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9及答案与解析.doc

    • 资源ID:897876       资源大小:128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9及答案与解析.doc

    1、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19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配制 FeCl3 溶液时,先将 FeCI3 固体溶解在硫酸中,再加蒸馏水稀释到所需浓度(B)铵盐受热分解的产物不一定均有氨气(C)干燥 SO2 气体时,可以将其通过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D)欲除去 CO2 气体中混有少量 CO 气体杂质,可用点燃使其自己燃烧的方法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B)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C) Na2O2 溶于水呈强碱性,所以 Na2O2 是碱性氧化物(D)NO 2 溶于水呈强酸性,所以 NO2 是酸性

    2、氧化物3 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A)由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由苯甲酸乙酯水解制苯甲酸和乙醇(B)由甲苯硝化制对硝基甲苯;由甲苯氧化制苯甲酸(C)由氯代环己烷消去制环己烯;由丙烯加溴制 1,2-二溴丙烷(D)由溴丙烷水解制丙醇;由丙烯与水反应制丙醇4 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箐”的分子(直径为 1310 -9m)恢复了磁性。“钴酞箐 ”分子的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和植物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关于“钴酞箐 ”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的分子直径比 Na+小(B)它的分子既能透过滤纸,也能透过半透膜(C)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

    3、)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属悬浊液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化还原反应中,一种元素化合价上升,一定有另一种元素化合价下降(B)只含共价键的物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C)分子晶体中,可能不存在共价键,但一定存在分子间作用力(D)两种元素组成的分子中一定只有极性键6 下列指标用于表示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是( )。(A)标准差(B)标准分(C)算术平均数(D)区分度7 期末考试属于( ) 。(A)诊断性考试(B)形成性考试(C)测试性考试(D)终结性考试8 物质构成的奥秘部分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用微粒的观念去学习化学,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的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其教学特点包括(

    4、)。宏观到微观 定性到定量 实验与理解(A)(B) (C) (D)9 化学实验改革包括( ) 。化学实验探究化 化学实验生活化 化学实验趣味化 化学实验绿色化 化学实验微型化 化学实验现代化 化学实验社会化(A)(B) (C) (D)10 将高锰酸钾和氯酸钾的混合物加热可制得气体甲,在残余固体中加入一定量浓硫酸加热可以制得气体乙。下列关于甲、乙说法正确的是( )。(A)甲具有强氧化性,乙具有漂白性(B)实验室里都可以用排液法收集甲和乙(C)铁丝在甲、乙中燃烧,其产物中铁价态相同(D)甲、乙分别通入 KI 淀粉溶液,两者均无变化11 将浓度为 01mol.L -1HF 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

    5、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A)c(H +)(B) Kac(HF)(C)(D)12 已知 G 是一种具有和卤素单质相似性质的直线型分子, J 是一种角型分子,G和 J 按物质的量之比 1:1 反应后生成直线型分子 L 和分子 M(组成 G、J、L、M的元素的原子序数均小于 10)。分析下图,指出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A)常温下 J 是液体,能与某种活泼非金属单质气体反应,产生具有氧化性的单质气体(B)组成 G 的两种元素中,一种元素能与 J 中的两种元素分别形成直线型分子(C) L 的水溶液呈酸性,与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呈中性(D)M 可能是一种不稳定的弱酸性物质13 乙酸在一

    6、定条件下能生成一种重要的有机试剂 M。核磁共振光谱发现 M 分子中的氢原子没有差别,红外光谱发现 M 分子里存在羰基,且 M 分子中所有原子在一个平面上。M 极易与水反应重新变为乙酸,则 M 分子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A)(CH 3CO)2O(B) CH2=CO(C) CH3CHO(D)HCHO14 在恒温恒压下,1molA 和 nmolB 在一个密闭的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g)+2B(g) 2C(g),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生成 amolC。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 A 和 B 达平衡时的转化率之比一定为 1:2(B)起始时刻和达平衡后容器中混合气体密度相等(C)

