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试卷]中医助理执业医师模拟试卷15及答案与解析.doc

    • 资源ID:889024       资源大小:79.50KB        全文页数:5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试卷]中医助理执业医师模拟试卷15及答案与解析.doc

    1、中医助理执业医师模拟试卷 15 及答案与解析1 引发疮疡的最常见外邪是(A)风温、风热(B)气郁、火郁(C)热毒、火毒(D)寒湿、湿热(E)瘀血、痰湿2 下列哪种疔疮最易发生走黄(A)颧疔(B)蛇眼疔(C)蛇头疔(D)蛇腹疔(E)托盘疔3 精浊好发于男性(A)婴幼儿(B)儿童(C)青年(D)中年(E)老年4 下列除哪一脏腑外,其他脏腑都是中医“经行吐衄” 的病位(A)肝(B)心(C)胃(D)肺(E)肾5 治疗月经后期虚寒证,应首选(A)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B)桂枝茯苓丸(C)艾附暖宫丸(D)寿胎丸(E)归肾丸6 治疗痰湿型月经量少的主方是(A)参苓白术散(B)龙胆泻肝丸(C)半夏白术天麻汤

    2、(D)二陈汤(E)苍附导痰丸7 “治崩三法 ”是指(A)止血、固脱、调经(B)调经、固本、善后(C)补肾、扶脾、调肝(D)塞流、澄源、复旧(E)以上都不是8 治疗气滞血瘀引起的痛经,应首选哪一方剂(A)膈下逐瘀汤(B)少腹逐瘀汤(C)艾附暖宫丸(D)逍遥散(E)桃红四物汤9 绝经前后诸证的临床表现哪项是错的(A)行经周期紊乱(B)烦躁易怒(C)烘热汗出(D)水肿便溏(E)吐衄周期性发作10 水痘的早期诊断依据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发热当天或 12 天出现皮疹(B)丘疹于 1 天左右变为疱疹(C)皮疹呈向心性分布(D)皮疹一起发出(E)疹色红润,疱浆清亮11 五硬的病位多在(A)肝肾(B)脾

    3、胃(C)心脾(D)肝脾(E)心肝12 乳婴儿喂养添加辅食的原则错误的是(A)由少到多(B)由稀到稠(C)由细到粗(D)一种一种和一点一点地加(E)同时添加几种13 治疗蛔虫证的首选方剂是(A)追虫丸(B)化虫丸(C)使君子散(D)乌梅丸(E)驱虫粉14 “纯阳”学说是指小儿(A)发育迅速(B)脏腑娇嫩(C)有阳无阴(D)阳亢阴亏(E)形气未充15 捏脊疗法通过对督脉与膀胱经捏拿,达到调整脏腑功能的目的,常用于治疗(A)疳症,婴儿泄泻(B)咳嗽、哮喘(C)五迟、五软(D)积滞、厌食(E)遗尿、尿频16 麻疹的好发年龄是(A)6 个月以内(B) 6 个月到 5 岁(C) 67 岁(D)89 岁(E

    4、)1012 岁17 小儿泄泻的发生虽有多种不同因素,但未有不源于(A)热(B)湿(C)寒(D)食积(E)虚18 鹅口疮的主要特征是(A)口腔周围及舌体生白色小疮点(B)口腔舌上满布白屑,形如雪片(C)咽喉部有白假膜(D)齿龈有白色小泡点(E)口腔内红赤溃烂19 从头走足的经脉是(A)手三阴经(B)足三阴经(C)手三阳经(D)足三阳经(E)以上均非20 梁丘是(A)经穴(B)合穴(C)募穴(D)郄穴(E)原穴21 脏腑之气汇集于胸腹部的腧穴是(A)原穴(B)络穴(C)俞穴(D)募穴(E)下合穴22 被称为“阳脉之海 ”的经脉是(A)带脉(B)任脉(C)冲脉(D)督脉(E)阴维脉23 手、足太阴交

