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单选题)模拟试卷10及答案与解析.doc

    • 资源ID:894554       资源大小:41.50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单选题)模拟试卷10及答案与解析.doc

    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单选题)模拟试卷 10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学生在几次学业成绩测验中得分比较一致,则说明这个测验具有测量的( )。(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2 下列关于正负强化与惩罚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正强化的性质与奖励相同,负强化的性质与惩罚相同(B)奖与惩两种手段使用的目的相同,都是制止某种不当的行为(C)在教育中,可以多使用施予式惩罚,多使用剥夺式惩罚(D)在教育上使用惩罚时,只有在积极的目的下,使之符合负强化的原理,惩罚才会产生教育价值3 区分多种刺激的不同之处,如区分戌、戍、戊、戎四个字属于( )。(A)刺激反应学习(B)多重辨

    2、别学习(C)语言的联合(D)连锁学习4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中小学学生品德评价常用方法的是( )。(A)整体印象评价法(B)操行评定评价法(C)问卷法(D)操行计量评定法5 人运用已有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叫( )。(A)无意想象(B)有意想象(C)再造想象(D)创造想象6 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下列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的是( )。(A)能力(B)努力(C)任务(D)运气7 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 )。(A)讲授法(B)发现法(C)掌握学习法(D)头脑风暴法8 “学习风格 ”概念的提出者是 (

    3、 )。(A)桑代克(B)塞伦(C)布鲁纳(D)加涅9 由于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的上位经验与具有较低的概括水平的下位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 )。(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10 小王花了十分钟就把静夜思背下来了,然后他又继续读了五分钟,这种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属于( )。(A)深度加工(B)运用记忆术(C)适当过度学习(D)合理进行复习11 学习时间表的建立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A)元认知策略(B)资源管理策略(C)认知策略(D)精细加工策略12 对知识最好的复习方法是( )。(A)有意识记(B)多种感官参与(C)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D)划线13 体现

    4、垂直迁移的具体事例是( )。(A)汉语拼音的学习影响英语字母的发音(B) “角” 的概念的掌握影响“ 直角”、“平角”等概念的学习(C) “哺乳动物” 概念的学习影响“ 鲸”的学习(D)在学校形成的爱护公物的习惯影响在校外的行为表现14 把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的方案都列举出来逐一尝试,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 )。(A)算法式(B)启发式(C)综合式(D)概括式15 孔子曾说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句话从心理学角度看,主要强调培养学生的( )。(A)智力(B)动机(C)意志(D)兴趣16 某学生看到自己的同学因学习刻苦成绩优异而受到老师表扬,自己从此也暗下决心努力学习,根

    5、据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这属于( )。(A)外部强化(B)内部强化(C)替代强化(D)自我强化17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分为七个层次,其中最高层次是( )。(A)审美需要(B)安全需要(C)归属和爱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18 根据桑代克的学习律,一个已形成的可以改变的联结,若加以应用就会使这个联结增强,属于( ) 。 (A)准备律(B)练习律(C)失用律(D)效果律19 教师引导学生如何消除同学之间的误会,正确对待同学背后的议论,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看,这属于( )。(A)情绪情感教育(B)人格健康教育(C)人际关系指导(D)环境适应教育20 “眼不见为净 ”,从心理防卫的方

    6、法来看属于 ( )。(A)投射作用(B)否定作用(C)退行作用(D)升华作用21 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源于( )。(A)夸美纽斯的“ 泛智” 教育思想(B)昆体良的儿童早期训练思想(C)亚里士多德的和谐教育思想(D)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知识即道德” 的传统22 教师在上课时既要关注自己的教学,又要注意到学生上课专心与否,这种能力属于( )。(A)班级管理能力(B)课前准备能力(C)注意分配能力(D)教育观察能力23 “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 的心理防卫方法称为( )。(A)否认(B)文饰(C)投射(D)幻想24 加涅的信息加工论将学习分为八个阶段,其中实现学习迁移属于( )。(A)回忆阶段(B)概

    7、括阶段(C)操作阶段(D)反馈阶段25 教师告诉学生,如果在课堂上小声讲话将失去课间休息的时间,这种消除不良行为的方法是( ) 。(A)餍足(B)消退(C)代价(D)孤立26 最早提出环境决定论的是行为主义创始人( )。(A)弗洛伊德(B)斯金纳(C)华生(D)维果茨基27 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习得新的知识经验的理论学派是( )。(A)完形一顿悟说(B)建构主义学习理论(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D)认知一结构学习理论28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行为和( )。(A)道德理念(B)道德情感(C)道德品质(D)道德意识29 小芳在对待周围事物的态度时,总是要先看同学、老师们怎么看,

