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3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 )最早尝试在教育工作中系统运用心理学知识,被誉为“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A)赫尔巴特(B)乌申斯基(C)卡普捷列夫(D)桑代克2 小刚上课时喜欢在老师的问题还没有问完的时候抢着回答,但总是出现错误。小刚的认知方式属于( ) 。(A)沉思型(B)辐合型(C)冲动型(D)场依存型3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 )。(A)身心变化(B)机体变化(C)心理增长(D)心理变化4 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将社会价值观、行为方式、态度体系及社会道德规范传递给儿童的方式。
2、根据美国心理学家西蒙兹关于教养方式的划分,以下四个选项中,( )是最有利于儿童成长的教养方式。(A)权威型(B)专断型(C)溺爱型(D)忽视型5 ( )提倡自我激励、自我调节的学习、情感教育、真实性评定、合作学习等。(A)人本主义理论(B)建构主义理论(C)行为主义理论(D)认知主义理论6 小明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明的这种行为消失了。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是( )的学习。(A)言语信息(B)智力技能(C)动作技能(D)态度7 元认知是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认知其本质是对当前认知活动的调节。元认知主要通过监视和( ) 两种机制实现对认知过程的调节。(A)控制(B)操作
3、(C)管理(D)组织8 理性知识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包括( )两种形式。(A)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B)心智技能和认知策略(C)感知和表象(D)概念和命题9 ( )直接决定了迁移的可能性及迁移的程度。(A)学习任务的相似性(B)学习的心向与定势(C)原有认知结构的特征(D)学习的指导10 在学生中流传的俏皮话“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不考不玩” ,这其中体现的心理学效应是( )。(A)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B)皮格马利翁效应(C)罗森塔尔效应(D)晕轮效应11 以下成语体现了正迁移的是( )。(A)顾此失彼(B)触类旁通(C)丢三落四(D)恍然大悟二、多项选择题12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
4、原则主要有( )(A)系统性原则(B)客观性原则(C)实践性原则(D)教育性原则13 下列选项中,关于智力的性别差异表述正确的是( )。(A)男生的听觉能力明显优于女生(B)男生的空间知觉能力明显优于女生(C)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大致相等,但男生智力分布的离散程度比女生大(D)男生偏于抽象思维,女生偏于形象思维14 加涅按学习结果将学习分为言语信息学习、态度的学习、动作技能学习和( )。(A)智力技能学习(B)认知策略学习(C)知识学(D)行为规范学习15 在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布卢姆把知识分为( )。(A)具体的知识(B)程序性知识(C)处理具体事物的方式方法的知识(D)学科领域中普
5、遍原理和抽象概念的知识16 对形式训练说形成挑战的相同要素说是由谁提出的?( )(A)桑代克(B)伍德沃斯(C)奥苏贝尔(D)贾德17 根据学习策略所起作用,丹瑟洛把学习策略分为( )。(A)基础策略(B)认知策略(C)支持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18 有效测评的必要条件是( )。(A)较高信度(B)较高效度(C)区分度(D)科学性19 做为一名教师,应具有下列哪些能力?( )(A)表达能力(B)班级管理能力(C)人际关系处理能力(D)教学能力三、填空题20 德国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_第一个提出了把教育理论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21 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是教师的_。四、
6、判断题22 某人智力年龄是 8 岁,实际年龄是 10 岁,此人的比率智商为 80。( )(A)正确(B)错误23 加涅根据学生在学习后所获得的各种能力的不同,将学习分为六类。( )(A)正确(B)错误24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A)正确(B)错误25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A)正确(B)错误26 常用的组织策略有列提纲、利用图形、利用表格以及概括和归纳。( )(A)正确(B)错误27 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 )(A)正确(B)错误五、简答题28
7、 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在教育中的意义。29 简述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产生的条件。30 简述迁移的作用。31 教师如何采取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32 简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3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1868 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对当时心理学的发展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并最早尝试在教育工作中系统运用心理学知识,因此被誉为“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概述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学生的认知方式有: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
8、型等几种类型。冲动型的特点是反应快,但精确性差。题干中,小刚的行为特点就是反应快,但精确性差,因此,小刚的认知方式属于冲动型。【知识模块】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3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美国心理学家西蒙兹把家庭教养方式归为两个维度:接受一拒绝维度和控制一容许维度,根据这两个维度的不同组合,可以形成四种教养方式:权威型、专断型、溺爱型、忽视型。其中,权威型最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有权威,这种权威来自父母对孩子的理解与尊重,来自他们与孩子的经常交流及对子女的帮助。父母为孩子设立恰当的目标,对孩子的行为做出恰当限制,并且奖惩分