    5、会于(A)大包(B)周荣(C)云门(D)中府(E)膻中24 分布于上肢内侧后缘的经脉是(A)手太阴肺经(B)手阳明大肠经(C)手厥阴心包经(D)手少阴心经(E)手太阳小肠经25 月经来潮与下列哪些脏腑经脉有关(A)心、肝、脾、冲脉、督脉(B)心、肺、肾、阳明脉、带脉(C)心、肾、冲脉、任脉、督脉(D)冲脉、任脉、带脉、心、脾(E)心、肝、脾、肾、冲脉、任脉26 治痰先治气的理论依据是(A)气能生津(B)气能行津(C)气能摄津(D)津能生气(E)津能载气27 “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说明(A)气能生津(B)气能行津(C)气能摄津(D)津血同源(E)精血同源28 经筋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6、A)连缀四肢百骸,维络周身,约束骨骼,主司关节运动(B)加强了十二经脉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之间的联系(C)渗灌气血以濡养全身(D)加强了人体前、后、侧面的统一联系(E)加强了十二经脉对头面的联系29 最易引起脱液的是(A)严重热性病的后期(B)热性病的初期(C)气候于燥(D)大汗(E)吐泻30 结个临床来看,“ 治病求本 ”之“本”当指(A)病性(B)病机(C)病因(D)病位(E)病候31 下列不属于“ 十八反” 的药物是(A)甘草反甘遂(B)乌头反贝母(C)藜芦反半夏(D)甘草反大戟(E)乌头反瓜蒌32 下列除哪组外,均为治疗肝火目赤肿痛的药组(A)夏枯草、密蒙花(B)龙胆草、赤芍(C)青葙子

    7、、决明子(D)石决明、谷精草(E)女贞子、枸杞子33 清热安胎宜选用的药物是(A)枯黄芩(B)子黄芩(C)清炒黄芩(D)酒黄芩(E)黄芩炭34 温病热在卫气营血各个阶段均可使用的药物是(A)石膏、知母(B)金银花、连翘(C)牡丹皮、赤芍(D)牛黄、熊胆(E)青蒿、地骨皮35 下列除哪项外均是金钱草的功效(A)利尿通淋(B)软坚排石(C)除湿退黄(D)疏肝利胆(E)解毒消肿36 下列哪味药物专理脾肺气滞(A)香附(B)木香(C)橘皮(D)乌药(E)檀香37 大腹皮的功效是(A)杀虫下气,利水消肿(B)杀虫消积,行气利水(C)利水消肿,通便消积(D)下气宽中,利水消肿(E)下气宽中,利水通便38

    8、风热咳嗽、痰热咳嗽均适宜的药组是(A)前胡、浙贝母(B)瓜蒌、天竺黄(C)竹茹、桔梗(D)白前、荆芥(E)旋覆花、马兜铃39 胆南星的功效是(A)燥湿化痰,祛风止痉(B)燥湿化痰,降逆止呕(C)清热化痰,息风止痉(D)化痰止咳,清热散结(E)清热化痰,利气宽胸40 具有止血制酸止痛作用的药物是(A)海蛤壳(B)瓦楞子(C)乌贼骨(D)延胡索(E)白芷41 既能治疗风寒,风热表证,又能治疗破伤风的药物是(A)蝉蜕(B)防风(C)天麻(D)荆芥(E)僵蚕42 解表药的使用注意错误的有(A)久病兼表证者慎用(B)久煎(C)表虚自汗者慎用(D)中病即止(E)阴虚盗汗者慎用43 功能升发清阳,鼓舞脾胃清

