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院感染护理学练习试卷 3 及答案与解析1 去污过程包括的步骤( )(A)分类、浸泡、清洗、用自来水漂洗、用去离子水漂洗(B)分类、浸泡、清洗、用自来水漂洗、干燥(C)分类、浸泡、清洗、用自来水漂洗、用去离子水漂洗、干燥(D)分类、浸泡、清洗、用去离子水漂洗、干燥(E)分类、浸泡、清洗、用自来水漂洗2 消毒使用的紫外线是 C 波紫外线,其波长范围是 200nm275nm,杀菌作用最强的波段是( )(A)200nm240nm(B) 230nm270nm(C) 250nm260nm(D)250nm270nm(E)230nm260nm,3 要求用于消毒的紫外线灯在电压为 220V、环境相对湿度为 6
2、0%、温度为 20时,辐射的 253.7nm 紫外线强度不得低于( )(A)50W/cm 2(B) 60W/cm2(C) 70W/cm2(D)80W/cm 2(E)90W/cm 24 紫外线消毒的适宜温度范围是 2040 ,温度过高过低均会影响消毒效果,可适当延长消毒时间,用于空气消毒时,消毒环境的相对湿度低于( )(A)70% 为好(B) 40%为好(C) 50%为好(D)60% 为好(E)80%为好5 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紫外线的敏感性不同,用紫外线消毒时必须使用照射剂量达到杀灭目标微生物所需的照射剂量。杀灭一般细菌繁殖体时,应使照射剂量达到10000Ws/cm2;杀灭细菌芽孢时应达到 10
3、0000Ws/cm2;在消毒的目标微生物不详时,照射剂量不应低于( )(A)100000s/cm 2(B) 200000Ws/cm2(C) 150000W3/cm2(D)10000Ws/cm 2(E)1000Ws/cm 26 用辐照强度为 70W/cm2 的紫外线表面消毒器近距离照射物品表面,选择的辐照剂量是 100000Ws/cm2,则需照射的时间是( )(A)14min(B) 24min(C) 34min(D)44min(E)20min7 在室内无人条件下,可采取紫外线灯悬吊式或移动式直接照射。采用室内悬吊式紫外线消毒时,室内安装紫外线消毒灯(30W 紫外灯,在 1.0m 处的强度70W/
4、cm 2)的数量为平均每立方米( )(A)不少于 1.0W,照射时间不少于 30min(B)不少于 1.5W,照射时间不少于 30min(C)不少于 1.5W,照射时间不少于 20min(D)不少于 1.0W,照射时间不少于 20min(E)不少于 1.5W,照射时间不少于 24min8 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紫外线灯表面的清洁,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 )(A)随时擦拭(B)一般每周用乙醇棉球擦拭一次(C)一般每两周用乙醇棉球擦拭一次(D)一般每天用乙醇棉球擦拭一次(E)一般每两天用乙醇棉球擦拭一次9 由于环氧乙烷易燃、易爆,且对人有毒,所以必须在( )(A)密闭的环氧乙烷灭菌器内进行
5、(B)密闭的环境内进行(C)塑胶袋内进行(D)密闭的房间内进行(E)密闭的容器内进行10 消毒后用外环境空气冲洗时,输入的空气经过高效滤器,可滤除0.3m 粒子的99.6%以上;排出的残余环氧乙烷外环境经无害化处理,灭菌物品中残留环氧乙烷应低子 15.2mg/m3;灭菌环境中环氧乙烷的浓度应低于( )(A)2mg/m 3(B) 1mg/m3(C) 3mg/m3(D)4mg/m 3(E)5mg/m 311 环氧乙烷灭菌柜内装载物品上下左右均应有空隙(灭菌物品不能接触柜壁),物品应放于金属网状篮筐内或金属网架上;物品装载量不应超过柜内总体积的( )(A)0.8(B) 0.7(C) 0.6(D)0.
