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 年浙江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单项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清 澈 覆辙 撤除 风驰电掣 天寒地 坼(B) 缜 密 箴言 甄别 臻于郅治 忠贞不渝(C) 饯 别 践约 兽槛 剑拔弩张 前车之鉴(D)蓦 然 膜 拜 抹杀 漠 不关心 秣 马厉兵2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想起当年,有好事者要为钱钟书先生举办 80 寿辰庆典,他断然谢绝,批评说寿星是“花一些不明不白的钱,请一些不三不四的人,说一些不痛不痒的话” ,此言至今如雷贯耳 。(B)在繁忙而紧张的高三学习中,父母见微知著的关怀,老师
2、循循善诱的教导,使同学们倍受感动和鼓舞。(C)随着汽车价格逐渐走低,一些大城市私人购车数量不断攀升,而在一些中小城市个人拥有汽车的还是雪泥鸿爪。因此,汽车真正进入寻常百姓家尚待时日。(D)他的绘画技法已是炉火纯青了,要模仿他一定要领会其精妙之处,否则极易画虎不成反类犬。 3 下列句子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对于在如何使学生具备现代生活所必需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的问题上,该校老师作过深入细致的研究。(B)周五大盘整体呈现止跌企稳并逐步走高,从盘面看,大盘蓝筹股总体继续保持了高位整理的态势,后市有望引领大盘继续向上攀升。(C)中国社会科学院昨天上午发布2011 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
3、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10 年最具竞争力城市的前十个,分别是香港、上海、北京、深圳、台北、广州、天津、大连、长沙、杭州。(D)让子弹飞这部影片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轰动效应,好评如潮,但是我看后却并不怎么喜欢。4 下列各项中关于作家、作品与朝代(国籍)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意大利塞万提斯堂吉诃德(B)法国 雨果约翰.克里斯朵夫(C)唐朝 王勃滕王阁序(D)宋朝马致远天净沙.秋思5 关于现代汉语词汇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汉语词汇中,双音节词占绝大多数,其次是单音节词和三个音节以上的复音词(B)在构词方面,现代汉语主要运用派生的方式来构成新词,轻声和儿
4、化等方式也较普遍(C)现代汉语里词汇的丰富性,同它构词方式灵活多样的特点是分不开的(D)在吸收外来词方面,汉语直接借用外来词的比重较小,较多采用 “汉化”的意译词6 关于语文课程的结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有明确的规定,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中语文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必修课程要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和均衡性(B)选修课程也应该体现基础性,但更应该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C)必修课程包含“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目标,组成 “语文 1”至“语文 5”五个模块的学习内容(D)必修和选修课程均按模块组织学习内容,每个模块 18 学
5、时,2 学分。每个学期分两段,每两个学段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填空题7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人们不知是因为陶公而爱桃花源记,还是因为桃花源记爱上了“桃花源” 。或是因为爱“桃花源”而热爱着陶公与他的桃花源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_,_。”这该是一种如何惬意的生活!8 长此以往,谁敢担保这艘所谓的航母无“沉舟” 之虞 ?“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形象地表达了温总理对当时海峡两岸交流受阻的焦虑和对台湾当局的提醒;然而焦虑并非绝望,对海峡两岸的未来,温总理充满信心:“_”(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句诗可说是温总理对海峡两岸和平发展前景热切向往和
6、坚定信念的真切表达。9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更多的应当是这样一种状态:君子不以饮食与居住为生活的第一要务,做到“ 宠辱不惊 ”。条件艰苦时,能够像颜回一样,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_,_”(论语.雍也)。环境优渥时,又能够像学而接下来所说的那样,不但做到“富而无骄” ,而且还要做到“富而好礼”。10 汉成帝时,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名曰_;这是继_之后我国的第二部诗歌总集。1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 选修课程” 设计五个系列。系列 1:诗歌与散文;系列 2:小说与戏剧;系列 3:_;系列 4:语言文字应用;系列 5:文化论著研读。每个系列可设计若干_。鉴赏题
