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1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2015 湖南株洲】“ 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描述的是( )。(A)适应现象(B)听觉适应(C)嗅觉刺激(D)味觉刺激2 【2016 山西运城】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使得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是( )。(A)感觉对比(B)感觉的相互作用(C)感觉适应(D)联觉3 【2016 天津和平】小红说当她听到小刀刮竹子的声音时就会觉得很冷,浑身不舒服,这属于感觉的哪种现象?( )(A)适应(B)对比(C)联觉(D)统合4 【2016 天津静海】人在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重点阅读,这是利用知觉的( )
2、。(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5 【2016 天津静海】教师在教授重要的定律、定理、公式和结论等,应用粗体字,使它特别醒目,这符合感知规律中的( )。(A)强度律(B)差异律(C)活动律(D)组合律6 【2016 河南郑州】针对课堂上开小差的同学,教师故意把讲课音量突然提高,这是为了引起他们的( )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无意后注意7 【2016 天津和平】有的学生看书时“一目十行” ,有的学生一次只能读一句话,这反映了( )的差异。(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转移(C)注意的稳定性(D)注意的分配8 【2017 天津和平】学生在课堂上一边听老
3、师讲课,一边记笔记,这属于( )。(A)注意的分配(B)注意的广度(C)注意的转移(D)注意的稳定性9 【2016 河南新乡】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遗忘的过程是不均衡的,遗忘的趋势是( )。(A)先慢后快(B)越来越快(C)先快后慢(D)越来越慢10 【2015 山东省属】由于遗忘进程是先快后慢,所以我们要( )。(A)复习方式多样化(B)及时复习(C)降低干扰(D)集中、分散复习相结合11 【2016 天津静海】一个较长的学习内容,首尾部分记忆效果好,中间部分遗忘较多,这是受下列哪种因素的干扰?( )(A)前摄和倒摄抑制(B)倒摄和干扰抑制(C)前摄和消退抑制(D)消退和
4、干扰抑制12 【2017 天津和平】学生学习沁园春.雪这首诗时,头脑中呈现诗句所描述的景象,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A)再造想象(B)创造想象(C)有意记忆(D)无意记忆13 【2016 天津和平】某学生解题能够“一题多解”,说明他的( )能力强。(A)再现思维(B)求同思维(C)辐合思维(D)发散思维14 【2016 河南新乡】德国哲学家、生物学教授冯特( )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A)1590 年(B) 1879 年(C) 1913 年(D)1940 年15 【2016 河南郑州】认为所有复杂的心理活动都是由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这些基本元素构成的心理学理论学派是( )
5、。(A)机能主义心理学(B)构造主义心理学(C)格式塔心理学(D)认知心理学16 【2015 辽宁锦州】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华生(B)铁钦纳(C)詹姆斯(D)罗杰斯17 【2015 云南玉溪】德国格式塔心理学派诞生的时间是( )。(A)1906 年(B) 1908 年(C) 1910 年(D)1912 年18 【2014 山东济宁】弗洛伊德是( )心理学的代表人物。(A)构造主义(B)机能主义(C)精神分析(D)人本主义19 【2014 辽宁营口】( )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是目前发展心理学界最权威的理论观点之一。(A)皮亚杰(B)科尔伯格(C)维果斯基(D)埃里克森20 【20
6、14 辽宁鞍山】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 )。(A)性格(B)兴趣(C)理想(D)世界观21 【2016 河南新乡】中国心理学先驱和奠基人,对早期中国心理学发展贡献最大的是( )。(A)蔡元培(B)颜永京(C)王国维(D)陈大齐二、多项选择题22 【2014 黑龙江大庆】明暗相邻的边界上,看起来亮处更亮,暗处更暗了,这是( )。(A)马赫带现象(B)同时对比(C)继时对比(D)感觉对比23 【2015 陕西汉中】下列关于无意注意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正确的是( )。(A)教师的语言应生动形象、简洁流畅、抑扬顿挫、快慢适中(B)适时地体现直观教具,用感性形象吸引学生(C)教室内部布置简朴整洁(D)教师的
7、服饰要适宜24 【2014 山东烟台】以下几种现象中,能够典型表现“注意的集中性” 的是( )。(A)“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B) “一目十行”(C) !学习英语要做到“ 眼到,耳到,口到,手到”(D)视而不见,听而不闻25 【2015 辽宁本溪】注意的品质特征有( )。(A)注意的范围(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转移26 【2014 河南洛阳】下列状态中,属于注意分配的有( )。(A)学生上课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B)司机一边开车,一边观察路况(C)老师一边讲课,一边板书(D)演员一边弹琴,一边唱歌三、判断题27 【2016 重庆璧山】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
8、客观物体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 )(A)正确(B)错误28 【2016 山西太原】盲人失去视觉,通过实践活动使听觉更加敏锐的现象是感觉的补偿。( )(A)正确(B)错误29 【2015 重庆北碚】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因素。 ( )(A)正确(B)错误30 【2015 云南玉溪】错觉是特定条件下必然会产生对事物的歪曲知觉,是可以克服的。 ( )(A)正确(B)错误31 【2017 福建】一面红旗不管在白天或晚上,人们都会把它知觉为红色,这是知觉的恒常性。 ( )(A)正确(B)错误四、简答题32 【2016 四川特岗】什么是注意?简述注意的种类及其含义。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
9、理论综合知识(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1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入芝兰之室,久闻而不知其香”,这是嗅觉的适应。【知识模块】 心理学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感觉相互作用通常包含感觉适应和感觉对比两大类。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作联觉。【知识模块】 心理学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联觉是一种不同感觉间相互作用的现象,它是指一种感觉的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在另一感觉通道也产生了感觉的现象。小红听到某种声音觉得不舒服
10、,是听觉的刺激传到了感觉通道,属于联觉现象。【知识模块】 心理学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知觉具有选择性,即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就叫知觉的选择性。【知识模块】 心理学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当知觉的对象与背景在颜色、形态、声音等方面有较大差别时,知觉的对象容易被感知。教师在教授重要的定律、定理、公式和结论时应用粗体字,使其特别醒目就是利用感知规律中的差异律。【知识模块】 心理学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须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教师课堂上语调和声调的变化是为了引
11、起学生的无意注意。【知识模块】 心理学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注意的范围(也称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地把握的对象塑量。注意的范围受制于刺激的特点和任务的难度等多种因素。有的学生看书时“一目十行”,有的学生一次只能读一句话,说明个体在注意的广度上存在差异。【知识模块】 心理学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着几种不同的活动;注意的范围(也称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地把握的对象数量;注意的转移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
