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生物)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

    • 资源ID:895391       资源大小:231.50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生物)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

    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生物)模拟试卷 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植物吸收矿质元素受内外因素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呼吸抑制剂可降低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B)在一定范围内,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C)根吸收水分和吸收矿质元素是没有关联的(D)光合作用受阻一定时期后,有机物缺乏。影响根吸收矿质元素2 新物种形成最显著的标志是( )。(A)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B)具有一定生理功能(C)产生了生殖隔离(D)改变了基因频率3 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青霉素,可抑制哪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A)酵母菌、霉菌(B)病毒、酵母菌(C)细菌、放线菌(D)大肠杆菌、青霉菌4 某

    2、生态净化技术处理污水流程表明,工业、生活污水流人有大量微生物的全封闭预处理系统后,再经由水草、蚯蚓、草履虫、绿藻、微生物等构成的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变成了清清的流水。则该预处理系统中的微生物的异化作用类型及主要作用可能是( )。(A)需氧型;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B)厌氧型:除去污水中的颗粒(C)兼氧型;使污水沉淀(D)厌氧型: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5 一种红花的植物种在一个孤岛上,它的基因型为 Cc。它是一年生的自花授粉植物。年结 4 粒种子。如果它的后代出现一株开白花的植物,这植物是( )。(A)多倍体(B)隐性纯合体(C)不完全显性的杂币 4(D)一种突变6 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

    3、通过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a 、 b、c 、d 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 )。(A)三倍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体、染色体片段缺失(B)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C)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D)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7 右图表示一草原土壤中硝酸盐含量与牧草数量的关系。土壤中硝酸盐含量下降的原因是( )。(A)消费者排泄量增加(B)牧草的根增加(C)分解者数量增加(D)牧草枯死量增加8 下列有关植物细胞与组织培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花药、胚不能作为组织培养的

    4、材料(B)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C)外植体是指用于培养的植物组织或器官(D)外植体可诱导出愈伤组织9 顶端优势现象说明了( )。生长素在低浓度时促进生长 生长素在高浓度时抑制生长顶芽比侧芽的生命活动旺盛 顶芽容易得到光照促其生长(A)(B) (C) (D)10 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其原因可能是( )。未加石英砂、研磨不充分 一次加入大量的无水酒精提取 分次加入少量无水酒精提取使用放置数天的菠菜叶(A)(B) (C) (D)11 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A)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B)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C)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D)

    5、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12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可利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使植物增高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不同配比会影响组织分化使同种植物的扦插枝条产生相同生根效果的 2,4-D 浓度相同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A)(B) (C) (D)13 当你专心作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 )。下丘脑 大脑皮层H 区(听觉性语言中枢) 大脑皮层 S 区( 运动性语言中枢) 大脑皮层 V 区(视觉性语言中枢)大脑皮层 W 区(书写性语言中枢)(A)(B) (C) (D)14 下列关于 DNA 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6、 )。(A)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发生 DNA 复制(B) DNA 通过一次复制后产生四个 DNA 分子(C) DNA 双螺旋结构全部解链后,开始 DNA 的复制(D)单个脱氧核苷酸在 DNA 酶的作用下连接合成新的子链15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B) 2003 年。广东省人口的出生率为 1.329(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D)由于微甘菊入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16 太空育种是指利用太空综合因素如强辐射、微重力等,诱导由宇宙飞船携带的种子发生变异。然后进行培育的一种育种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空育种产

    7、生的突变总是有益的(B)太空育种产生的性状是定向的、(C)太空育种培育的植物是地球上原本不存在的(D)太空育种与其他诱变方法在本质上是一样的17 囊性纤维化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某对正常夫妇均有一个患该病的弟弟。但在家庭的其他成员中无该病患者。如果他们向你咨询他们的孩子患该病的概率有多大你会怎样告诉他们?( )(A)“你们俩没有一人患病因此你们的孩子也不会有患病的风险”(B) “你们俩只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不会影响到你们的孩子 ”(C) “由于你们俩的弟弟都患有该病,因此你们的孩子患该病的概率为 19”(D)“根据家系遗传分析,你们的孩子患该病的概率为116”18 人体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

    8、腺素,当人体血钙浓度下降时,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和肾脏使血钙浓度上升。甲状腺 C 细胞分泌降钙素,当血钙浓度上升时,降钙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等使血钙浓度下降。下列关于血钙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钙浓度降低可引起肌肉抽搐(B)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对血钙的调节表现为协同作用(C)人体血钙浓度在体液调节下处于动态平衡(D)食物中的钙可以通过消化道吸收进人血液19 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 )。(A)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B)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C)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D)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20 有

