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 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直接与左心室相连的大血管是( )。(A)肺动脉(B)冠状动脉(C)主动脉(D)上腔静脉2 游泳时若水温过低易发生腓肠肌痉挛,其痛觉沿下列哪一神经传入中枢?( )(A)股神经(B)胫神经(C)腓总神经(D)闭孔神经3 在人体体表触摸不到的骨性标志是( )。(A)肩胛冈(B)关节盂(C)内上髁(D)鹰嘴4 排球扣球落地缓冲时,股四头肌完成的是( )。(A)向心工作(B)支持工作(C)离心工作(D)加固工作5 肩关节哪一部位的结构较为薄弱,容易引起脱位?( )(A)前上部(B)前下部(C)
2、后上部(D)后下部6 相对于人体生存的环境,将细胞生存的环境称为内环境,亦即( )。(A)血浆(B)组织液(C)细胞外液(D)细胞内液7 同样负荷状态下,人体平卧运动比直立运动时的每搏输出量大,其机理是( )。(A)胸内压升高(B)静脉回心血量增加(C)外周阻力降低(D)循环血量的重新分配8 跳水运动员在完成空中转体动作时,是利用了哪种反射?( )(A)状态反射(B)翻正反射(C)旋转运动反射(D)直线运动反射9 下列哪一项运动不易出现“极点”?( )(A)越野滑雪(B)自由体操(C) 3000m 跑(D)1500m 游泳10 在马拉松跑后期,机体对能源物质的利用状况是( )。(A)糖类低于脂
3、肪(B)完全依靠蛋白质(C)糖类高于脂肪(D)主要依靠蛋白质11 磷酸原系统和乳酸能系统功能的共同特征是( )。(A)生成乳酸(B)产生大量的 ATP(C)生成 H2O 和 CO2(D)不需要氧气12 长时间运动时补糖的最佳方法是( )。(A)多量多次(B)多量少次(C)少量多次(D)一次性补给13 急性软组织损伤后,间隔多长时间开始活动为宜?( )(A)612 小时(B) 2448 小时(C) 4872 小时(D)72 小时以后14 治疗运动引起的缺铁性贫血时,除补充铁剂和蛋白质外还需补充哪些维生素?( )(A)维生素 C(B)维生素 B(C)维生素 A(D)维生素 E15 两人对脚踢球时,
4、小腿外展位受伤可能伤及的是( )。(A)膝盖关节内侧副韧带(B)膝盖关节外侧副韧带(C)双侧半月板(D)髌韧带16 某学生在拔河比赛时因憋气用力过度而昏倒,其原因可能是( )。(A)过度紧张(B)重力性休克(C)直立性低血压(D)胸内压增加过高17 在篮球比赛中某学生突然晕倒且呼吸、心跳骤停,现场急救的最佳做法是( )。(A)拨打 120 急救电话(B)尽快送医务室(C)移至阴凉处平卧(D)及时进行心肺复苏18 某同学在炎热的夏天参加室外足球比赛时出现小腿肌肉痉挛,其原因可能是( )。(A)饮用过多运动饮料(B)赛前热症(C)电解质丢失过多(D)过度紧张19 以模仿鸟兽动作和姿态而形成的中国传
5、统养生术是( )。(A)易筋经(B)五禽戏(C)六字诀(D)八段锦20 体育课程与一般科学文化知识课程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 )。(A)传授性和认知性(B)实践性和参与性(C)激育性和理论性(D)传统性和综合性21 注重体育教学与学生心理发展关系的研究,应归属于下列哪一范畴?( )(A)体育心理学(B)锻炼心理学(C)运动心理学(D)社会心理学22 学生积极参加体能比赛,并力求达到完美和取得优异成绩的心理倾向,是哪一概念的表述?( )(A)运动兴趣(B)运动归因(C)成就动机(D)心境状态23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所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有独立性、创造性的学习行为,称为( )。(A)字生的可塑性(B
6、)学生的自由性(C)学生的主体性(D)学生的选择性24 单元体育教学计划也称为单项教学设计,一般由谁来制定?( )(A)学校(B)体育教师(C)教育局(D)教育部25 让学生主动选择学习内容,体现了下列哪种教学设计思路?( )(A)“我要学 ”(B) “要我学”(C) “跟谁学”(D)“怎么学 ”26 足球脚内侧接地滚球技术,要求膝、踝关节和脚趾做何种动作?( )(A)膝、踝关节旋内,脚趾下压(B)膝、踝关节旋内,脚趾稍翘(C)膝、踝关节旋外,脚趾下压(D)膝、踝关节旋外,脚趾稍翘27 在篮球比赛中,某队员起跳接球后两脚前后开立落地,此时的中枢脚是( )。(A)前脚(B)后脚(C)双脚(D)任
7、意一脚28 排球正面上手发球,击球时手腕迅速做推压动作,所击出的球如何飞行?( )(A)呈上旋飞行(B)段呈下旋飞行(C)呈侧旋飞行(D)呈漂移飞行29 下列哪种练习可有效提高双杠前摆下技术动作的质量?( )(A)挂臂摆动(B)支撑摆动(C)压肩动作(D)吊肩动作30 可用于纠正学生“ 坐着跑 ”的练习方法是( )。(A)小步跑(B)车轮跑(C)后蹬跑(D)交叉步跑31 下列武术动作中,含有屈伸性腿法的是( )。(A)乌龙盘打(B)弹踢冲拳(C)缠腕冲拳(D)马步架打32 体育教学设计的重点是( )。(A)教学策略(B)教学模式(C)评价方式(D)教学内容33 体育教学评价的技术与手段常用来解