7、12 阅读下面这首诗,针对第(四)小节的艺术技巧,选择一个角度,写一段赏析文字。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一)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她是童养媳,大堰河,是我的保姆。(二)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而我,是吃了你的奶而被养育了,大堰河啊,我的保姆。(三)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你的关闭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四)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
8、灰之后,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了之后,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你补好了儿子们的为山腰的荆棘扯破的衣服之后,在你把小儿被柴刀砍伤了的手包好之后,在你把夫儿们的衬衣上的虱子一颗颗的掐死之后,在你拿起了今天的第一颗鸡蛋之后,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12 阅读下面一首小诗,回答后面的问题。短歌行(其一)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9、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13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怎样的形象?14 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哪些特色?15 赏析下面两篇短文,结合具体语句,简析陶渊明诗文创作的艺术特点。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10、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技能应用题15 三峡是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如果让你给八年级的学生执教这篇课文(用时一课时) ,你会怎么做呢? 请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附:三峡课文三峡 郦道元三峡风光,美不胜收。作者笔下的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令人不禁也想做一次三峡之旅。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1、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选自水经注疏 (科学出版社 1955 年版) ,题目是编者加的。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郦道元(466 或 472527),范阳涿(Zhu)县(现在属河北)人,北魏地理学家。好学博览,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撰水经注。其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
12、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七百里 约合现在二百公里。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略无,毫无。阙。通“缺”。亭午 正午。 夜分半夜。 曦(x)日光,这里指太阳。襄上。 沿顺流而下。溯(s)逆流而上。 白帝在现在重庆奉节东。 江陵即现在湖北江陵。 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疾快。 (11)素湍(tun)白色的急流。 (12)回清 回旋的清波。 (13)绝巘(yn)极高的山峰。 (14) 飞漱(sh) 急流冲荡。 (15)清荣峻茂水清,树荣 (茂盛),山高,草盛。 (16) 晴初天刚晴。(17)霜旦下霜的早晨。 (18)
13、属(zh)引接连不断。属:连接。引,延长。 (19)巴东现在重庆东部云阳、奉节、巫山一带。研讨与练习一、背诵全文,并完成下列练习。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2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体会它们的语言特点。二、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重岩叠嶂 夏水襄陵 乘奔御风 素湍绿潭 绝巘 飞漱 清 荣峻茂三、阅读下面这首诗,你能说出它和本文之间的某些联系吗?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16 针对下面画横线的句子的理解,课堂上有学生提出疑问:“乘奔御风” 一句中的“奔”课本注解“指飞奔的马”,不好理解。“奔” 不明明是一个动词嘛,怎么会是“
