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职(同等学力)考研西医综合分子生物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7 及答案与解析1 反转录病毒是1 AcAMPBG 蛋白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2 肾上腺素作用机制3 生长激素抑制素作用机制3 A需要 RNA 引物B需要 DNA 引物C两者都需要D两者都不需要4 真核细胞 DNA 复制5 原核细胞 DNA 复制5 ADNA 错配修复系统的基因发生突变BDNA 链上产生胸腺嘧啶二聚体C两者皆有D两者皆无6 人类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直肠癌(tPCC)的病因是7 长期照射紫外线引起皮肤病的原因主要是7 A高度的持续合成能力B校正功能C两者皆有D两者皆无8 大肠杆菌 DNA 聚合酶具有9 真核生物 DNA 聚合酶
2、 8 具有9 A35DNA 聚合酶活性B35DNA 外切酶活性C两者皆有D两者皆无10 真核 DNA 聚合酶具有11 反转录酶具有11 A核苷酸切除修复B碱基切除修复C两者皆有D两者皆无12 修复 DNA 结构中发生的碱基错配的机制为13 修复 DNA 链中产生的胸腺嘧啶二聚体的机制为13 A校正功能B切除 RNA 引物C两者皆有D两者皆无14 大肠杆菌 DNA 聚和酶具有15 真核生物 DNA 聚和酶 具有15 A核仁B核质C两者皆有D两者皆无16 真核 RNA 聚合酶存在于17 真核 RNA 聚合酶 I 存在于17 A剪接B甲基化修饰C两者皆有D两者皆无18 真核 mRNA 前体加工通常需
3、要经过19 原核 rRNA 前体加工通常需要经过19 A负性调节普遍性B正性调节占主导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20 原核基因调节特点21 真核基因调节特点二、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22 RNA 聚合酶识别并结合(A)启动子 (B)增强子(C)沉默子(抑制子) (D)外显子三、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意的备选答案。23 属于蛋白质多肽链二级结构形式是(A) 螺旋 (B) 折叠(C) 转角 (D)无规卷曲24 生物分子执行信息功能依赖(A)分子质量 (B)分子结构(C)分子运动 (D)分子相互作用25 DNA 分子碱基组
4、成特点可表示为(A)A=T,G=c(B) AT=Gc(C) A+G=T+c(D)A+T=G+C26 大肠杆菌 DNA 聚合酶 I 具有(A)53 聚合酶活性 (B) 35 外切酶活性(C) 53 外切酶活性 (D)35 聚合酶活性27 DNA 生物合成包括(A)聚合酶链反应 (B) DNA 的复制(C)反转录合成 (D)DNA 的修复28 不稳定的真核 mRNA 分子中(A)5-UTR 常含有多拷贝 AUUUA(B) 5-UTR 存在特异的核酸酶切割位点(C) 3-UTR 存在特异的核酸酶切割位点(D)3-UTR 常含有多拷贝 AUUUA29 调节操纵子的顺式作用元件有(A)TATA 盒(B)
5、 -10 区和-35 区共有序列(C)操纵序列(D)增强子30 调节操纵子转录的反式作因子有(A)TATA 盒结合蛋白 (B) CAP(C)阻遏蛋白 (D)TFD31 调节原核基因表达的顺式作用元件有(A)-10 共有序列 (B) TATA 盒(C) GC 盒 (D)-35 区共有序列32 具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区的特点是(A)有高敏位点(B)对 DNase I 等核酸酶比较敏感(C)甲基化程度较低(D)甲基化程度较高33 与染色质转录活性相关的组蛋白修饰包括(A)乙酰化 (B)甲基化(C)磷酸化 (D)泛素化34 调节真核蛋白质编码基因转录的反式作用因子有(A)TFA (B) TFD(C) C
6、AP (D)GC 盒35 在脊椎动物基因组中 DNA 甲基化一般多发生于(A)碱基 C (B)碱基 C 和 G(C) CG 二核苷酸序列 (D)任意碱基和序列在职(同等学力)考研西医综合分子生物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7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RNA 病毒可以分为 4 大类,其复制方式各不相同: 正链 RNA病毒:除噬菌体 QB 以外,还有冠状病毒和脊髓灰质炎病毒等。冠状病毒以脊椎动物为宿主,以往可致人感冒,而 SARS 的病原为一种新的冠状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侵入宿主后,病毒 RNA 合成一条较长的多肽链,经宿主蛋白酶切割产生 6 种蛋白质,包括复制酶。负链 RNA 病毒携
