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常见病辨证论治)历年真题汇编 1及答案与解析1 “阳病治阴 ”的方法适用于(A)阳偏盛证(B)阴偏盛证(C)阴偏衰证(D)阳偏衰证(E)阴阳俱衰证2 真热假寒证的治法是(A)以寒治热(B)寒因寒用(C)寒者热之(D)用热远热(E)用寒远寒3 补阳时,适当配用补阴药的治法是(A)阴病治阳(B)阳病治阴 (C)阴中求阳(D)阳中求阴(E)补阳益阴4 阴盛格阳应采用的治法是(A)以寒治热(B)以热治热(C)以热治寒(D)以寒治寒(E)用热远热5 阴虚不能制阳应采用的治法是(A)阴病治阳(B)阳病治阴(C)阳中求阴(D)阴中求阳(E)阴阳双补6 对阳热亢盛为主的实热证,应
2、采取的治疗原则是(A)热因热用(B)热者寒之(C)用热远热(D)以热治热(E)以热治寒7 某女 40 岁,月经漏下不止,经血色暗伴有血块已有 2 月,时见乏力倦怠,舌边尖有瘀点,脉涩,对其应采用的治则是(A)祛邪(B)扶正(C)先祛邪后扶(D)先扶正后祛邪(E)扶正与祛邪兼用8 攻补兼施治则适用于(A)真虚假实证(B)真实假虚证(C)虚实夹杂证(D)虚证(E)实证9 须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方法治疗的是(A)虚寒证(B)虚热证(C)实寒证(D)实热证(E)阴阳两虚证10 下列不属于正治法的冶疗方法是(A)虚则补之(B)热者寒之(C)实则泻之(D)寒者热之(E)通因通用11 “寒者热之 ”属
3、于(A)正治(B)反治(C)因时制宜(D)因人制宜(E)因地制宜12 下列不属于反治法的治疗方法是(A)实则泻之(B)寒因寒用(C)通因通用(D)塞因塞用(E)热因热用13 某男 48 岁,诊断为原发性肝癌两年,肌肉削瘦,乏力少气而嗜卧,腹皮苍黄,胀大如鼓,二便不利。若此时治疗时应(A)扶正(B)祛邪(C)先扶正后祛邪(D)先祛邪后扶正(E)祛邪扶正兼顾14 用寒远寒的用药原则(A)因地制宜(B)因人制宜(C)扶正祛邪(D)调整阴阳(E)因时制宜15 “塞因塞用 ”治疗法则适用于(A)虚实兼夹证(B)里实证(C)真虚假实证(D)真实假虚证(E)以上都不是16 给有瘀血的病人用活血化瘀的方法治疗
4、属于(A)扶正(B)祛邪(C)扶正与祛邪兼用(D)先祛邪后扶正(E)先扶正后祛邪17 下列属于从治法的是(A)抑强扶弱(B)标本兼治(C)实则泻之(D)热因热用(E)用寒远寒18 通因通用的治疗法则适用于(A)真虚假实证(B)真实假虚证(C)虚实夹杂证(D)虚证(E)实证18 A扶正祛邪并重B祛邪兼扶正C扶正兼祛邪D单纯祛邪E单纯扶正19 正虚邪不盛,且以正虚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证,应采用的治则是20 邪盛较重急的虚实夹杂证,应采用的治则是20 A阳虚阴盛,格阳于外的真寒假热证B里热盛极,格阴于外的真热假寒证C瘀血内阻所致的出血证D中气不足所致的脘腹胀满E实热壅积的阳明腑实证21 “通因通用 ”
5、的治法可用于22 “塞因塞用 ”的治法可用于23 “寒因寒用 ”的治法适用于23 A治热以寒B治寒以热C阳病治阴D阴病治阳E阴中求阳24 实热证的治则是25 实寒证的治则是26 虚寒证的治则是27 阴虚发热证的治则是27 A疏肝解郁,理气畅中B补益肺气C健脾养心,补益气血D行气开郁,化痰散结E益气补肾28 肝气郁结郁证治法是29 痰气郁结郁证治法是30 心脾两虚郁证治法是31 肺气虚虚劳治法是32 中医学的治疗原则有(A)调整阴阳(B)因人、因时、因地制宜(C)正治反治(D)扶正祛邪(E)标本先后33 宜采用“标本兼治 ”的病证有(A)脏腑同病(B)寒热错杂(C)气虚外感(D)阴虚痨嗽(E)热
6、结便秘34 以下是正治法的是(A)热者寒之(B)热因热用(C)寒者热之(D)虚则补之(E)实则泻之35 下列属于逆治法的是(A)通因通用(B)寒因寒用(C)热者寒之(D)虚则补之(E)实则泻之36 下列治法中属于补法的有(A)滋阴(B)温阳(C)益气(D)补血(E)发表37 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是(A)补其不足(B)实者泻之(C)虚则补之(D)损者益之(E)损其有余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常见病辨证论治)历年真题汇编 1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阳病治阴”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唐代的王冰注解为“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阳病”是指因为阴虚而阳相对偏亢的虚热之象,“治阴”
7、是指用补阴的方药来治疗。【知识模块】 常见病辨证论治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真热假寒证又称阳盛格阴证,是内热炽盛而外见寒象的证候,即阳证似阴。因内热过盛,阳气闭郁不能外达所致。故应寒因寒用,用寒凉药物治疗假寒真热证的方法。注意选项 A 是指用寒凉药治疗无假寒表现的实热证,也就是所谓的热者寒之。【知识模块】 常见病辨证论治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根据阴阳互根的理论,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临床上治疗阴虚证时,在滋阴剂中适当佐以补阳药,即阳中求阴;治疗阳虚证时,在助阳剂中适当佐以滋阴药,即阴中求阳。【知识模块】 常见病辨证论治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阴