6、5(E)0.912 细菌本身含水量和灭菌物品含水量,对环氧乙烷的灭菌效果均有显著影响为了达到理想的湿度水平,第一步是灭菌物必须先预湿,一般要求灭菌物放在( )(A)50% 相对湿度的环境条件下至少 1h 以上(B) 50%相对湿度的环境条件下至少 2h 以上(C) 50%相对湿度的环境条件下至少 0.5h 以上(D)40% 相对湿度的环境条件下至少 2h 以上(E)30%相对湿度的环境条件下至少 2h 以上13 有机物不仅可影响环氧乙烷的穿透,而且可消耗部分环氧乙烷。在无机盐或有机物晶体中的微生物,用环氧乙烷难以杀灭。因此进行环氧乙烷灭菌前,必须将物品上( )(A)有机和无机污物充分清洗干净(
7、B)无机污物充分清洗干净(C)有机污物充分清洗干净(D)有机和无机污物清洗干净(E)清洁剂清洗14 接触过量环氧乙烷残留可引起病人灼伤和刺激。环氧乙烷残留的多少与灭菌物品材料、灭菌的参数、包装材料和包装大小、装载量、解析参数等有关。聚氯乙烯导管在 60时,解析 8h;50时,解析( )(A)12h(B) 9h(C) 7h(D)8h(E)10h15 环氧乙烷向水中排放,整个排放系统(管道,水槽等)必须( )(A)密封(B)开放(C)半开放(D)插入下水道(E)以上都不是16 臭氧对空气中的微生物有明显的杀灭作用,采用 30mg/m3 浓度的臭氧,作用15min,对自然菌的杀灭率达到( )(A)9
8、0% 以上(B) 80%以上(C) 0.9999(D)99.90%以上(E)99%以上17 臭氧对物品表面上污染的微生物有杀灭作用,但作用缓慢,一般要求60mg/m3,相对湿度70%,作用( )(A)50min100min 才能达到消毒效果(B) 60min100min 才能达到消毒效果(C) 60min110min 才能达到消毒效果(D)60min120min 才能达到消毒效果(E)60min90min 才能达到消毒效果18 臭氧对人有毒,国家规定大气中允许浓度为( )(A)0.5mg/m 3(B) 0.1mg/m3(C) 0.3mg/m3(D)0.4mg/m 3(E)0.2mg/m 319
9、 戊二醛属灭菌剂,具有广谱、高效杀菌作用。对金属腐蚀性小,受有机物影响小等特点。常用灭菌浓度为( )(A)0.02(B) 0.01(C) 0.005(D)0.03(E)0.02520 对二元包装的过氧乙酸( )(A)使用前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要求将 A、B 两液混合(B)使用时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要求将 A、B 两液混合(C)使用时先将 A 液倒入,再倒入 B 液混合(D)使用中将 A、B 两液混合倒入稀释液中(E)使用前将按 A、B 两液混合21 使用过氧乙酸浸泡消毒时( )(A)对一般污染物品的消毒,用 0.05%(500mg/L)过氧乙酸溶液浸泡(B)对细菌芽孢污染物品的消毒用 1%(10000
10、mg/L)过氧乙酸浸泡 5min(C)灭菌时,浸泡 30min(D)诊疗器材用无菌蒸馏水冲洗干净并擦干后使用(E)以上都对22 过氧乙酸稀释液临用前配制,配制溶液时( )(A)忌与碱或有机物相混合(B)可与有机物相混合(C)可与碱或有机物相混合(D)可与碱但不可与有机物相混合(E)不可与碱但可与有机物相混合23 将待消毒的物品放入装有含氯消毒剂溶液的容器中,加盖。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的物品消毒,用含有效氯 200mg/L 的消毒液浸泡 10min 以上;对肝炎病毒、分枝杆菌和细菌芽孢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 )(A)200mg/L 消毒液浸泡 30min 以上(B) 2000mg/L 消毒液浸
11、泡 30min 以上(C) 500mg/L 消毒液浸泡 30min 以上(D)2000mg/L 消毒液浸泡 10min 以上(E)1000mg/L 消毒液浸泡 20min 以上24 用含氯消毒剂干粉加入排泄物中,使含有效氯( )(A)100mg/L,略加搅拌后,作用 2h6h(B) 1000mg/L,略加搅拌后,作用 2h6h(C) 10000mg/L,略加搅拌后,作用 2h6h(D)100mg/L,略加搅拌后,作用 2h6h(E)10000mg/L,略加搅拌后,作用 1h1.5h25 非感染症病人使用后的手术器械清洗去污应选用( )(A)加酶洗涤剂浸泡擦洗(B)洗净消毒装置(C)超声清洗装置
12、(D)手洗(E)以上方法结合彻底清洗干净26 不耐热手术用品的灭菌应首选用( )(A)环氧乙烷气体(B) 2%碱性戊二醛(中性、强化酸性戊二醛),浸泡 10h(C) 0.1%苯扎溴铵浸泡 30min(D)小型快速灭菌器(E)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27 接触皮肤的一般诊疗用品如血压计袖带、听诊器、体温表的清洁与消毒方法是( )(A)保持清洁,若有污染应随时以清洁剂与水清洁(B)血压计若被血液、体液污染应在清洁的基础上使用含有效氯250mg/L500mg/L 的消毒剂浸泡 30min 后再清洗干净,晾干备用(C)听诊器可在清洁的基础上用乙醇擦拭消毒(D)腋下体温表每次用后应在清洁的基础上选用 75%
13、乙醇或含氯消毒剂250mg/L500mg/L 浸泡 30min 或过氧乙酸 1000mg/L 浸泡 l0min30min 后,清水冲净,擦干,清洁干燥保存备用(E)按以上方法都对28 通过管道间接与浅表体腔黏膜接触的器具如氧气湿化瓶、呼吸机和麻醉机的螺纹管、氧气面罩、麻醉口罩、胃肠减压器、吸引器、引流瓶等器具清洁与消毒方法( )(A)在清洁的基础上耐高温的管道与引流瓶可采用压力蒸汽灭菌(B)不耐高温的部分可清洁后浸泡在 250mg/L500mg/L 浸泡 30min 后,清水冲净,晾干,清洁干燥封闭保存备用(C)有条件的医院可采用洗净消毒装置进行洗净、8093 消毒、烘干自动完成,清洁干燥封闭