    9、l 位同学做根尖有丝分裂实验,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像如图所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取材位置不合适取材时间不合适制片时压片力量不合适解离时间不合适 视野选择不合适(A)(B) (C) (D)二、多项选择题21 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定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 I、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同学的实验模拟的是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B)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但 I、II 桶小球总数可不等(C)乙同学

    10、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D)甲、乙重复 100 次实验后,统计的 Dd、AB 组合的概率均约为 5022 下图是一对夫妇和几个子女的简化 DNA 指纹,据此图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基因 I 和基因肯定在同一对染色体上(B)基因 与基因可能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C)基因 可能位于 X 染色体上(D)基因 V 可能位于 Y 染色体上23 下列叙述中哪些能表明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行为( )。(A)DNA 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是染色体的主要化学组成之一(B)在细胞分裂中,基因和染色体都能通过复制保持连续性(C)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均导致生物可遗传的变异(D)配子形

    11、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间的重组互不干扰24 下列有关淋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调节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平衡(B)对机体可以起到免疫作用(C)淋巴管所运输的物质都是通过组织液从血浆中获得的(D)将组织液中的二氧化碳、白细胞、红细胞和过多的蛋白质运回血浆25 下列关于眼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视觉形成于视网膜(B)人左眼的盲点位于左眼球的左侧,右眼的盲点位于右眼球的右侧(C)用电筒照射右眼,左眼瞳孔收缩。而右眼尤变化,可能的原因是右眼的视神经受损(D)眼球的营养主要是靠巩膜内的血管供应的26 2008 年,在重庆武隆某地下洞穴的水体中发现了一种数量少、眼睛退化的盲鱼,

    1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是限制盲鱼种群增长的关键生态因素(B)洞内水体中溶解氧的增加将提高盲鱼种群的 K 值(C)盲鱼眼睛的退化是黑暗环境长期选择的结果(D)盲鱼作为进化研究的材料体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27 右图为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能产生 ATP 的结构有 l、2、5(B) 1 中产生的一分子 CO2 扩散出来进入 2 中被利用,穿过的磷脂双分子层的层数为 4 层(C) 2 与 4 中都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色素(D)3 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28 右图甲为被子植物种子形成过

    13、程的某一阶段,乙为脊椎动物个体发育过程中的某一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中 1 部位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发育成胚(B)被子植物在达到开花年龄后,其营养器官的生长就会停止(C)乙中的细胞继续分裂、移动和分化,可发育成原肠胚(D)卵裂期胚的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增大29 酿脓链球菌反复感染人体可引起风湿性心脏病。其主要原因是( )。(A)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缺失(B)外来抗原直接作用于机体某些组织(C)抗体与自身组织发生反应引起自身免疫疾病(D)外来抗原与自身某些组织细胞有共同的或相似的抗原决定簇30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光反应在叶绿体内的囊状薄膜上进行,暗反应在叶绿

    14、体内的基质中进行(B)光反应是把光能转化为电能,暗反应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C)我们今天使用的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源自于光合作用的产物(D)玉米叶片中参与光合作用的细胞是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三、简答题31 名词解析:拓展型课程32 名词解析:学校心理辅导33 名词解析:培养目标34 名词解析:机械学习四、综合分析题35 家禽鸡冠的形状由两对基因(A 和 a,B 和 b)控制,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与性别无关。据下表回答问题:(1)甲组杂交方式在遗传学上称为( ),甲组杂交 F1 代四种表现型比分别是( )。(2)让乙组后代 F1 中玫瑰状冠的家禽与另一纯合豌豆状冠的家禽杂交,杂交后代表

    15、现型及比例在理论上是( )(3)让丙组 F1 中的雌雄个体交配。后代表现为玫瑰状冠的有 120 只,那么表现为豌豆状冠的杂合子理论上有( )只。(4)基因型为 AaBb 与 Aabb 的个体杂交,它们的后代基因型的种类有( )种。36 下图为植物新陈代谢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发生在叶绿体( )上,其中光能向电能的转换由( )。分子完成。光照该分子转变成( ),夺取水分子中的( )。(2)在过程中,NADPH 的作用是( )。(3) 过程表示( )呼吸。它发生在( )中。(4)过程中的能量由 ATP 中的( )水解释放。五、教学设计题37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是人民教育出

