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高等教育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3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美国发展研究生教育和科学研究,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先驱和典范是( )。(A)哈佛大学(B)霍普金斯大学(C)弗吉尼亚大学(D)耶鲁大学2 高等教育课程和教学中重视基础与重视应用之间的矛盾体现了( )。(A)学术导向和社会导向之间的矛盾(B)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矛盾(C)一致性与多样性之间的矛盾(D)现代化与传统之间的矛盾3 按照美的规律对自己劳动条件和劳动产品进行设计和加工,对居室、日用品、服饰等方面按照美的观念做出选择与合理的配置属于( )。(A)感受美(B)鉴赏美(C)创造美(D)领悟美4
2、以师资力量雄厚、培养的博士质量高为特点的学校是( )。(A)文理学院(B)研究性大学(C)公立大学(D)高等教育学院5 班级授课制最先是由捷克教育家( )在大教学论中做了理论上的系统阐述。(A)洛克(B)裴斯泰洛齐(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6 以倡导“通才教育 ”,“读名著”而闻名的教育家是 ( )。(A)赫钦斯(B)科南特(C)马利坦(D)克拉克.拉尔7 现代高校的基本职能是( )。(A)发展科学(B)社会服务(C)促进经济发展(D)培养专门人才8 在学生的学业评价中,试题的命制实行集中命题、分散命题和( )三结合。(A)向社会征题(B)自行命题(C)修订命题(D)组织命题9 大学生思想政
3、治品质的形成,是学校教育、社会影响和( )三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A)家庭教育(B)个人努力(C)学生团体(D)同伴影响10 法国的( ) 的培养对象是各种技术人才,其生源既可以是高中应届毕业生,也可以是在职工人。(A)短期大学(B)初级学院(C)社区学院(D)短期技术大学11 学生的学习,一般地说主要是系统地学习( )的过程。(A)直接经验(B)直接知识(C)间接知识(D)新的知识12 美国在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上采用( )。(A)中央集权制(B)权力分散型(C)集权与分权结合型(D)高校独立发展型13 ( )已成为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A)学校教育(B)科学研
4、究(C)继续教育(D)科技的普及14 1966 年,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建议( )中提出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专门职业。(A)教育法(B) 教师法(C) 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D)国际标准职业分类15 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指的是( )。(A)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经济服务(B)教育要为社会制度建设服务(C)教育要为文化发展服务(D)教育要遵循其本身的特殊规律16 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实行( )。(A)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分配制度(B)指令性和指导性计划相结合的制度(C)统一分配制度(D)自主择业制度17 大学校园文化的主体是( )。(A)在校大学生(B)社会影响与学校师生的互动(C)主流文化与
5、亚文化的结合(D)全校师生员工18 规定高等教育发展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A)政治(B)经济(C)文化(D)科技19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高等教育出现了很多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的,适应工农业发展和人口激增需要的大学,史称( )。(A)社区学院(B)赠地大学(C)技术学院(D)文理学院20 在高等教育中,既要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共性中的个性,又要重视个性的发展离不开共性的支持,这是( )教学原则决定的。(A)知识积累与智能发展相结合(B)因材施教和统一要求相结合(C)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D)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二、填空题21 教育方针规定了一定历史时期教育发展的_,明确了教育的培
6、养目标以及实现培养目标的_。22 _是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23 _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基本要求,它规定了所要培养人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24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是_中的论断。25 美国民主主义教育目的包括四方面的目标:_、_、_、公民责任的目标。26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_,要求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教育的_。27 _的制定是在高校总的培养目标指导下根据各自的专业定向进行的。28 _主要指全面的科学文化素养,它是良好人格形成的重要条件。29 马克思主义认为,考查人的发展应当从人生活中的_和_作为出发点。30 柏拉图把教育
7、的最高目的限定在培养治理国家的_上。三、简答题31 简述现代高等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32 简要说明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33 简述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形势。34 简述现代大学的职能体系。四、论述题35 试述教学过程的概念和特点。云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高等教育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3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建立于 1876 年的霍普金斯大学仿照洪堡等人所倡导的,以柏林洪堡大学为代表的德国大学模式,是美国第一所以讨论班方式授课,第一所分专业录取本科生的大学。霍普金斯大学的建立,确立了科学研究在大学中的地位,并使大学成为国家基础研究的中心。2