12、续时间。题干中学生在课堂上一边听老师讲课,一边记笔记指在同一时间内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从事两种不同的活动属于注意的分配。【知识模块】 心理学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很快。以后逐渐缓慢;过了相当的时间后,几乎不再遗忘。也可以说,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知识模块】 心理学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实验,遗忘具有先快后慢的规律,这就要求在学习结束后及时复习。【知识模块】 心理学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由于中间既受到前摄抑制又受到倒摄抑制的影响,
13、而头尾只受到其中一个的影响,所以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一个学习材料识记结果往往是头尾好,中间差。【知识模块】 心理学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再造想象是指根据语言的描述或图表模型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形象的想象。因此题干中的想象属于再造想象。【知识模块】 心理学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发散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向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某学生解题能够“一题多解”,说明他的发散思维能力强。【知识模块】 心理学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1879 年,德国哲学家、生物学教授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
14、验研究。【知识模块】 心理学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A 项机能主义心理学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其主张研究意识,但不把意识看成是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是看成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因而提出了“意识流”的概念,该学派强调对意识作用和功能的研究,不赞成构造主义对心理结构的分析。C 项格式塔心理学兴起于德国,该学派的基本主张与宗旨是“整体”,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组织的意义,认为整体先于部分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D 项认知心理学,代表人物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该学派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是信息加工系统,由感官搜集信息,经过分析、存储、转化,然
15、后加以利用。B 项构造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是冯特,该学派主张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意识分为感觉、意象及激情状态三种元素,并主张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知识模块】 心理学1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华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冯特与铁钦纳是构造主义的代表人物。詹姆斯杜威、安吉尔等属于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罗杰斯和马斯洛是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知识模块】 心理学1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912 年,德国心理学家韦特海默在法兰克福大学做了似动现象的实验研究,并发表了文章移动知觉的实验研究来描述这种现象。这一般被认为是格式塔心理学派创立的标志。【知识
16、模块】 心理学1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知识模块】 心理学1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皮亚杰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他在 20 世纪 60 年代初创立了“发生认识论”,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并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知识模块】 心理学2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性格和气质。B、C 、D 项属于个性倾向性。【知识模块】 心理学2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陈大齐是中国现代心理学家,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先驱。1914 年起任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专长普通心理学。于 1917 年在北京大
17、学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对我国早期心理学工作具有开创性的影响。【知识模块】 心理学二、多项选择题22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两种感觉同时发生所形成的对比叫同时对比,如明暗相邻的边界上,看起来亮处更亮,暗处更暗了(即马赫带现象),这是明度的对比,也是感觉对比。【知识模块】 心理学23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正确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的方法:(1)凡需要学生注意的对象和操作的活动,尽量赋予它们无意注意的特性。在处理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时,教师应注意运用具体生动的教学方法,如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语言要生动形象,语调要抑扬顿挫,配以适当的表情和手势,化难为易
18、以吸引学生的注意。(2)尽量减少与教学无关的对象或活动的刺激作用。教室的布置要相对稳定:在直观教具的运用中,背景材料必须淡化;教师的服饰、发型不宜过于耀眼,这可以有效地减弱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分散。【知识模块】 心理学24 【正确答案】 A,D【试题解析】 “一目十行”体现的是注意的范围(广度);学习英语要做到“眼到、耳到、口到、于到”体现的是注意的分配。【知识模块】 心理学25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注意的品质包括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知识模块】 心理学26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
19、象,同时从事着几种不同的活动。【知识模块】 心理学三、判断题2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它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知识模块】 心理学2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感觉的补偿作用是指一种感觉的丧失可由其他感觉来弥补。盲人失去了视觉机能,会增强其听觉、嗅觉、触觉等感觉的感受性,以发挥其补偿作用。【知识模块】 心理学2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都属于认知过程。【知识模块】 心理学3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所产生的对外界事物歪曲的知觉,这种歪曲带有固定的倾向,是主观努力无
20、法克服的。只要具备条件,它必然会产生。【知识模块】 心理学3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知觉的恒常性是指人的知觉映像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相对稳定特性的过程。知觉恒常性常分为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明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等。题干表述内容属于颜色恒常性。【知识模块】 心理学四、简答题32 【正确答案】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它是人们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完成各种智力活动和实际操作的重要心理条件。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1)无意注意。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2)有意注意。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3)有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指事前有预定目的,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是由有意注意转化而来的一种特殊形态的注意。【知识模块】 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