8、决什么问题?( )(A)“为什么评 ”(B) “谁来评”(C) “评什么”(D)“怎么评 ”34 在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以学生跟着教师学练为主的教学模式是( )。(A)发现式教学模式(B)传习式教学模式(C)快乐体育教学模式(D)小群体学习型教学模式35 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进行总结与反思,属于哪种评价方法?( )(A)对教师的过程性评价(B)学生的相互评价(C)对教师的结果性评价(D)学生的自我评价二、简答题36 从气体交换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深而慢的呼吸比浅而快的呼吸效果好?37 简述体育教学模式构成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间的关系。38 简述如何从教学的目标、内容、组织与教法及场地器材等方面评价一
9、堂体育课。三、案例分析题38 案例:实习生李老师给初二(3)班上健美操课时,一开始就采用分解示范进行教学,结果发观学生学得很慢,教学效果也不好。休息时,几个女同学走过来和李老师说:“老师,您能不能连贯着做动作教我们呀,你把动作分解了我们感觉很别扭,做不习惯。”李老师听后有些茫然,心想:“ 我们大学老师教我的时候强调要分解示范,学生怎么会提出这样的要求呢?”问题:39 请指出李老师在上课的开始就进行分解教学的优点和不足?40 假如你是李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正确运用分解示范和完整示范?40 案例: 某高校实习生张老师来到东风路中学初一(3)班实习。通过近一个月的实习,张老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了一定的
10、提升。但是,实习指导教师发现,张老师在体育课教学中还明显存在教学组织和动作示范方面的问题。图 1 是指导教师在张老师教蹲踞式起跑时拍摄的一张纪实照片,请仔细观察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41 指出并分析该教学场景中存在的问题。42 针对张老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四、教学设计题43 根据下面的材料,创设一个问题情景或体验情景,并写出主教材的教学流程。学情:某中学八年级(1)班,学生 40 名,该班学生文化课和体育课成绩总体较好。教学内容:耐久跑,本单元共 6 次课,本次课为单元第 2 次课。教学目标:通过情景教学,体会耐久跑的呼吸节奏,85以上学生能找到合理的呼吸节奏,了解发展耐力素质
11、的方法,并能在学练过程中体会到运动的乐趣,表现出适宜的自信心。场地:校园内,400 米环形运动场。设计要求:(1)创设的情景要有主题。(2)创设情景应以完成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并结合该班学生的心理特点。(3)利用提供的场地(可自行加入相应的器材) 设计课的基本部分的教学流程。2016 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左心室参与体循环,与其直接相连的大血管是主动脉;肺动脉参与肺循环,与右心室相连;冠状动脉是供给心脏血液的动脉,起于主动脉根部,分左右两支,行于心脏表面;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相连。2 【正确答
12、案】 B【试题解析】 支配腓肠肌的神经是坐骨神经的分支胫神经。胫神经分为足底内侧神经和足底外侧神经。胫神经损伤后的主要表现为:小腿后群肌无力,足下能跖屈,不能以足尖站立,内翻力减弱,出现勾状足畸形,足底皮肤感觉障碍。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关节盂属于关节面的一部分,关节面由关节囊包围,属于关节的内部结构,所以从体表触摸不到。肩胛冈位于肩胛骨背面的上部,从体表可以摸到;内上髁指肱骨内上髁,从体表可以触摸到;鹰嘴属于尺骨的结构,标准解剖学姿势下用手触摸肘关节后部,可摸到一个明显凸起,即为鹰嘴。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退让工作又称为离心工作,其表现为:肌肉收缩力矩小于阻力矩,关节
13、背着肌肉的拉力方向运动,肌肉的动点和定点彼此分离;肌肉变长、变细,但触摸时仍较硬。结合题目中“排球扣球后的落地缓冲”动作,故选 C 克制工作又称为向心工作,其表现为:肌肉收缩力矩大于阻力矩,关节朝着肌肉的拉力方向运动,肌肉的动点向定点靠拢;肌肉变短、变粗,触摸时较硬。支持工作和加固工作都属于静力性工作,特点为: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力矩只足以平衡阻力矩,使环节保持一定的姿势,肌肉的长度没有明显的变化。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肩关节关节囊下部无韧带和肌肉加强,最为薄弱,故肩关节肱骨头容易从前下部脱出。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细胞外液被称为机体的内环境。细胞外液中约 34 分布于细