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学术导向与社会导向是两种不同的高等教育价值观,这两种教育价值观体现了高等教育课程和教学中重视基础与重视应用之间的矛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自对高等教育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两者都有其存在的客观依据,重要的是应该努力寻求两者在实际中的协调平衡。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美育要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情感与能力。其中,按照美的规律对自己劳动条件和劳动产品进行设计和加工;对居室、日用品、服饰等方面按照美的观念做出选择与合理的配置属于创造美。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研究性大学汇集着最为优秀的师资和先进的教学科研设备等资源,为研究型人
9、才的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这些学校具有学术探索和学术自由的传统,能为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优良的学术环境;同时是先进文化和创新知识产生与传播的基地,能为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提供知识的源泉。因此,这些学校以师资力量雄厚、培养的博士质量高为特点。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班级授课制最先是由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大教学论中做了理论上的系统阐述,自 19 世纪中叶开始,班级授课制为欧洲各国学校所广泛采用。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赫钦斯是美国教育家,永恒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赫钦斯提倡永恒主义教育哲学,强调人的理性发展,主张一种适用于任何时代的教育。由此出发,赫钦斯提出了“普通教育”的思
10、想。赫钦斯认为,“普通教育”的核心任务是理智能力的训练。为了训练和发展学生的理智能力,必须对他们进行系统的、整体的、基础的训练。于是,赫钦斯又提出了“通才教育”的思想,试图克服教育过分专业化的弊病。赫钦斯特别强调西方经典名著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赫钦斯认为,西方经典名著不仅有助于学生思考问题,而且有助于解决现代问题。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大学从最初培养专门人才的单一职能到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的多重功能,其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现代社会,培养专门人才仍旧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使命,也是高校职能体系中的核心。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在学生学业评价的试题命制上,要有组织地进行,在
11、专业队伍的带领下,广开题源,走开放性命题道路,实行集中命题、分散命题和向社会征题三种形式的结合。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大学生思想政治品质的形成,是学校教育、社会影响和个人努力三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学校教育中由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大学生政治思想、品德所施加的教育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法国的短期技术大学的培养对象是各种技术人才,其生源既可以是高中应届毕业生,也可以足在职工人。短期大学是对日本的_张大学的称呼,初级学院和社区学院都是对美国一种大学的称呼。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学生的学习是系统的学习间接知识的过程
12、,即学习就人类知识总体来说是已知的、被实践证明了的知识,这有助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知识。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一个国家的政体与高等教育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美国政治上高度分权的联邦制决定了其高等教育的分权管理模式。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科学研究已成为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科学技术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学校要培养高层次人才,离不开科学研究,而高水平的科学研究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开展科学研究使高等学校同时具备了培养人才和发展科学的两大重要职能。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1966 年,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
13、教科文组织联合建议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专门职业,认为它是一种要求教师具备经过严格训练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1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即教育自身的规律,依据此规律,社会主义教育必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或者说社会主义教育必须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遵循本身的特殊规律。1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除极少数由国家分配外,其他所有高校毕业生都是自主择业。1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广义的校园文化是高校全体师生员工在特殊环境中,经过长期教育实践创造出来的,以师生
14、互动价值观为核心并体现这些价值观的活动形态和物质形态。狭义的校园文化仅限于校园精神文化,不管是广义还是狭义的校园文化,它的主体都是全体师生员工。1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表现为政权的性质、政治制度以及政治纲领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左右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1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1862 年,林肯总统批准了莫雷尔法。该法规定,联邦政府按各州在国会的议员人数,拨给每位议员三万英亩的标准向各州拨赠土地,各州应将赠地收入开办或资助农业和机械工艺学院。大多数州都将赠地收入用来创办农工学院在原有的大学内附设农工学院,这些依靠赠地建立起来的大
