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内科学(伤寒论)模拟试卷 7 及答案与解析1 太阳伤寒与中风的鉴别要点,下列解答哪项是正确的(A)或已发热、或未发热(B)恶寒与否(C)恶风与否(D)汗出与否(E)头痛与否2 呕吐肠鸣下利,心下痞满不痛,最适宜用的方剂是(A)半夏泻心汤(B)生姜泻心汤(C)甘草泻心汤(D)大柴胡汤(E)十枣汤3 太阳伤寒表实证见“ 未发热 ”的原因,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卫阳不足,无力与邪抗争(B)感邪较轻(C)风寒较重,卫阳郁闭,未能及时达表抗邪(D)邪热内郁,不能外发(E)以上都不是4 太阳中风汗出的机理是(A)阳虚不能固摄于外(B)风寒外袭,卫阳不固,营不内守(C)卫虚失固,腠理疏松(D)外邪化热,
2、热迫津出(E)卫气不共营气谐和5 以下哪项不属于太阳病提纲(A)头痛(B)恶寒(C)项强(D)脉浮(E)身体痛6 以下哪项不是麻黄汤的禁忌证(A)淋家(B)疮家(C)虚家(D)亡血家(E)汗家7 桂枝去芍药汤,去芍药的理由是(A)因阴液未伤(B)因无腹痛(C)芍药阴柔,有碍宣通阳气(D)更利于解表(E)无须调和营卫8 麻黄汤证“ 无汗而喘” 的机理是(A)风寒束表,腠理闭塞,肺气不宣(B)外寒内饮,壅塞于肺,肺失清肃(C)风寒束表,卫强营弱,肺气上逆(D)素有喘疾,外感风寒,引动宿疾(E)风寒束表,久郁化热,肺气上逆9 大青龙汤证的病因病机是(A)风寒束表,阳郁化热,表寒里热(B)风寒犯表,内
3、陷心胸,心神受扰(C)风寒犯表,营卫不和,卫闭营郁(D)风寒袭表,营卫不和,卫强营弱(E)素有郁热,复感风寒,外寒内热10 葛根黄芩黄连汤的病机是(A)热盛于里,邪热下迫大肠(B)重在表证未解,外邪内迫肠道而下利(C)太阳少阳合病(D)大肠滑脱不禁(E)以上都不是11 原文“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 治宜(A)小青龙汤(B)五苓散(C)猪苓汤(D)茯苓甘草汤(E)以上都不是12 原文“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 治宜(A)桂枝加葛根汤(B)瓜蒌桂枝汤(C)葛根汤(D)大承气汤(E)以上都不是13 患者太阳病,医下之,脉促胸满者,治宜(A)理中汤(B)理中
4、丸(C)桂枝去芍药汤(D)桂枝汤(E)小建中汤14 原文“伤寒解后,虚赢少气,气逆欲吐” 治宜(A)小柴胡汤(B)黄芩汤(C)桂枝加葛根汤(D)理中汤(E)竹叶石膏汤15 关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用量以下哪项说法正确(A)麻黄四两,杏仁五十个,甘草二两,石膏半斤(B)麻黄六两,杏仁五十个,甘草二两,石膏半斤(C)麻黄四两,杏仁五十个,甘草二两,石膏三两(D)麻黄四两,杏仁五十个,甘草二两,石膏四两(E)以上都不是16 炙甘草汤证的脉症见(A)心下悸,头眩,身 动(B)伤寒脉结代,心动悸(C)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D)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E)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17 结胸证最基本的脉证特
5、点是(A)按之痛,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B)按之痛,寸脉大,关脉沉(C)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紧(D)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E)按之痛,寸脉浮大,关脉沉18 半夏泻心汤的功效是(A)泄热和胃消痞(B)扶阳和胃消痞(C)降逆和胃消痞(D)散水和胃消痞(E)补中和胃消痞19 半夏泻心汤的药物组成是(A)大黄、黄芩、黄连、半夏、干姜、人参、大枣、炙甘草(B)大黄、黄芩、黄连、半夏、生姜、人参、大枣、炙甘草(C)黄芩、黄连、半夏、干姜、生姜、人参、大枣、炙甘草(D)黄芩、黄连、半夏、干姜、人参、大枣、炙甘草(E)黄芩、黄连、半夏、生姜、人参、大枣、炙甘草19 A风寒袭表,营卫不和B邪热壅肺,肺失肃降
6、C腠理闭塞,肺气不降D表寒内饮,肺气不降E以上均错20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咳喘在于21 麻杏石甘汤证的咳喘在于21 A恶寒,发热,无汗,咳而微喘,脉浮紧B头痛,发热,无汗,项背强,脉浮紧C恶寒,发热,头痛,无汗,烦躁,脉浮紧D恶寒,发热,头痛,汗出,项背强,脉浮缓E恶风寒,头痛,无汗,身疼痛,脉阴阳俱紧22 可用大青龙汤治疗23 可用小青龙汤治疗23 A大黄、黄芩、黄连、半夏、干姜、人参、大枣、炙甘草B大黄、黄芩、黄连、半夏、生姜、人参、大枣、炙甘草C黄芩、黄连、半夏、干姜、生姜、人参、大枣、炙甘草D黄芩、黄连、半夏、干姜、大枣、炙甘草E黄芩、黄连、半夏、生姜、大枣、炙甘草24 生姜泻心汤的药
7、物组成是25 半夏泻心汤的药物组成是25 A小建中汤B苓桂术甘汤C干姜附子汤D甘草干姜汤E芍药甘草汤26 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治疗宜用27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治疗宜用27 A葛根黄芩黄连汤B白头翁汤C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D大青龙汤E以上都不是28 喘而汗出伴利遂不止,脉促者,选用何方治疗29 喘而汗出伴痰涎雍者,选用何方治疗29 A桂枝汤B天麻钩藤饮C麻黄汤D大青龙汤E小青龙汤30 治疗太阳中风表虚证的是31 治疗太阳伤寒表实证的是中医内科学(伤寒论)模拟试卷 7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伤寒论2 【正确答案
8、】 A【试题解析】 “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鞭,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鞭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鞭也,甘草泻心汤主之。”半夏泻心汤治寒热交结之痞;生姜泻心汤治水与热结之痞;甘草泻心汤治胃虚气结夹湿之痞。【知识模块】 伤寒论3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伤寒论4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伤寒论5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伤寒论6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9、 伤寒论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太阳病用下法是为误治,下后表邪未解,是宜桂枝汤更发汗。但此时出现胸满,是由下法损及脾阳,以致阳衰胃逆,浊气充塞。是以胸满。当去芍药之酸寒,以解表邪。【知识模块】 伤寒论8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伤寒论9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伤寒论10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伤寒论11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伤寒论12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伤寒论13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伤寒论14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伤寒论15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伤寒论16 【
10、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伤寒论17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伤寒论18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伤寒论19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伤寒论【知识模块】 伤寒论20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伤寒论21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伤寒论【知识模块】 伤寒论22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伤寒论23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伤寒论【知识模块】 伤寒论24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伤寒论25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伤寒论【知识模块】 伤寒论26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伤寒论27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伤寒论【知识模块】 伤寒论28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伤寒论29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伤寒论【知识模块】 伤寒论30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伤寒论3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伤寒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