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西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2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现在很多家长十分重视儿女的家庭教育,但是对处于叛逆期的孩子的教育问题确实心有余而力不足。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 )。(A)在孩子面前嘲笑这些家长(B)放弃家长配合自己工作的期望(C)督促家长,让家长成为自己的“助教”(D)尊重家长,树立家长威信,从而与家长一起做好教育工作2 师生关系本质上是一种( )的关系。(A)朋友(B)授受(C)主客(D)人一人3 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是( )。(A)人格尊严权(B)选举权(C)受教育权(D)隐私权4 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最经常、最普遍的形式是( )。(A)在教育教学
2、工作的过程中学习提高(B)参加函授、电大课程学习(C)参加自学考试(D)脱产学习5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 )。(A)主体性(B)创造性(C)连续性(D)长期性6 精神是一种深刻而稳定的动力特征,在教师的专业精神中,( )是核心。(A)务实精神(B)敬业精神(C)人文精神(D)科学精神7 李老师能力强,威信高善于与学生交流,经常倾听学生对于开展教学的意见,班上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兴趣广泛,和老师配合默契,这种师生关系属于( )。(A)专制型(B)放任型(C)民主型(D)权威型8 在一次测验中,小利的数学只考了 59 分,小利找到沈老师,求老师加 1 分让
3、自己及格,沈老师分析了小利的平时情况,考虑到这是一次随机测验,就对她说:“给你 1 分不行,但我可以借你 1 分,下次考试你要还老师 10 分。” 小利很高兴地答应了。这以后,小利认真听课,在随后的一次考试中,她考了 87 分。案例中的沈老师( ) 。(A)违背了教师的职业道德,错误地行使了自己的权利(B)违背了教学评价的客观性(C)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利用权力与威信让学生信服(D)有效运用了因势利导的教师教育机智9 王同学是一个调皮且不听老师管教的学生,新来的张老师为了找到有效管理王同学的方法,偷看了王同学的日记。张老师的行为侵犯了王同学的( )。(A)公正评价权(B)隐私权(C)荣誉权(D)
4、名誉权10 教师教好所教学科的基础条件是( )。(A)职业道德(B)科学素养(C)学科知识(D)文化素养11 教师专业化标准的根本体现和核心是( )。(A)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B)法规保障(C)政策保障(D)领导重视12 教育活动中一对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 )。(A)教师与教师间的关系(B)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C)教师和学校领导间的关系(D)学生和学生间的关系13 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其言论、行为、为人处事的态度,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体现了教师职业的( )。(A)示范者角色(B)研究者角色(C)管理者角色(D)授业解惑者角色14 面对升
5、学考试的压力,教九年级二班语文的普老师与教数学的周老师应家长的要求,利用寒假组织所教班级的十余个后进学生集体补课一周,向每位补课的学生收取了 600 元补课费,这两位教师的做法( )。(A)严重侵犯了学生的财产权和休息权(B)体现了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C)符合按劳取酬、多劳多得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D)违反了国家禁止乱办班、乱补课、乱收费的有关规定15 教师与学生之间在心理上协调一致,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表现为师生关系密切、情感融洽、平等合作,体现了师生关系的( )特点。(A)尊师爱生(B)民主平等(C)教学相长(D)心理相容16 教师的职业从性质上看是( )。(A)专职德育人员
6、(B)专职教学人员(C)教育教学人员(D)一般工作人员17 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其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为( )。(A)自觉性(B)独立性(C)主动性(D)创造性18 “师者,人之楷模也 ”,这句话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 )。(A)特殊的复杂性(B)独特的复杂性(C)鲜明的示范性(D)显效的长期性19 班主任赵老师下课回到自己办公室才刚坐下,就有学生来报告班上有两位同学发生口角,甚至打起架来,班上同学拉都拉不住。面对如此突然的情况,赵老师不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A)及时平息这场争吵(B)防止事态扩大(C)协调善后事宜(D)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20 尊重学生人格,归
7、根结底在于教职人员应具有良好的( )。(A)法律素质(B)知识素养(C)能力素养(D)道德素质21 2002 年,四川某乡中学一位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发生矛盾。起因是教师在认真上课时,一高个子男生在下面起哄、打闹,教师前去制止。结果,教师在受到言语和人身攻击之后,用凳子打伤该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正确的是( )。(A)教师讲得不好,学生才会起哄教师应该反省自己(B)教师应该爱护学生,不应该对学生动手(C)教师不应该对学生动手,但可以对其进行其他惩罚,如罚站(D)老师对学生的教训是对的,起到了杀鸡做猴的作用22 教师有权运用正确的指导思想、科学的方式方法,使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得到充分发展,这是教师享
8、有的( )。(A)批评学生权(B)科学研究权(C)教育教学权(D)管理学生权23 依据相关教育法律法规,下列不属于学生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的是( )。(A)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业务水平的义务(B)遵循尊师养德修行的义务(C)努力完成学业的义务(D)遵守管理制度的义务24 师生关系可以分为社会关系、教育关系和心理关系,下列不属于教育关系特点的是( )。(A)稳定性(B)规范性(C)形成性(D)弥散性25 不仅能够尊重学生,而且还能够与学生平等相待,这属于( )教师。(A)民主型(B)专制型(C)放任型(D)忽视型二、判断题26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 ”,严是爱,松是害,不懂不问要变坏,所以爱学生和严格
9、要求学生是相互矛盾的。(A)正确(B)错误27 教育教学权是与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相适应的基本权利。(A)正确(B)错误28 教育职业最大的特点是职业角色的示范性。(A)正确(B)错误29 教师职业化就是要获得教师资格证。(A)正确(B)错误三、论述题30 一名教师应具备哪些专业素养?江西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22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师生关系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人一
10、人关系。【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学生享有的主要权利有:(1)人身权:人身权是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为丰富的一项权利。(2)受教育权:受教育权是学生最主要的权利。【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4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主体性即教师自身可以成为活生生的教育因素,教师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对象教师的人品、才能、治学态度都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现代的教师应具备这样三种专业精神:敬业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其中敬业精神是核心,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相辅
