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多项选择题)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

    • 资源ID:894709       资源大小:43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多项选择题)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

    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多项选择题)模拟试卷 3 及答案与解析一、多项选择题1 以下活动属于学校课外活动的是( )。(A)绘画小组活动(B)班级朗诵比赛(C)植树节参加公益植树活动(D)选修课2 教学环境包括( ) 。(A)物质环境(B)文化环境(C)社会环境(D)校园环境3 以下属于班级授课制优越性的有( )。(A)高效性(B)循序渐进性(C)实践性强(D)教师发挥主导作用4 课外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的确定主要依据的是( )。(A)学生的兴趣爱好(B)学生身心发展特点(C)活动是否能提高学生分数(D)教师的意志5 个性心理包括( ) 。(A)个性倾向性(B)社会倾向性(C)个性心理

    2、特征(D)社会心理特征6 人的心理过程就其性质与功能来说,可以分为( )几个方面。(A)认识过程(B)情绪情感过程(C)行为过程(D)意志过程7 格式塔心理学派于 20 世纪初产生于德国,其代表人物有( )。(A)韦特海默(B)马斯洛(C)考夫卡(D)苛勒8 下列选项中,属于错觉的是( )。(A)坐在正在开着的火车上,看车窗外的树木时,会以为树木在移动(B)掂量一公斤棉花和一公斤铁块时,感觉铁块重(C)海市蜃楼(D)心情愉快时感觉时间过得快,悲伤时感觉时间过得慢9 注意的主要功能包括( )。(A)选择功能(B)指向功能(C)保持功能(D)调节和监督功能10 下列符合短时记忆的特点的有( )。(

    3、A)记忆容量有限,一般为 72 个组块(B)短时记忆的信息可以被意识到(C)短时记忆可以自动转入长时记忆(D)信息保持的时间大约是 0252 秒11 反抗心理是初中生普遍存在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反抗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 )。(A)自我意识的突然高涨(B)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强(C)独立意识的产生(D)情绪的稳定性12 根据思维过程中的指向性不同,可以把思维分为( )。(A)分析思维(B)集中思维(C)直觉思维(D)发散思维13 影响注意的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有( )。(A)注意对象的特点(B)活动的熟练程度(C)主体的精神状态(D)主体的意志力水平14 物体知觉可以分为( )。(A)空间知觉

    4、(B)时间知觉(C)运动知觉(D)社会知觉15 在以下表现的行为中,属于品行性问题行为的有( )。(A)考试作弊(B)欺负同学(C)孤僻(D)偷窃16 根据思维过程中的凭借物或思维水平的不同,可以把思维分为( )。(A)感知动作思维(B)发散思维(C)具体形象思维(D)抽象逻辑思维17 良好的思维品质主要包括哪些特点?( )(A)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B)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C)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D)思维的逻辑性和非逻辑性18 认知者自身对社会知觉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认知者的经验(B)认知者的性格(C)认知者的品质(D)认知者的需要19 下列哪些选项属于理智感?( )(A)对新

    5、异对象的好奇心(B)对下判断所需证据不足时的不安感(C)对偏见、迷信、谬误的憎恨(D)对错失良机的惋惜20 下列属于生理性需要的是( )。(A)睡眠(B)运动(C)休息(D)劳动21 下列属于安全需要的是( )。(A)健康保障(B)家庭安全(C)生理平衡(D)工作职位保障22 巴甫洛夫根据神经过程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把动物和人类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划分为( ) 。(A)兴奋型(B)活泼型(C)安静型(D)抑制型23 根据需要的对象,可以把需要分为( )。(A)物质需要(B)精神需要(C)尊重的需要(D)安全需要24 动机的功能有( ) 。(A)激活功能(B)催化功能(C)指向功能(D)维持和

