看时,见篱笆中挑着

    13、一个草帚儿在露天里。林冲径到店里。主人道:“ 客人那里来 ?”林冲道:“你认得这个葫芦么 ?”主人看了道:“这葫芦是草料场老军的。” 林冲道:“原来如此。”店主道:“ 既是草料场看守大哥,且请少坐;天气寒冷,且酌三杯,权当接风。”店家切一盘熟牛肉,烫一壶热酒,请林冲吃。又自买了些牛肉,又吃了数杯。就又买了一葫芦酒,包了那两块牛肉,留下些碎银子,把花枪挑着酒葫芦,怀内揣了牛肉,叫声“相扰” ,便出篱笆门,依旧迎着朔风回来。看那雪,到晚越下的紧了。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操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原来天理昭然,佑护善人义士,因这场大雪,救了林冲的性命: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

    14、倒了问题:32 简要说说“ 那雪正下得紧 ”、“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这两句描写的传神之处。33 这几段文字多次描写朔(北)风和大雪,除渲染环境氛围外,还有哪两方面的作用?三、写作题3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先贤苏格拉底有句名言“美德即知识” ,后人对此提出质疑:道德可教吗 ?请以“道德是否可教 ”为话题进行写作。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自定立意,自定题目。不少于 800 字。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综合素质)模拟试卷 82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义务教育在中国基本得到普及;终身教育与成人教育不是一个概念,成人教育是为受教育程度不同的

    15、成人提供不同层次和不同功能教育的总和,终身教育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包括各个年龄阶段的各种方式的教育,因此成人教育只是终身教育一个阶段,并不等同于终身教育。现代学制改革重在延长义务教育年限。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张丽莉老师不顾个人安危,勇救学生的事迹体现了她关爱学生、保护学生安全的良好品德,可谓“行为世范”。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

    16、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总目标。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教师职业道德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社会条件是社会经济基础。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遇到此类事件,教师最恰当的处理方法是幽默化解,缓和课堂气氛。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

    17、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教师未经学生许可,拆看学生的信件,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当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通过努力从专业理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学者型教师的过程。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学

    18、校的这项规定侵犯了教师的财产权。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二条规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题目中句子的意思是:一个人的智慧像水源一样永不枯竭,他的行为可以做别人的学习榜样,就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教师的做法是错误的,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人格。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当工作遇到挫折时,刘老师总是能够乐观、豁达地去面对,

    19、这表明刘老师具备健康的职业心理。1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明确规定:教师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1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18 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蒸汽机的发明和利用。18 【正确答案】 C1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建安七子”中,王粲的文学成就最高。2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鲁迅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故选 A。2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1957 年 10 月 4 日,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故选 C。2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华佗是东汉末杰出的外科学家,他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先发明麻醉

    20、剂,并最早应用全身麻醉的医学家,堪称“外科鼻祖”。23 【正确答案】 D2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音序法是按照字(词)音排检汉字的方法。主要有汉语拼音字母法、韵部法和声部法。2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中国画从创作题材来看,出现最早的是人物画,最初描绘的山川风光是作为人物画补景出现的。故选 C。2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愤: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悱: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2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写北方苦寒,用战争的艰苦环境来衬托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2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21、手法,但没有借物喻人。2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运用的是借代和夸张的修辞手法。二、材料分析题30 【正确答案】 (1)随着受教育的增多,学生的思维更单一、视野更狭窄、更缺乏想象力,这是教育对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扼杀,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2)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往往过分看重其统一的一面,忽视其丰富个性的另一面,习惯于处处压抑学生的好奇心,以便使他们“专心学习” 。在这种氛围中成长的学生,不是越来越健康、活泼,而是越来越颓废、无生气、缺乏创造性,结果造成了一批墨守成规、人云亦云、死气沉沉的缺乏独立个性的“小绵羊” 。(3)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