14、胞间隙,称为组织间液或组织液;其余约 14 则在血管中不断循环流动,即为血浆。此外,还有少量的淋巴和脑脊液。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每搏输出量决定于心肌收缩力和静脉血回流量。同样负荷状态下,心肌收缩力无明显差别;但人体平卧位与直立时相比,血液所受的重力作用不明显,所以平卧位比直立时更利于血液的回心,平卧位时静脉回流量大于直立时的静脉血回流量。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当人和动物处于不正常体位时,通过一系列动作将体位恢复常态的反射活动称为翻正反射。体操运动员的空翻转体、跳水运动中的转体及篮球转身过人等动作都是利用了翻正反射。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极点产生的原因主要是
15、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与肌肉活动不相称,致使供氧不足,大量乳酸积累使血液 pH 值朝酸性方向偏移。在进行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激烈运动中极点才容易出现,所以根据题目的要求四个选项中 B 项较为符合。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在马拉松后期,脂肪的利用高于糖类,是马拉松后期的主要供能物质。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磷酸原系统是 ATP 和 CP 组成的供能系统。其特点是能量总量少、持续时间短、功率输出最快、不需要氧气、不产生乳酸等物质。乳酸能系统是指糖原或葡萄糖在细胞浆内无氧分解生成乳酸的过程中,再合成 ATP 的能量系统。由于最终产物是乳酸,故称乳酸能系统。其特点是供能总量较磷
16、酸原系统多,输出功率次之,不需要氧气。产生乳酸。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长时间耐力运动补糖量较少时约为 2060 克小时,多时约为40102 克小时,或推荐 l2 克千克体重。运动中多次少量地补充含糖饮料或容易吸收的含糖食物,能够维持运动时的血糖稳定,减少机体运动疲劳。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对急性软组织损伤的病人,应在伤后 2448 小时,鼓励病人缓慢地活动伤部,逐日增加活动的次数和强度。以增加局部的血液流量,预防伤部发生纤维性增殖性的僵硬。1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维生素 C 有利于铁的吸收。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两人对脚踢球时膝关节处于轻度
17、屈曲位,此时,小腿骤然外展而造成关节内侧遭到重力或重创可引起膝关节内侧副韧带的损伤。外力较小者可发生韧带劳损,或部分纤维断裂,外力严重者可发生完全断裂或合并前十字韧带断裂或半月板破裂。1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憋气用力导致胸内压上升,造成对心脏的压迫,使血管管径变小,血流减慢,进而使心脏负荷增加而晕倒。1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心搏骤停一旦发生,如得不到即刻及时的抢救复苏,46 分钟后会造成患者脑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心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必须在现场立即进行。1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在温度较高的夏季,运动时间长、运动量大、出汗多,没有及时补充盐
18、分时,体内液体和电解质会大量丢失,代谢废物堆积,肌肉局部的血液循环不好,容易发生痉挛。1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五禽戏是古代养生术的重要内容,它是一种模仿五种动物的动作和神态的锻炼方法,它将动物动作及姿态的不同侧重和特点组合形成一个整体,成为一套系统完整的锻炼方法。2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体育与健康课程主要是一种技能性的课程,这决定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主要手段是以活动性游戏和各种运动方法构成的身体练习。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学生自身既是学习的丰体,同时也是学习的手段和对象;没有身体力行,体育学习就无法进行;体育学习的效果是通过学生自身身体和行为的变化而表现出来的。在体
