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学教师认定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 5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提出“教育即生活 ”这一命题的是 ( )。(A)布鲁姆(B)布鲁纳(C)杜威(D)夸美纽斯2 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 )。(A)四书五经(B)六艺(C)自然科学(D)生产技能3 俗语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说明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4 全面发展教育中( ) 起着灵魂和统率的作用。(A)德育(B)智育(C)美育(D)劳动技术教育5 素质教育是以( ) 为重点的教育。(A)面向全体学生(B)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D)促进学
2、生的个性发展6 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 )。(A)学校的产生(B)学制的建立(C)教育实体的出现(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的出现7 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是根据( )的不同而划分的(A)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B)学生的学习要求(C)课程的任务(D)课程的呈现方式8 在某次测验中,高水平学生得到了高分,低水平学生得到了低分,说明该测验的哪种质量指标高?( )(A)效度(B)高度(C)区分度(D)难度9 日前在世界范刚内,普遍采用的教学绢织形式是( )。(A)班级式授课(B)分层教学(C)小组合作学习(D)小班教学10 “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符合的教育原则是 ( )。(A)循序渐进(B)因
3、材施教(C)理论联系实际(D)启发性11 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考上大学,就会增强自己考上大学的信心。这种自我效能感源自( ) 。(A)个体自己成功和失败的经验(B)替代性经验(C)言语说服(D)情绪唤起12 注意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 )。(A)指向性与选择性(B)指向性与集中性(C)紧张性与集中性(D)紧张性与选择性13 当一个人外表充满魅力时,那么他(她)的其他同外表无关的特征,也会得到更好的评价。这个是印象形成中的( )。(A)晕轮效应(B)近因效应(C)盲目效应(D)投射效应14 一个人换了衣服和发型,但是我们仍然能够认出他,这体现了( )。(A)知觉的整体性(B)知觉的恒常性(C
4、)知觉的理解性(D)知觉的不变性15 儿童在知道“ 芹菜” 、“萝卜”和“土豆” 等慨念之后,冉学习“ 蔬菜”概念,这种学习是(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归属学习16 强调情绪的产生是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产物,认为情绪是内脏器官和骨骼肌肉活动在脑内引起的感觉,这是( )情绪理论。(A)阿诺德的“ 评定一兴奋说”(B)坎农一巴德学说(C)詹姆士一兰格理论(D)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17 下列关于性格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周世界的态度(B)性格更多地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C)性格没有好坏之分(D)性格的生理机制是在后天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系统
5、18 教师通过( ) 既可以了解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也可以对学生的认知、情绪、态度施加影响。(A)心理测验(B)观察法(C)自述法(D)评估性会谈19 某班在“每月一星 ”的活动中,将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照片贴在“明星墙”上以示奖励,这样的方法是( )。(A)说服法(B)陶冶法(C)实际锻炼法(D)品德评价法20 小明写了保证书,决心做到上课不再迟到。可是冬天天一冷,小明迟迟不肯钻出被窝,以致义迟到了。因此,对小明的教育应从提高其( )水平入手。(A)道德意志(B)道德认识(C)道德情感(D)道德行为21 下列哪一方法不属于家校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 )(A)教育教学督导委员会(B)互访(C)家
6、长会(D)家长委员会二、辨析题22 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23 由于教学活动以间接认识为主,因而直接经验相对来说可有可无。24 道德意志是道德行为的直接动因。25 把知觉的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称为知觉的选择性。三、简答题26 简述教育的社会属性。27 怎样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28 简述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29 简述中学德育的途径。四、材料分析题30 材料:记得初一刚刚开学时,我班有个男生,性格比较暴躁,态度粗鲁,稍不合他意就出口骂人。动手打人,在班级里纪律自由涣散,是一个典型的“自我主义者”。每做一件事。他认为是对的就去做,全然不顾老师和学生的想法和感受。一次社会课上
7、,我提了几个问题叫同学回答。他也把手举在那里,嘴上喊着:“我会,我来回答,我来回答”但我没有理他,他就坐在下面大吵大闹,嘴上说“ 我会回答的问题为什么不叫我回答?” 影响了其他同学听课。类似他这类学生班级里还有一小部分,如果这种势头不压住的话,将对整个班级不利,所以,我经常让他为班级服务以示惩罚,如扫厕所,倒垃圾等。他自己干得挺认真,上课的时候不再吵闹,只要我在,他就乖很多,但在其他课堂上依然如故。我逐渐发现他很怕我,而且对我有敌意,我感到很困惑,我该怎么办?请用德育相关原理,结合自己的教育经验或经历对案例进行分析。如果你遇到类似的现象,你会怎么办?31 材料:在某班,甲同学受父母离异的影响,
8、由一个自觉学习的好孩子变得上课容易走神、不按时完成作业。乙同学因教师的公开辱骂而厌恶上课、经常逃学玩游戏。甲乙两同学的学习成绩都下降了。(1)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2)甲、乙同学的学习成绩下降分别是哪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造成的?(3)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就如何满足甲、乙的需要提出两条合理建议。中学教师认定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 5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2 【正确答案】 B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是指人的内心不同就像他们的面貌不同一样,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故选 D。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德育
9、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和统率的作用。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素质教育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故选 B。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近代学制的建立,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故选 B。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从课程的呈现方式来划分,课程可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测验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故选 C。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班级式授课。故选A。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是学记巾的句子,
