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试卷]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练习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

    • 资源ID:884666       资源大小:36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试卷]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练习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

    1、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练习试卷 4 及答案与解析1 某地农民在家用散装白酒宴请村民,酒席未散,就有多人恶心、呕吐,后该村卫生院 1 天内陆续收到 17 名参加宴席的患者,主诉为视力模糊、呼吸困难,后来 1人失明,3 人死亡,此发病物质是(A)甲醇(B)乙醇(C)甲醛(D)氢氰酸(E)铅2 北方中年男性,午餐食品为馒头、酱肉、腌菜和马铃薯汤,进餐后 1 个多小时出现口唇指尖青紫,头晕、无力,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应首先考虑的是(A)亚硝酸盐食物中毒(B)肉毒梭菌食物中毒(C)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D)沙门菌属食物中毒(E)发芽马铃薯中毒3 某食堂,将病死的一头小牛制成卤牛肉出售,食用者均发病,大多

    2、数病人发烧,腹痛、腹泻,大便为黄绿色水样便,据此,可初步诊断为(A)沙门菌属食物中毒(B)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C)肉毒杆菌毒素中毒(D)蜡样芽孢杆菌属食物中毒(E)变形杆菌属食物中毒4 15 岁少女,因减肥而限食,近日出现畏光、流泪,口腔溃疡,舌肿痛,鼻唇沟、眉间有黄色鳞状样物质,实验室检查红细胞和红细胞比积均下降,其最有可能缺乏的是(A)蛋白质(B)铁(C)维生素 A(D)维生素 B1(E)维生素 B25 38 岁黑龙江妇女,轻微活动后即感气促、胸闷,临床检查发现其心脏扩大,心律失常,红细胞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下降,其最有可能缺乏的是(A)铁(B)锌(C)硒(D)氟(E)维生素 B16 1

    3、0 岁男童,好素食,近半年来感觉疲倦、乏力、头晕、记忆力减退、学习注意力不集中、活动后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经诊断为营养缺乏症,其最可能缺乏的是(A)钙(B)铁(C)锌(D)维生素 A(E)维生素 C7 11 个月婴儿,出生后一直人工喂养牛奶,第 3 个月开始添加辅食鸡蛋,极少户外活动。孩子消瘦,生长缓慢,且出现鸡胸等骨骼异常。这位婴儿最有可能缺乏的是(A)维生素 A(B)维生素 D(C)铁(D)钙(E)磷8 5 岁男孩,厌食,口腔多处溃疡,查体后发现其身高、体重明显低于同龄缺乏的是(A)铁(B)锌(C)维生素 A(D)维生素 B2(E)维生素 C9 5 个月的婴儿,母乳喂养,出生以来一直有呕吐

    4、、心跳快、呼吸困难等症,后因强直性痉挛、心力衰竭而死亡,其最有可能缺乏的是(A)铁(B)锌(C)硒(D)维生素 B1(E)蛋白质10 一海员将鲨鱼的肝脏带回煮熟,供其两幼子食用后,出现皮肤潮红、恶心、呕吐、肌无力等症状,其最有可能的原因是(A)维生素 A 中毒(B)维生素 D 中毒(C)维生素 E 中毒(D)鲨鱼的肝脏有剧毒(E)肝脏被其他有毒物质污染11 某地妇女进食自制面酱后数小时出现乏力、头晕等症状,以视力模糊、眼睑下垂、言语不清、吞咽困难等特征,最可能是(A)葡萄球菌食物中毒(B)沙门菌食物中毒(C)亚硝酸盐食物中毒(D)肉毒梭菌食物中毒(E)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12 一家 3 人,早

    5、餐食品是剩饭和鲜沙丁鱼,后出现皮肤潮红、头晕、头痛、心悸、胸闷及血压下降等症状,其最有可能的原因是(A)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B)变形杆菌属食物中毒(C)葡萄球菌食物中毒(D)组胺中毒(E)氰苷中毒13 一谷物的赖氨酸评分为 0.44,苏氨酸 0.75,异亮氨酸 0.89,蛋氨酸 1.09,色氨酸 1.1013 该谷物的氨基酸分是(A)0.44(B) 0.75(C) 0.89(D)1.09(E)1.1014 该谷物的最限氨基酸是(A)苏氨酸(B)异亮氨酸(C)赖氨酸(D)蛋氨酸(E)色氨酸15 一鸭场用新购饲料喂饲小鸭,2 天后出现大批死亡,在解剖中发现死亡小鸭的肝脏均有明显的损伤,表现为肝实