19、育学习中当然也有知识的学习和道德品质教育等,但这些也主要是在运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并完成的。因此实践性和参与性是体育课程与一般文化知识课程的最大区别。2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学生在学习过程巾的心理特点和变化。锻炼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大众,运动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运动员,也包括教练员。2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成就动机是一种较高级的社会性动机,是指个体积极主动地从事自认为蓖要或有价值的活动,并力求达到完美、取得优异成绩的心理倾向。它是在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在社会交往中习得的内在推动力量。2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20、】 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在体育教学活动巾,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教师的教授、指导和引导下所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有独立性和创新性的学习行为,学生的主体性不等于学生的自由性。2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单元教学工作计划是依据教学进度中排列的某项重点教材,按授课次数逐一编制出来的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学进度与课时教学计划的过渡性安排,是加强重点教材教学计划性、系统性和克服盲目性、随意性的手段。制定单元教学工作计划对于教师对重点教材的备课、编写教案及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一般由教师来制定。2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让学生主动选择学习内容,体现的是学生的主体性特点,体现了“我要学”的教学设计思
21、路。2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脚内侧接球的动作是:接地滚球时,身体正对来球,判断来球的速度和方向,选好支撑脚位置,膝关节微屈。接球脚根据来球的状态相应提起,膝踝关节旋外,脚趾稍翘,用脚内侧对准来球,触球刹那,接球部位做相应的引撤或变相接球动作,将球控制在所需要的位置上。2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中枢脚的判定是以落地时先落地的脚为中枢脚,若两脚同时落地,则任意一脚都可以作为中枢脚。2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排球正面上手发球的击球手法是:手指自然张开,全掌击球,腕迅速推压,球呈上旋。2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支撑摆动是双杠练习的典型动作之一,对弥补上肢和躯干
22、力量发展的不平衡有重要作用,能够提高人体在时间和空间位置时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支撑摆动掌握的程度直接决定着前摆下的完成质量。3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途中跑时,后蹬快速、有力方向正确,后蹬角度小;摆动腿前摆时大小腿折叠,两臂积极前后摆动上体前倾的角度要适宜。学生容易“坐着跑”的原因是上体过于后仰、臀后坐,所以采用后蹬跑能让学生体会充分后蹬,改善臀后坐。3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乌龙盘打(仆步抡拍)是练习肩臂的功法,经常练习能使肩关节灵活,增强肩关节的柔韧性,发展手臂的协调性。弹腿冲拳是五步拳的第三步:重心前移,右腿向前弹踢,同时冲左拳,收右拳,目视前方。缠腕冲拳的动作不涉
23、及腿部动作。马步架打是五步拳的第四步:下蹲成马步,同时左拳变掌,屈臂上架,冲右拳,目视右方。只有 B 项“弹腿”涉及到了腿的屈伸。3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体育教学策略设计是体育教学设计的核心和重点。3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体育教学评价是依据体育教学目标和体育教学原则,对体育的“教”与“学”的过程及其结果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和量评工作。构成体育教学评价结构的基本要因是“为什么评”“谁来评”“评什么”“怎么评”这样 4 个基本问题:(1)目的为什么要进行体育教学评价;(2)体育教学评价者谁来进行体育教学评价;(3)体育教学评价的内容评价什么;(4)体育教学评价的技术与手段怎么评
24、价。3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发现式学习是以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发现知识为主要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最根本的地方在于让学生像科学家的发现活动一样来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快乐教学法就是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边作用”,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实现在发展中求愉快,在愉快中求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就是快乐教学模式在体育课中的应用。小群体学习型教学模式有时也称为“小集团教学模式”等,其教学思想的背景比较复杂。但其基本思想是试图通过体育教学中的集体因素和学生间的交流的社会性作用,通过学生互帮互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
