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儿科学练习试卷 55 及答案与解析1 A新加香薷饮B人参养荣汤C麻杏石甘汤D沙参麦冬汤E人参五味子汤1 顿咳恢复期,肺阴耗损证用方为2 顿咳恢复期,脾胃气虚证用方为3 A清营汤B归脾汤C补中益气汤D柴胡疏肝散E犀角地黄汤3 紫癜血热妄行证的用方是4 紫癜气不摄血证的用方是5 A黄连解毒汤B普济消毒饮C五味消毒饮D银翘散E桑菊饮5 治疗痄腮温毒在表证,首选方为6 A健脾丸B理中汤C枳实导滞丸D香砂六君子汤E木香大安丸或消乳丸6 小儿积滞脾虚夹积证的用方是7 小儿积滞乳食内积证的用方是8 A恶寒发热,呛咳不爽,呼吸气急,痰白而稀B发热恶风,咳嗽气急,痰黄而黏,口渴咽红C发热烦躁,咳嗽喘促,气急
2、鼻煽,喉问痰鸣D低热盗汗,干咳无痰,面色潮红,舌红少苔E面白少华,动则汗出,咳嗽无力,纳差便溏8 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的临床表现为( )9 肺炎喘嗽肺脾气虚证的临床表现为( )10 A保和丸B三拗汤及苏子C黛蛤散及桑白皮D葶苈子、代赭石E大黄、玄明粉、枳实10 感冒挟滞证,偏食滞者,加用11 感冒挟滞证,偏腑热者,加用12 A清热和胃B清泄心脾积热C滋阴潜阳,引火归元D清热解毒,通腑泻火E养阴生津,清热润喉12 鹅口疮心脾积热证的治则是13 鹅口疮虚火上浮证的治则是14 A外感风热B热妄行C阴虚火旺D气滞血瘀E气不摄血14 紫癜色淡,反复发作,病程较长,面色少华,神疲纳差,舌质淡红,应为15 紫
3、癜色鲜红,伴发热,心烦口渴,或腹痛,衄血、便血,舌红苔黄,应为16 A心脾肾B心肝肾C脾肾肝D心肝E肺脾16 急惊风的病位在17 慢惊风的病位在18 A颅囟经 B 幼科发挥 C 幼幼集成 D小儿药证直诀 E温病条辨18 “纯阳学说 ”首见于19 “稚阴稚阳学说 ”首见于19 A六味地黄丸 B玉女煎 C大补阴丸 D沙参麦冬汤 E一贯煎 20 治疗口疮虚火上浮型可用何方加味( )21 治疗鹅口疮虚火上浮型可用何加 n 味( )21 A惊搐不止 B十指开合 C肘臂伸缩 D手如挽弓 E手足头身动摇 22 惊风八候中,“ 搐” 是指 ( )23 惊风八候中,“ 引” 是指 ( )24 治疗百日咳痉咳期首
4、选方剂是( )(A)止嗽散(B)桑菊饮(C)泻白散(D)麻杏石甘汤(E)桑白皮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25 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热毒壅盛证首选方剂为( )(A)五味消毒饮(B)仙方活命饮(C)柴胡葛根汤(D)黄连解毒汤(E)普济消毒饮26 在下列情况中,母亲仍应哺乳的是( )(A)乳汁数量少(B)重症肾脏病(C)身体过弱(D)患有传染病(E)重症心脏病27 面呈红色,多为( )(A)实证(B)瘀证(C)虚证(D)寒证(E)热证28 小儿暑温出现高热、昏迷、抽风、痰鸣的病机为(A)暑邪入里,上扰清阳(B)通降失司,气机不利(C)热盛生风,风盛动痰(D)气阴两衰,耗血动血(E)暑热内陷心营29 鹅口疮的主要
5、特征是(A)口腔周围及舌体生白色小疮点(B)口腔内红赤溃烂(C)咽喉部有白假膜,状如鹅口(D)口腔舌上满布白屑,形如雪片(E)口腔颊粘膜见白色斑点30 治疗小儿痰热咳嗽的首选方剂是(A)桑白皮汤(B)温胆汤(C)泻白散(D)千金苇茎汤(E)清宁散31 哮喘缓解期,脾气虚弱的治法是(A)补脾益气(B)健脾益气(C)健脾化痰(D)健脾定喘(E)健脾清肺32 下列哪项不是风热咳嗽的主症(A)恶寒发热(B)脉象浮数(C)咳嗽不爽(D)痰白稀薄(E)咽红疼痛33 下列关于麻疹预防、护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流行期,未患过麻疹的小儿尽量不去公共场所(B)一旦与麻疹患儿接触,应立即隔离观察(C)卧室
6、空气要流通(D)注意补足水分(E)出疹期间勿洗脸、洗眼34 下列哪种情况下,应给小儿及时断奶( )。(A)年龄已过 1 岁(B)母乳不足(C)母乳充足(D)小儿患热病(E)母亲患热病35 治疗夏季热上盛下虚的首选方剂是(A)温下清上汤(B)白虎汤合金匮肾气丸(C)竹叶石膏汤合附桂八味丸(D)清热和胃丸合六味地黄丸(E)以上都不是36 硬肿症患儿应复温保暖,暖箱的开始温度应为(A)26(B) 27(C) 28(D)29(E)3037 顿咳的病程较长可持续(A)2 周(B) 1 月(C) 2 月(D)23 个月(E)以上都不是38 将古代分述之各类迟证归纳在一起,并冠以“五迟“ 之称的医籍是(A)
7、诸病源候论(B) 小儿药证直诀(C)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D)医宗金鉴.幼科心法(E)保婴撮要39 治疗痄腮邪毒引睾窜腹,首选方剂是(A)龙胆泻肝汤(B)金铃子散(C)橘核丸(D)导气汤(E)清热消毒散40 下列小儿动作发育规律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头尾规律(B)远近规律(C)左右规律(D)由不协调到协调(E)由粗动作到精细动作41 小儿胃阴不足型厌食证的治法是(A)调脾助运(B)养胃育阴(C)健脾益气(D)和脾助运(E)以上都不是42 母乳喂养,增加辅食和断奶最适宜的时间(A)23 个月加辅食,812 个月断奶(B) 23 个月加辅食,1216 个月断奶(C) 45 个月加辅食,1218 个月
8、断奶(D)45 个月加辅食,1620 介月断奶(E)半岁后加辅食,1 岁左右断奶43 哮喘缓解期肺气虚弱者,治疗首选方剂为(A)六君子汤(B)人参胡桃汤(C)玉屏风散(D)桂枝加黄芪汤(E)补中益气汤44 小儿泄泻的好发年龄哪种说法正确(A)1 岁以下(B) 2 岁以下(C) 3 岁以下(D)4 岁以下(E)5 岁以下45 以下除哪项外,均是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病因( )(A)产伤外伤瘀滞(B)急慢性出血(C)诸虫耗气伤血(D)后天喂养不当(E)先天禀赋不足46 猩红热邪侵肺卫型,治法是( )(A)清气凉营,泻火解毒(B)疏风散热(C)清热解毒(D)清热解毒,利咽消肿(E)辛凉宣透,清热利咽
