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药理与毒理)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1 具有抗毒素作用的清热药,不包括( )。(A)黄芩(B)黄连(C)金银花(D)石膏(E)蒲公英2 长期给药可使中枢 NA 和 DA 含量增加的中药是( )。(A)黄连、黄柏(B)茯苓、白术(C)附子、干姜(D)石膏、知母(E)以上均不是3 温热药长期给药,可引起动物机体的变化不包括( )。(A)痛阈值降低(B)体温降低(C)心率加快(D)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E)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升高4 中药药效受肠道内微生态环境影响主要是指( )。(A)肠道内 pH(B)肠道内菌群(C)肠道蠕动(D)肠道内食物(E)肠道内水分5 能
2、通过拮抗醛固酮受体发挥利尿作用的利水渗湿药是( )。(A)泽泻(B)茯苓(C)猪苓(D)茵陈(E)苦参6 解表药的代表药理作用是( )。(A)降压(B)发汗(C)抗血栓(D)调节胃肠运动(E)利尿7 与清热药“ 清泻里热” 功效相关的代表药理作用是( )。(A)调节胃肠运动(B)抗溃疡(C)强心(D)利尿(E)抗病原体8 补虚药的主要药效物质基础是( )。(A)多糖(B)无机盐(C)挥发油(D)有机酸(E)生物碱9 理气药治疗气滞、气逆证的代表药理作用基础是( )。(A)利胆(B)降压(C)抗溃疡(D)利尿(E)调节胃肠运动10 能显著抑制红细胞膜钠泵活性的成分是( )。(A)乌头碱(B)姜酚
3、(C)知母菝葜皂苷元(D)马兜铃酸(E)人参皂苷 Rb1 和 Rg111 酸味药所含鞣质的主要药理作用是( )。(A)镇静(B)降低血压(C)利尿消肿(D)止泻、止血(E)镇咳、祛痰11 A抗炎 B镇静C利尿 D解热E利胆12 理气药主要药理作用( )。13 祛风湿药主要药理作用( )。13 A辛味药 B甘味药C苦味药 D酸味药E咸味药14 主要分布于解表药、祛风湿药、芳香化湿药、温里药、理气药和开窍药中的是( )。15 主要分布于收敛药、止血药中的是( )。16 主要分布于清热药、泻下药、理气药、活血药和祛风湿药中的是( )。17 主要分布于补虚药、安神药、利水渗湿药、消食药中的是( )。1
4、8 主要分布在化痰药和温肾壮阳药中,多为矿物类和动物类药材的是( )。18 A大肠经 B肺经C肝经 D心经E肾经19 具有抗惊厥作用的中药主要归经是( )。20 具有止咳作用的中药主要归经是( )。21 具有止血作用的中药主要归经是( )。22 具有泻下作用的中药主要归经是( )。22 A发汗、解热、调整肠道运动 B抗菌、抗炎、杀虫、平喘止咳C止血、收敛、止泻 D增强或调节机体免疫功能E抗肿瘤、影响免疫系统23 辛味药的主要药理作用是( )。24 苦味药的主要药理作用是( )。25 甘味药的主要药理作用是( )。26 酸味药的主要药理作用是( )。27 咸味药的主要药理作用是( )。27 A附
5、子 B麻黄C大黄 D甘草E芥子28 炮制后能使毒性降低的中药是( )。29 炮制后能使药效保持稳定的中药是( )。30 炮制后能使抗菌作用增强的中药是( )。30 A陈皮苷 B银杏内酯C阿魏酸 D秦艽碱甲E葛根素31 葛根的主要药效物质基础是( )。32 秦艽的主要药效物质基础是( )。33 银杏的主要药效物质基础是( )。34 陈皮的主要药效物质基础是( )。35 川芎的主要药效物质基础是(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药理与毒理)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清热药的药理活性。清热药具有抗病原体、抗毒素及解热等作用,具有抗毒素作用的如金银花、蒲
6、公英、穿心莲、黄连、黄芩等,能直接中和、降解内毒素或破坏其正常结构,并能抑制内毒素引起的炎症,有效控制病情,降低死亡率。而石膏等对动物实验性发热模型有明显的解热作用,不具有抗毒素作用。【知识模块】 中药药理与毒理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四气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关系。经热性温阳药(附子、干姜)或温性补气药( 党参、黄芪)治疗后,则可使 NA 和 DA 含量升高,5-HT 含量降低。【知识模块】 中药药理与毒理3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药药理与毒理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中药绝大多数以方剂的形式通过口服吸收而发挥作用,其中有
7、些成分被肠道茵群代谢产生具有较强药理活性的产物,尤其是具有水溶性糖部分的葡糖苷成分,它们以原形物显示药理活性的可能性较小,经肠茵代谢后被水解,生成苷元而发挥其药理作用,如大黄中的番泻苷、黄芩中黄芩苷均是天然前体物,因此这类药被认为是“天然前体药物“,受肠道菌群影响较大。【知识模块】 中药药理与毒理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主要考利尿药的药理活性。大多数利水渗湿药如茯苓、猪苓、泽泻、半边莲、车前子、金钱草、茵陈等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利尿作用。其中猪苓、泽泻的利尿作用较强。茯苓有效成分茯苓素具有抗醛固酮作用;泽泻增加心钠素(ANF)含量而发挥利尿作用。【知识模块】 中药药理与毒理6 【正确
