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新课程改革)模拟试卷 4 及答案与解析一、判断题1 课程综合化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因此,应该以综合课取代分科课程。( )(A)正确(B)错误2 借助于研究性学习培养少数尖子学生是条好经验。( )(A)正确(B)错误3 新课程提倡的评价摒弃过去过于注重的终结性评价。( )(A)正确(B)错误4 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 )(A)正确(B)错误5 教师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 )(A)正确(B)错误6 学科本位的课程目标主要强调课程的学科发展价值,具有这种价值取向的课程目标只适用于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并不广泛适用于所有人才的培养。( )(A)正确(B)错误7 评价
2、的核心在于证明,而不在于反馈。( )(A)正确(B)错误8 教材改革并不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A)正确(B)错误9 学生掌握知识才是自主学习的本意。( )(A)正确(B)错误10 为了促进学生发展,要用探究式学习取代接受式学习。( )(A)正确(B)错误11 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收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A)正确(B)错误12 新课程倡导的师生互动,就是要求老师讲课时多提问、学生能积极地举手回答。( )(A)正确(B)错误13 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的没计与实施,实质上是对地方和学校课程资源重组的过程。( )(A)正确(B)错误14 劳动与技术教
3、育的基本内容包括劳动实践、技术实践和信息实践。( )(A)正确(B)错误15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必须集中使用,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A)正确(B)错误16 先进的信息技术普及化将会导致教师职业的消亡。( )(A)正确(B)错误二、填空题17 新课程实施中,要对课程结构方面过于强调_、_和_的现状加以改变,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18 对于学生,新课程强调要建立_的评价体系。19 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是_。20 同伴瓦助的基本形式有_、_。21 _是指学生通过自已的实际操作或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直接经验。22 美国中小学课程改革发展
4、趋势是_、更新课程内容、加强课程观。23 新课程的课堂实施要改变传统的以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_为中心的状况。24 在教学实施中,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_。25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教材的单纯执行者转变为_。26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_。27 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的指标体系包括:道德品质、_、_、_。28 学习方式的三个基本特征是差异性、_、_。29 基础教育相对划分为三个学段,即_、_、_。30 新课程改革的心理学依据是_理论和_理论。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新课程改革)模拟试卷 4 答案与解析一、判断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不应用
5、综合课程取代分科课程,应该使二者相结合。因为分科课程也有它的优点。在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在初中阶段应为分科和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知识模块】 新课程改革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培养尖子生。【知识模块】 新课程改革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新课程评价提倡过程性评价,应该是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而不是摒弃终结性评价。【知识模块】 新课程改革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课程实施的途径有多种,其中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知识模块】 新课程改革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教师
6、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知识模块】 新课程改革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课程目标分为三种:社会本位的课程目标。 学生本位的课程目标。学科本位的课程目标。这种课程目标主要强调课程的学科发展价值,它规定了作为学科专业人才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但是,具有这种价值取向的课程目标只适用于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并不广泛适川于所有人才的培养,特别是不适朋于作为社会一般劳动者的培养。【知识模块】 新课程改革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证明和反馈都是评价的功能,在新课程改革中,评价的反馈功能逐渐成为评价的核心功能。【知识模块】 新课程改革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学生学习方式的
7、转变,不是教材的改节。【知识模块】 新课程改革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让学生能够探索、学会探索,才是自主学习的本意。【知识模块】 新课程改革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提倡探究学习并不是完全抛弃接受学习。只是因为传统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和贬低发现和探究。从而在实践中导致了对学生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使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仅仪是接受书本知识,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我们批判的是教师没有正确引导学生运州传统学习方式,而不是学习方式本身。【知识模块】 新课程改革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认为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
8、,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知识模块】 新课程改革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文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知识模块】 新课程改革13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新课程改革14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新课程改革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不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因此不必集
9、中使用。【知识模块】 新课程改革1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信息技术有利于转变教师角色。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有利于教师从处于中心地位的知识讲解员、灌输者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习资源的组织者、学生能力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的角色。【知识模块】 新课程改革二、填空题17 【正确答案】 学科本位 科目过多 缺乏整合【知识模块】 新课程改革18 【正确答案】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知识模块】 新课程改革19 【正确答案】 教师【知识模块】 新课程改革20 【正确答案】 对话 协作【知识模块】 新课程改革21 【正确答案】 实践学习【知识模块】 新课程改革22 【正确答案】 加强基础【知识模块】 新课程改革23 【正确答案】 机械训练【知识模块】 新课程改革24 【正确答案】 乐于探究【知识模块】 新课程改革25 【正确答案】 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知识模块】 新课程改革26 【正确答案】 参与者【知识模块】 新课程改革27 【正确答案】 学习能力 交流与合作 个性与情感【知识模块】 新课程改革28 【正确答案】 可变性 多样性【知识模块】 新课程改革29 【正确答案】 幼儿教育 义务教育 普通高中教育【知识模块】 新课程改革30 【正确答案】 多元智力 建构主义【知识模块】 新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