8、盛格阳指体内阴寒过胜,阳气被拒于外,出现内真寒而外假热的症候。临床、常见某些寒证因阴寒过盛于内,反而外见肤热口渴、手足躁动不安、脉洪大等假热症状。但病人身虽热,却反而喜盖衣被;口虽渴而饮水不多,喜热饮或漱水而不欲饮;手足躁动,但神态清楚;脉虽洪大,但按之无力。治法应采用以热治热,即用温热药物治疗其假热病证。【知识模块】 常见病辨证论治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属虚热证。一般不能用寒凉药直折其热,须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方法,治当滋阴以抑阳。补阴即所以制阳。黄帝内经称这种治疗原则为“阳病治阴”。【知识模块】 常见病辨证论治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实热
9、证,是邪热亢盛,内外俱实的病证。因热邪入侵,里热炽盛,或痰瘀、宿食阻滞所致。证见壮热烦躁,面红目赤,渴喜冷饮,胸痛痰黄,腹痛拒按,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洪数、滑实等。治宜清热泻火,即热者寒之。【知识模块】 常见病辨证论治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患者为瘀血所致的崩漏证,其以邪气盛为主要矛盾,而正气尚可耐攻,治则应先祛邪后扶正,治法为活血化瘀,然后再进行补血。如先扶正后祛邪或扶正与祛邪兼用反会助邪,瘀血不去,出血不止。【知识模块】 常见病辨证论治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扶正祛邪治疗原则的认识。扶正,适用以正气虚弱为主要矛盾的虚证;祛邪,适用于以邪气亢盛为主要
10、矛盾的实证。对于正虚邪盛的虚实错杂证,可采用扶正与祛邪兼用的原则。【知识模块】 常见病辨证论治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是指当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即虚热证。一般不能用寒凉药直折其热,须用的方法,治当滋阴以抑阳。补阴即所以制阳。【知识模块】 常见病辨证论治10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通因通用”是反治法之一,是以通治通,即用通利药治疗具有实性通泄症状的病症,适用于食积腹痛。泻下不畅及膀胱湿热所致尿急,尿频,尿痛病症之类。正治法又称逆治,其用药的药性与病性相逆,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本质相一致的病证。即通过分析疾病的临床证候,辨明疾病性质寒热虚实,然后分别采用“
11、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者泻之”等不同方法去治疗。【知识模块】 常见病辨证论治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寒者热之,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寒性的疾病,用温热的方药治疗,药性与病性相逆,属于正治法。【知识模块】 常见病辨证论治12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实则泻之指对实证应采用泻除的治疗方法,如实火、燥屎、食滞、痰积、瘀血、水饮等实证,可用泻火、攻下、消导、豁痰、祛瘀、逐水等泻法,药性与病性相逆,属于正治法。【知识模块】 常见病辨证论治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肝癌患者身体赢弱无力极为严重,腹大如臌,其正气虚衰为主要矛盾,不耐攻伐。此时先祛邪更伤正气
12、,必须先用补法扶正,使正气渐渐恢复到能承受攻伐时再攻其邪,才不致发生意外事故。【知识模块】 常见病辨证论治14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用寒远寒出自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服用寒性药物时应避开寒气主令之时,即气候寒凉之际不宜使用大寒大凉药物或食物,为因时制宜。【知识模块】 常见病辨证论治1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塞因塞用,前“塞”为塞法,指补养固涩;后“塞”为塞证,指本虚标实(真虚假实 )之满胀不通的病证。即以补开塞,是指用补益药物来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证,系反治法之一。适用于因体质虚弱,脏腑精气功能减退而出现闭塞症状的真虚假实证。如血虚而致经闭者,由于血源不足,故当补益气血而