    9、阳之气上升而达止泻之效的药物是(A)升麻(B)葛根(C)柴胡(D)桂枝(E)白芷44 既能泻下冷积,又能祛痰利咽,治疗喉痹的药物是(A)大黄(B)芒硝(C)牛蒡子(D)巴豆(E)芫花45 泻下逐水,杀虫去积的药物是(A)芫花(B)使君子(C)贯众(D)牵牛子(E)仙鹤草46 既能凉血止血,又能散瘀消痈的药物是(A)生地黄、牡丹皮(B)赤芍、紫草(C)金银花、连翘(D)大蓟、小蓟(E)侧柏叶、茜草47 下列哪项不是牛膝的功效(A)活血通经(B)补肝肾、强筋骨(C)引火下行(D)活血补血(E)利尿通淋48 善治疗各种咳嗽,无论新久,且能杀虫者为(A)百部(B)葶苈子(C)苏子(D)桑白皮(E)枇杷

    10、叶49 下列药物中哪一味药具有补气生津之功效(A)黄芪(B)白术(C)扁豆(D)太子参(E)饴糖50 治疗阴部湿疹、湿疮、疥癣,宜选用(A)雄黄(B)明矾(C)蛇床子(D)大风子(E)芫花51 四神丸的组成是(A)吴茱萸、骨碎补、肉豆蔻、五味子(B)肉豆蔻、五倍子、补骨脂、吴茱萸(C)补骨脂、白豆蔻、吴茱萸、五味子(D)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山茱萸(E)肉豆蔻、五味子、吴茱萸、补骨脂52 以下除哪项外均属五苓散的主治病证(A)外有表证,内停水饮(B)水蓄下焦之小便不利(C)水湿内停水肿(D)痰饮,脐下动悸(E)湿热下注之小便不利53 清气化痰丸制备中加了哪种药(A)蜜(B)水(C)梨汁(D)

    11、姜汁(E)藕汁54 “中焦如沤 ”是描绘(A)胃的受纳功能(B)脾的散精功能(C)小肠泌别清浊功能(D)脾胃等脏腑的消化饮食物的生理过程(E)心肺输布气血的作用55 大肠功能失常,可直接影响(A)肾失气化(B)肝失疏泄(C)肺失肃降(D)脾失健运(E)脾失升清56 关于辨证的描述,正确的是(A)通过四诊收集症状、体征等资料(B)分析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C)分析邪正之间的关系(D)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E)以上都是57 血液不逸出脉外有赖于气的作用是指(A)气化(B)温煦(C)推动(D)固摄(E)防御58 与血的循行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是(A)肺、脾、肾(B)肝、心、肾(C)肺、肝、脾(D)

    12、心、肺、肝、脾(E)肝、脾、肾59 不属于津液范畴的是(A)胃液(B)肠液(C)血液(D)泪液(E)唾液60 所致病证有动摇不定特点的是(A)风邪(B)寒邪(C)湿邪(D)燥邪(E)火邪61 经脉有表里关系的是(A)手太阴与手少阳(B)足厥阴与足少阳(C)手少阴与手阳明(D)足太阳与足太阴(E)足少阴与足阳明62 手足少阳经交接的部位在(A)目内眦(B)目眶下(C)拇指端(D)目外眦(E)鼻翼旁63 常先困脾的邪气是(A)风(B)燥(C)湿(D)寒(E)火64 易致肝风内动的邪气是(A)寒(B)燥(C)湿(D)暑(E)火65 素问五藏生成篇说“多食甘” 则(A)肉胝而唇揭(B)骨痛而发落(C)

    13、筋急而爪枯(D)脉凝泣而变色(E)皮槁而毛拔66 劳神过度易损伤的脏腑是(A)心肝(B)肝肾(C)脾肾(D)心脾(E)脾肺67 饮在胸膈者,称为(A)痰饮(B)悬饮(C)支饮(D)溢饮(E)伏饮68 下列除哪项外,均与瘀血的形成有关(A)气滞(B)血寒(C)饮食偏嗜(D)气虚(E)血热69 主要与正气的强弱有关的是(A)居住的地域条件(B)工作环境(C)精神状态(D)气候变化(E)以上均非70 因中气下陷所致的久痢、脱肛及子宫下垂,都可采用升提中气法治疗,此属于(A)因人制宜(B)同病异治(C)异病同治(D)审因论治(E)虚则补之71 “大实有赢状 ”的病机是(A)邪气亢盛,正气衰败(B)脏腑