9、中医儿科学练习试卷 55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医儿科学2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中医儿科学3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中医儿科学4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医儿科学5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医儿科学6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儿科学7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中医儿科学8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肺炎喘嗽9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肺炎喘嗽10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儿科学11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中医儿科学12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医儿科学13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10、 中医儿科学14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中医儿科学15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医儿科学16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医儿科学17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医儿科学18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儿科学19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我国现存最早的儿科专著颅囟经将小儿的生理特点概括为“纯阳”,清代医家吴鞠通的温病条辨运用阴阳理论,将小儿的生理特点概括为“稚阴稚阳学说”。【知识模块】 中医儿科学【知识模块】 中医儿科学20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儿科学2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虚火上浮型口疮和虚火上浮型鹅口疮治疗可选用六味地黄丸加
11、味,两者属于异病同治,前者首选六味地黄丸加肉桂,后者首选知柏地黄丸。【知识模块】 中医儿科学【知识模块】 中医儿科学22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医儿科学2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搐”指肘臂伸缩;“引”指手如挽弓。【知识模块】 中医儿科学24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百日咳25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流行性腮腺炎26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儿童保健27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四诊概要28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医儿科学29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医儿科学30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中医儿科学31 【正确答案】 C【知
12、识模块】 中医儿科学32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医儿科学33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辨证和治疗原则。34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婴儿的喂养。35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儿科学36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医儿科学37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医儿科学38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医儿科学39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儿科学40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医儿科学41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医儿科学42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儿科学43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医儿科学44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医儿科学4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病因主要有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喂养不当、诸虫耗气伤血和急慢性出血。【知识模块】 中医儿科学46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邪侵肺卫,见于猩红热起病之初,为时较短,治宜辛凉宣透,清热利咽。【知识模块】 中医儿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