15、学被称为赠地大学。2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因材施教要求教师能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的发展水平,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方法和要求进行教学,统一要求则充分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因材施教与统一要求相结合的原则就要求在高等教育中,既要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共性中的个性,又要重视个性的发展离不开共性的支持。二、填空题21 【正确答案】 指导思想 基本途径22 【正确答案】 培养目标23 【正确答案】 教育目的24 【正确答案】 大学25 【正确答案】 自我实现的目标 人际关系的目标 经济效率的目标26 【正确答案】 根本特点 质量标准27 【正确答案】 专业培养目标2
16、8 【正确答案】 文化素质29 【正确答案】 社会生产力 生产关系30 【正确答案】 哲学家三、简答题31 【正确答案】 自近代以来,高等教育的发展始终与科学知识的增长、技术的进步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科学技术作为外在条件影响和制约着高等教育发展的水平,而高等教育通过内部的知识传递、积累和创造、技术成果的发明来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二者的关系具体分析如下:(1)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影响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内容的影响。自近代以来,随着科学的发展,许多自然科学门类开始逐一地从自然哲学中分离出来,各自构成独立的科学体系,并逐步加强向大学内部的渗透,目前科学课程已经在大学教育内容中占据了主导地位。高校中各
17、种学科和专业的形成,学科和专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具体教学内容的更新,课程体系上的变化等等都反映着科学技术变革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手段的影响。高校的物质设备、教学科研仪器、学校的教学设备和技术等,都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应用,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科技成果的不断创造,改变着高校的教学手段,使教学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2)高等教育的科技功能高等教育通过传递和积累科学技术而发挥再生产科学技术的功能。高等教育对已有的科学技术进行加工,并为新一代人所掌握和继承,使之得以世代相传,不断丰富,由此为新的科学发明和技术创新奠定基础。通过高校所进行的
18、科学技术再生产也是一种扩大再生产和高效的再生产,它通过将原为少数人所掌握的科学技术被更多的人所掌握的方式来扩大其影响范围,通过有效的教育组织形式和方法来缩短再生产科学技术所必需的劳动时间。高等教育通过创造、发明新的科学技术来发展科学技术的功能。高校是学术性机构,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其成果的应用领域具有天然的优势,因此,作为大量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发明场所,高校特别是研究性大学无疑对发展科学技术能够做出巨大的贡献。32 【正确答案】 人类文化与教育有着内在的联系,文化的要素构成了教育的内容。教育足传递文化的途径,正是借助于教育,文化才得以延续和发展。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是广泛的、复杂的和多方面的,
19、具体而言,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文化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内容高等教育内容中的基本要素往往是文化中那些基本的、相对稳定的、符合高等学校教育要求的部分。因此,现实中文化的特定内涵及其发展状况势必影响着高校教育内容选择与取舍的范围。(2)文化系统与文化设施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实施广播、电视及电脑网络等现代化大众传播媒介,既属于文化系统,同时其中很多部分又是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如现代社会中的广播电视教育和网络教学等。而图书馆、博物馆和文化馆等文化设施则是作为学校教育设施的补充部分,间接地影响着学校教育。(3)文化传统影响着高等教育特色的形成文化传统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影响极其广泛而深远,它
20、是影响各国高等教育特色形成的重要因素。各大学之间可以有很大差别,学校开设各种学术性、实用性、职业性等课程,以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的需要,学生可根据有关规定及时入学,获得学分及毕业。不同国家不同的高等教育特点。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本国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另外,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作为社会的亚文化,更受到社会文化的深刻影响。33 【正确答案】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面临“三个转变” 的新的历史时期具体分析如下:(1)世纪转换人类历史已从 20 世纪进入到 21 世纪。在新的世纪里,我国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进程,成为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完成这一光荣
21、而又艰巨的任务,必须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当代大学生将是完成 21 世纪这一历史任务的重要力量。因此,高等学校不仅要发展数量,而且要关注质量,要加强思想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努力把自己培养成能担负重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社会转型我国正处在从发展中国家向现代化国家转型,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型。从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型的转折期。要实现 2l 世纪的社会转型和未来 10 年、30 年、50 年经济发展的宏伟目标,要使科学技术(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达到 60以上,成为集约型经济最重要的是发展高等教育。
