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职业资格类试卷]全国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教育法律法规)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

    • 资源ID:899606       资源大小:43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职业资格类试卷]全国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教育法律法规)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

    1、全国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教育法律法规)模拟试卷 5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 ),适用本法。(A)各级各类教育(B)正规教育(C)学校教育(D)公立教育2 教师应享有的基本物质利益权利是( )。(A)参与民主管理权(B)科学研究与学术活动权(C)教育教学权(D)获取劳动报酬和享受福利待遇权3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国家鼓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社会组织采取措施,为公民接受( )创造条件。”(A)教育(B)平等教育(C)普及教育(D)终身教育4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对教学辅助人员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实行( )制度。(A)

    2、教育职员(B)教育职员聘任(C)专业技术职务聘任(D)教师聘任5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国家鼓励高等学校毕业生到农村地区、民族地区缺乏教师的学校任教,其身份是( )。(A)志愿者(B)实习者(C)兼职者(D)见习者6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九条第二款规定:“发生违反本法的重大事件,妨碍义务教育实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负有领导责任的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应当( )。”(A)辞职(B)引咎辞职(C)撤职(D)处分7 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以下哪项不属于教师职务分类?( )(A)初级职务(B)中级职务(C)高级职务(D)特级职务8 校长的侄子毛毛平时学习成

    3、绩较好,但经常调皮捣蛋,在期末时校长找到班主任王老师进行谈话,要求将毛毛评选为三好学生,班主任拒绝了,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A)合理,班主任应该坚定立场,不应随他人改变态度(B)合理,班主任有权公正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C)不合理,我国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班主任应该服从校长(D)不合理,毛毛是校长的侄子,班主任应该给校长面子9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在各级人民政府组织领导下,实行( )。(A)分层管理(B)综合治理(C)分级治理(D)集中整治10 以下不属于受教育者义务的是( )。(A)遵守法律、法规(B)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C)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

    4、学习任务(D)保持身心健康11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用于实施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 )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A)低于(B)等于(C)不低于(D)高于12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批准招收适龄儿童、少年进行文艺、体育等专业训练的社会组织,应当保证所招收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应当经( ) 批准。(A)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B)县级人民政府(C)乡镇级人民政府(D)乡镇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教师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 )。(A)辞退(B)开除(C)劝退(D

    5、)解聘14 收留夜不归宿的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同意,或者在( )内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在学校或者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A)12 小时(B) 18 小时(C) 24 小时(D)36 小时15 不得让不满( ) 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A)12(B) 14(C) 16(D)1816 出版含有诱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以及渲染暴力、色情、赌博、恐怖活动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出版物的,由出版行政部门没收出版物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 ) 罚款。(A)等额(B)三倍以上(C)三倍以上十倍以下(D)十倍以下1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学校和幼

    6、儿园安排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参加集会、文化娱乐、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应当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防止发生( ) 。(A)交通安全事故(B)人身安全事故(C)突发事故(D)食品安全事故18 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 ) 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A)特殊、优先(B)特殊、重点(C)重点、优先(D)额外、优先19 教育行政等部门和学校应当根据需要,制定应对各种灾害、传染性疾病、食物中毒、意外伤害等突发事件的预案,配备相应设施并进行必要的演练,增强未成年人的( )。(A)安全意识(B)自我管理意识(C)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D)

    7、法治意识20 下列行为中,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有( ) 。(A)旷课,夜不归宿(B)打架斗殴,辱骂他人(C)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D)携带管制刀具21 某初中班上的一位学生林某,因结交朋友不当参与了重大盗窃案,被市公安局拘留,班主任将这件事写成了一篇通讯报道,文中采用林某的真实姓名详细描述他走上犯罪道路的经过,并在当地的晨报上发表,班主任的行为( )。(A)能够体现报道内容的真实性,能更好地发挥对未成年学生的教育作用(B)表现了教师的社会责任感,通过社会热点问题引起大家对教育的思考(C)侵犯了学生的名誉权,不得公开报道学生的负面新闻(

    8、D)侵犯了未成年人的隐私权,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的规定22 中小学生( ) ,学校应当及时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取得联系。(A)上课讲话(B)旷课(C)吸烟(D)不交作业23 学生王某偶然得知同学李某有尿床之疾,便在同学中广而告之,王某的做法侵犯了李某的( ) 。(A)隐私权(B)人格尊严权(C)身心健康权(D)名誉权2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未成年人有严重不良行为,因( ) 或者情节特别轻微免予处罚的,可以予以训诫。(A)不满 16 周岁(B)不满 18 周岁(C)不满 14 周岁(D)12 周岁25 教育法律关系中两个最重要的主体是( )。(A)教育