    14、气血虚极(C)实邪结聚,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D)邪热炽盛,煎熬津液,阴精大伤(E)疾病初期,正邪交争过于激烈72 阴偏衰的证候性质是指(A)假热证(B)假寒证(C)虚热证(D)实热证(E)虚寒证73 阳损及阴的病机,主要是指(A)阳气虚损,气化不利,水湿阴寒病邪积聚(B)阳气偏盛,消灼阴液,阴液亏损(C)阳热内盛,深伏于里,格阴于外(D)阳气虚损,阴气失制而偏盛(E)阳气虚损,累及阴液化生不足74 在阴阳失调的病机变化中,“阴” 的含义指“阴邪”的是(A)阴虚则阳亢(B)阳盛则阴病(C)阴盛则阳病(D)阴损及阳(E)阳盛格阴75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是指(A)以阳中求阴之法调整阴阳偏衰

    15、(B)以阴中求阳之法调整阴阳偏衰(C)泻热之法,调整阳偏衰(D)以补阴之法,治疗阴虚阳亢之证(E)以补阳之法,治疗阴虚阳亢之证76 “百病多由痰作祟 ”的原因是(A)痰可扰乱神明(B)痰可化风化火(C)痰阻碍气血运行(D)痰似风善行数变(E)痰可随气升降无处不到77 望神重点是观察(A)面色(B)神情(C)两目(D)形体(E)姿态78 面色随四季不同而微有变化,相应于冬季的面色为(A)稍黄(B)稍白(C)稍青(D)稍赤(E)稍黑79 舌诊脏腑部位分属,舌边属于(A)心肺(B)肝胆(C)肾(D)肠(E)脾胃80 舌色红绛苔少或无苔者,提示的证候是(A)湿热证(B)阴虚证(C)实热证(D)阳虚证(

    16、E)血虚证81 舌根所候的脏腑一般是(A)肝胆(B)肾(C)脾胃(D)三焦(E)心肺82 呼吸急促似喘,喉间有哮鸣音者,称为(A)喘(B)哮(C)短气(D)上气(E)独语83 咳嗽阵发,连声不断,咳止时带吸吼音者,称为(A)燥咳(B)顿咳(C)干咳(D)寒咳(E)白喉84 下列安神药中有利尿通淋功效的是(A)朱砂(B)琥珀(C)磁石(D)龙骨(E)酸枣仁85 吴茱萸具有散寒止痛作用,主要用于治疗的病证是(A)寒凝肝脉之寒疝腹痛(B)胸阳痹阻之胸痹痛(C)脾胃虚寒之脘腹冷痛(D)肝郁气滞之胁肋胀痛(E)寒湿阻络之肢体冷痛86 香附、柴胡、青皮、佛手、香橼均具有的功效是(A)行气健脾(B)疏肝解郁

    17、(C)调经止痛(D)和中化痰(E)燥湿化痰87 既可行气止痛,又可温肾纳气,可治疗肾不纳气之虚喘的药物是(A)木香(B)檀香(C)沉香(D)川楝子(E)乌药88 下列安神药中有润肠通便功效的是(A)酸枣仁(B)朱砂(C)龙骨(D)磁石(E)柏子仁89 具有收敛止血之功效,主要用于肺胃出血的药物是(A)白及(B)紫珠(C)仙鹤草(D)棕榈炭(E)白茅根90 既能补血,又能活血的药物是(A)阿胶、白芍(B)鸡血藤、桃仁(C)熟地黄、当归(D)丹参、川芎(E)鸡血藤、当归91 功善引血下行的药物是(A)莪术(B)牛膝(C)延胡索(D)川芎(E)当归92 治疗阴虚肺燥,干咳无痰,口干舌燥者。应首选(A)石膏(B)芦根(C)天花粉(D)黄芩(E)知母93 既有清肺化痰作用,又可治疗胸痹的药物是(A)薤白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试卷]中医助理执业医师模拟试卷15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hopesteam27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