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执业护士专业实务(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模拟试卷15 及答案与解析1 患者,男性,48 岁。因患胰腺癌入院拟行手术治疗,现空腹血糖 78mmolL术前给予注射胰岛素,其作用是(A)促进蛋白质合成(B)利于吻合口愈合(C)抑制胰腺分泌(D)抑制胰酶活性(E)控制血糖2 患者,女性,70 岁。糖尿病病史 20 余年,诉视物不清,胸闷憋气,双腿及足底刺痛,夜间难以入睡多年,近来足趾渐变黑,护士在接诊后立即对其进行评估,发现该患者的并发症不包括(A)视网膜病变(B)冠心病(C)神经病变(D)肢端坏疽(E)足部感染3 治疗糖尿病药物拜糖平正确的服药时间是(A)空腹服用(B)饭前 1 小时服用
2、(C)饭后 1 小时服用(D)餐时服用(E)睡前服用4 3-4 个月的佝偻病患儿可见的体征有(A)颅骨软化(B)方颅(C)郝氏沟(D)肋骨串珠(E)“0” 形腿5 患儿,6 个月。冬季出生,人工喂养,睡眠不安、多汗。近日户外活动增多,突然出现惊厥,约 10 余秒,抽搐停止后,精神、食欲无异常。可能的诊断是(A)癫痫(B)低血糖(C)高热惊厥(D)营养不良(E)维生素 D 缺乏性手足搐搦症6 糖尿病时尿量较多的机制是(A)渗透性利尿(B)肾脏浓缩功能下降(C)肾脏重吸收功能下降(D)肾脏滤过率增高(E)肾功能不全7 患者,女性,47 岁。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其呼吸气味呈(A)芳香味(B)氨臭味
3、(C)大蒜味(D)烂苹果味(E)腐臭味8 患儿,8 岁,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被诊断为 1 型糖尿病收入医院治疗,其饮食中全日热量的分配方法是(A)早餐 15,中餐 25,晚餐 25(B)早餐 25,中餐 25,晚餐 15(C)早餐 25,中餐 15,晚餐 25(D)早餐 35,中餐 15,晚餐 15(E)早餐 15,中餐 15,晚餐 359 患者,男性,57 岁。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治疗,下午 3 点突起心慌、多汗、软弱,而后神志不清楚。查体:脉搏 120 次分,化验尿糖(一),尿酮体(一),尿素氮轻度升高,最可能是(A)高渗性昏迷(B)酮症酸中毒昏迷(C)低血糖昏迷(D)脑血管意外
4、(E)尿毒症昏迷10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的首要、关键措施为(A)胰岛素治疗(B)补液治疗(C)纠正酸中毒(D)纠正电解质紊乱(E)加强护理11 患者,男性,42 岁。诊断为 2 型糖尿病,对其最基本的治疗是(A)药物治疗(B)饮食治疗(C)运动治疗(D)胰岛素治疗(E)心理治疗12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出现下列哪项表现时,护士应警惕甲亢危象的发生(A)高热,体温39,心率增快 140240 次分(B)甲状腺弥漫性、对称性肿大(C)情绪不稳,多言好动(D)怕热,多汗,常有消瘦(E)食欲亢进,大便次数增多13 与婴幼儿智力发育密切相关的内分泌腺是(A)下丘脑(B)腺垂体(C)神经垂体(D)甲状腺(
5、E)胰腺14 患儿,男性,5 岁。因“肾病综合征” 以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5 个月,出现水肿减轻,食欲增加,双下肢疼痛,最应关注的药物副作用是(A)高血压(B)骨质疏松(C)白细胞减少(D)消化道溃疡(E)库欣综合征15 甲亢突眼的眼部护理内容不包括(A)佩戴有色眼镜(B)睡前涂抗生素眼膏(C)睡觉或休息时,抬高头部(D)多食碘盐(E)加盖眼罩防止角膜损坏16 某病人已有数年怕热、多汗、心率 110 次分,食量大,但逐渐消瘦,检查发现 FT3 及 FT4 增高,昨天突然体温达 40,心率 150 次分,恶心、呕吐、腹泻,大汗持续而昏睡,急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伴甲状腺危象,其原因是(A)甲状腺大量
6、破坏(B)机体消耗大量甲状腺素(C)腺垂体功能亢进(D)大量甲状腺素释放入血(E)下丘脑功能亢进17 患者,女性,30 岁。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术后发音时音调低钝,但饮水时并不出现误咽、呛咳,可能是术中损伤了(A)喉上神经内侧支(B)双侧喉返神经(C)喉上神经外侧支(D)单侧喉返神经(E)甲状旁腺18 皮质醇增多症的特征性表现为(A)脊柱变形(B)多毛与痤疮(C)皮肤紫纹(D)向心性肥胖(E)皮肤黏膜色素沉着19 患者,女性,65 岁。严重腹泻、脱水,意识障碍。查体:血糖333mmolL,尿酮体()。意识障碍发生的原因是(A)脑血栓(B)低血糖(C)乳酸性酸中毒昏迷(D)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
7、E)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20 关于胰岛素注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常用注射部位有臀大肌、上臂外侧、腹部、股外侧(B)胰岛素可以冷冻保存(C)混合注射胰岛素时,应先抽普通胰岛素(D)1 周内同一部位不应注射两次(E)使用前 1 小时自冰箱取出21 正规胰岛素每支 400 单位,稀释为 10ml,现需注射 10 单位,应抽多少 ml(A)01ml(B) 02ml(C) 025ml(D)045ml(E)05ml22 患者,女性,40 岁。甲状腺功能亢进,突发昏迷,体温 41,心率 150 次分,两肺底湿 l 罗音,伴大汗、腹泻,其可能的诱发因素不包括(A)外科手术(B)精神创伤(C)感染(D)妊娠