14、 马”呢?如果你是他们的老师,你准备怎样给他们作解答呢?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17 下面画横线的“ 每至晴初霜旦 ”一句历来为后人激赏,请你针对这句话设计一个课堂活动环节(比如朗读、讨论、提问等),并说明设计意图。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8 为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一则板书,并说明设计意图。简答题19 简析雷雨中的繁漪的形象。20 简述卡夫卡变形记所表现的“异化” 主题的内涵。21 请谈谈你对语文课程中“知识教学” 问题的认识。案例分析题22 阅读下面一则
15、案例及相关说明,请结合该案例,针对课堂教学中教师“理答” 的问题谈谈你的见解。【案例】师:有没有想法,大家随便说说,来,你先来说说。生:应该是,应该是从一个地方去另一个地方。师:哦,他们应该是从一个地方去另外一个地方。生:要么是旅行,要么是回家。师:“要么是旅行,要么是回家”,还有吗?生:这个车的条件应该很艰苦。师:对,很艰苦,你看这里,是不是车窗也很破旧?还有吗?生:呃没嘞。师:没了,好,请坐。【说明】这是一位实习老师在教学前方一课时的课堂片段。所谓“理答” ,主要指的是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应答和反馈。23 阅读下面一则案例(一位中学语文老师王老师的自述),针对案例中出现的现象以及老师的思考,谈
16、谈你对指导学生写好作文(比如如何提升学生语言表达的品质)的问题的见解。某省作文大赛颁奖仪式之后,评委现场回答选手们的提问。有两个高中女生问作家黄蓓佳:“ 为什么您的作品语言总是不够华丽 ?”黄蓓佳一时惊讶莫名。一句话能不能说得吸引读者,让读者回味?能不能有丰富的内涵? 能不能动点脑筋,让一句话相当于好几句话?有位学生写他的父亲,开篇是这样的:上身 T 恤 20 元,西装短裤 12 元,塑料凉鞋 8 元 (注:不穿袜子),内裤价格不详,估计不会超过 6 元,如果不算那副老花眼镜的话,我的父亲学科带头人、教授,全身上下的衣物价值不超过 50 元。这样的描写怎么样? 如果他文章开头就议论说“ 我父亲
17、生活极为俭朴”,也许就没有什么吸引力了。2015 年浙江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A 项,“覆辙”中的“辙”应读作“zh”,其余加点字都读“ch”;B 项,“缜密”中的“缜”应读作“zhn”,其余加点字都读作“zhn”;D 项,“膜拜”中的“膜”应读作“m” ,其余加点字都读作“m”;C 项中加点字都读作 “jin”。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A 项,“如雷贯耳”比喻人的名声很大。这里应该用 “振聋发聩”。B项,“见微知著”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这里应用“无微不至”。C 项,“雪泥鸿爪”指大雁在雪泥
18、上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这里应用“寥寥无几”。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A 项,滥用介词导致句子缺少主语,应删去 “对于”。B 项,成分残缺,“呈现形态”。D 项,“引起”与“效应”搭配不当,应改为 “引起了强烈的轰动”或“发生了轰动效应”。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A 项,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创作了 堂吉诃德;B 项,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创作了约翰克里斯朵夫;D 项,元代马致远创作了天净沙.秋思。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汉语中构词方式主要是以合成词为主。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必修和选修课程均按模块组织学习内容,每个
19、模块 2 学分。半个学期(约 36 学时)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填空题7 【正确答案】 其中往来种作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8 【正确答案】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9 【正确答案】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10 【正确答案】 楚辞 诗经11 【正确答案】 新闻与传记 模块鉴赏题12 【正确答案】 第(四) 小节采用了以朴实之笔抒真挚之情的手法,写朴实的人、朴实的事、朴实的感情,行文之中催人泪下,让人体会到情感的真挚,这种情感是生活酿造出的酒,醇厚而浓烈。其次,这一小节通过细节描绘来抒情。其所选取的细节极富表现力,是诗人从生活体验中精心选择的画面,表现出诗人惊人的观察力和把握能力,而诗人的情感
