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心理学)模拟试卷 8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以下不属于个性心理特征范畴的是( )。(A)需要(B)气质(C)性格(D)能力2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华生(B)铁钦纳(C)詹姆斯(D)罗杰斯3 地理老师在黑板上绘制教学地图时,铁路用白色,公路用红色,河流用蓝色,学生便可清晰地将它们区别开来。该教学所体现的心理效应是感觉( )。(A)后像(B)对比(C)适应(D)相互作用4 “猎人进山只见禽兽,樵夫进山只见柴草” 是知觉 ( )的表现。(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5 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叫( )。(A
2、)认知(B)注意(C)意识(D)无意识6 儿童玩游戏机的水平不亚于成人,这是因为他们的某种能力已有较好的发展,这个能力即是( ) 。(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转移(D)注意的分配7 以前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或概念的形式在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叫( )。(A)记忆(B)保持(C)再认(D)回忆8 在感觉记忆中,信息的储存形式是( )。(A)意义(B)概念体系(C)图像和声像(D)图式9 加涅坚持用当代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的观点来解释学习过程。即感受器从环境中接受刺激或输入信息,输入的信息在感觉登记器中保留非常短暂的时间,然后进入( ),最长大约可持续 30 秒。(A)瞬间记忆(B
3、)长时记忆(C)短时记忆(D)意义记忆10 早晨的学习效果一般较好,这是因为这一阶段的学习不受下列哪一选项的干扰?(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单一抑制(D)双重抑制11 苏轼评价王维“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这一思维过程属于 ( )。(A)联想(B)幻想(C)理想(D)想象12 教师提问学生,要求学生列举砖头的各种用途,学生给出的可能的答案是:建房子用的材料、打人的武器、用于垫高、用于固定某东西。这种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A)发散思维(B)形象思维(C)抽象思维(D)直觉思维13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是下列哪种感情 ?( )(A)道德感(B)美感(C)理智
4、感(D)热爱感14 冬天上学,某学生既怕寒冷而不愿意起床,又怕因迟到而受到老师的批评,由此产生的冲突是( )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15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教师经常用这首诗鼓励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这种行为属于意志品质的( )。(A)自觉性(B)果断性(C)坚持性(D)自制性16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认知、审美的需要列入下面哪一种需要之中?(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尊重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17 智力的核心成分是( ) 。(A)观察力(B)记忆力(C)思维能力(D)想象能力18 气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5、学说的提出者是( )。(A)希波克拉特(B)韦纳(C)巴甫洛夫(D)斯金纳19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多愁善感,聪颖多疑,孤僻高傲” ,她的气质类型是( )。(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二、多项选择题20 下列选项中属于感觉后象的现象有( )。(A)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B)绿叶映衬下的红花看起来更红(C)关灯后,黑暗中眼睛还会看到亮着的灯泡的形状(D)声音停止后,耳朵里还有这个声音的余音在萦绕21 根据识记材料有无意义,或识记者是否了解其意义,把识记分为( )。(A)意义识记(B)有意识记(C)机械识记(D)无意识记22 下列属于道德情感的是( )。(A)爱国主义情感(B
6、)集体主义情感(C)义务感(D)责任感三、填空题23 记忆的基本过程由_、_和_三个相互联系的记忆系统组成。24 能从事物不同方面和不同联系上思考问题,这种特性指思维的_。四、判断题25 意义识记的效果不论在全面性、准确性、巩固性或速度方面都优于机械识记,机械识记没有什么价值。 ( )(A)正确(B)错误26 “浮想联翩 ”是无意想象。 ( )(A)正确(B)错误27 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去推断学生表情所意味的内心状态,这是思维的间接性。 ( )(A)正确(B)错误28 智商(IQ)是心理年龄(MA)与实际年龄(CA)之比乘以百分之百而得出的。 ( )(A)正确(B)错误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
7、综合知识(心理学)模拟试卷 8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需要属于个性心理倾向性。【知识模块】 心理学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华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冯特与铁钦纳是构造主义的代表人物。詹姆斯、杜威、安吉尔等属于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罗杰斯和马斯洛是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知识模块】 心理学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白色、红色和蓝色是三种不同的刺激物,作用于学生的视觉器官,能够让学生对这些刺激物进行区分
8、,是感觉对比的现象。【知识模块】 心理学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知觉选择性是指个体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兴趣,有目的地把某些刺激信息或刺激的某些方面作为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作为背景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猎人进山只见禽兽,樵夫进山只见柴草”正是体现了知觉的选择性。【知识模块】 心理学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它是人们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完成各种智力活动和实际操作的重要心理条件。【知识模块】 心理学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儿童玩游戏机的水平不亚于成人是因为他们的注意的分配能力有很好的发展。【知识模块】 心理学7