    7、当 A 表示的反应速率与 C 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 1:2 时,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若起始时放入了 3molA 和 3NmolB,则同样条件下达到平衡时生成 3amolC15 关于反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思是学会教学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B)反思是教师对学生所做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C)反思能够有效促进教师决策能力的发展(D)教师反思包括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反思16 对学生进行实验教学首先要让他们树立( ),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A)自主意识(B)安全意识(C)创新意识(D)执行意识17 根据下图,可判断下

    8、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A)Co 2+(aq)+Cd(s)Co(s)+Cd 2+(aq)(B) 2Ag(s)+Cd2+(aq)2Ag +(aq)+Cd(s)(C) 2Ag+(aq)+Cd(s)2Ag(s)+Cd 2+(aq)(D)2Ag +(aq)+Co(s)2Ag(s)+Co 2+(aq)18 硅酸盐与二氧化硅一样,都是以硅氧四面体作为基本结构单元。硅氧四面体可以用投影图表示成 ,其中。表示原子,中心黑点表示硅原子。硅氧四面体通过不同方式的连接可以组成各种不同的多聚硅酸根离子。图示为某无限长单链的多聚硅酸根离子(见下图),试确定该阴离子中硅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之比为( )。(A)1:2

    9、(B) 1:3(C) 1:4(D)2:519 将 Fe、Mg 合金 400g 投入到足量的一定浓度的硝酸中,金属与硝酸完全反应(金属全部溶解) ,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 VL(气体为 NO 和 NO2),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理论上最多可得沉淀 825g,则 V 值可能为( )。(A)823(B) 186(C) 560(D)53420 STS 思想的实质是( )。(A)人文精神和社会精神的统一(B)科学精神和社会精神的统一(C)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D)人文精神和自然精神的统一二、简答题21 化学实践活动有哪些内容和形式?22 化学课堂教学有哪些基本要求?三、诊断题2

    10、2 某教师在一次单元测验中,设计了如下试题考查学生。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酒精易燃烧,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边汽化边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上述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_,化学性质有_;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是_,发生的化学变化是_。试回答下列问题:23 请在题干中填写出题目的正确答案,并写出解题思路。24 试分析造成学生解题错误的可能的原因。四、案例分析题24 材料:概念图是由美国康奈尔大学的 Joseph DNovak 教授在 20 世纪 60

    11、年代提出的。它是一种用来组织与表征知识的有用工具,通常是将有关某一主题的不同级别的概念或命题置于方框或圆圈中,再以各种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起来,形成关于该主题的概念或命题网络。这种把概念之间的意义联系以科学命题的形式有机地联系起来的空间网络结构图,叫概念图。化学和其他科学一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科学,学生在化学学习中,除了需要掌握各种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外,还要掌握它们之间复杂的关系。所以,概念图对化学学科的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问题:25 概念图的理论基础是什么?26 简述概念图理论应用于化学教学的意义。27 以初中教材的某一章节为内容,画出其概念图。五、教学设计题27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教学

    12、设计。 材料 1: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课程内容:“ 初步学习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材料 2: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的目录(略) 。 材料 3:某教师设计的“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的教学设计材料。 在现代信息技术和探究实验的支持下,实现学生学习方式从被动接受性的学习方式向研究性自主学习方式的转变。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二氧化碳制取的化学反 应原理;(2) 实验装置;(3)实践制取二氧化碳,设计教学时采用启发质疑一实验探究一总结实践三个环节进行,做到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主体发展教育目标。在教学中提供让学生学会