7、带复制酶,例如狂犬病病毒等,侵人宿主细胞后,依靠携带的复制酶合成正链 RNA,再翻译产生病毒蛋白质,并复制病毒 RNA。双链 RNA 病毒例如呼肠孤病毒。 反转录病毒包括白血病病毒和肉瘤病毒等。反转录病毒外面有一层被膜(磷脂双层),里面由基因组(两条正链 RNA)和若干核心蛋白组成,正链 RNA 具有 mRNA 的功能。(21005)【知识模块】 分子生物学【知识模块】 分子生物学2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分子生物学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细胞膜表面受体可分为四类:与 G 蛋白偶联的受体,如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与靶细胞质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
8、合物而激活受体。少数激素,如生长激素抑制素、胰岛素和抗血管紧张素等,它们活化受体后可催化抑制性 G 蛋白解离,导致细胞内 AC 活性下降,从而降低细胞内 cAMP 水平。 cAMP 在细胞中的浓度除与腺苷酸环化酶活性有关外,还与磷酸二酯酶活性有关。一些激素,如胰岛素,能激活磷酸二酯酶,加速 cAMP降解;某些药物,如茶碱,则抑制磷酸二酯酶,促使细胞内 cAMP 浓度升高。酶偶联的受体,如胰岛素、表皮生长因子、心钠素、转化生长因子。与胞质中酪氨酸激酶偶联的受体,如干扰素、红细胞生成素。离子通道受体:神经一肌肉接头的乙酰胆碱受体。(样卷)【知识模块】 分子生物学【知识模块】 分子生物学4 【正确答
9、案】 A【知识模块】 分子生物学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所有的 DNA 聚合酶均不能从游离的核苷酸开始合成 DNA 链,必须利用引物提供的自由 3-OH 端,通过加入核苷酸使 DNA 链得以延伸。引物的主要形式是 RNA。少量病毒(噬菌体)以 DNA 或者核苷酸(结合蛋白质)为引物。(2002)【知识模块】 分子生物学【知识模块】 分子生物学6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分子生物学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人类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直肠癌(HPcc)发病率为 5,其病因是DNA 错配修复系统的基因发生突变,患者基因组在复制中产生的碱基错配无法校正。导致癌基因被激活。长期照射紫
10、外线引起皮肤病的原因主要是 DNA 链上产生胸腺嘧啶二聚体。(2004)【知识模块】 分子生物学【知识模块】 分子生物学8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分子生物学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DNA-pol由 10 种亚基组成不对称异源二聚体。、 、 组成核心酶,兼有 53 聚合活性和 35 外切酶活性。是大肠杆菌复制叉真正进行 DNA合成的酶。真核生物的 DNA-pol 已发现有 5 种,各种 DNA-pol 都有 35核苷外切酶活性。DNA-pol 催化新链延长的长度有限,但它能催化 RNA 链的合成,因此认为它具有引物酶活性。复制延长中主要起催化作用的是 DNA-pol ,相当于原
11、核生物的 DNA-pol;此外,它还有解螺旋酶的活性。DNA-pol 复制的保真度低,可能是参与应急修复复制的酶。DNA-pol 与原核生物的 DNA-p01 I 相类似,在复制中起校读、修复和填补引物缺口的作用。DNA-pol 是线粒体 DNA 复制的酶。(2005)【知识模块】 分子生物学【知识模块】 分子生物学10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分子生物学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反转录酶没有 35核酸外切酶的活性,所以逆转录的误差率较高。合成方向都是 53 。(2003)【知识模块】 分子生物学【知识模块】 分子生物学12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分子生物学13 【正确
12、答案】 D【试题解析】 光修复过程是通过光修复酶(photolyase) 催化完成的,仅需波长300-600nm 照射即可活化,普遍存在于各种生物,人体细胞中也有发现。通过此酶作用,可使嘧啶二聚体分解为原来的非聚合状态,DNA 恢复正常。碱基切除修复:DNA 糖苷酶特异识别 DNA 中发生改变的碱基,例如,胞嘧啶脱氨基产生的 U,通过水解被除去。接着,AP 核酸内切酶迅速识别这个丢失碱基的裸露位点,在其5端切断磷酸二酯键,再由磷酸二酯酶切除脱氧核糖磷酸残基。最后,由 DNA 聚合酶和连接酶将缺口修复。(2005)【知识模块】 分子生物学【知识模块】 分子生物学14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13、 分子生物学1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DNA-pol由 10 种亚基组成不对称异源二聚体。、 、 组成核心酶,兼有 53 聚合活性和 35 外切酶活性。是大肠杆菌复制叉真正进行 DNA合成的酶。真核生物的 DNA-pol 已发现有 5 种,各种 DNA-pol 都有 35核苷外切酶活性。DNA-pol 催化新链延长的长度有限,但它能催化 RNA 链的合成,因此认为它具有引物酶活性。复制延长中主要起催化作用的是 DNA-pol ,相当于原核生物的 DNA-pol;此外,它还有解螺旋酶的活性。DNA-pol 复制的保真度低,可能是参与应急修复复制的酶。DNApol 与原核生物的:DNA-