8、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解表药的药理作用。解表药具有发汗、解热、抗炎、镇痛、抗病原微生物、调节免疫等作用。【知识模块】 中药药理与毒理7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清热药的药理作用。清热药具有抗病原体、抗毒素、解热、抗炎、调节免疫及抗肿瘤等作用,与其清泄里热功效相关。主要的药效物质基础有小檗碱(黄连、黄柏、三颗针)、黄芩素(黄芩)、苦参碱(苦参、山豆根)、绿原酸(金银花 )、异绿原酸 (金银花) 、连翘酯苷(连翘)、色胺酮( 板蓝根、青黛)、穿心莲内酯(穿心莲 )、癸酰乙醛( 鱼腥草) 、青蒿素(青蒿)等。【知识模块】 中药药理与毒理8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9、 中药药理与毒理9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中药药理与毒理10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药药理与毒理11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药药理与毒理【知识模块】 中药药理与毒理12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中药药理与毒理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理气药和祛风湿药的药理作用。理气药具有调节胃肠运动、调节消化液分泌、利胆、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调节子宫平滑肌等作用;祛风湿药具有抗炎、镇痛、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利水渗湿药具有利尿、抗病原微生物、利胆、保肝、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解表药、清热药均具有解热作用。【知识模块】 中药药理与毒理【知识模块】 中药药理与毒理
10、14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药药理与毒理15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药药理与毒理16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药药理与毒理17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药药理与毒理18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五味与药理作用。辛味药主要分布于解表药、祛风湿药、芳香化湿药、温里药、理气药和开窍药中。苦味药主要分布于清热药、泻下药、理气药、活血药和祛风湿药中。甘味药主要分布于补虚药、安神药、利水渗湿药、消食药中。咸味药主要分布在化痰药和温肾壮阳药中,多为矿物类和动物类药材。酸味药主要分布于收敛药、止血药中。【知识模块】 中药药理与毒理【知识模块】 中药药理与毒
11、理19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药药理与毒理20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药药理与毒理2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药药理与毒理22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药药理与毒理【知识模块】 中药药理与毒理23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药药理与毒理24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药药理与毒理25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药药理与毒理26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药药理与毒理27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五味与药理作用。辛能散能行,具有发散、行气、活血、健胃、化湿、开窍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以上功效与发汗、解热、抗炎、抗病原体
12、、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调整肠道平滑肌运动等作用有关。甘能补、能和、能缓,具有补虚、缓急止痛、缓和药性和调和药味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以上功效与增强或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神经系统、缓解平滑肌痉挛等作用相关。酸能收能涩,具有敛肺、涩肠、止血、固精、敛汗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以上功效与止血、收敛、止泻、抗菌、抗炎等作用有关。苦能泻、能燥,具有清热、祛湿、降逆、泻下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其与抗菌、抗炎、杀虫、平喘止咳、致泻、止吐作用有关。咸能软、能下,具有软坚散结和泻下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以上功效与抗肿瘤、抗炎、抗菌、致泻、影响免疫系统等作用有关。【知识模块】 中药药理与毒理【知识模块】 中药药理与毒理28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药药理与毒理29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中药药理与毒理30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药药理与毒理【知识模块】 中药药理与毒理31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中药药理与毒理32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药药理与毒理33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药药理与毒理34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药药理与毒理35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药药理与毒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