    9、部门和下属学校(B)教育机构和非教育机构(C)教师和学生(D)教育领导和教师26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 )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A)体罚(B)变相体罚(C)体罚、变相体罚(D)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全国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教育法律法规)模拟试卷 5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教育法律法规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获取劳动报酬和享受福利待遇权是教师应享有的基本物质利益权利。故选 D。【知识模块】 教育法律法规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国家鼓励学校及其他

    10、教育机构、社会组织采取措施,为公民接受终身教育创造条件。故选 D。【知识模块】 教育法律法规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管理人员,实行教育职员制度。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教学辅助人员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故选 C。【知识模块】 教育法律法规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国家鼓励高等学校毕业生以志愿者的方式到农村地区、民族地区缺乏教师的学校任教。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认定其教师资格。其任教时间计人工龄。故选 A。【知识模块】 教育法律法规6 【正确答案】 B【

    11、试题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九条规定:发生违反本法的重大事件,妨碍义务教育实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负有领导责任的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故选 B。【知识模块】 教育法律法规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条规定:教师应当取得国家规定的教师资格。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故选 D。【知识模块】 教育法律法规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七条规定,教师享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的权利。【知识模块】 教育法律法规9 【正确答案】

    12、 B【试题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条规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在各级人民政府组织领导下,实行综合治理。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学校、家庭、城市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等各方面共同参与,各负其责,做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为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故选 B。【知识模块】 教育法律法规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受教育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遵守法律、法规;(二) 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三) 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四)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

    13、的管理制度。故选 D。【知识模块】 教育法律法规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国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义务教育经费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本法规定予以保障。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将义务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照教职工编制标准、工资标准和学校建设标准、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等,及时足额拨付义务教育经费,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和校舍安全,确保教职工工资按照规定发放。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用于实施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保证按照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义务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职工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

    14、增长。故选 D。【知识模块】 教育法律法规12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教育法律法规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教师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故选 D。【知识模块】 教育法律法规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六条:中小学生旷课的,学校应当及时与其

    15、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取得联系。未成年人擅自外出夜不归宿的,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其所在的寄宿制学校应当及时查找,或者向公安机关请求帮助。收留夜不归宿的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同意,或者在二十四小时内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在学校或者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故选 C。【知识模块】 教育法律法规1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九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故选C。【知识模块】 教育法律法规1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五十二条规定:违反本法第三

    16、十条的规定,出版含有诱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以及渲染暴力、色情、赌博、恐怖活动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出版物的,由出版行政部门没收出版物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三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没收出版物和违法所得,并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许可证。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罚款。制作、复制宣扬淫秽内容的未成年人出版物,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传播宣扬淫秽内容的出版物的,依法予以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故选 C。【知识模块】 教育法律法规1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七条规定:学校和幼儿园安排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参加集会、文化娱乐

    17、、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应当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故选 B。【知识模块】 教育法律法规1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条规定: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故选 A。【知识模块】 教育法律法规1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教育行政等部门和学校、幼儿园、托管所应当根据需要,制定应对各种灾害、传染性疾病、食物中毒、意外伤害等突发事件的预案,配备相应设施并进行必要的演练,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保

    18、护意识和能力。故选 C。【知识模块】 教育法律法规2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下列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多次偷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吸食、注射毒品;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故选 C。【知识模块】 教育法律法规2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网络等

    19、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图像以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故选 D。【知识模块】 教育法律法规2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六条规定:中小学生旷课的,学校应当及时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取得联系。故选 B。【知识模块】 教育法律法规2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知识模块】 教育法律法规2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七规定:未成年人有本法规定严重不良行为,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治安处罚。因不满十四周岁或者情节特别轻微免予处罚的,可以予以训诫。故选 C。【知识模块】 教育法律法规2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法律关系中两个最重要的主体,师生之间必须是平等、民主的法律主体关系。故选 C。【知识模块】 教育法律法规2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对学生实施任何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都不应当在学校范围内发生。故选 D。【知识模块】 教育法律法规


    注意事项

    本文([职业资格类试卷]全国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教育法律法规)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confusegate18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