8、(E)中断治疗23 患者,女性,40 岁。甲亢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术后发生口唇针刺感,手足抽搐。最可能的原因是(A)喉返神经损伤(B)甲状旁腺损伤(C)喉上神经内支损伤(D)喉上神经外支损伤(E)甲状腺危象24 在使用胰岛素的过程中,中老年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低血糖的主要原因是(A)对胰岛素敏感导致血糖降低(B)肾糖阈降低导致糖排出过多(C)胃肠功能差导致碳水化合物摄入减少(D)进食不规律导致碳水化合物摄入减少(E)肝功能减退导致对胰岛素灭活能力降低25 对血糖在正常范围者没有降血糖作用的药物是(A)胰岛素(B)格列本脲(C)格列吡嗪(D)格列喹酮(E)二甲双胍26 度营养不良小儿体重低于正常均
9、值的(A)510(B) 1015(C) 1525(D)2540(E)40以上27 糖尿病最基本的治疗措施是(A)饮食治疗(B)口服降糖药治疗(C)胰岛素治疗(D)合适的体育锻炼(E)胰岛细胞移植28 患儿,男,5 个月。反复发作呼吸困难伴吸气性喉鸣,口唇发绀,共 3 次,T367 。发作间歇期一般情况良好,无发绀,左枕部有颅骨软化,心肺正常,护士应该考虑为(A)急性喉炎(B)气管异物(C)支气管肺炎(D)支气管哮喘(E)维生素 D 缺乏性手足搐搦症29 患儿,男,7 岁。近一年多来多饮、多食,体重下降,被诊断为 1 型糖尿病,其治疗的关键点是(A)控制饮食(B)保持体重(C)运动治疗(D)胰岛
10、素治疗(E)口服降糖药30 患儿,女,3 个月。睡眠不安,夜间啼哭,多汗、枕秃,查体可见颅骨软化,护士判断患儿是(A)可疑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B)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初期(C)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激期(D)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恢复期(E)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后遗症期31 患者,女性,25 岁。近一周来出现畏寒、乏力、少言、动作缓慢、食欲减退及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入院后检查确诊为甲状腺功能减退,使用激素替代治疗,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患者采用激素替代治疗时应首先使用(A)性激素(B)甲状腺素片(C)肾上腺皮质激素(D)促甲状腺素(E)升压激素32 患者,女性,27 岁。1 型糖
11、尿病,中断胰岛素治疗 3 天。突然发生昏迷,即刻测血糖 333mmolL,pH72,尿糖(+)、尿酮体(+)。考虑为(A)低血糖昏迷(B)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C)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D)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昏迷(E)乳酸性酸中毒33 患者,女性,19 岁。因双侧甲状腺肿大住院。甲状腺扫描可见弥漫性甲状腺肿,均匀分布。医生诊断为单纯性甲状腺肿。支持这一诊断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是(A)T 3、T 4 升高,TSH 降低(B) T3、T 4 降低,TSH 升高(C) T3、T 4 升高,TSH 正常(D)T 3、T 4 低,TSH 正常(E)T 3、T 4 正常,TSH 正常33 患者,女性,20 岁
12、,因近 1 个月脾气暴躁、怕热、多汗、多食、失眠去医院就诊。查体:甲状腺 I 度肿大,两手微抖,眼球有轻度突出,心率 90 次分。实验室检查:T365nmolL,T4263nmolL,均高于正常水平。34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生理性甲状腺肿(B)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C)甲状腺功能亢进症(D)地方性甲状腺肿(E)甲状腺癌35 该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法是(A)手术治疗(B)放射性I 治疗(C)普萘洛尔治疗(D)甲巯咪唑治疗(E)心得安治疗36 应用此治疗期间,应观察的不良反应是(A)红细胞减少(B)粒细胞减少(C)骨质疏松(D)声音嘶哑(E)甲状腺功能低下37 患者出现上述不良反应时,正确的
13、护理措施是(A)给予含铁丰富的饮食(B)补充甲状腺素(C)给予含钙丰富的饮食(D)给予清咽含片(E)预防感染37 患者,女性,50 岁。已闭经,体态肥胖,近年来,出现不明原因全身无力,易疲劳;查血压 172120kPa,心肺无异常,饭后尿糖(+),空腹尿糖(一),医生怀疑有糖尿病。38 若该患者被确诊为糖尿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心悸、出汗等表现,应考虑(A)低血糖(B)高血糖(C)低血压(D)高血压(E)脑水肿39 对该患者的家庭护理指导错误的是(A)按时测量体重(B)注意个人卫生(C)定量、定时进餐(D)不宜体力劳动(E)防止外伤39 患者,女性,28 岁。糖尿病史已 10 余年,身高 160
14、cm,体重 45kg,护理体检:下肢水肿,查血糖 12mmolL,尿糖(+),尿蛋白(+) ,血尿素氮和肌酐正常。40 病人可能并发了(A)周围神经病变(B)肾血管病变(C)自主神经病变(D)动脉粥样硬化(E)酮症酸中毒41 该糖尿病患者与护士间适用的关系模式是(A)主动一被动型模式(B)指导一合作型模式(C)指导一被动型模式(D)共同参与型模式(E)被动参与型模式41 患者,男性,40 岁。有甲亢病史 10 年,经内科治疗无效,现决定手术治疗,术前使用抗甲状腺药物加碘剂做术前准备。42 作为主管护士应明确使用碘剂的目的是(A)减轻突眼症状(B)减轻基础代谢率(C)减轻甲状腺充血(D)减少甲状