    16、版社高中 生物必修 1 中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请据此教材内容设计教案。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生物)模拟试卷 4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与根细胞膜上离子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也与根的呼吸作用有关。使用呼吸抑制剂会降低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光合作用受阻会影响到呼吸作用,进而影响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此外,温度、O 2、土壤溶液的 pH 值都会影响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根吸收水分和吸收矿质元素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但二者又存在一定的联系:1,吸收的活跃区均在根的成熟区;2,矿质元素必须溶解于水,以离子状态被吸收,并随水运输;3,矿质元素被吸收进

    17、入根细胞后,能提高根细胞液的浓度,从而又促进根的吸水。故 C 项错误。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考查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考查青霉素的作用范围。青霉素只能抑制细菌和放线菌,不能抑制真菌和酵母菌。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考查新陈代谢的类型。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考查遗传学分离规律的作用。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a 图中的同源染色体二种各有二条,而一种竟有三条,这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开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所致,应为三体:b 图中一条染色单体 “4”片段明显重复一个,应为染色体片段的增加;

    18、c 图含三套一样的染色体,应为三倍体;d 图一条染色单体“3、4”片段没有了,为染色体片段的缺失。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土壤中硝酸盐被牧草吸收。牧草的根增加。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花药离体培养也是组织培养,是无性生殖,即花药和胚都可以作为组织的材料,A 项错误。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顶端优势是生长素对植物的双重影响,即高浓度抑制,低浓度促进。顶端优势是由于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浓度过大抑制了侧芽生长,而使顶端不断生长的现象。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未加石英砂、研磨不充分;使用放置数天的菠菜叶滤液色素(叶绿素)太少,绿色过浅;一次加入大量的无水酒精提取

    19、浓度太低。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B、D 都在细胞内进行;C 属于体外环境,不是内环境。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不同植株的枝条情况也会不一样,比如幼芽的数量等都会影响生长素的产生。所以使同种植物的扦插枝条产生相同生根效果的 2,4 一 D 浓度应该不相同:极性运输并不是由重力影响的,是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所以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可以进行极性运输。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人类的听、写、读、说等功能,与大脑皮层某些特定的区域有关,这些区域称为言语区。言语区主要包括大脑皮层 H 区( 听觉性语言中枢)、大脑皮层S 区(运动性语言中枢)、大脑皮层 V

    20、区(视觉性语言中枢)、大脑皮层 W 区(书写性语言中枢)等。专心作答试题时。就是看与写的过程,首先是通过视觉性语言中枢将视觉结果转化为语言。然后再通过书写性语言中枢书写在试卷上。这一过程是视觉性语言中枢和书写性语言中枢这两类神经中枢不断协调作用的结果。1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进行了染色体的复制(包括 DNA 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1 个 DNA 通过一次复制后产生 2 个 DNA分子;DNA 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多起点复制、双向复制、边解旋边复制:单个脱氧核苷酸在 DNA 聚合酶的作用下连接合成新的子链。1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21、 种群是由许多同种生物个体组成的,是分布在同一生态环境中能够自由交配、繁殖的个体群,但又不是同种生物个体的简单相加。因为种群具有个体所没有的特征。种群的特征包括数量特征、空间特征等。种群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C 项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是由物种本身决定的,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1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引发基因突变的因素:物理因素(x 射线、1 射线、紫外线、激光等)、化学因素(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碱基类似物等)、生物因素(包括病毒和某些细菌等)。其中太空育种主要是利用物理方面的微重力、宇宙射线

    22、等因素诱发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随机性、低频性、多害少利性、不定向性等特点。17 【正确答案】 C1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血钙含量降低会引起肌肉抽搐,血钙含量高会引起肌肉乏力。依题意。甲状旁腺索和降钙素对血钙的调节表现为拈抗作用。由于体液的调节作用,人体血钙浓度处于动态平衡。食物中的钙可以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维生素 A和维生素 D 可以促进钙的吸收。所以 B 错误。1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属于互利共生关系,菜粉蝶幼虫与蜜蜂采食的是油菜的不同部位,不构成竞争关系;细菌与噬菌体是寄生关系。培养瓶中的两种绿藻构成竞争关系。所以选 D。20 【

