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知识与技能(中药学)练习试卷 84 及答案与解析1 与手少阴相表里的经脉是(A)手阳明经(B)手少阳经(C)手太阳经(D)足少阳经(E)足太阳经2 分布在头侧的经脉是(A)太阳经(B)阳明经(C)少阳经(D)厥阴经(E)少阴经3 体现在先后天相互滋养方面的是哪两脏之间的关系(A)肝与肺的关系(B)心与脾的关系(C)肝与心的关系(D)肝与脾的关系(E)脾与肾的关系4 在气机调节方面关系密切的是哪两脏之间的关系(A)肝与肺的关系(B)心与脾的关系(C)肝与心的关系(D)肝与脾的关系(E)肺与脾的关系5 暑邪的致病特点是什么(A)善行(B)粘滞(C)升散(D)凝滞(E)炎上6 外科病中的阳证类疾
2、病的表现为(A)苍白(B)平塌(C)不热(D)肿(E)不痛7 苦味入(A)肝(B)心(C)脾(D)肺(E)肾8 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疲倦乏力,自汗,动则加重,舌淡,脉虚无力的证候是(A)气虚(B)血虚(C)气滞(D)血瘀(E)气陷9 涩脉的主病是(A)阴盛气结,寒痰瘀血(B)气血两虚,诸虚劳损,湿病(C)气滞血瘀,精伤血少(D)痰饮,食滞,实热(E)痰饮,痛证,肝胆病10 肝开窍于(A)目(B)舌(C)口(D)鼻(E)耳11 与痰饮形成关系密切的是(A)肺脾肾功能失调(B)肺肝脾功能失调(C)心脾肾功能失调(D)心肝肾功能失调(E)肝脾肾功能失调12 足三阴经的走向规律是(A)从手走头(B)从
3、胸走手(C)从足走腹(D)从头走足(E)从足走胸13 暑邪、火邪、燥邪的共同致病特点是(A)发热(B)伤津(C)耗气(D)生风(E)动血14 具有“朝百脉 ”功能的是哪一脏(A)肝(B)心(C)脾(D)肺(E)肾15 “阴平阳秘 ”是阴阳之间什么关系的正常(A)对立与制约(B)消长与转化(C)对立与消长(D)互根与互用(E)消长与平衡16 可见于热证的有(A)小便清长(B)大便稀溏(C)口淡不渴(D)烦躁不宁(E)肢冷不温17 在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方面有依存关系的是哪两个脏(A)心与肾(B)肝与肺(C)肝与肾(D)肝与脾(E)心与肝18 下肢内侧后缘分布的经脉是(A)足太阴脾经(B)足厥阴肝经
4、(C)足少阴肾经(D)足太阳膀胱经(E)足少阳胆经19 瘀血患者的面色为(A)面色黧黑(B)面色萎黄(C)面色鲜红(D)面色苍白(E)两颧发红20 属于阴的是(A)里(B)表(C)实(D)热(E)以上均非21 面色黄而虚浮,称为(A)阳黄(B)阴黄(C)萎黄(D)焦黄(E)黄胖22 病人高热不退,不恶寒反恶热的里实热证表现为(A)阴虚潮热(B)湿温潮热(C)阳明潮热(D)气虚发热(E)壮热23 趋下是下述哪一邪气的致病特点(A)风邪(B)寒邪(C)暑邪(D)湿邪(E)燥邪24 漫肿无头,部位较深,皮色不变的是(A)疹(B)斑(C)疽(D)痈(E)疖25 六淫邪气中的主要致病因素是(A)风邪(B
5、)寒邪(C)湿邪(D)燥邪(E)火邪26 对于大出血的患者应采用(A)治病求本(B)扶正祛邪(C)因人治宜(D)急则治标(E)缓则治本27 五行中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为(A)木(B)火(C)土(D)金(E)水28 怒与下述哪一脏的功能活动有关(A)心(B)肝(C)肺(D)脾(E)肾29 促脉的脉象为(A)数而时止,止无定数(B)数而时止,止有定数(C)缓而时止,止有定数(D)缓而时止,止无定数(E)止有定数,良久方来30 易引起小便淋浊、带下、泄泻、痢疾等病证的邪气是(A)风邪(B)寒邪(C)暑邪(D)湿邪(E)火邪31 五行相克的规律是(A)木火土金水木(B)木 土水火金木(C)金 木
6、水火土金(D)水火土金木水(E)木土金水火木32 五行之间存在着相克的关系,五志分属于五行,所以五志之间也存在着相胜的关系,怒所胜的志为(A)悲(B)喜(C)思(D)恐(E)惊33 属于证候的是(A)发热(B)流涕(C)心悸(D)心血虚(E)寒热往来34 泌别清浊是哪一腑的功能(A)胆(B)胃(C)大肠(D)小肠(E)膀胱35 内伤七情,首先影响哪一脏的功能活动(A)肝(B)心(C)脾(D)肺(E)肾36 浮大无根,重按始无的脉象为(A)浮脉(B)散脉(C)芤脉(D)涩脉(E)促脉37 祛邪扶正兼用适用于(A)虚证(B)实证(C)虚实夹杂证(D)邪盛正虚,尚耐攻伐,兼顾扶正会助邪(E)正虚邪盛
7、,不耐攻伐,兼顾祛邪会伤正38 收引是下述哪一邪气的致病特点(A)风邪(B)寒邪(C)暑邪(D)湿邪(E)燥邪39 神识昏糊,胡言乱语,声高有力,为(A)谵语(B)郑声(C)乱语(D)狂言(E)独语40 爪为哪个脏的外华(A)肝(B)心(C)脾(D)肺(E)肾41 在自然界事物的发展变化中属于量变的是(A)对立制约(B)互根互用(C)相互消长(D)协调平衡(E)相互转化42 治疗血虚时配伍补气药的理论依据是(A)气能生血(B)气能摄血(C)气能行血(D)血能载气(E)血能生气43 青色的主病是(A)虚寒证,失血证(B)虚证,湿证(C)热证(D)寒证,痛证,瘀血证,惊风(E)肾虚,水饮,瘀血44
8、 可引起神昏、痴呆的是(A)痰阻于肺(B)痰阻于心(C)痰火扰心(D)痰迷心窍(E)痰停于胃45 心的生理功能为(A)主血脉(B)主肃降(C)主运化(D)主藏血(E)主藏精综合知识与技能(中药学)练习试卷 84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2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3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4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5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6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7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8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9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
9、10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11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12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13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14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15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16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17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18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19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20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21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22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23 【正确答案】 D【知识
10、模块】 中医基础24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25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26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27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28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29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30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31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32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33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34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35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36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37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38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39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40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4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42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43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44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45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