14、pol I 相类似,在复制中起校读、修复和填补引物缺口的作用。DNA-pol 是线粒体 DNA 复制的酶。(2004)【知识模块】 分子生物学【知识模块】 分子生物学16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分子生物学1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真核 RNA 聚合酶存在于核质,转录 mRNA 前体。真核 RNA 聚合酶 I 存在于核仁,催化生成 45SrRNA 前体。(2002)【知识模块】 分子生物学【知识模块】 分子生物学18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分子生物学1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真核 mRNA 前体加工通常需要经过剪接, mRNA 前体在核内加工过程中形成一系列大
15、小不等的中间物,称为核内不均一 RNA(mRNA),其平均长度大约是成熟 mRNA 的 45 倍。转录开始不久,mRNA 的 5端就被加上一个 7 一甲基鸟苷酸(m 7G),G 来自 GTP。rRNA 前体(45s)需要经过 RNAase等核酸酶的加工,也要经过甲基化,甲基化程度比细菌高约 3 倍。大多数 rRNA 基因没有内含子。(2003)【知识模块】 分子生物学【知识模块】 分子生物学20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分子生物学2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原核基因调节特点是负性调节普遍性;真核基因调节特点是正性调节占主导(样卷)【知识模块】 分子生物学二、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
16、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2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RNA 聚合酶从启动子开始沿转录模板链运动,合成 RNA 的方向为53,遇终止信号 (终止子) 停止。(样卷)【知识模块】 分子生物学三、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意的备选答案。23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主要包括 螺旋、 折叠、 转角和无规卷曲。(样卷)【知识模块】 分子生物学24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分子质量的大小与生物分子执行信息功能没有关系。(样卷)【知识模块】 分子生物学25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各种
17、来源 DNA 的碱基组成都有以下规律:腺嘌呤(A) 与胸腺嘧啶(T)的含量相等,鸟嘌呤(G)与胞嘧啶(c)的含量相等(A=T,G=C) ;DNA 中嘌呤与嘧啶的总数相等(A+G=T+C),这就是 Chargaff 法则。 (样卷)【知识模块】 分子生物学26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DNA pol I 是由单一多肽链构成的多功能酶,酶分子的不同结构域分别具有 DNA 聚合酶、35外切酶及 53 外切酶活性。(样卷)【知识模块】 分子生物学27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DNA 的生物合成包括:DNA 复制,当细胞增殖时,双链 DNA分别作为模板,指导子代 DNA 新链
18、合成,亲代 DNA 的遗传信息便准确地传至子代。这种以 DNA 为模板指导 DNA 的全面合成称为 DNA 复制; DNA 修复合成,当 DNA 序列中出现局部损伤或错误时,去除异常序列后进行 DNA 局部合成以弥补缺损,称为 DNA 修复合成;反转录,某些 RNA 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以其自身 RNA 为模板指导 DNA 的合成。因这与生物遗传中心法则中“转录”的信息流向相反,故称之为反转录。(样卷)【知识模块】 分子生物学28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在不稳定的真核 mRNA 分子中,3-UTR 常含有多拷贝 AUUUA,如果将这些富 AU 序列插入稳定的 mRNA 的 3-UT
