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试卷]中医内科学(虚劳)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 资源ID:887694       资源大小:38.50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试卷]中医内科学(虚劳)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1、中医内科学(虚劳)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1 理虚元鉴所说的“ 治虚有三本 ”,是指哪三脏(A)心、肝、肾(B)肺、肝、肾(C)心、肝、脾(D)脾、肝、肾(E)肺、脾、肾2 中医内科中范围最广的一个病证是(A)内伤发热(B)胃痛(C)感冒(D)虚劳(E)中风3 以下哪一项不是虚劳的病因病机(A)禀赋薄弱,体质不强(B)情志不舒,肝气郁滞(C)饮食不节,损伤脾胃(D)烦劳过度,损伤五脏(E)大病久病,失于调理4 首先提出虚劳病名的著作是(A)内经(B) 金匮要略(C) 难经(D)诸病源候论(E)不居集5 虚劳感邪之后,易伤元气,宜扶正祛邪。治疗选用(A)化积丸(B)薯蓣丸(C)四七汤(D)神术

    2、散(E)保元汤6 虚劳的治疗原则为(A)补益(B)补益气血(C)调补阴阳(D)标本兼顾(E)补虚泻实7 虚劳,症见咳嗽无力,痰液清稀,短气自汗,声音低怯,面白神疲,肢体无力,舌淡,苔白,脉弱。证属(A)脾气虚(B)心气虚(C)肺气虚(D)肾气虚(E)气血虚8 论述了“五损 ”的症状与转归的医著为(A)内经(B) 难经(C) 不居集(D)诸病源候论(E)医宗必读9 对虚劳的辨证以何为纲(A)气血阴阳(B)五脏虚候(C)气血不足(D)阴阳失调(E)以上皆非10 患者心悸,胸闷气短,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最佳选方为(A)保元汤(B)附子理中汤(C)苓桂术甘汤(D)右归丸(E)以上

    3、都不是11 患者干咳,咽燥,咯血,身热,盗汗面色潮红,治宜(A)养阴润肺(B)滋补肾阴(C)益气温阳(D)滋阴养血(E)以上皆不是11 患者面色萎黄,食少,形寒,神倦乏力,少气懒言,大便溏薄,肠鸣腹痛,每因受寒或饮食不慎而加剧,舌质淡,苔白,脉弱。12 辨证为(A)脾阳虚(B)心阳虚(C)肾阳虚(D)脾气虚(E)心气虚13 治法为(A)温补脾肾(B)补虚益气(C)健脾养心(D)健脾益气(E)温中健脾14 选方为(A)四君子汤(B)大建中汤(C)附子理中汤(D)金匮肾气丸(E)参苓白术散15 腹中冷痛较甚,可加用(A)白芍、甘草(B)高良姜、香附或丁香、吴茱萸(C)桑寄生、生地(D)当归、川芎(

    4、E)茯苓、白术16 食后腹胀及呕逆者,可加用(A)木瓜、茯苓(B)生姜、白芍(C)枳壳、陈皮(D)砂仁、半夏、陈皮(E)茯苓、白术16 患者男,78 岁,有肾功能不全病史,体质衰弱,现短气自汗,声音低怯,时寒时热,平素易于感冒,面白,舌质淡,脉弱。17 辨证为(A)肺气虚(B)肺阴虚(C)卫气虚(D)肾气虚(E)心气虚18 治法为(A)补益肺气(B)补益肺阴(C)补虚固卫(D)补肾益气(E)补心健脾19 选方为(A)补肺汤(B)四君子汤(C)玉屏风散(D)金匮肾气丸(E)归脾汤19 某患者,男性,40 岁,近日心悸失眠,心烦,潮热,盗汗,口舌生疮,面色潮红,舌红少津,脉细数。20 此辨证为(A

    5、)心阴虚(B)心气虚(C)心脾两虚(D)心血虚(E)心肾两虚21 治法以下列何者为宜(A)养血安神(B)补气养心(C)滋补心肾(D)益气补血,健脾养心(E)滋阴养心22 最佳方剂为(A)归脾汤(B)沙参麦冬汤(C)天王补心丹(D)养心汤(E)四物汤22 A头痛耳鸣B腰酸遗精C体倦乏力D健忘失眠E白带清稀23 虚劳属肾阴虚者,可见24 虚劳属肝阴虚者,可见25 虚劳辨证的纲领是(A)虚实(B)寒热(C)气血(D)阴阳(E)标本26 虚劳的病因为(A)禀赋薄弱,素质不强(B)烦劳过度,损伤五脏(C)饮食不节,损伤脾胃(D)大病久病,失于调理(E)误治失治,损耗精气27 虚劳的转归、预后与哪些因素有

    6、关(A)体质强弱(B)脾肾的盛衰(C)能否解除致病原因(D)起病的病因(E)是否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及护理28 虚劳的辨证要点是(A)辨别五脏气血阴阳亏虚(B)辨寒热(C)辨有无兼杂病证(D)辨病情轻重(E)辨病程长短中医内科学(虚劳)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理虚元鉴.治虚有三本:“治虚有三本,肺、脾、肾是也。肺为五脏之天,脾为百骸之母,肾为性命之根,治脾、治肺、治肾,治虚之道毕矣。”【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2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导致虚劳的病因甚多,主要有以下方面:禀赋薄弱,素质不强;禀劳过度,损伤五脏;

    7、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大病久病,失于调理;误治失治,损耗精气。【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4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虚劳的治疗宜扶正与祛邪兼顾,应用薯蓣丸治疗。【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6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7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8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对虚劳的辨证应以气、血、阴、阳为纲,五脏虚候为目。【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证为虚劳心阳虚证型,治以益气温阳,选用保元汤。【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11 【正确答案】 A

    8、【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12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13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14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15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1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证为虚劳脾阳虚证型,治以温中健脾,选用附子理中汤。腹中冷痛较甚,为寒凝气滞,可加高良姜、香附或丁香、吴茱萸温中散寒,理气止痛。食后腹胀及呕逆者,为胃寒气逆,加砂仁、半夏、陈皮温中和胃降逆。腹泻较甚者,为阳虚温甚,加肉豆蔻、补骨脂、苡仁温补脾肾,涩肠除湿止泻。【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17 【正确答案】 A【

    9、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18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19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20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21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22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23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2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肾阴虚证可见腰酸,遗精,两足萎弱,眩晕,耳鸣,甚则耳聋,口干,咽痛,颧红,舌红,少津,脉沉细;肝阴虚证可见头痛,眩晕,耳鸣,目干畏光,视物不明,急躁易怒,或肢体麻木,筋惕肉瞤,面潮红。【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25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虚劳的证候虽多,但总不离开五脏,而五脏之辨,又不外乎气、血、阴、阳,故对虚劳的辨证应以气、血、阴、阳为纲。【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26 【正确答案】 A,B,C,D,E【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27 【正确答案】 A,B,C,E【试题解析】 虚劳一般病程较长,多为久病痼疾,其转归及预后,与体质的强弱,脾肾的盛衰,能否解除致病原因,以及是否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护理等因素有密切关系。【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28 【正确答案】 A,C【知识模块】 中医内科学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试卷]中医内科学(虚劳)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roleaisle13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