20、正灌注十这些细节之中,把“大堰河” 这一劳动妇女的朴实、辛劳以及对“ 我” 的爱,极为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最后,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也是这一小节的特色,诗人运用的语言是根据情感的需要而设置的,是诗人情绪表达的结果。13 【正确答案】 表达诗人对时光流逝、自己大业未成的感慨。表达诗人对贤才良将的渴望。表达诗人以周公自喻的雄心壮志。塑造了一位求贤若渴,感慨人生短暂,渴望实现伟大政治抱负的人物形象。14 【正确答案】 言志与抒情相结合。诗歌抒发了诗人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宏图大愿。言志的同时也抒发了诗人的感情:有人生苦短的忧叹之情,有对贤才的渴求之情,有既得贤才的欣喜之情,有对犹豫徘徊的贤才的劝慰
21、之情,有坚信自己礼贤下士、天下贤才定会归附自己的自信之情。诗人把这些复杂的感情,通过似断似续。低翅沉郁的笔调表现了出来。引诗经. 子衿中表现女子对情人深情思念的名句,表达了诗人对贤才的渴望;引鹿鸣中描写欢宴宾客的句子,表达了诗人对贤才的期待和礼遇。比喻。以明月比喻贤才,以“ 明月不可掇”比喻贤才难得;以“乌鹊择木而栖” 比喻贤才的徘徊,表达诗人对他们前途的关切;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比喻自己广纳天下贤才的宽阔胸襟。用典。以“周公吐哺”的典故,表示要虚心待贤,使天下贤士归心。15 【正确答案】 (1)陶渊明是我国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其诗文多描绘自然景色及乡村生活,兼具平淡与醇美,在质朴的
22、语言中,凝聚着诗人炽热的思想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因此读来韵味隽永,如饮酒中的开头四句,说只要心境旷远,就不会受到世俗的干扰,下面又写道在采菊东篱时,不经意间目遇南山,将隐居田园生活的惬意与美好展现出来,同时也表现出诗人淡泊名利,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再如五柳先生传中,作者全篇不过两百字叙述简练、自然、质朴,如展现其性格特征只用了“ 闲静少言 ”四字,写其思想特征也只用了 “不慕荣利”四字,却成功地塑造出五柳先生的形象,可见陶渊明超强的语言驾驭能力。(2)陶渊明诗文的另一特色就是情、景、理的统一。从饮酒的后两句来看,诗人不经意间与南山相遇。在暮岚紫霭、归鸟返飞之中,感受到造物的奥秘,参透了人生
23、的真谛。南山的永恒、山气的美好、飞鸟的自由,不正体现了自然的伟大、圆满与充实,尤其是自在自足无外求的本质吗?那么,人的短促的一生,除了归依自然、顺应自然,在自然的永恒、美好、自由中感受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外,还有什么可追求的呢? 在五柳先生 中,作家更是用凝练的语句,“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通过塑造五柳先生这一人物形象而将自己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志向表现出来。技能应用题16 【正确答案】 我会从词性上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乘”“御”皆是动词,“ 风”为名词,因此所乘之物也应是名词,但“奔” 却是动词,是马跑起来的动作和状态。用马“奔跑”的动作来代指马,同学们可以思考一下,
24、这样写有什么样的作用呢?语言上更加简洁,词语结构上更加对称,此外还十分形象生动,让读者在这个“奔” 字之下,展开联想。构思出一幅真实的画面。17 【正确答案】 环节一:“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这句话历来为后人激赏,那同学们对这句描写有什么样的感触呢?首先,请大家自由、大声朗读,感受这一千古名句,注意要读准字音。环节二:现在请我们同学毛遂自荐,站起来为大家示范朗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纠正字音)。环节三:(在这一环节中,通过循序提问,引导学生理解本句句意,感受三峡不同的风光,进而体会作家的语言特色和该句的艺术特色)提问一:从这一句中,同学们读出了
25、什么?(教师引导:要学会抓关键词,比如 “霜旦”,向我们点明了什么呢?)提问明确:“ 霜” ,点明了季节是秋天。提问二:这句写出了三峡秋天的情景,那 j 峡之秋到底是哪番模样呢 ?跟我们日常所见之秋一样吗? 请同学们再来默读这一句,思考这个问题。提问明确:句意解读“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接连不断,异常凄凉,空旷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环节四:区区二十多个字,作家就将三峡之秋展现在我们面前,并且让我们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同学们说,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强不强?现在,就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说说在这一句中,你认为哪一处描写的最好?