    6、调整功能25 卡特尔利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把人格特质分为哪几个层次?( )(A)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B)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C)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D)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26 健康的基本内涵包括( )。(A)生理健康(B)心理健康(C)社会适应良好(D)没有疾病27 下列关于中学生心理发展,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初中时期和高中时期都属于青年初期(B)初中时期和高中时期都属于少年期(C)初中时期属于少年期,高中时期属于青年初期(D)初中时期属于青年初期,高中时期属于青年中期28 斯皮尔曼把人的智力分为( )。(A)A 因素(B) S 因素(C) D 因素(D)G 因素29 教师用红笔

    7、批改作业,是为了( )。(A)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B)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C)利用学生的知觉选择性(D)突出对象和背景之间的对比关系30 心理辅导的目标是( )。(A)学会调适(B)行为矫正(C)寻求发展(D)学会适应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多项选择题)模拟试卷 3 答案与解析一、多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绘画小组活动属于学校课外活动中的小组活动,BC 两项属于群众性活动,均属于课外活动,选修课虽然是学生自己选择的,但属于课堂教学,因此本题选 ABC。2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教学环境主要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本题选 AC。3 【正确答案】 A

    8、,B,D【试题解析】 班级授课制缺乏实践性,这是它的弊端之一。4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课外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因此课外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要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身心发展特点来确定,因此本题选 AB。5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个性心理可分为两个方面: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个性意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指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的特征和差异。6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人的心理过程就其性质与功能来说,可以分为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7 【正确

    9、答案】 A,C,D【试题解析】 格式塔心理学派于 20 世纪初产生于德国,其代表人物有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8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包括几何图形错觉、时间错觉、运动错觉、空间错觉、形重错觉、触觉错觉等。掂量一公斤棉花和一公斤铁块时,会感到铁块重,是形重错觉;坐在正在开着的火车上,看车窗外的树木时,会以为树木在移动,这是运动错觉;海市蜃楼是一种因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是地球上物体反射的光经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像,不是歪曲的知觉,因此不属于错觉;心情愉快时感觉时间过得快,悲伤时感觉时间过得慢属于

    10、时间错觉。故本题选 ABD。9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注意的主要功能包括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选择功能即选择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和与当前活动相一致的刺激,避开与之无关的、干扰当前活动的各种刺激并抑制对它们的反应。保持功能即使注意对象的映像或内容维持在意识中,得到清晰、准确的反映。调节和监督功能,即控制心理活动向着一定的方向或目标进行。10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短时记忆需要通过复述才能进入长时记忆,不能自动转入,因此 C错误。瞬时记忆的信息保持时间约 0252 秒,短时记忆保持时间是 2 秒一 1 分钟,因此 D 错误。11 【正确答案】 A,B,C【

    11、试题解析】 反抗心理是初中生普遍存在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反抗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有:(1)自我意识的突然高涨;(2) 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强;(3)独立意识的产生。故本题选 ABC。12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根据思维过程中的指向性不同,可以把思维分为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集中思维也叫求同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集中到一个方向,从而形成唯一的、确定的答案。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朝着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13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注意的稳定性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在同一对象上所维持的时间。广义的稳定性是

    12、指注意在某项活动上保持的时间。影响注意的稳定性的因素有注意对象的特点、主体的精神状态和主体的意志力水平等。14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根据知觉对象的不同,可将知觉分为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物体知觉又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15 【正确答案】 A,D【试题解析】 奎伊把问题行为分成品行性问题行为、性格性问题行为以及情绪上、社会上的不成熟行为三种类型,A、D 均属于品行性问题行为,B 属于社会上的不成熟行为,C 属于性格性问题行为。16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规律性联系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根据思维过程中的凭借物或思维水平

    13、的不同,可以把思维分为感知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17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良好的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思维的逻辑性与非逻辑性。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涉及思维活动的广度、深度和难度。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活动的速度,它反映了智力的敏锐程度。思维的独立性是指善于独立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是循规蹈矩、人云亦云;思维的批判性是指思考问题时能有主见地、客观地评价事物。思维的逻辑性是指能有根据地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思维的非逻辑性