15、腺素的储备(E)增加甲状腺释放能力43 术后病人返回病房,护士要求病人说话,其目的是判断病人有无(A)出血(B)呼吸道阻塞(C)意识情况(D)神经损伤(E)甲亢危象44 护士与病人交谈时,应采用的距离是(A)50cm(B) 50100cm(C) 150200cm(D)200400cm(E)400cm44 患儿,男,5 岁。体重 12kg,身高 98em,经常烦躁不安,皮肤干燥苍白,腹部皮下脂肪 03cm,肌肉松弛。45 护士判断患儿是(A)轻度营养不良(B)中度营养不良(C)重度营养不良(D)营养不良性贫血(E)中度脱水46 该患儿次日起床后,突然面色苍白、出汗、脉搏细弱,肢体冰冷,意识模糊,
16、护士首先考虑该患儿发生了(A)心力衰竭(B)低血糖(C)脱水(D)低血钙(E)缺氧47 此时,首先做的治疗是(A)静脉缓慢推注 25葡萄糖(B)输入生理盐水(C)给予强心剂(D)补钙(E)吸氧执业护士专业实务(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模拟试卷15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2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即阿卡波糖,前几口食物一起咀嚼服用,降低餐后高血糖。【知识模块】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4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5
17、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维生素 D 缺乏性手足抽搐症又称佝偻病性手足抽搐症或佝偻病性低钙惊厥,多见于 1 岁内小儿,尤以 39 个月发病率最高,春季多见。【知识模块】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6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7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对于糖尿病的饮食治疗,可根据饮食习惯,选择15、25、25 或 13、13、13 等均可,但要基本固定,主张少食多餐,这样可以防止血糖波动过大。【知识模块】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糖
18、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过程中要注意低血糖反应。【知识模块】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10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11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12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13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该患儿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已经 5 个月,现双下肢疼痛,最应关注的是长期应用激素所致的骨质疏松。【知识模块】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15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病
19、人的护理16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17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18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19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临床特征:老年患者多见,无明显的糖尿病史;严重的高血糖、脱水、血浆渗透压升高,但无明显的酮症酸中毒;意识障碍,如反应迟钝、表情淡漠、昏迷等。【知识模块】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20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2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10 单位(400
20、 单位10m1)=025ml【知识模块】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22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2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甲状旁腺位于甲状腺左右腺叶背面内侧,手术损伤后会导致出现手足抽搐。【知识模块】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24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25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二甲双胍能延缓葡萄糖由胃肠道的摄取,通过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而增加外周葡萄糖的利用,以及抑制肝、肾过度的糖原异生,不降低非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知识模块】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26 【正确答案】
