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学习心理)模拟试卷 10 及答案与解析一、判断题1 白马或黑马可以被视为马这个事物的变式。( )(A)正确(B)错误2 态度的认知成分通常会有偏见性。( )(A)正确(B)错误3 学习期待就其作用来说就是学习的诱因。( )(A)正确(B)错误4 学习动机可以影响学习效果,同时学习效果也可以反作用于学习动机。( )(A)正确(B)错误5 特殊智力技能是相对于一般智力技能而言的,二者是各自独立的平行关系。 ( )(A)正确(B)错误6 知识的迁移和基础知识技能的多少没有关系。( )(A)正确(B)错误7 膝跳反射是动作技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A)正确(B)错误8
2、态度可以影响某些行为的出现,有什么态度就有什么行为。( )(A)正确(B)错误9 功能固着是一个人意志坚定的表现。( )(A)正确(B)错误10 有结构问题的解决过程与无结构问题的解决过程相同,但各自的解决特点不同。( )(A)正确(B)错误11 一切有意义学习中都包含知识的迁移,在机械学习中没有迁移。( )(A)正确(B)错误12 学习策略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与学生的学习内容无关。( )(A)正确(B)错误13 二年级的儿童学会用玩具拼搭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这是动作技能学习。( )(A)正确(B)错误14 当学生尚未表现出对学习有适当的兴趣或动机之前,教师有必要推迟学习活动,先激发他们的学
3、习兴趣或动机。( )(A)正确(B)错误15 技能与一般的随意运动无区别。( )(A)正确(B)错误16 对时间的管理不属于学习策略。( )(A)正确(B)错误17 元认知策略是信息加工的策略。( )(A)正确(B)错误18 学习动机的作用之一是可以提高信息加丁水平。( )(A)正确(B)错误19 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 ( )(A)正确(B)错误二、简答题20 如何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21 怎样促进迁移的教学?22 简述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方法。23 简述创造性与智力的基本关系。24 简述学习动机的培养。25 简述问题解决的阶段。26 简
4、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及其应用。27 简述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28 简述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29 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30 如何利用言语直观进行教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学习心理)模拟试卷 10 答案与解析一、判断题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晕轮效应、社会刻板印象等现象都反映了态度认知成分的偏见性。【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学习期待是静态的,诱因是动态的,它将静态的期待转换成为目标。所以,学习期待就其作用而言就是学习的诱
5、因。【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4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特殊智力技能与一般智力技能是相互联系的,不是各自独立的。【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基础知识和技能越多,学习迁移就越容易发生。【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膝跳反射是一个正常人先天具有的本能反应。而动作技能是后天习得的动作系统,二者是不可以等同的。【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态度和行为不一定是一致的。【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物体的倾向称为功能固着。功能固着并不是
6、意志坚定的表现。在功能固着的影响下,人们不易摆脱事物用途的固有观念,从而直接影响问题解决的灵活性。【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有结构的问题是指已知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都非常明确,个体按一定的思维方式即可获得答案的问题;无结构的问题的已知条件与要达到的目标都比较含糊,问题情境不明确,各种影响因素不确定,也不容易找出解答线索。【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迁移可以在各种学习间产生。【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学习策略是一种程序性知识,由规则系统或技能构成,是学习技巧或学习技能的组合。它既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条件,又是
7、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应当将学习策略的培养纳入学生的学习内容之中。【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题干描述的活动是没有法则的。【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当学生尚未表现出对学习有适当的兴趣或动机之前,教师没有必要推迟学习活动。对于那些尚无学习动机的学生来说,教师应集中注意于尽可能有效地去教他们,使他们认识到学习的意义,产生学习的兴趣,了解学习的目标,掌握学习的内容,就会渐渐产生学习动机。【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技能是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区别于一般的随意运动。【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16 【正确答案】 B【试题
8、解析】 对时间的管理属于资源管理策略,故属于学习策略的一种。【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1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元认知策略是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调控的策略。【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1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学习动机的作用是朝向具体目标,激发和维持某种活动和提高信息加工水平。【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19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二、简答题20 【正确答案】 (1)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义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2)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还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
9、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的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这样,才能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创设的方式多种多样,并应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21 【正确答案】 (1)精选教材。(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22 【正确答案】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教师应该做到: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 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教师应该做到: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3)提高多种练习的机会。应避免低水平的、简单
10、的提问或重复的机械练习,防止学生埋没于题海之中;应考虑练习的质量,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时段等来精选、设计例题与习题;充分考虑练什么、什么时候练、练到什么程度、以什么方式练、如何检验练的效果等。(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教师应该做到: 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23 【正确答案】 研究表明,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其基本关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高创造性。(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3)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
11、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上述关系表明,高智商虽非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可以说是高创造性的必要条件。【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24 【正确答案】 (1)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2)设置合适的目标。(3)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4)训练归因。(5)表达明确的期望,合理运用外部奖赏。(6)提供明确、及时的反馈,有效地运用表扬。【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25 【正确答案】 (1)发现与提出问题。(2)分析与明确问题。(3)提出假设。(4)检验假设。【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26 【正确答案】 (1)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
12、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它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即完整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以及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在人的需要层次中,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在低一级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才会进人高一层次的需要。(2)需要层次理论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低级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如父母离异使归属与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这些因素会成为学生学习和自我实现的主要障碍。所以,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要关心学生的生活,以排除影响学习的一切干扰因素。【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27 【正确答案】 (1)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
13、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概念由班杜拉最早提出。(2)班杜拉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待,反复的失败则会降低效能期待。同时,归因方式也直接影响到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如果个体把成功的经验归因于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如运气、难度等) 就不会增强效能感,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的可控的因素(如努力)也不一定会降低效能感。这一理论目前仍处于进一步发展阶段,具有较大的科学价值。在人们获得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后,自我效能感就成为学习行为的决定因素。【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28 【正确答案】 (1)主体性原则。学习策略的使用依赖于学生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充
14、分发挥。教师应给学生一些机会,使他们感觉到自己有能力使用策略,并主动地应用策略来促进学习。(2)内化性原则。要求学生不断实践各种学习策略,逐步将其内化成自己的学习能力,并能在新的情境中加以灵活应用。(3)特定性原则。学习策略一定要适合具体的学习目标和学生的类型。(4)生成性原则。学生要利用学习策略对学习材料进行重新加工,生成某种新的东西。(5)有效的监控原则。学生应当知道何时、如何应用他们的学习策略并能反思和描述自己对学习策略的运用过程。【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29 【正确答案】 (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2)正确运用变式。(3)科学地进行比较。 (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30 【正确答案】 (1)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 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2)言语直观的优点是不受时间、地点和设备条件的限制,可以广泛使用;能运用语调和生动形象的事例去激发学生的感情,唤起学生的想象。但是,言语直观所引起的表象,往往不如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那样鲜明、完整、稳定。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配合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知识模块】 学习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