13、充其源,则无须用通药而经自来。【知识模块】 常见病辨证论治1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瘀血是邪气为主的病证,属实证。实则泻之,应采用活血化瘀的方法祛除体内的瘀血,达到邪去正复的目的,即祛邪。【知识模块】 常见病辨证论治1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从治法即反治法,为中医正治反治内容之一,是顺从疾病的症象而治的法则。如寒因寒用、热因热用、通因通用、塞因塞用。【知识模块】 常见病辨证论治18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常见病辨证论治【知识模块】 常见病辨证论治19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常见病辨证论治2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扶正祛邪治疗原则应用的掌握
14、。以正虚为矛盾主要方面的正虚邪不盛病证,应采用单纯扶正的治则;而邪盛较重急的虚实夹杂证,应采用的祛邪为主兼扶正的治则。【知识模块】 常见病辨证论治【知识模块】 常见病辨证论治2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常见病辨证论治22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常见病辨证论治2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通因通用,即用通利药(活血)治疗具有实性通泄症状(出血)的病症。塞因塞用,即以补开塞,是指用补益药物来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腹胀)的虚证。寒因寒用指治疗内真热而外假寒的方法。病的实质是真热,而表现出假寒的现象,亦即内真热而外假寒,须用寒凉药治疗。【知识模块】 常见病辨证论治【知识模块】 常
15、见病辨证论治24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常见病辨证论治25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常见病辨证论治26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常见病辨证论治2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实热证是邪热亢盛,内外俱实的病证,故治则是治热以寒;实寒证是感受阴寒之邪所致的证候,故治则是治寒以热;虚寒证是阳气虚弱所致的证候,故治则是阴病治阳;阴虚发热证是阴液不足所致的热证,故治则是阳病治阴。【知识模块】 常见病辨证论治【知识模块】 常见病辨证论治28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常见病辨证论治29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常见病辨证论治30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常见病辨证论
16、治3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肝气郁结郁证及痰气郁结郁证均为实证,治则当祛邪,故治以疏肝解郁、理气畅中及行气开郁、化痰敏结。心脾两虚郁证及肺气虚虚劳二者病因皆为本虚,治当补虚分别治以健脾养心、补益气血及补益肺气。【知识模块】 常见病辨证论治32 【正确答案】 A,B,C,D,E【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中医学治疗原则的掌握,标本先后,因人、旧时、因地制宜,正治反治,扶正祛邪,调整阴阳都属于中医学的治疗原则。【知识模块】 常见病辨证论治33 【正确答案】 C,D,E【试题解析】 标本兼治增不但消除了表面的病证(标),而且根除引发疾病的原因(本)。【知识模块】 常见病辨证论治34 【正确答案
17、】 A,C,D,E【试题解析】 正治法,指针对疾病的性质、病机,从正面治疗。如寒证用热药,热证用寒药,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等。热因热用为反治法。【知识模块】 常见病辨证论治35 【正确答案】 C,D,E【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中医正治法的掌握。虚则补之、热者寒之和实则泻之,都属治疗用药的性质、作用趋向逆病证表象而治的治疗原则,是正治法,又称为“逆治”。【知识模块】 常见病辨证论治36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补法指运用具有补益气、血、阴、阳作用的药物组方,以治疗各种虚证的方法。根据各种不同的虚证,采用不同的补法。一般可分为补气、补血、补阳、补阴、补心、补肝、补肺、补脾、补肾等方法。而选项 E 则属于祛邪的泻法。【知识模块】 常见病辨证论治37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阴阳的关系在治疗上的应用。补其不足、损者益之、虚则补之都属不足之虚性病证的治疗原则,故可用于阴阳偏衰所致病证的治疗。【知识模块】 常见病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