    13、与人交往、与人合作、与人交流,学会分享他人观点的平台,让学生学会如何让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赢得对方的支持,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培养。 教学流程图如下: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 试确定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29 试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30 设计一个相对完整的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实验方案,需要包括哪几方面内容?31 “在教学中提供让学生学会与人交往、与人合作、与人交流,学会分享他人观点的平台,让学生学会如何让人接受自己的观点、看法,并赢得对方的支持,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培养” 属于化学情意类内容的养成,谈一谈在实际教学中化学情意类内容的养成策略。32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14、:CaCO 3+2HClCaCl 2+H2O+CO2,能否用浓盐酸或者稀硫酸代替稀盐酸?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19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一般实验室中配制 FeCl3 溶液时,是先将 FeCl3 固体溶解在盐酸中,再加水稀释,目的是抑制 Fe3+的水解,而用硫酸溶解则在溶液中引入了其他离子,故 A 项错误;铵盐受热分解的产物不一定有氨气,像氧化性酸对应的铵盐,不生成氨气,例如 2NH4NO3 2N2+O2+4H2O,故 B 项正确;SO 2 是酸性气体,能与碱石灰发生反应,所以不能用碱石灰干燥 SO2 气体,故 C 项错误;

    15、CO 作为杂质说明其含量很少,在大量不可燃也不助燃的 CO2 中,其不可能被点燃,所以不能使用点燃的方法除去 CO2 中的 CO,故 D 项错误。所以本题选 B。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故 A 项正确;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 H2O,CO 等,故 B 项错误;碱性氧化物是能跟酸起反应,生成一种盐和水的氧化物或与水反应生成碱,且生成物只能有盐和水,没有任何其他物质生成,Na 2O2 可以和水反应生成碱,但它是过氧化物而不是碱性氧化物,因为它除了生成碱之外还有氧气,所以它不是碱性氧化物,故 C 项错误;酸性氧化物是一类能与水作用生成酸或与碱作用生成

    16、盐和水或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的氧化物,且生成物只能有一种盐和水,不可以有任何其他物质生成的物质,而 NO2 与水反应除生成硝酸之外,还生成 NO,所以其不是酸性氧化物,故 D 项错误。所以本题选 A。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A 项,酸和醇的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而酯水解也属于取代反应;B 项,甲苯硝化生成对硝基苯属于取代反应,而甲苯氧化制苯甲酸属于氧化反应;C 项,卤代烷烃消去制烯烃属于消去反应,烯烃加溴制溴代烷烃属于加成反应; D项,卤代烷烃水解制醇属于取代反应,烯烃与水反应制醇属于加成反应。所以本题选 A。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由该分子的直径可以判断,其在水中可形成

    17、胶体(胶体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在 1nm-100nm),而胶体中分散质是不可能透过半透膜的,所以A、B、D 项错误,C 项正确。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例如 NO2 与 H2O 反应,其化合价上升与下降的均是 N 元素,故 A项错误;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才是共价化合物,如 H2,其只含有共价键,但其不是共价化合物,故 B 项错误;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但不一定存在共价键,如稀有气体,其属于单原子分子,所以其晶体中仅有分子间作用力,而没有共价键,故 C 项正确;两种元素组成的分子中也可能具有非极性键,例如H2O2 中,既有极性键也有非极性键,故 D 项错误。所以本题选 C。6

    18、【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标准差定义为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反映组内数据间的离散程度;标准分是一种由原始分推导出来的相对地位量数,它是用来说明原始分在所属的那批分数中的相对位置的;算术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均值的指标;区分度是反映试题对所要测量属性的不同水平的鉴别和区分能力,是衡量题目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故选 A。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终结性考试是指在学年或学期终结,为了衡量终结性的教学效果,给学生评定成绩而进行的考试。期末考试、毕业考试都属于这种考试。故选 D。8 【正确答案】 D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化学实验改革包括:(1)化学实验趣味化;(2)化学实验生活化;(3)

    19、化学实验微型化;(4)化学实验清洁化,即绿色化。故选 A。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由题意可以推出甲为氧气,乙为氯气。氯气没有漂白性,是氯气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A 项错误;氧气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发生反应,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而氯气则不能用排水法,但可以用排饱和氯化钠溶液的方法进行收集,B 项正确;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铁,其产物中铁的化合价态不相同,C 项错误;氯气可使 KI 淀粉溶液变蓝,D 项错误。所以本题选 B。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在 HF 溶液中存在平衡 HF H+F-,在用水稀释 HF 溶液时,平衡虽然右移,但溶液中 H+、F