11、相成的两翼。敬业精神是一种职业观或职业态度;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对人的关切:科学精神是探索真理的活动。【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7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8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教师未经学生许可,拆看学生的信件,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0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真正成为一个专业,并且得到社会承认的发展结果和教育从业人员成为专业人员的过程。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标准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二是保证教师专业地位和职
12、能发挥的客观环境。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发展和提高是教师专业化标准的根本体现与核心。【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一对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教师的言行是学生模仿和学习的榜样,教师活动带有强烈的示范性。学生具有向师性特点,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事的态度等都会对耳濡目染的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4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题干中的描述正是对师生间心理相容的正确释义,故选择 D。【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6 【正确
13、答案】 C【试题解析】 从职业性质上看,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学科知识和德育教育的教师属于教育教学人员。【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学生主观能动性表现在三个方面: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其中,创造性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它表现在学生不仅具有自觉性和独立性,而且有超越意识,如超越书本、超越教师、超越自己和群体等。【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师者,人之楷模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教师的人格、品行等各方面都应成为教育对象和社会上一切人的表率,因此体现了教师具有示范性。【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1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班主任在处理班
14、级内发生的紧急情况时,应分清事情性质,掌握好处理问题的尺度,以平和的方式来“冷处理”学生问的冲突。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的做法,违背了上述的处理原则,是不应该采取的措施。【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体现了教师拥有较高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体现的是教师的道德素质。【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根据我国教育法规的规定,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或变相体罚。虽然学生违反课堂纪律,教师应该发挥教学机智,成功化解教学中的突发事件,而不应动手打伤学生。【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教师通过正确、科学的方式
15、方法使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体现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具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即教育教学权。【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A 项所说的内容属于教师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而非学生。【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师生间的教育关系因教学活动的持续进行而表现出稳定性、规范性和形成性。教育关系的弥散性说明师生间的关系不紧密,呈离散状态,所以 D 项错误。【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教师不仅能够尊重学生,还能够与学生平等相待,说明教师在班级管理中采取的是民主型管理方式,故选 A。【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二、判断题26
16、【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热爱学生与严格要求是相对的,统一的。热爱学生有两个相互联系的基本方面:尊重爱护和严格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最大的尊重爱护,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才。这就包含着向他们提出严格要求,否则,尊重将成为放任自流,爱护将成为娇宠护短。教师严格要求学生是尊重爱护学生的具体表现因此是不矛盾的。【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指导评价权是指导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成绩,这也是与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相适应的一项特定的基本权利。【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教
17、师职业角色的最大的特点是教师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传道授业者,榜样示范者。【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2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教师职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通过持续的专业教育,习得教育教学专业技能,形成专业理想、专业道德和专业能力,从而实现专业自主的过程。教师资格证是教育行业从业人员的许可证。可以说获得教师资格证只是教师职业化的一个前提条件而并非教师职业化的全部。【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三、论述题30 【正确答案】 (1)教师的职业能力素养学科专业素养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18、,精通所教学科的专业性知识和技能。第二,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及该学科发展。第三,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教育专业素养教师职业的任务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所教学科的专业素养,还应具有相关教育专业素养。教育学、心理学及各科教材教法是教师首先要掌握的最为基本的教育学科知识。综合能力素养教师的综合能力素养是指教师除了掌握专业知识和理论外还应具备的其他对教育教学工作产生重大影响的能力。主要包括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班级管理能力、协调能力、自我调整与反思能力等。(2)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健康的心理,愉悦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知识模块】 教育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