10、指施教者杂乱无章施教而不按顺序进行,打乱了章法,就不可收拾了,它符合的教育原则是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故选 A。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根据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可以通过一种替代性强化即他人的经验来增强学习倾向,故选 B。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注意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指向性和集巾性。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当一个人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断,这就是晕轮效应也称为光环效应。题目中由外表充满魅力得出别的特征也有更好的评价属于晕轮效应。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在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它,
11、理解了的事物即使它的细节改变还能进行再认。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上位学习是指新概念、新命题具有较广的包容面或较高的概括水平,这时,新知识通过把一系列已有观念包含于其下而获得意义,新学习的内容便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产生了一种上位关系。儿童在知道“芹菜”、“萝卜”和“土豆”等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概念,这种学习是上位学习。1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情绪理论的理解。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和丹麦心理学兰格分别于 1884 年和 1885 年提出了基本相同的情绪理论观点,人们称之为詹姆士一兰格理论。该理论强调情绪的产生是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产物,认为情绪是内脏器官和骨骼肌
12、肉活动在脑内引起的感觉。即情绪是源于身体的反馈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性格是在后天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是人的最核心的人格差异。性格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表现了一个人的品德,受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性格有好、坏之分,能最直接地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风貌。1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评估性会谈可以在会谈中当面澄清问题,也可以通过言语行为等对学生的认知、情绪、态度施加影响。故选 D。1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品德评价法是指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
13、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故选D。2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道德结构包含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小明经常迟到,是因为意志薄弱,因而需要从提高道德意志入手。2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教育教学督导委员会是属于学校和社会相互配合的方法。二、辨析题22 【正确答案】 此观点是错误的。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环境、教育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其中,遗传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可能性,环境则将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教育则存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身心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3 【正确答案】 此观点是错误的。学生
14、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但是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24 【正确答案】 此观点是错误的。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的直接动因。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四种基本心理成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其中,道德情感是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道德情感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事业感、自尊感和羞耻感。道德意志是在道德情感的基础上,一个人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通常表现为一个人的信心、决心和恒心。一个人只有在产生了正确的道德情感的基础之上才会以情感为指导生强烈的
15、道德意志进而转化为道德行为。因此,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的直接动因,而非道德意志。25 【正确答案】 此观点是正确的。人的知觉可以对优先知觉的事物形成清晰的影像,而对其周围的事物,只是当成陪衬和背景,形成模糊的感觉。这种把知觉的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称为知觉的选择性。三、简答题26 【正确答案】 (1)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2)教育具有历史性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具有自己的特点。(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
16、相对独立性。27 【正确答案】 (1)准确地鉴定、分析课堂气氛是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前提和基础;(2)时刻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感染学生;(3) 树立典型,利用榜样示范积极引导学生;(4)妥善处理矛盾冲突,建立良好的师生、生生关系。28 【正确答案】 (1)精选教材;(2) 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29 【正确答案】 德育途径是指学校教育者对学生实施德育时可供选择和利用的渠道,又称为德育组织形式。我国中学德育途径是广泛的,包括:(1)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2)社会实践活动;(3) 课外、校外活动;(4)共青团组织的活动;(5)校会、班会、周会
17、、晨会、时事政策的学习;(6)班主任丁作。四、材料分析题30 【正确答案】 (1)深入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坚持正面教育,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品德的形成。案例巾老师对该学生的行为处理过于简单和粗暴,也没有深入了解学生,企图用“ 堵” 的方法来阻止问题的出现。但事实上,这样反而让学生形成逆反心理,以致存存敌意。(2)灵活运用多种德育方法,说服、榜样示范、陶冶心灵、表扬奖励与批评相结合,让学生进行换位思考,体谅老师的用心,体会自己的行为对别人造成的影响,体会全班学生维护班集体荣誉的心情。31 【正确答案】 (1)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有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才能产生高层次的需要。(2)甲同学是因为归属与爱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乙同学是因为尊重、安全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3)关心爱护学生,加强与家长沟通,满足学生归属与爱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恰当地表扬和批评,满足学生尊重和安全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