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药物流行病学练习试卷 1(无答案)1 苯丙醇胺是一种合成的拟交感神经药,其结构与收缩血管的胺类和兴奋中枢神经的药物相似,其药理性质已证明该药可收缩血管,升高血压,这些资料表明(A)该药引起人出血性脑病中有生物学合理性(B)该药引起人出血性脑病中有生物联系一贯性(C)该药的出现早于出血性脑病中的发现(D)服用该药越多,出现出血性脑病中的机率越大(E)服用该药越多,出现出血性脑病中的机率越大2 关于病例组报告,下列哪些是错误的(A)可用来对不良反应的发病率做定量评估(B)缺乏对照(C)如果病例组报告报道发现某疾病所有患者都是 60 以上的男性,则可下结论:该疾病和 60 岁以上的男性有联系(D)不
2、能用于检验假设(E)在确定问题的因果性质方面并不是很有用3 消化性溃疡与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的联系以不同的研究方式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人群中得到重现说明(A)非甾体抗炎药引起消化性溃疡具有生物学合理性(B)患消化性溃疡的人一定有吸烟史(C)非甾体抗炎药引起消化性溃疡具备联系的一贯性(D)没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的人,一定不得消化性溃疡(E)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越多,则病情越重4 关于个例报道哪项是错误的(A)即对个别病例的简单报道(B)个例报道的用处是指出有关药物效应方面的假设(C)个例报道常用来作因果性评述(D)个例报道常常是起抛砖引玉的作用(E)个例报道没有比较对照5 关于率的计算公式,下列哪项是
3、正确的(A)发生某现象的观察单位数/可能发生此现象的观察单位总数(B) (发生某现象的观察单位数/可能发生此现象的观察单位总数 )100%.(C) (可能发生此现象的观察单位总数/发生某现象的观察单位数 )(D)可能发生此现象的观察单位总数/发生某现象的观察单位数100%.(E)(发生某现象的观察单位数/发生该现象的观察单位数)100%.6 关于概率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概率是描述事件发生频率的一个度(B)概率是描述事件发生可能性的一个度量(C)概率是描述事件发生必然性的一个度量(D)概率是描述事件发生总数的一个度量(E)概率是描述事件发生偶然性的一个度量7 药物流行病学是将流行病的理论、知
4、识、方法用于:(A)研究药物在人群中的应用及效应(B)观察药物不良反应(C)观察药物的效应(D)研允药物在病人中的应用及效应(E)研究新药在人群中的应用及效应8 关于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选择,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个例报道和病例组报告提出联系的假设(B)长期趋向分析和病例对照研究探索联系的可能性(C)如果研究的问题并不迫切具有资金保证,也可以进行队列研究和随机临床试验(D)任何科研方法都一定是完美的,无需在实践中继续发展(E)每一种研究方法都有一定的科学价值,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应用9 药物流行病学的研究不具备哪条优势:(A)可长期、甚至几十年的研究(B)可研究其他疾病、其他药物对药物效应的
5、影响(C)可观察超量用药对人体的影响(D)可在特殊人群中进行(E)可分析某个医院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10 ADR 是下列哪项的缩写(A)药代动力学(B)血药浓度(C)药物不良反应(D)药物安全性(E)药物流行病学11 苯丙醇胺的研究中,年龄因素的选择往往会掩盖或歪曲苯丙醇胺引起出血性脑病中的真正风险,这种现象被认为(A)机会(B)偏倚(C)混杂(D)真正因果联系(E)随机变异12 药物流行病学的发展源于(A)20 世纪 40 年代(B) 20 世纪 50 年代(C) 20 世纪 60 年代(D)20 世纪 70 年代(E)20 世纪 80 年代13 某医院 2002 年中男住院病人数为 4550
6、 人,女住院病人数为 5032 人,其中女病人应用抗生素、呼吸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血液系统药物、心血管药物、妇科用药、内分泌药物后发生不良反应的人数分别为 211 人,135 人,67 人,38 人,14人,54 人,43 人,则该院 2002 年药物不良反应在女性患者中的发生率为(A)11.2%.(B) 15%.(C) 21.1%.(D)18%.(E)25%.14 某医院 2000 年中男住院病人数为 5054 人,女住院病人数为 6074 人,其中有4000 位男患者和 6000 位女患者应用了抗生素,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男患者为 100人,女患者为 250 人,则 2000 年该院应用
7、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A)3.5%.(B) 3.1%.(C) 4.3%.(D)4.6%.(E)5%.15 癌症病人中出现的药物蓄积属于(A)不稳定危害(B)致敏物耗竭(C)滞后事件(D)多重用药(E)罕有事件16 关于事件 A 的概率,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pr(A)=A 出现的次数/A 未出现的次数(B) pr(A)=A 可能出现的总次数 /A 出现的次数(C) pr(A)=A 出现的次数 /A 可能出现的总次数(D)pr(A)=A 未出现的次数/A 出现的次数(E)pr(A)=A 可能出现的总次数/A 不可能出现的次数17 下列哪些研究方法只能是前瞻性的(A)队列研究(B)随机临床试验
8、(C)病例对照研究(D)病例组报告(E)个例报道18 链接记录数据最早产生于(A)美国加州(B)法国巴黎(C)中国北京(D)加拿大萨克万何(E)英国牛津19 ADR 监测以下列何项的问世而宣告诞生(A)1964 年英国黄卡制度(B) 1965 年美国蓝卡制度(C) 1964 年法国黄卡制度(D)1965 年美国黄卡制度(E)1966 年英国黄卡制度20 下列哪项不是药物流行病学的特点(A)通过比较与对照的方法作研究(B)研究对象为个体而非群体(C)研究药物在人群中的应用及效应的学科(D)研究对象除病人外也包括健康人(E)研究目的是找出患者与非患者之间的关键性差异21 药物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是:
9、(A)个体对药物的反应(B)单个医疗单位(C)人群中有统计学意义的药效(D)人群中有统计学意义的药效和不良反应(E)人群中有统计学意义的不良反应22 下列哪种研究方法不是观察性研究(A)个例报道(B)病例组报告(C)长期趋向分析(D)队列研究(E)随机临床试验23 见上表,男住院病人中抗生素不良反应的构成比与呼吸系统药物不良反应的构成比的比值为(A)2(B) 0.5(C) 4(D)0.25(E)0.9024 关于长期趋向分析,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需用较长的时间为假设提供证据或做出否定(B)可以控制混杂度量(C)可用来区分何种因素更像真正的原因(D)又称为生态研究(E)能产生假设25 下列哪项
10、不是药物流行病学学科迅速发展的促成因素(A)新药临床试验在检测药物的安全性数据方面有缺陷(B)医疗保险的需要(C)研究分析方法有了突破(D)研究需要反复多次(E)各国药政管理日趋严格26 下列何种说法是正确的(A)病例对照研究可以计算相对危险度(B)特异危险度代表了暴露引起的疾病发生率的减少(C)特异危险度是病例对照研究计算出的统计项(D)特异危险度是暴露组的发生率与非暴露组的发生率之差(E)特异危险度是暴露组的发生率与非暴露组的发生率之比27 某医院 2001 年中住院总人数为 1900 人,其中有 900 位女病人应用了妇科药物,27 位用后发生了不良反应,则该院 2001 年应用妇科药物
11、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A)5%.(B) 6%.(C) 3%.(D)1.4%.(E)2.4%.28 某医院 1999 年中男住院病人数为 5445,女住院病人数为 5032,其中男病人应用抗生素、心血管药物、非甾体抗炎药、镇静抗癫痫药、内分泌药物、呼吸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后发生不良反应的人数分别为 198 人,146 人,32 人,51 人,35 人,66 人,22 人,则 1999 年该院药物不良反应在男性病人中的发生率为(A)20.1%.(B) 10.1%.(C) 30%.(D)25%.(E)18%.29 服用青霉素的过敏性休克及死亡发生在几分钟到几小时里,这种联系具有(A)生物学合理性(B
12、)联系的一贯性(C)联系的特异性(D)联系的时间程序(E)联系的量的强度30 某医院 2000 年男住院人数为 5000 人,女住院人数为 4000 人,其中男病人应用抗生素,呼吸系统药物,血液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循环系统药物后,发生不良反应的人数为 198 人,112 人,74 人,56 人,12 人,28 人,则在具体住院病人ADR 发生者中,抗生素引起的比值为(A)3.96%.(B) 4%.(C) 5%.(D)6.96%.(E)39.6%.31 关于发生率和患病率,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发生率是用来衡量一定时间内人群中发生某病的新病例数(B)患病率是用来衡量人群在特定时间内的病人数(
13、C)发生率衡量疾病的出现(D)患病率衡量疾病的存在(E)发生率含有“ 全部“的意思,患病率含有“新的“意思32 某医院 1998 年中住院总人数为 1900 人,其中有 900 位女病人应用了妇科药物,用药后有 3 位发生了呼吸困难,21 位起了皮疹,3 位出现了少尿,则该医院 1998年应用妇科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A)5%.(B) 3%.(C) 1.4%.(D)2.5%.(E)6%.33 某病房为时 1 年的 ADR 集中监测中,被监测的 1587 出院病人中有 20 人发生不良反应,则随机抽出 1 人的发生 ADR 的概率为(A)0.127(B) 0.05(C) 0.001(D)0.0
14、05(E)0.000134 某医院 2001 年总住院人数为 5005 人,女住院人数为 3940 人,其中女病人应用抗生素,妇科药物,呼吸系统药物,内分泌药物、血液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后发生不良反应的人数为 132 人,28 人,56 人,12 人,74 人,198 人,则在女性住院病人 ADR 发生者中,妇科药物引起的比值为(A)5.6%.(B) 7%.(C) 8.6%.(D)9.1%.(E)2.5%.35 关于药物流行学的研究程序,下列哪是错误的(A)第一步是研究代表对象的一个样本(B)第二步是把从研究样本中得出的料推论到整个人群(C)第三步再把第二步得出的结论抽象成科学的理论,即因果
15、性结论(D)为研究缬沙坦降低血压的效应,而随机选择 40 个患高血压的中年男子,给予缬沙坦或安慰剂,属于药物流行病学研究程序的第一步(E)如果某一研究结果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则科研到此为止36 目前,流行病学各种研究方法中最具说服力的方法是(A)队列研究(B)随机临床试验(C)个例报道(D)病例组报告(E)病例对照研究37 调查药物引起出生畸型时,畸型儿童的母亲由于不幸的经历,会比正常儿童的母亲对孕期用药史回忆得更确切,这种情况属于(A)测定偏倚(B)间接混杂(C)随机变异(D)正确操作(E)回忆偏倚38 开展药物流行病学研究的意义除以下哪项外(A)可长期进行(B)可在特殊人群中进行(C)可进行药物应用的研究(D)可进行药代动力学的研究(E)可进行药物经济学的研究39 药物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按其难度、复杂程度、所含信息内容,依次递进为:(A)病例对照研究链连记录数据库存医疗病历数据库存 队列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医疗病历数据库存链连记录数据库存队列研究(C)链连记录数据库存医疗病历数据库存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D)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链连记录数据库存 医疗病历数据库存(E)医疗病历数据库存病例对照研究链连记录数据库存 队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