    20、 -和 HF 的浓度都在减小,另因 ,而平衡常数 K 不变,所以 增大。故本题选 D。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由题意可知,G 是(CN) 2,J 是水, L 是 HCN,M 是 HCNO(正氰酸)。L 是氢氰酸,其水溶液呈弱酸性,如果与物质的量相等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NaCN 属于弱酸盐,其水溶液呈碱性,C 项错误。故本题选 C。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根据“核磁共振光谱发现 M 分子中的氢原子没有差别”可排除 C 项,根据“M 分子中所有原子在一个平面上”可排除 A 项,根据“M 极易与水反应重新变为乙酸”可排除 D 项。故本题选 B。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

    21、析】 反应达到平衡时,物质 A 和 B 的转化量为 1:2,但其起始浓度不同,所以物质 A 和 B 达到平衡时的转化率之比不是 1:2,故 A 项错误;由于体系恒温恒压,而该反应朝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进行,所以反应达到平衡后体积缩小,而体系质量不变,所以容器中混合气体密度变大,故 B 项错误;A 表示的反应速率包括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C 同样,只有 A 表示的正反应速率和 C 表示的逆反应速率之比,或 A 表示的逆反应速率和 C 表示的正反应速率之比为 1:2 时,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 C 项错误。所以本题选 D。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

    22、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它不是对学生的行为结果的反思,是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提升教学技能的手段,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故B 项说法错误。1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实验教学要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故本题答案为 B。1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由原电池的正负极结构可知,金属活动性 CdCoAg,由此可判断,选项中只有 B 项的反应无法发生。所以本题选 B。1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对于每个结构单元,有 1 个硅原子,2 个完整的氧原子,2 个与相邻的一个结构单元共用的氧原子

    23、,故相当于具有 3 个氧原子,故本题选 B。1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参加反应的硝酸足量,则 Fe 将被氧化成三价,设 Fe 的物质的量为xmol,Mg 的物质的量为 ymol,根据已知得 。由此可知,反应共转移 025mol 电子。如果产生的气体均为 NO2,则气体体积V=22 40 25=56L,如果产生的气体均为 NO,则气体体积 V=224186L,已知气体是 NO 和 NO2 的混合气体则体积肯定在之间,故本题选 D。2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STS 是科学 (Science)、技术(Technology)与社会(Society) 的简称,它探讨和揭示科学、技术和

    24、社会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研究科学、技术对社会产生的正负效应。STS 思想的实质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故选 C。二、简答题21 【正确答案】 化学实践活动的内容主要有:以观察、测试、实验为主的探究活动;制作和工艺活动;参观、访问、考察、调查活动;资料查阅及讲座、影视活动;发明、创造和小论文活动;科技游艺和趣味活动;科普宣传、公益活动;科技展览、表演活动;其他有关的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等等。化学实践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主要有小组活动、班级活动和全校活动。化学实践活动通常包括收集处理信息活动、独立学习活动、社会实践活动、问题解决活动、科学探究活动、技术应用活动、语言表达活动等多种类型;既有在课

    25、内分散进行的小型、微型活动,也有在课外集中进行的大型活动。22 【正确答案】 (1)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2) 加强直观教学,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3)要善于把各种教学原则联系起来,全面贯彻实施;(4)灵活地选择和运用各种教学方法;(5)新旧知识有机结合,师生双方密切协作;(6)认真对待课堂提问;(7)重视教科书的作用;(8)正确使用教学语言;(9) 精心设计板书;(10) 合理组织课堂教学,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三、诊断题23 【正确答案】 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多种物质 易燃烧 汽化 燃烧解题思路:变化是一种过程,而性质是在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