    23、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由图观察,细胞多处于未分裂状态,故可能取材时间不合适,细胞分裂不旺盛:且视野中有一些细胞为长形,可能取自伸长区细胞,为取材位置不合适,应取分生区细胞:也有可能是视野选择不当,没有找到合适视野观察;由图知细胞均分散开,故不可能为所述原因。二、多项选择题21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甲同学的实验模拟的是两种类型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乙同学的实验模拟的是两对基因的自由组合过程,所以 A、C 正确;I、II 两个小桶内的小球的总数可以不相等,相当于精子和卵细胞的数目可以不相等;而 III、IV 两只小桶内的小球的总量则必须相等,强调两对等位基因的总量必须相

    24、等,所以 B 正确;甲同学模拟实验的结果是 DD、Dd、dd 的概率依次接近于 25、50、25;而乙同学模拟实验的结果则是 AB、Ab、aB 、ab 四种类型配子的概率均应该接近于25,所以 D 错误。22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D 项中如果基因 V 在 Y 染色体上,则父亲的 Y 染色体遗传给儿子,儿子应该也由有基因 V,XY 不是同源染色体,它们不会发生交换,所以基因 V 不能位于 Y 染色体上,故 D 错误。ABC 三项均正确。23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行为”是指染色体复制对应基因复制,同源染色体分离对应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

    25、合对应其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之间交叉互换对应其上的非等位基因连锁互换,故应选 B、D 。24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淋巴循环重要的生理意义有:回收蛋白质。组织问液中的蛋白质分子不能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但比较容易透过毛细淋巴管壁而形成淋巴的组成部分。每天约有 75200 克蛋白质由淋巴带回血液,使组织问液中蛋白质浓度保持在较低水平。运输脂肪和其他营养物质。由肠道吸收的脂肪 80,90是由小肠绒毛的毛细淋巴管吸收。调节血浆和组织间液的液体平衡。 淋巴流动还可以清除因受伤出血而进入组织的红细胞和侵入机体的细菌,对动物机体起着防御作用。所以 A、B 正确。25 【正确答案

    26、】 A,B,C,D【试题解析】 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缩小倒立的实像,再经视神经传至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所以 A 项错误;盲点是眼球中连接大脑的神经丛中一块没有感光细胞,所以 B 项错误:用电筒照射右眼,左眼艟孔收缩,而右眼无变化,可能为传出性瞳孔异常,病变部位一般在动眼神经或瞳孔括约肌,所以 C 项错误:眼球的不同部位的营养来源不同,所以 D 项错误。26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根据图中所示,可以判断 a 是氨基酸,A 是蛋白质,b 是核苷酸,B 是核酸。氨基酸共有 20 种,核苷酸的种类不止 8 种,所以 A 项错误;B 项为氨基酸的分子式通式;核酸是人的遗传物质,所以

    27、 C 正确:遗传物质在不同细胞中都是相同的,所以 D 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 BC。27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图中 1 是线粒体,2 是叶绿体,5 是细胞质基质。其巾叶绿体中发生光合作用产生 ATP,细胞质基质中进行有氧呼吸第一步和无氧呼吸,线粒体有氧呼吸都能产生 ATP,所以 A 项正确: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双层膜结构,所以 CO2从 l 中出来进入 2 穿过的磷脂双分子层为 4 层,B 项正确:4 是液泡,它由单层膜与其内的细胞液组成的细胞器,花、叶、果实的颜色,除绿色之外,大多由液泡内细胞液中的色素所产生,常见的是花青素。所以液泡中没有叶绿素,C 项错误;3 是细胞核,是遗

    28、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D 项正确。故答案为 ABD。28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被子植物的营养器官包括根、茎、叶,在植物达到开花年龄后,它们也还是会继续生长,所以 B 项错误;卵裂期胚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则越来越小,故 D 项错误。正确答案是 AC。29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由酿脓链球菌感染引起。酿脓链球菌有一种抗原决定簇与人心脏瓣膜上一种物质的结构很相似。人感染该菌后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这些抗体在清除病菌时错误地与心脏瓣膜也发生免疫反应,导致心脏瓣膜受损,关闭不严,血液有倒流现象。所以正确的是 CD。30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