    8、她才怎么看,其知觉方式属于( ) 。(A)沉思型(B)场依存型(C)冲动型(D)场独立型30 李华同学因在班上排名靠后,为了改变自己在班上的排名暗暗地努力学习,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 。(A)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自我提高内驱力(D)交往内驱力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单选题)模拟试卷 10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信度指所测量特征的前后一致性程度,即测量的可靠性。效度指一个测验能够正确测量特征的程度,即测量的正确性。区分度指测量项目对所测量特征的区分程度。难度指测量的难易程度。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强化并非仅指奖励,惩罚不是负

    9、强化,强化的目的都是加强行为,而惩罚是抑制行为的过程,它只是暂时停止行为,不能根除,因此应慎用。通常惩罚一种不良行为与强化一种好行为结合才能产生教育价值。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多重辨别学习是指区别两个或两个以上刺激的学习。根据题意,答案选 B。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我国中小学学生品德评价常用的方法是整体印象评价法、操行评定评价法、操行计量评定法。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创造想象是人运用已有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的目的,在一定刺激作用下,自然而然产生的想象。有意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在意识的控制下,自觉进行地想象。再造想

    10、象是根据词语描述和图样示意,在人脑中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能力属于稳定的内在不可控原因;努力属于不稳定的内在可控原因;任务属于稳定的外在不可控原因;运气属于不稳定的外在不可控原因。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发现教学也称启发式教学,指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而发现有关概念或抽象原理的方法。一般经历四个阶段,创设问题情境属第一步。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学习风格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学者塞伦于 1954 年提出来的,用以研究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在西方被誉为“现代教学的真正基础”。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根据迁移内容的不

    11、同抽象和概括水平进行划分,可以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过度学习指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深度加工指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的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记忆术指运用联想的方法对无意义的材料赋予某些人为意义以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学习时间管理是资源管理策略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学习时间表,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有利于学习目标的实现。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在实践中应

    12、用所学知识是对知识的最好复习方法。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根据迁移发生的概括水平,美国心理学家加涅把学习迁移分为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叫做垂直迁移或纵向迁移,即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的上位经验与具有较低的概括水平的下位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如“角”的学习影响“直角”“平角”等概念的学习。1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算法式是问题解决的策略之一,是把解决问题的一切做法步骤都列出来,然后逐一加以尝试,最终使问题得到一个正确的解释。1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孔子认为只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好学、乐学,才能使学生“学而不厌”。

    13、1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班杜拉把强化分为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其中替代强化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受到的强化。1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马斯洛将人的需要由低到高依次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1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桑代克提出了学习的三条原则,即学习律,包括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其中练习律包括应用律和失用律。一个已形成的可以改变的联结,若加以应用就会使这个联结增强,属于练习律中的应用律。失用律是指一个已形成的可以改变的联结,若不加以应用就会使这个联结减弱。1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14、】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由于交往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关系,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是衡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题干所述正是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处理与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2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否定作用是一种否定存在或已发生的事实的潜意识心理防卫术。它使个体从难以忍受的思想中逃脱。“眼不见为净”正是这种心理的表现。而投射作用指将自己身上不好的思想或欲望推诿到别人身上,以逃避心理上的不安。退行作用指回复到原先幼稚行为的心理防卫术。升华作用又叫替代作用,指当个人无法达到预定目标或动机行为不会为社会所接受时,用另一种更崇高更有价值的目标来替代。2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源于

    15、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知识即道德”的传统。2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注意分配能力,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别指向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与活动。2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合理化作用又叫文饰作用、“酸葡萄”机制,指为减少或避免因挫折而产生的焦虑,保持自尊,对自己的不合理行为给予一种合理的解释,使自己能接受它。2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概括阶段实现学习的迁移;回忆阶段进行信息的检索;操作阶段学生通过作业表现其操作活动;反馈阶段证实预期,获得强化。2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代价指个体由于违反某一规则将失去一些强化物。消退指刺激出现但反应不再出现或消失的过程,是经典条件

    16、作用的规律;餍足指让学生维持某一行为,直至厌倦为止;孤立指将课堂上爱捣乱的学生从班级中隔离出来。2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华生,他最早提出环境决定论,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是环境影响或塑造的结果,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心理和行为。2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在日常生活或先前学习中已经获得了丰富经验与知识,即使出现一些未接触过的问题,他们也会从自己的经验背景出发形成某种新的认识,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习得新的知识经验。2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行为和道德情感。2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场依存型指人们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场独立型则倾向于利用自己内部的线索作为参照,不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冲动型指尚未搞清问题要求时就对问题进行解答,沉思型则倾向于深思熟虑。3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认知内驱力指一种学生渴望了解、理解,并掌握知识的需要。附属内驱力指一个人想获得自己所附属的长者的赞许和认可,取得应有的赏识的需要。自我提高内驱力指个体因自己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交往内驱力说法不妥。为了改变自己在班级中的排名而努力学习的动机源于自我提高内驱力。


    注意事项

    本文([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单选题)模拟试卷10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brainfellow39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