9、【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以前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或概念的形式在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叫回忆。【知识模块】 心理学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瞬时记忆的编码方式主要有图像记忆和声像记忆两种,图像记忆是瞬时记忆的主要编码方式。【知识模块】 心理学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加涅提出学习过程即感受器从环境中接受刺激或输入信息,输入的信息在感觉登记器中保留非常短暂的时间,然后进人短时记忆,最长大约可持续30 秒。【知识模块】 心理学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前摄抑制是指之前学习过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以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早晨学习效果好,是因为不受前摄抑制的影响。【知识模块】
10、心理学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指由诗文加工而形成的有关诗文意境的画面。是一种想象过程。【知识模块】 心理学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分散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向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这一过程是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多种信息的过程,因为发散思维使思考者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一个方法。【知识模块】 心理学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意思是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
11、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汗、流血。是道德感的表现。【知识模块】 心理学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寒冷与迟到是两个都力图回避的目标,但是只能回避一个,因而属于双避冲突。【知识模块】 心理学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自觉性是指个体自觉地确定行动目的,并独立自主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而自制性一般与诱因、冲动相联系,注意区别。【知识模块】 心理学1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马斯洛在不同时间出版的专著中,对需要的分层不尽相同,即有五层、六层、七层之别。五个层次的说法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是指通过自己
12、的努力,实现自己对生活的期望,从而对生活和工作真正感到很有意义。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知识模块】 心理学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智力是在认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般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五大要素。这五大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它们在智力结构中各有一定的作用。其中,思维力是智力结构的核心。【知识模块】 心理学1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巴甫洛夫提出了关于气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知识模块】 心理学1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抑郁质的人表现为行为孤僻,不善交往,易多愁善感,适应能力差,容易疲劳,性格具有
13、明显的内倾性。【知识模块】 心理学二、多项选择题20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在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印象仍暂留一段时间的现象,叫作感觉后象。后像有正、负两类之分。正后像在性质上和原感觉的性质相同,负后像在性质上与原感觉的性质相反。A 选项属于感觉适应;B 选项属于同时对比和彩色对比现象;CD 属于感觉后象。【知识模块】 心理学21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根据识记有无目的性,可以把识记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根据识记材料有无意义或识记者是否了解其意义,把识记分为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知识模块】 心理学22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道德情感的内容主要包括爱国
14、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事业感、自尊感和羞耻感。【知识模块】 心理学三、填空题23 【正确答案】 识记;保持;回忆与再认【知识模块】 心理学24 【正确答案】 灵活性【知识模块】 心理学四、判断题2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不论是在全面性和深刻性上,还是在精确性和长久性上,以理解为基础的意义识记比机械识记效果好。机械识记是意义识记的基础,意义识记是机械识记的提高与升华,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学习过程中,既要理解学习材料,也要根据材料的特点进行必要的熟记和背诵。因为对学习材料不理解,通过死记硬背得来的知识,价值是不高的。但是,光靠意义识记也不能全面、正确地掌握知识,离开了机械识记,意义识记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知识模块】 心理学2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无意想象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没作任何努力,不由自主、自然而然地在头脑中出现的一些新的形象。【知识模块】 心理学2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不是直接通过感觉器官而是通过其他媒介来认识客观事物。题干中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去推断学生的内心状态,是思维的间接性。【知识模块】 心理学2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智商(IQ)=心理年龄或称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 。【知识模块】 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