    29、析】 光能转化为电能只是光反应的第一步也就是原初反应,在光反应结束时光能实际上已经被储存在 ATP 和 NADPH 等之中即以活跃的化学能形式存储。随后在暗反应中 NADPH 还原二氧化碳从而将能量转化为稳定的化学能,在这整个过程中实际上还有光合磷酸化等过程,都是将光能存储为活跃化学能的过程,所以 B 错误。 ACD 都正确。三、简答题31 【正确答案】 注重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拓展型课程常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32 【正确答案】 指学校心理辅导人员运用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创设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给学生以协助与服务,帮助

    30、学生正确了解自己、认识环境,根据实际情况确立合理的生活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碍。调整自己的行为。增强社会适应性。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33 【正确答案】 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培养目标。34 【正确答案】 机械学习是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识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实质性和人为性的联系。四、综合分析题35 【正确答案】 (1)测交,1:1:1:1;(2) 核桃状:豌豆状=2:I ;(3)80;(4)6。36 【正确答案】 (1)囊状结构薄膜;特殊状态的叶绿素 a;强氧化剂;电子。(2)作为供能物质和还原剂。(3)有氧;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4)高能磷酸键

    31、。解析:首先判断过程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 a 不仅能吸收和传递光能,而且在失去电子成为强氧化剂后能最终从水中夺取电子。从而把光能转化成贮存在 ATP 和 NADPH 中的化学能。在暗反应还原三碳化合物时,NADPH 不仅供氢,而且供能。ATP 则通过高能磷酸键的断裂供能。 过程需要氧气,生成CO2 和 H2O 应为有氧呼吸。五、教学设计题37 【正确答案】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理念: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式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我在课堂教学设计中采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主体性教学模式,从学生的认

    32、识水平出发,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营造探究氛围,让学生在观察、讨论、探究、合作交流中相互启迪、自主学习、构建知识;在资料收集和分享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科学信息和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深入理解知识、提高技能;在亲身体验探究实验的基本过程中。领悟科学探究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的态度和精神,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同时,引进课堂过程性评价的手段,提高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自我监控、自我评价、自我发展的能力。二、教材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是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 l分子与细胞中第 4 章第 l 节的内容。这一节主要是以水和无机盐的跨膜运输为例,

    33、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是在学习了第 2 章组成细胞的分子和第 3 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再学习的,也是为进一步学习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并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来认识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特点打好基础的。本节共分 2 课时完成,为了适应教学实际,我安排水的跨膜运输作为第一课时的主要内容,其中的“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探究” 是全书的第一个“探究”。通过这项探究活动,学生可以在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等环节得到一定的体验和感悟,从而为学习后面的探究活动奠定基础。三、学情分析:通过初中阶段以及前几章节的学习,学生对于细胞的分子组成、基本结构和探究的基本步骤已有了一定的认识,能理

    34、解细胞膜是系统的边界,并且大部分学生已经对生物有了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他们很渴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物质是怎样进出细胞的,有哪些方式等有关细胞功能方面的知识。本节的内容从知识上来看有一定的抽象性,但教学中可以多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实践经验,注重与前面章节和其他学科的联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使新知识有效地整合进学生原有的知识网络中,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做到融会贯通。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说出渗透作用的概念和条件;(2)列举水的跨膜运输,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3)进行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2,过程与方法:(1)尝试从生活现象中提出问

    35、题,作出假设;(2)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步骤。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质疑、求实、创新以及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和精神:(2)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流、尊重他人;(3)在实验操作中,养成良好的实验品质。五、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探究水分进出细胞是顺相对浓度梯度的。 2,难点:(1)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2)进行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六、课前准备:1,教师方面:实验材料的准备,多媒体课件的制备,制定并提前分发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探究报告表,制定探究活动的评价表:2,学生方面:收集与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有关的生活实例,预

    36、习并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探究报告表的部分填写。七、教学流程;八、教字过程;九、教学反思:1,本节课以“探究式教学” 为主线,引导自主、探究和合作,层层引入,推进学生在答问、质疑、讨论等学习过程中自主构建新概念、新知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发展了科学探究能力,而且有效地推动了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2,本节中的探究活动是高中生物课程的第一个“探究”,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活动条件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科学探究实验基本过程的体验,让学生逐步领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思想,从而激发学生对探究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本节成功之一就是充分利用了学生课前预习所设计的探究方案,顺利展开活动,活化课堂,学生在教师适时地鼓励、点拔和肯定中,体验着创新的快乐。成功的喜悦。但同时。由于本节师生互动场合较多,在教学时问上可能略为紧迫,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前一定要精心准备。


    注意事项

    本文([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生物)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roleaisle13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