14、保存备用(D)以上方法都对(E)以上方法不对29 凡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经外科切口进入无菌腔室的内镜及其附件,如腹腔镜、关节镜、脑室镜、膀胱镜、宫腔镜等,用前应达到( )(A)灭菌水平(B)高效消毒(C)中效消毒(D)低效消毒(E)清洁水平30 凡进入破损黏膜的内镜附件如活检钳、高频电刀等,应达到( )(A)灭菌水平(B)高效消毒(C)中效消毒(D)低效消毒(E)清洁水平31 凡进入人体自然通道与管腔黏膜接触的内镜及其附件,如喉镜、气管镜、支气管镜、胃镜、肠镜、乙状结肠镜、直肠镜等,用前应达到( )(A)灭菌水平(B)高效消毒(C)中效消毒(D)低效消毒(E)清洁水平32 肌肉、皮下及静脉
15、注射、针灸部位,各种诊疗性穿刺等消毒方法主要是( )(A)涂擦(B)以注射或穿刺部位为中心,由内向外缓慢旋转,逐步涂擦,共 2 次(C)消毒皮肤面积不小于 5cm5cm(D)血管内留置导管及其他部位分流导管和引流处每日按要求处理后用无菌敷料封盖(E)以上都对医院感染护理学练习试卷 3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医院感染护理学2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医院感染护理学3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医院感染护理学4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医院感染护理学5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医院感染护理学6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医院感染护理学7 【正确答案】
16、 B【知识模块】 医院感染护理学8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医院感染护理学9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医院感染护理学10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医院感染护理学11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医院感染护理学12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医院感染护理学13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医院感染护理学14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医院感染护理学15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医院感染护理学16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医院感染护理学17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医院感染护理学18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医院感染护理学19 【正确答案】 A
17、【知识模块】 医院感染护理学20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医院感染护理学21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医院感染护理学22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医院感染护理学23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医院感染护理学24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医院感染护理学25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医院感染护理学26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医院感染护理学27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医院感染护理学28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医院感染护理学29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医院感染护理学30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医院感染护理学31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医院感染护理学32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医院感染护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