25、主动性。提高学习的质量,并达到学生社会性培养的作用。在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以学生跟着老师学练为主的教学模式是传习式教学模式。3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属于学生的自我评价。二、简答题36 【正确答案】 肺泡通气量是指每分钟吸入肺泡的实际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有效通气量。在肺通气过程中,每次吸入的新鲜气体,有一小部分经留在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内,由于这部分管腔因其解剖特征没有气体交换的功能,这部分的气体就气体交换来说是无效的,这部分管腔为解剖无效腔。进入肺泡的气体,也因血流在肺内分布不均而未能全部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未能发生气体交换的这部分肺泡容量为肺泡无效
26、腔。解剖无效腔和肺泡无效腔之和为生理无效腔。相同时间内浅而快的呼吸残留在生理无效腔之内的气体较多。肺泡的有效气体交换效率低。每分通气量为(呼吸深度一生理无效腔) 呼吸频率,而每分钟的呼吸频率存在极限,所以通过计算可以看出,深而慢的呼吸比浅而快的呼吸,吸入的气体量大,气体交换的时间更充足,肺泡气体的更新更多,且安静时采用适当的深度与频率次数,既节省用于呼吸肌工作的能量消耗,又保持了一定的肺泡通气量,有利于气体交换。运动时,呼吸不仅要深而且要适当加快,这对进一步提高肺泡通气量是有帮助的。综上,深而慢的呼吸比浅而快的呼吸效果好。37 【正确答案】 体育教学模式的基本要素为:教学指导思想、教学过程结构
27、、教学方法体系。这三者的关系是:教学过程结构是支撑教学模式的“骨架” ;教学方法体系是填充教学过程的“ 肌肉” ;教学指导思想则是内含在 “骨骼”与“ 肌肉”中,并起到协调和指挥作用的“神经 ”。教学指导思想 (神经)体现了教学模式的理论性;教学过程结构 (骨骼)体现了教学模式的稳定性;教学方法体系(肌肉)则体现了体育教学模式的直观性和可操作性。38 【正确答案】 (1)教学目标:在目标多元的基础上有所侧重;细化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 年版)提出的课程目标;目标难度适宜。(2)教学内容:体现 “目标引领内容”的思想;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充分考虑学生的运动兴趣与需求;适合教学实际
28、条件;重视健康教育。(3)组织:从班级教学的组织形式、分组教学的组织形式、小群体教学的组织形式、个别教学的组织形式中选择合适的组织形式。(4)教法: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在动作技能的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解与示范法、完整与分解法、练习法、游戏与竞赛法、预防与纠正错误法等。(5)场地器材:要做到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改造场地器材,提高场地利用价值;合理布局学校场地器材;合理使用场地器材。三、案例分析题39 【正确答案】 分解法是把一个身体训练合理地分成几个部分(或环节),按部分逐次进行教学,最后使学生完整地掌握动作技术的教学方法。优点:对于较难的身体训练可以突出重点,有利于过渡难点,简
29、化教程,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对于学习比较复杂的动作有一定的帮助。缺点:容易破坏身体训练的技术结构,影响完整动作技术概念的形成。李老师进行健美操教学时采用了分解教学法。这就导致了学生对老师提出了动作不优美、不连贯的意见。40 【正确答案】 如果我是李老师,我在教学中运用分解示范时应该注意:在分解身体训练和学习动作的过程中应注意技术之间的有机联系,防止破坏动作结构。确定好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注意重点与其他环节的衔接,最后使学生完整地掌握技术动作。注意完整法与分解法的关系。分解地进行教学是手段,完整地进行教学才是目的;完整法降低训练要求到一定程度就是分解法,而分解法提高训练要求到一定程度就是完整法。运
30、用完整示范时应该注意:对技术较复杂而无法分解成技术环节进行教学的身体训练,应通过适当降低身体训练要素的水平,或选择适宜的诱导性训练和辅助性训练进行教学。在教学的开始可以降低身体训练的难度。忽略技术细节等使学生顺利过渡到泛化期。诱导性训练是与所学动作技术相似而又简单的专门性训练。诱导性训练的选择要有目的性,应注意它所使用的肌肉以及用力的顺序与所学身体训练的一致性。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通常结合使用两种方法。例如,进行先完整、后分解、再完整的教学,或先进行诱导性训练,后分解、完整、分解,最后完整地进行教学。由此可见,在根据教材的特点选用上述两种结合形式时,最后都要使用完整法。因此,可以这样说,能使