21、 D【知识模块】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27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28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29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30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31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3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糖尿病代谢紊乱加重时,脂肪动员和分解加速,大量脂肪在肝脏经氧化产生大量分解产物酮体(包括乙酰乙酸,p羟丁酸、丙酮) ,引起血酮体水平升高及尿酮体出现,I 临床上称为酮症;代谢
22、紊乱进一步恶化,酸性的酮体 (乙酰乙酸及 一羟丁酸均为纯酸 )进一步堆积,超过体内酸碱平衡的调节能力,则血pH 下降,随后出现恶心、呕吐、呼吸深快、头痛、烦躁,形成酮症酸中毒。此并发症多见于 1 型糖尿病,2 型糖尿病在某些诱因情况下也可发生。【知识模块】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33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知识模块】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3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临床表现加上甲状腺激素升高符合甲亢诊断。【知识模块】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3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甲亢首选药物治疗,硫脲类及咪唑类。甲巯
23、咪唑属于咪唑类药物。【知识模块】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3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抗甲状腺药物主要的不良反应是粒细胞减少。【知识模块】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37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粒细胞减少易造成感染。【知识模块】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知识模块】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3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根据病情分析患者最可能是低血糖反应。【知识模块】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3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糖尿病患者应该多活动,这样有利于降血糖。【知识模块】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知识模块】 内分泌、
24、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40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41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知识模块】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4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对需做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患者,为减少在麻醉和手术后的合并证,防止术后发生甲状腺危象,在手术前应服用硫脲类药物,使甲状腺功能控制到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用硫脲类药物后甲状腺增生充血,不利于手术进行,故应在术前两周加服碘剂,减少出血。【知识模块】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43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44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知识模块】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4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婴幼儿中度营养不良表现:体重低于正常均值 2540,腹部皮下脂肪厚度小于 04cm,身高低于正常值,明显消瘦,皮肤干燥、苍白、肌张力明显降低、肌肉松弛,烦躁不安。根据题干,可判断为中度营养不良。【知识模块】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4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由于长期能量供应不足,导致自身组织消耗,糖原不足或消耗过多导致低血糖。【知识模块】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47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