    26、另外,在性质的描述词前常会出现“ 能”“可”“易”“ 难”等字样。由此可判断原题干中的“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 是描述的性质,而且其中没有涉及化学反应,故属于物理性质。燃烧是一种化学变化,故“酒精易燃烧” 是一种化学性质。 “酒精在灯芯上边汽化边燃烧”说明酒精在作为酒精灯的燃料时,既有物理变化“ 汽化”,又有化学变化“燃烧”。24 【正确答案】 学生容易出现把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弄混淆的情况。这主要是没有弄清物质的性质(物理与化学)与物质的变化(物理与化学)的联系和区别。四、案例分析题25 【正确答案

    27、】 概念图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基于学习者的经验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当学生把所学知识与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意义学习便产生了。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学生能否习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是否有有关概念和新概念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概念图这一认知工具恰好与上述理论相符,它把知识高度浓缩,将各种概念及其关系进行加工、概括,并以类似于人脑对知识储存的层级结构形式进行排列;它注重学习者的知识建构;注重学习者理解科学概念的过程;强调从事物的关系中把握和拓展概念本身。它可以作为一种模板,帮助

    28、学习者组织、建构知识,并使之概括化、网络化。26 【正确答案】 意义:化学概念间有着严密的逻辑关系;而现行中学化学教材的编排体系也是以理论为主线,以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为骨架,遵循着从实验上升到理论,再由理论指导认识,以及从结构推断性质,再由性质决定用途的一系列逻辑关系。因此,将概念图这一认知工具引入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深入浅出、简明扼要的概念图形式引导学生对新旧化学知识及相关内容进行交融、整合,以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绘制概念图,他们可主动参与知识的回顾与提炼过程,对各阶段知识进行表征、检查、修正、完善以达到知识灵活迁移的目的。从建构主义教学论观点来看,知识的建构是通过学生的自我反

    29、省和自我调节来完成的。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及对概念科学意义的把握而建构概念图,虽然这样不完整,且各不相同,但却可以如实反映每个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和概念意义的变化。进而教师可以从学生绘制的概念图中了解学生对整个概念、原理的理解程度;可以从命题的正确性、有效性、复杂性和整体性程度了解学生所学知识的整体概况;可以从概念图的层次水平了解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从所举事例中获知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理解的清晰性和广阔性;等等。从而可获得学生对知识内容和组织形式的有价值的信息,及时识别和纠正学生的错误概念和命题,及时修正、调整教师自己的教学进度和设计。学生自己画概念图的过程,可以对在题

    30、海战中无法理清的各种概念、原理有充分的了解和深入的认识;可使原来迷惑的概念清晰化、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机械的记忆灵活化;可以对所复习的内容通过小组讨论、与教师或专家所画概念图相比较来发现自己对知识理解的缺陷,反思自己的学习方式或方法,弥补自己知识的不足及拓展自己的思维。27 【正确答案】 以化学九年级上册“物质构成的奥秘” 为内容,建立概念图如下:五、教学设计题28 【正确答案】 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描述实验室制取 CO2 的反应原理,列举所用的药品;解释选用试剂、装置及收集方法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获得二氧化碳气体的途径的讨论与分析,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药品,树立

    31、多角度、多层次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意识;通过对二氧化碳和氧气有关性质的比较,分析装置的不同,初步确立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通过设计、组装实验装置,体验、反思和完善设计,增强基本实验技能,体验实验设计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开展探究活动,激发集体协作的意识。29 【正确答案】 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实验装置的设计与选择;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及验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顺序;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气体的比较。教学难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制取方法以及检验方法。30 【正确答案】 就一个相对完整的化学实验方案来说,一般包括以下一些内容:实验课题,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用品(药品、仪器、装置设备)及规格,实验装置图、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实验现象及结果处理,实验讨论与交流。31 【正确答案】 化学情意类内容的养成策略:挖掘知识的多重价值策略;主动参与策略;合作交流策略。32 【正确答案】 不能。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盐酸气体会使制得的气体不纯;碳酸钙和稀硫酸反应会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而阻止反应继续进行。


    注意事项

    本文([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9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ownview25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