    14、是指没有经过充分的逻辑推理就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表现为知觉和灵感。18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认知者本身的特点会影响社会知觉,认知者自身对社会知觉的影响主要包括:认知者的经验、认知者的性格和认知者的需要。19 【正确答案】 A,B,C,D20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生理性需要是保存和维持有机体生命和延续种族的需要。如人类对饮食、睡眠、休息、运动等的需要。劳动是人的社会性需要。21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安全需要是指希求受保护与免遭威胁从而获得安全感的需要。安全需要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人身安全、健康保障、工作职位保障、家

    15、庭安全。生理需要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要:呼吸、水、食物、睡眠、生理平衡、性。故本题应选 ABD。22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巴甫洛夫根据神经过程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把动物和人类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划分为兴奋型(冲动型)、活泼型、安静型和抑制型。兴奋型(冲动型)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性是强、不平衡,对应的气质类型是胆汁质;活泼型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性是强、平衡、灵活,对应的气质类型是多血质;安静型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性是强、平衡、不灵活,对应的气质类型是黏液质;抑制型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是弱型,对应的气质类型是抑郁质。23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根据

    16、需要的对象,可以把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物质需要是指对物的使用价值的需要,如对衣、食、住、行等物品的需要,还包括对大自然赋予我们维持生命的物质的需要,如对空气、阳光的需要。精神需要是指人对社会精神生活及其产品的需要,如认识的需要、交往的需要、道德的需要等。24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动机的功能主要有激活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和调整功能。激活功能是指动机有发动有机体活动的作用。指向功能是指动机使人们的活动指向特定的对象。当活动产生以后,如果其活动指向了个体追求的目标,其动机就会加强,这种活动就能继续下去;如果其活动偏离了追求的目标,其动机就得不到强化,这种活动就会减弱或停止。

    17、这就是动机的维持和调整功能。故本题应选 ACD。25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卡特尔以他的特质概念为理论基础,利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人格特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人格特质的一个理论模型。模型分为四层,即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26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宪章中对健康的含义做了科学的界定:“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也就是说,健康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应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三个方面,表现为个体生理和心理上的一种

    18、良好的机能状态,亦即生理和心理上没有缺陷和疾病,能充分发挥心理对机体和环境因素的调节功能,保持与环境相适应的、良好的效能状态和动态的相对平衡状态。27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我国心理学家通常按照个体在一段时期内所具有的共同的、典型的心理特点和主导活动,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即乳儿期(01 岁);婴儿期(1 3 岁) ;幼儿期(3 6、7 岁) ;童年期(6、7 11、12 岁);少年期(11、12 14、15 岁) ;青年期(14、1525 岁) ;成年期(2565 岁);老年期(65 岁以后)。少年期又称学龄中期,这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相当于初

    19、中阶段;青年初期是指 14、15 岁至 17、18 岁时期,这一阶段相当于高中时期。本题四个选项中只有 C 项说法正确,故答案为 ABD。28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最早在智力领域中应用了因素分析,对后人影响很大。他发现个体在不同智力测验上的成绩高度相关,由此得出结论,认为存在一般智力因素(G 因素),这是所有智力操作的基础,而与特殊智力相关联的因素就是特殊因素(S 因素)。斯皮尔曼的智力理论被称为智力二因素说。29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知觉具有选择性,知觉的选择性是指在许多知觉对象中,对其中部分对象知觉得特别清晰,其余的对象则作为背景知觉得比较模糊。老师用红笔批改作业利用的是知觉选择性,引起学生有意注意,突出对象和背景的强烈对比。30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第一是学会调适,包括调节与适应;第二是寻求发展。学会调适是基本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调适性辅导;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发展性辅导。


    注意事项

    本文([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多项选择题)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diecharacter3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