    6、质细胞坏死,胆管上皮增生等急性病变。15 可初步认为该饲料含有(A)N-亚硝基化合物(B)多环芳烃化合物(C)有机磷(D)黄曲霉毒素(E)杂环胺类化合物16 降低食品中该致病物质的办法是(A)高温加热(B)紫外线照射(C)加酸去毒(D)次氯酸消毒(E)加入抗氧化物质17 一小卖部用硫黄熏蒸蜜饯、鲜笋,使其颜色保持鲜艳,后被食品卫生监督人员查处。17 使用硫黄的主要作用是(A)防腐(B)抗氧化(C)漂白(D)着色(E)发色18 具有该作用的物质是(A)二氧化硫(B)三氧化二硫(C)硫(D)硫酸(E)硫化氢19 该行为被查处的原因是(A)硫黄为有毒物质,不能在食品中使用(B)硫黄作为食品添加剂不能

    7、用于蜜饯(C)硫黄作为食品添加剂不能用于鲜笋(D)硫黄不能使上述食品颜色保持鲜艳(E)硫黄使用量过多20 经检测,某食物每百克中视黄醇当量为 310g,能量 577kJ。现已知推荐的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成年轻体力劳动者视黄醇当量为 800g,能量为 2600kcal20 营养素密度为(A)5.37310 -3(B) 0.2219(C) 0.3875(D)0.5373(E)2.580621 能量密度为(A)5.30810 -2(B) 0.2219(C) 0.3077(D)0.5373(E)4.50622 INQ 值为(A)0.1370(B) 0.5727(C) 1(D)1.7461(E)7.

    8、30123 A6265,30 秒钟B62 65,30 分钟C72 75,1516 秒钟D7275,1516 分钟E80,10 分钟 23 奶低温消毒应选用24 奶高温消毒应选用25 A钾B钠C钙D铁E锌25 高温环境中最易丢失的是26 低温环境中最易缺乏的是27 苯作业工人应注意补充28 A1B1/2C1/3D3/4E1/1028 孕期优质蛋白质应占总蛋白的29 计算大豆碳水化合物能量时,结果要乘系数30 非血红素铁吸收率为31 A不得超过允许限量B作为伪造手段C对人体安全无害D不得加入食品添加剂E不应有破坏作用 31 使用食品添加剂必须经过规定的食品毒理学安全评价程序的评价,证明在使用限量内

    9、长期使用32 食品添加剂应不影响食品感官性质和原味,对食品营养成分33 食品添加剂应有严格的质量标准,其有害杂质34 不得使用食品添加剂掩盖食品的缺陷或35 未经卫生部允许,婴儿及儿童食品36 A苯甲酸、山梨酸、丙酸B糖精、甘草、甜味菊苷C硝酸盐、亚硝酸盐D硫磺、亚硫酸钠E没食子酸丙酯、二丁基羟甲苯36 我国常用的食品防腐剂有37 我国常用的食品发色剂有38 我国常用的食品漂白剂有39 我国常用的食品甜味剂有40 我国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有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练习试卷 4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C2 【正确答案】 D3 【正确答案】 C4 【正确答案】 E5 【正确答案】 D6 【正确答案】

    10、A7 【正确答案】 B8 【正确答案】 E9 【正确答案】 A10 【正确答案】 E11 【正确答案】 D12 【正确答案】 B13 【正确答案】 C14 【正确答案】 A15 【正确答案】 C16 【正确答案】 D17 【正确答案】 C18 【正确答案】 D19 【正确答案】 B20 【正确答案】 B21 【正确答案】 D22 【正确答案】 A23 【正确答案】 A24 【正确答案】 E25 【正确答案】 B26 【正确答案】 D27 【正确答案】 D28 【正确答案】 A29 【正确答案】 C30 【正确答案】 D31 【正确答案】 E32 【正确答案】 A33 【正确答案】 D34 【正确答案】 C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试卷]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练习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周芸)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