31、用完整法进行教学就不要用分解法进行教学。41 【正确答案】 通过对张老师的教学场景进行分析以后发现,张老师的示范动作与组织形式确实存在很大的问题,特别是示范面出现了错误,我们经常能够见到的示范面有正面示范、侧面示范、镜面示范、背面示范。侧面示范:教师侧向学生站立所进行的示范是侧面示范。侧面示范有利于展示按前后方向完成的动作和动作的侧面,如跑步中摆臂动作和腿的后蹬动作。蹲踞式起跑属于按前后方向完成的动作,所以建议使用侧面示范。然而张老师所采用的是背面示范。背面示范:教师背向学生站立所进行的示范是背面示范。背面示范有利于展示教师背面动作或左右移动的动作,以及方向、路线变化较为复杂的动作,以利于教师
32、的领做和学生的模仿,如武术的套路教学就常采用背面示范。此案例中张老师使用的是背面示范,不利于动作本身的特点的展示学生不能够全面地看到动作示范,导致教学示范不成功,出现很大的问题。另外,示范的距离太近,不利于学生的观察;学生的视线与动作示范的位置没有接近垂直。42 【正确答案】 意见:对于张老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在讲解“各就位”“预备”“鸣枪”的时候张老师应该处于学生们的中间位置,尽可能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看到蹲踞式起跑的全过程。同时建议张老师在做动作示范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速度: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完整正确的动作表象,一般情况可用常规速度予以示范,但为突出显示动作结构的某些环节时,则应采取
33、慢速示范。距离:根据完成动作示范的活动范围、学生人数和安全需要等恰当地选择学生观察动作示范的距离。视线:学生视线与动作示范越接近垂直越有利于观察,学生观察动作示范的队形不宜拉得太宽,学生多时应让学生排成若干横队观看示范,并避免横队前列的学生遮挡后列学生视线。视线干扰:应注意让学生背向或侧向阳光、风向,以避免视线干扰,有利于观察。多种媒介途径的配合:示范与讲解(视、听的媒介)、学生思维(想的媒介)等紧密结合,争取最好的动作示范效果。四、教学设计题43 【正确答案】 耐久跑途中跑技术1课堂导入师:曾经的希波战争,雅典人获得了反侵略的胜利。为了让故乡人民尽快知道胜利的喜讯,一个叫菲迪皮茨的士兵回去报
34、信。当他精疲力竭地跑完 42195 公里,跑到雅典城邦高喊:“ 欢呼吧,我们胜利了 !”之后,就倒在地上死了。为了纪念这一事件,第一届奥运会设置了马拉松这一项目。同学们,他是怎样坚持跑完全程的呢?生:长久的锻炼。生:坚持不懈。生:身体素质好。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对。那么大家是不是也做好了像他一样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准备了呢? 让我们大喊三声,为我们自己助威加油,克服一切困难完成我们今天的中长跑课程。2途中跑教学(1)图片展示中长跑的途中跑技术(2)讲解耐久跑途中跑要领上体正直稍前倾,自然放松,两手半握拳,肘关节保持 90 度角,以肩关节为轴前后自然摆动。支撑腿髋、膝、踝充分蹬伸。最后以脚趾蹬离地
35、面;前摆时以大腿带动小腿并随髋进行摆动。呼吸有节奏、有深度,通常采用两步一呼、两步一吸的频率。(3)摆臂与呼吸结合练习内容:原地摆臂练习,与呼吸结合。每两次摆臂后进行一次呼气或吸气。进行 1次,持续时间 3 分钟。组织要求:排列成练习队形,进行摆臂。同时严格按照要求与教师的口令提示将呼吸与摆臂结合。提高摆臂动作质量与放松能力。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呼吸时跟随动作每一次摆臂进行一次吸气或呼气是学生们易犯的错误。教师可用一张面巾纸,置于练习者面前,看面巾纸的摆动次数,若每两次摆臂面巾纸浮动一次则呼吸与摆臂结合正确。若出现两次浮动,则证明呼吸方式错误。应进行深呼吸或进行一次呼气。(4)原地跑动与呼吸结
36、合练习组织要求:同练习(2)进行组织,慢跑时严格按照教师口令进行呼吸与跑动结合。练习 1 次,持续时间 3 分钟。(5)走跑交替练习组织方式:由每组排头带领,根据教师相反口令进行走或慢跑。教师喊走,由排头带领进行慢跑。教师喊跑,由排头带领进行快速走动。进行 1 次,持续时间 4 分钟。(6)同伴跑练习组织方式:23 人一组。节奏速度保持一致,并互相帮助,如速度快的学生注意照顾跑得慢的学生,每一组由组员轮流下达呼吸口令提示,按照要求进行呼吸与跑动配合。要求:提高团队意识,努力完成任务,提高意志品质。(7)“8”字跑比赛组织:将学生分为 4 组,每组由排头带领进行“8”字跑,在跑动中每组喊出事先设计好的口号,用以改变提示方式,同时提高振奋程度,提高兴奋性。口令洪亮,与动作配合较好,精神面貌振奋,团队协作表现良好组为优秀。(8)讲解练习方式结合音乐调整呼吸,并适时讲解匀速跑、图形跑、结对跑以及轮流领先跑等耐力提高方式。请学生们按照组织形式进行尝试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