9、明。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儿童独立性较强,自尊感和自信心较强,善于自我控制和解决问题,喜欢与人交往并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知识模块】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看来,人的发展的基本概念是存在或者自我。人本主义理论提倡自我激励、自我调节的学习、情感教育、真实性评定、合作学习等。【知识模块】 学习与学习理论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加涅根据学习结果将学习分成五类,分别是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态度是指通过学习获得的影响个人所采取行动倾向的内部状态,表现为影响着个体对人、对物或对某些事件的选择倾向。个体采取何种动作是受到态度影响
10、的。题干中,小明看到陌生人不再躲避,这里发生的就是态度的学习。故本题选 D。【知识模块】 学习与学习理论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元认知主要通过监视和控制两种机制实现对认知过程的调节。监视是指一个人获得有关自己认知活动的进展、效果等信息的过程。控制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认知活动做出计划、调节,保证认知活动朝着正确的方向和既定目的发展。【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理性知识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概念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属性及其各属性之间的本质联系。命题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规则、原理、原则,表示的是概念之间的关系,反映的是不同对象之间的本
11、质联系和内在规律。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D。【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影响迁移的因素有:学习任务的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学习的心向与定势、学习的指导。其中,原有认知结构的特征直接决定了迁移的可能性及迁移的程度,其对迁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这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2)原有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对迁移起至关重要的作用;(3)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策略,也影响着迁移的产生。【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选项 A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是关于任务难度和动机水平的理论
12、;B 项皮格马利翁效应是关于教师期待影响学生成绩的理论;C 项罗森塔尔效应是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另一种表达方式;D 项晕轮效应是社会心理学中印象形成和印象管理中的一种现象。本题中,“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不考不玩,”三种不同难度的情境,对应三种不同的最佳动机水平,这其中所体现的是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A。【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时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学习数学有利于学习物理,懂英语有利于学习法语。触类旁通比喻掌握了解某一事物的变化、趋势及规律,从而类推了解同类的其他事物的变化、趋势及规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均是正迁移现
13、象。【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二、多项选择题12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包括:(1)客观性原则,即实事求是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从学生的客观实际出发,揭示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2)系统性原则,要求将学生的心理看成是由机能上相互联系的要素构成的整体,应该从心理系统与环境、心理系统内部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制约关系来认识各种心理现象的性质及规律;(3)实践性原则,要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应从教育实践的需要出发,研究的课题应来源于实践,研究过程要紧密结合实践,研究成果要接受实践检验、服务于实践;(4)教育性原则,要求研究者进行研究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具有教育意义,有利于
14、学生的正常发展。【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概述13 【正确答案】 B,C ,D【试题解析】 智力的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1)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大致相等,但是男生智力分布的离散程度比女生大。(2)男女的智力结构存在差异,具有各自的优势领域。其中男生的视知觉能力较强,尤其是空间知觉的能力,女生的听觉能力较强;男生偏于抽象思维,女生偏于形象思维等。【知识模块】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14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加涅根据不同的学习结果将学习分为五种类型:(1)言语信息,表现为学会陈述观念的能力,是学习“是什么”的问题,即掌握以言语信息的形式传递的内容;(2)智慧技能,又称为心智技能、智力技能,