19、R,也能造成后者不稳定。另外,如果 3-UTR 中存在特异的核酸酶切割位点,将使 mRNA 迅速降解,可能和mRNA 失去 polyA 尾有关。(2004)【知识模块】 分子生物学29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lae 操纵子有 3 个顺式作用元件和 2 个反式作用因子,前者按 53方向依次为:cAMP-CAP 结合位点。启动子和操纵基因,后者为 CAP 和阻遏蛋白。细菌启动子是 RNA 聚合酶结合并起始转录的位点,一般具有以下 4 个基本特征:有转录起点,-10 序列,-35 序列,在-10 和-35 序列之间保持一定距离。TATA 盒属于真核生物顺式作用因子。(2002)【知识模块
20、】 分子生物学30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lac 操纵子有 3 个顺式作用元件和 2 个反式作用因子,前者按 53方向依次为:cAMP-CAP 结合位点。启动子和操纵基因,后者为 CAP 和阻遏蛋白。细菌启动子是 RNA 聚合酶结合并起始转录的位点,一般具有以下 4 个基本特征:有转录起点,-10 序列,-35 序列,在-10 和-35 序列之间保持一定距离。TATA 盒属于真核生物顺式作用因子。(2003)【知识模块】 分子生物学31 【正确答案】 A,D【试题解析】 细菌启动子是 RNA 聚合酶结合并起始转录的位点,一般具有以下4 个基本特征:有转录起点,-10 序列,-35
21、序列,在-10 和-35 序列之间保持一定距离。(2003)【知识模块】 分子生物学32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具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区域对核酸酶降解的敏感性增加,在启动子、增强子等调控区(包括复制起点)形成高敏位点,即对 DNaseI 等核酸酶特别敏感的位点。高敏位点结合各种调节因子,没有核小体结构。另外,整个转录区(包括编码序列、非编码序列)对 DNaseI 比较敏感,这一区域的甲基化程度较低。 CpG 二核苷酸序列中的 C 容易发生甲基化,生成的 5C 可以自发脱氨基变成 T。(2005)【知识模块】 分子生物学33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染色质中与转录
22、活性相关的结构变化称为染色质重塑。组蛋白的翻译后修饰主要发生在组蛋白(H 1 除外)的 N 端特定的氨基酸残基,包括乙酰化、磷酸化、甲基化、泛素化和 ADP 核糖基化等,多种修饰经常形成级联,造成组蛋白八聚体对 DNA 的亲和力降低,影响组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改变染色质的结构及其转录活性。这些修饰被称为“组蛋白密码”,作为特定的染色质状态的标志,一系列特异的蛋白质识别这种密码并与之结合,调节特定基因的表达。(2005)【知识模块】 分子生物学34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反式作用因子(trans-acting factors)是指能够调节基因表达的因子,通常是蛋白质(如转录因子)
23、,也可能是 RNA(如反义 RNA)。与原核基因的启动子形成鲜明对照,识别并结合于真核基因启动子的不是 RNA 聚合酶,而是各种特异的转录因子(TF) 。所以真核基因的启动子包括正常转录与调节所必需的所有位点,主要是转录因子结合位点。RNA 聚合酶的转录因子类型众多,大致分为 3 类:通用因子(TF),为所有的启动子转录起始所必需,它们和 RNA 聚合酶相结合,在转录起点周围形成基本转录装置,决定转录起始位点,如 TFD 和 TFB等。上游因子,识别转录起点上游特异的启动子短共有序列,分布广泛,且活性不被调节,其功能是增加转录起始效率,例如 GC 盒的结合蛋白 SPI 等。可诱导因子,其功能类
24、似于上游因子,但具有可调节性(在特定时间或特异组织中被合成或激活),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调节转录水平,例如热休克转录因子。对于tRNA 的调控 TFA 与 TFC 均起辅助因子的作用,无论是 tRNA 还是 5S rRNA基因,真正的转录起始因子为 TFB。TFA 和 TFC 的作用在于协助TFB ,使 TFB 结合于转录起始点。(2002)【知识模块】 分子生物学35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许多真核生物的 DNA 和染色质在转录前发生一系列变化,如染色质 DNA 丢失、基因扩增、基因重排、DNA 甲基化和异染色质化等。DNA 的碱基容易发生甲基化的主要是胞嘧啶,还有腺嘌呤,生成 5甲基胞嘧啶(c)和少量 6-甲基腺嘌呤。在动物细胞 DNA 中 27的胞嘧啶被甲基化,其中绝大多数出现于CG(即 cpG)二核苷酸回文序列。体内有两种甲基转移酶负责 DNA 甲基化。(2004)【知识模块】 分子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