    22、的教育应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并以“个性充分、自由地发展”为目的,承认每个学生的差异,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善于发现个性,研究个性,反对教育的整齐划一与陈旧僵化;坚持教育目的、课程、方法、教学组织等的多样化、灵活化、个性化;有效地实施因材施教,发掘每个学生的特点、优点和闪光点,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31 【正确答案】 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强调身教胜于言教,要求教师在各个方面做学生的榜样。此外,教师的言论、行为对学生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从此案例可以看出:(1)数学老师迟到、穿凉拖、随地吐痰等行为给学生带来了负面影响。教师应当对学生施加积极影响,消除消极影响。(

    23、2)教师要做好榜样,时时刻刻做学牛的表率,用一个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的人民教师的形象去影响学生、熏陶学生。32 【正确答案】 这两句既形象地描绘出大雪纷纷扬扬接连不断的场景,又暗示了渐趋紧张的环境气氛。33 【正确答案】 一是烘托人物感情,二是推动情节发展。三、写作题34 【正确答案】 关于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 的思考“美德”与“知识”的关系问题是苏格拉底道德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命题。他所提出的“知识即美德 ”的著名论题,是他的道德哲学中的一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命题。他一生都在考察什么是真正的善,什么是美德,并不断在进行道德实践。如果从狭义的角度看,把“知识” 等同于科学意义上的知识,那么苏格

    24、拉底的 “知识即美德”这句话是很容易被推翻的。知识怎能等同于美德呢? 这不就意味着知识越丰富的人道德水平越高,知识越浅薄的人道德水平越低吗?抑或是受教育程度越高学历越高的人道德水平越高?如果从这狭义的知识观来理解的话,未免不使我们产生怀疑。我们都知道,知识并不总是与美德相伴而行,而美德也并不总是和知识统一的。一位北大硕士生、深圳公务员因冲突竞打骂来深圳帮其带孩子的亲生父亲,扯碎父亲衣服并咬破父亲肩膀,而其母亲则多次被他打,被他骂。这件事情的发生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一位毕业于北大的硕士生,无疑知识水平是高于普通人的,然而他却连基本的孝都不懂,伦理道德丧失,这不就说明了道德与知识是不等同的吗?所以

    25、,知识水平高的人道德水平未必高,同样,知识水平低的人道德水平未必低。因此,我们绝不能从简单片面的角度来阐释苏格拉底“知识” 的内涵,来理解苏格拉底关于“知识即美德 ”的意义。其实,苏格拉底不同于他之前的哲学家,他把关注的目光从神转到人身上,他所说的知识不是自然万物的知识,而是指对人自己本性的认识,即“认识你自己” 。于是这里的“知识 ”就不同于我们现代社会所理解的那种知识。我认为,“知识即美德”中的“知识”既不是自然物理知识,也不是数量知识,而是关于整个世界的理念的、善的、“自我 ”的知识?一切知识都是善的知识,知识是一种实践善的行为。由此,苏格拉底提出了美德作为知识,它不仅是一种知,更是一种

    26、行,是知行合一。“知识即美德 ”是苏格拉底关于理性的人的品质的论述,也是关于道德伦理的论述。把德性和知识合二为一,认为道德行为必须奠基于知识,产生于知识,这是苏格拉底伦理学说的根本特点。因此,一旦我们能正确地理解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 这句话的真正内涵,了解“ 知识 ”并不是我们所说的狭义上的科学知识,而是一种善的理念,是一种对善的践行,是知行合一的,做到美德与知识的统一,我们必定能成为一个有知识有美德的人。这可以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在当代的德育中,我们不能一味地灌输肤浅的知识,而重要的是强调一种知行合一、一种实践精神,从而把美德与知识合二为一,变为一种道德实践。关于这方面的问题,我觉得还具有其他探讨意义,对当今的教育及道德方面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注意事项

    本文([职业资格类试卷]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综合素质)模拟试卷82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李朗)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