15、主要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办事情的能力,是学习解决“怎么做”的问题;(3)认知策略,表现为内部组织起来的用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的能力;(4)动作技能,指通过练习获得的、按一定规则协调自身肌肉运动的能力;(5)态度,指通过学习获得的影响个体所采取行动倾向的内部状态,表现为影响着个体对人、对物或对某些事件的选择倾向。【知识模块】 学习与学习理论15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在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布卢姆把知识分为三个大的类别:具体的知识、处理具体事物的方式方法的知识以及学科领域中普遍原理和抽象概念的知识。具体的知识是指具体的、独立的信息,主要指具体
16、指称物的符号。方式方法知识,是关于组织、研究、判断和批评的方式方法的知识。这种知识介于具体的知识与普遍原理的知识之间的中等抽象水平上。普遍原理知识,是指把各种现象和观念组织起来的主要体系和模式的知识。该类别知识处于高度抽象和非常复杂的水平上。【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16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这种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桑代克等人用实验证明形式训练说主张的形式训练对学生智力并无多大影响,他认为只有当两种情境中有相同要素时才能产生迁移。相同要素也即相同的刺激与反应联结。刺激相似且反应也相似时,两种情境中的迁移才能发生;相同联结越多
17、,迁移越大。伍德沃斯后来把相同要素说改为共同要素说,也就是说在两种活动中有共同的成分才能发生迁移。故本题应选 AB。【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17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根据学习策略所起作用,丹瑟洛把学习策略分为基础策略和支持策略。基础策略是指直接操作材料的各种学习策略;支持策略是指帮助学习者维持和调节良好的学习和认知氛围,包括时间的分配、注意力的调控、自我调控等策略。【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18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有效测评的必要条件有较高信度、较高效度和区分度。信度是测验前有一致性。效度指要测量的东西达到了多么好的程度。测验有选拔和鉴定的功能,因此必须具有较高的区分
18、度。不过,当涉及个体品质或其他属性上的水平差异时,对区分度要求不高。【知识模块】 学习测评19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教师能力是教师在教师角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特殊才能,是影响教学效率和效果的各种能力的综合。一般来说,作为教师应该具备以下几种能力:(1)教师的表达能力;(2) 教师的班级管理能力; (3)教师的教学能力;(4) 教师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知识模块】 教师心理与教师专业发展三、填空题20 【正确答案】 赫尔巴特【知识模块】 教育心理学概述21 【正确答案】 教学效能感【知识模块】 教师心理与教师专业发展四、判断题2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斯坦福一比纳量
19、表中采用的比率智商是用智力年龄(MA)和实际年龄(CA) 的比值来表示智商,其计算公式为:IQ=(MACA)100。根据公式计算得出此人的比率智商为 80。【知识模块】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2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加涅根据学生在学习后所获得的各种能力的不同,将学习分为五类:言语信息的学习、心智技能的学习、认知策略的学习、态度的学习、运动技能的学习。【知识模块】 学习与学习理论2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即在一种情境中知识、技能、态度的获得对另一种情境中知识、技能、态度的获得的影响。【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25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20、】 学习心理2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组织策略重在使学习材料的结构合理化,题干中的四种方式都具有此功能,其中,概括和归纳是学习中最为常用的一种组织策略。因此,题干描述正确。【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27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教师心理与教师专业发展五、简答题28 【正确答案】 (1)将同化与顺应的结合达到平衡,可以帮助学生发展已有的图式,并创立新的图式。(2)考虑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可以帮助教师识别出学生是否达到掌握某项学习内容所必须具备的认识水平,从而设置适合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的目标。(3)皮亚杰的理论强调认知发展的积累性,即新的认知结构总是建立在原有的结构之上。这就要求教学应建
21、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上,学生才能将新知识与旧知识整合起来。【知识模块】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29 【正确答案】 (1)外部条件: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2)内部条件: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知识模块】 学习与学习理论30 【正确答案】 (1)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
22、直接的促进作用;(2)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是习得的知识、技能与行为规范向能力与品德转化的关键环节;(3)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31 【正确答案】 (1)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2)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4)正确评价,适当表扬和批评;(5)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6)适当开展学习竞赛活动。【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32 【正确答案】 (1)学习任务的相似性;(2)原有认知结构;(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4)学习的指导。【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