26、为什么?( 这一环节旨在培养学生品味艺术特色的能力和总结表达能力)环节五:讨论明确,教师点评。18 【正确答案】 板书:三峡郦道元北魏山:长、多、陡、高峻夏水凶险、迅疾奔放美春冬景色色彩斑斓、景色清幽清秀美秋悲寂凄凉寂寥美设计意图:将文中描绘的三峡特点以及不同季节中的三峡之况凸显出来,便于学生掌握、领会、感受和记忆。简答题19 【正确答案】 蘩漪是雷雨中最有特色、个性最鲜明的人物。她是“五四运动”以来追求妇女锯放,争取独立、自由的新女性代表。她敢爱敢恨,对周家人人都怕的周朴园,也不放在眼里。当然,她对旧制度的反抗是由一种畸形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她在重压下,常常无助、自卑,甚至自虐。这是蘩漪无法摆
27、脱的弱点。正像作者所说,她陷入了“ 一口残酷的井 ”。作者用力刻画了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她对周家庸俗单调的生活感到难以忍受,对阴沉的气氛感到烦闷,对精神束缚感到痛苦,她要求挣脱这一切,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她也是一个被侮辱与被损害者。而剧本又使她在难以抗拒的环境中走向变态的发展:爱变成恨,倔强变成疯狂。于是,这个人物的悲剧意义就更加深刻和突出。蘩漪这一悲剧形象,是曹禺对现代戏剧的一大贡献,深刻地传达出反封建与个性解放的五四主题。最终蘩漪在双重的悲剧冲突中走完了她心灵的全部历程。20 【正确答案】 (1)人自身的异化。变形记开篇就以存在主义的方式描写了格里高变成了大甲虫的生理变形。卡夫卡对“甲虫”
28、这一意象的选择和塑造是意味深长的,象征了普通人由于在社会中承受的现实的束缚和沉重的负担,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因而发生了自我异化。(2)人际关系的异化。人自身的异化导致了人际关系的异化。格里高变成甲虫之后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他失去了赚钱养家的能力,而格里高原本在家中最重要的功能和意义就被严重弱化。失去了利益的关系,人们之间原本亲密的关系轻易地就被打破,即使是最亲的亲人也离不开利益的依赖和勾结。卡夫卡通过这种异化的人际关系深刻而冷酷地展现出一个利益化的世界。变形记以一种真实的荒诞反映了他所看到的支离破碎的现实世界,除了与卡夫卡自己的生活经历有关之外,也是他也试图用这种荒诞诠释工业时代的资本主义社会中
29、人们普遍存在的问题和主题的尝试。21 【正确答案】 知识的教学绝不能单独进行,更不能只进行专项训练,必须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基本把握语言结构及其运用规律。这种教学应当渗透到具体教学过程中,穿插在语言学习中进行:点到为止,让学生有所了解即可。知识教学的目的很鲜明,不是为教而教,不是为考试而考试,而是为了更好地辅助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为完成语文学习的主要目标而服务,比如写字、阅读、写作,语言运用和语感等,其目的是使学习更加扎实有效,使学生有更丰富的语言体验。案例分析题22 【正确答案】 “ 理答” 主要是指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反应和反馈,这一术语的概念虽简单,但如何实现“ 理
30、答 ”却值得深思。针对“理”这一字。教师首先需要做到理解,即理解学生所答,也就是教师应该在听清了学生回答的内容之后再做评价;其次,“理”,还要求教师能够遵循逻辑,给出理性评价,而非一味给出空洞的赞扬和肯定;再次,“理”,还要求教师能够从学生的回答出发,从解决问题的目的出发,给出理想的评价。使学生真正能从教师的评价中受益,最终解决问题,而非教师只管在自己的教学行为支配下,对学生的回答只做表面的赞同或否定,如果这样,教师设计题目的问答顺序便失去了意义。该实习教师在前两处“理答” 时,仅仅重复了学生的回答内容,并未给出有价值的评价或引导,可以说是不太成功的“理答” ;第三次虽然就学生的回答予以了引导
31、,但却不够丰富,说服力较低;最后一次的“理答” 过于精简,既不利于调动学生继续思考的热情,也缺乏对学生的理性鼓励。因此,可以说该教师的“ 理答” 方式有待改善。23 【正确答案】 手出好文,自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既要有真情实感,灵光一现,又要有平日里的阅读、训练和积累做铺垫。但不可否认的是,写好作文的能力是可以通过掌握一定技巧来提升的。例如全篇布局上,笔者首先要有凤头、猪肚、豹尾的意识;文章开门见山处便是开头,好的开头无疑会使读者产生耳目一新的好感,自然也就增加了阅读的兴趣和动力。案例中,该生写他的父亲,如果是以“我父亲的生活极为俭朴” 开头,虽不为过但却无任何特色和新意,不如原文真实动人,
32、让读者有阅读的兴趣。豹尾,是指对文章的结尾也要给予重视,做不到点睛之笔也应做到首尾相应。猪肚,自然是指文章的内容要充实,语言要精练精彩,感情要真挚动人,这是需要在平日里做好基本功的。而关于如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除却日常用心积累,也是可以通过运用相关技巧得到提升的,在这里最值得提出的便是修辞手法的运用。文章由句子组成,句子由词语搭配而成,因此巧妙的衔接和搭配也就格外重要。在常年的语文学习中,汉语修辞手法我们已是耳熟能详,那么接下来,需要我们做的便是将这些修辞放置在适合它的位置,让其熠熠夺目,增加语言色彩。再有,关于语言表达,写作是不同于日常口语表达的,因此我们在行文时需有意进行区别,做到语言凝练不拖沓,表述明确,叙述有逻辑,外将情感灌注在言辞之中,文章自会有闪光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