22、努力培养掌握现代高新技术的人才。各类学校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我国 2l 世纪发展的宏伟蓝图并把实现这一蓝图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和驱动力,激励他们奋发向上,努力成才,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3)体制转轨我国正处在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历史进程中,这对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模式下形成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教育结构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都将产生很大的冲击。人们要努力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竞争意识、责任意识、全局意识、民主意识、合作意识、国际意识等。在这种形势下,一方面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机遇,另一方面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转轨,是一场革命性
23、的重大转折,对教育也是很大的冲击。高等教育只有在深化改革、提高质量、办出特色上下功夫才能适应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需要。34 【正确答案】 现代大学的职能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基本职能在现代社会,培养专门人才依旧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使命,也是高校职能体系中的核心,高校的一切工作都要以此为出发点,围绕培养专门人才这一核心来展开。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研究进入大学,大学开始培养科学研究人员和科学家。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渗透到了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大学承担了为社会各个行业培养专门人才的重任。现代高校培养的专门人才从层次看包括了专科、本科直至硕士、博士研究生等多种层次;就类型而
24、言,高校专业门类越来越多,甚至在同一类专业人才中也有类型之分,如理论型、技术型、应用型等。(2)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发展科学职能主要体现在大学的科学研究活动中,开展科学研究活动既是现代高校培养人才不可缺少的途径,也是现代社会科技、经济发展对其提出的客观要求。同时,高等学校在培养专门人才的过程中,必然集中大量具有丰富科学理论和方法的专家,设置科类齐全的专业、学科,购置先进的科学仪器设备,收藏丰富的文献资料,拓展广泛的信息来源渠道,创造良好的科学研究氛围,这就同时为开展科学研究,发展科学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和精神条件。(3)社会服务是现代高校职能的延伸社会服务职能主要表现为高校在培养人才和发展
25、科学的基础上,还通过各种形式为社会提供直接的服务。现代高校直接为社会服务是社会的客观需要,高校作为社会文化科学的中心,在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居于领先地位,能够也应该担负起对社会各方面工作的指导与咨询责任,帮助社会解决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种种理论和实际问题。高校直接为社会服务的范围比较广泛,主要包括:教学服务,包括委托培养、推广教育及举办技术人才培训等;科技服务,包括科技成果转让、技术咨询等;信息服务包括利用高校信息库、图书资料等为社会服务;设备开放服务,包括利用高校精良的装备,如仪器设备、实验室、测试中心、电教中心、计算中心等向社会开放。四、论述题35 【正确答案】 (1)教学过程的概念教学
26、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足教师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特定的培养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认识客观世界,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人才的过程;是学生以所知为基础,知、情、意、行结合,德、智、体、美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过程。(2)教学过程的特点教学过程除了具有一般认识过程的共同属性外,还具有特殊属性,具体包括以下几点: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活动的过程。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认识过程,教师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特定的培养目标,指导学生系统地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良好的思想品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构成教学过程的主要活动。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是系统地学习间接知识的过程。学生的学习,一般地说主要是系统地学习间接知识的过程,即学习就人类知识总体来说是已知的、被实践证明了的知识,这有助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知识。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递过程,也是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学生在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他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特点也在形成与发展中,教学过程也是学生思想、观念形成的过程。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构成的,缺少哪一方面都无法构成系统的教学过程。这些方面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相促进,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这几方面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的基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