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 年吉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物理)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一、填空题1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出自_2 教育的本质是_3 _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4 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是 _与_相结合5 三结合教育一般是指学校、家庭和_的三结合教育6 现场教学和个别指导是中小学教学的_7 _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8 学校教育产生于_时期9 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内容,具体体现在中小学各类_和各科课程标准、教科书之中10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_二、论述题11 为什么说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科学地解决了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三、不定项选择题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A) 粒子大角度散射表明 粒子很难进入原子内部(B)氢原子跃迁发出的光从空气射人水时可能发生全反射(C)裂变反应有质量亏损,质量数不守恒(D) 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13 14 15 16 17 (C)如果是 n 型半导体,有 UMN(D)如果是金属导体,有 UMN18 19 20 21 22 机车拖着车厢在平直的铁轨上匀速行驶,某时刻车厢突然脱钩,而机车的牵引力保持不变,机车和车厢各自受的阻力也不变,在车厢停止前( )(A)总动量守恒,动能和增大 (B)总动量守恒,动能和减少(C)总动量守恒,动能和不变 (D)总动量增加,动能和不变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 四、填空题32 33 34 五、作图题35 36 37 38 六、实验与探究题39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金属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所测金属块的质量是_g40 为了确定标示不清的铅蓄电池的正、负极,李华同学将该电池和一螺丝管相连,闭合开关 S 后,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 a 端是通电螺线管的_极,c 端是铅蓄电池的 _极41 图表示温度计的一部分,它的示数是_42 如图所示的杠杆,右边挂 3 个各重 1 牛顿的钩码在弹簧秤拉力的作用下,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则弹簧秤的示数是_牛顿43 课堂上,老师做了如图 25 所示的演示实验,给直导线(铝棒)通电,
4、观察到直导线运动起来(1)实验现象说明_有力的作用,_机就是利用这种现象制成的(2)判断 “有力的作用”的依据是_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C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3)将磁极上下对调,观察直导线的运动情况,这样操作是为了研究_七、计算题44 45 八、教学设计题46 以弹性碰撞为内容写一篇教案,要求达到以下目的:1知识与技能:(1)认识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认识对心碰撞与非对心碰撞;(2)了解微粒的散射2过程与方法:通过体会碰撞中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与否,体会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不同碰撞的区别,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
5、神.2010 年吉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物理)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一、填空题1 【正确答案】 孟子2 【正确答案】 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3 【正确答案】 练习法4 【正确答案】 教育 生产劳动 5 【正确答案】 社会 6 【正确答案】 辅助形式7 【正确答案】 教学8 【正确答案】 奴隶社会 9 【正确答案】 课程计划10 【正确答案】 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二、论述题11 【正确答案】 (1)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的含义: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选择时所持的一种态度倾向(2)关于教育目的价值取向
6、的争论:个体本位论、社会本位论、实用主义的教育目的(3)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科学地解决了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4)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指在资本主义初期旧式分工使人的发展片面化,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的条件下,工人“体力和智力的统一、和谐和充分、自由的发展” 的学说(5)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实际上是社会历史过程中社会矛盾的一种体现从社会历史的总的进程来看,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是密切联系的,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的因此,总的来说教育目的两种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而不是截然对立的;人的发展与具体的社会现实之间是有矛盾的,这种矛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还很尖锐;只有在共产
7、主义社会里,个人的发展与社会才能达到高度统一,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才能完全一致三、不定项选择题12 【正确答案】 D13 【正确答案】 B14 【正确答案】 A15 【正确答案】 A,C16 【正确答案】 B,D17 【正确答案】 B18 【正确答案】 C19 【正确答案】 A,B20 【正确答案】 B21 【正确答案】 C22 【正确答案】 A23 【正确答案】 D24 【正确答案】 B,D25 【正确答案】 C26 【正确答案】 B,C27 【正确答案】 C28 【正确答案】 A,B29 【正确答案】 A,D30 【正确答案】 B,C31 【正确答案】 A四、填空题32 【正确答案】 1
8、500 300 变大 2.533 【正确答案】 5.010 -3 上34 【正确答案】 (1)C (2)打点计时器与纸带间存在摩擦五、作图题35 【正确答案】 36 【正确答案】 37 【正确答案】 38 【正确答案】 六、实验与探究题39 【正确答案】 54.440 【正确答案】 S 正 41 【正确答案】 -442 【正确答案】 1.543 【正确答案】 (1)磁场对电流 电动 (2)C (3)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磁场方向是否有关七、计算题44 【正确答案】 45 【正确答案】 八、教学设计题46 【正确答案】 思路如下:教学重点:用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讨论碰撞问题教学难点:对各种碰撞问题的理解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教学用具: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一)引入新课(二)进行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