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试卷]西医综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 资源ID:876061       资源大小:52.50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试卷]西医综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1、西医综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1 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A)年龄(B)脂质代谢异常(C)高血压(D)糖尿病2 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先决条件是(A)动脉内膜解剖性损伤(B)动脉内膜功能性损伤(C)血液黏稠度增加(D)血流动力学改变3 关于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防治措施,错误的是(A)控制体重指数于 20-24(B)每日脂肪摄入量不超过总热卡的 40(C)每日胆固醇摄入量不超过 200mg(D)不宜作剧烈体育活动4 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积极预防冠状动脉和脑动脉血栓栓塞,最常用的药物是(A)阿司匹林(B)氯吡格雷(C)辛伐他汀(D)吉非贝齐5 下列哪项符合稳定型心

    2、绞痛的特点?(A)多见于 60 岁以上的女性(B)硝酸甘油往往不能缓解症状(C)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内常有出血(D)活动时可诱发,停止活动后症状可缓解6 临床上作为估计心肌氧耗量的指标是(A)心率 脉压(B)心率 收缩压(C)心率 舒张压(D)心率 平均动脉压7 心绞痛发作的典型部位是(A)胸骨中下 13 交界处(B)胸骨体中段或上段之后波及心前区(C)心前区(D)胸骨中段伴左肩、左臂8 典型心绞痛发作的临床表现为(A)胸骨后紧缩感(B)劳力或激动时心前区压迫痛(C)劳累后胸骨中部针刺样痛(D)心前区压榨痛,含化硝酸甘油几分钟内可缓解9 心绞痛发作时不出现的心电图改变是(A)ST 段下移(B) S

    3、T 段无移位(C) QRS 波群多012s(D)T 波直立10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预后最差的是(A)冠脉左前降支狭窄(B)冠脉左回旋支狭窄(C)冠脉左主干狭窄(D)冠脉三支病变11 高血压患荇发作心绞痛时首选(A)维拉帕米(B)美托洛尔(C)硝酸甘油(D)硝酸异山梨酯12 男,46 岁。阵发性胸痛 4 个月,近 7 天于夜间睡眠时发作,持续约 20 分钟自行缓解,发作时心电图示 V1V 4 导联 ST 段抬高。查体:心界不大,未闻及心包摩擦音。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变异型心绞痛(B)急性心肌梗死(C)初发型劳力性心绞痛(D)恶化型劳力性心绞痛13 男性,54 岁。1 年前日常活动后出现胸骨后

    4、疼痛,每日 2-3 次,近 2 个月发作次数增多,每日 5-6 次,轻微活动也能诱发,发作时心电图 ST 段呈一过性水平压低,应诊断为(A)稳定型心绞痛(B)不稳定型心绞痛(C)变异型心绞痛(D)急性心肌梗死14 心肌严重持续缺血多长时间即可发生心肌梗死?(A)2030 分钟(B) 3045 分钟(C) 45 分钟1 小时(D)12 小时15 不符合非 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特点的是(A)梗死范围未达心肌全层(B)病程中始终无 Q 波(C)可演变为 ST 段抬高性心梗(D)血中心肌坏死标记物一般不升高16 急性心肌梗死最早出现的症状是(A)发热(B)心动过速(C)疼痛(D)心律失常17 急性心

    5、肌梗死最常发生的心律失常是(A)房颤(B)房性早搏(C)房室传导阻滞(D)室性早搏18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 24 小时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A)低血压(B)心脏破裂(C)心力衰竭(D)心律失常19 下列哪项不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体征?(A)可出现第三心音奔马律(B)可出现第四心音奔马律(C)可出现心包摩擦音(D)可闻及心尖部舒张期杂音20 下列血清标志物,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最敏感的是(A)CK(B) cTnT(C) LDH(D)CK-MB21 急性心肌梗死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B)心脏破裂(C)心肌梗死后综合征(D)心室壁瘤22 患者,男,68 岁,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经治疗后

    6、疼痛缓解。发病 72 小时后突然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心率 140 次分,胸骨左缘第 4 肋间可闻及 46 级响亮收缩期杂音,伴震颤,经积极抢救无效死亡。该病人死亡的原因可能是(A)心室壁瘤(B)心肌梗死并发栓塞(C)心脏破裂(D)主动脉夹层23 关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再灌注治疗的叙述,错误的是(A)最好在起病后 36 小时内进行(B)发病 12 小时以上者不宜施行 PCI(C)急性心肌梗死直接 PTCA 成功率在 80左右(D)ST 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并发休克宜施行 PTCA24 下列哪项不是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溶栓治疗的禁忌证?(A)近期活动性出血(B)有出血性脑卒中史(C)可疑为主动脉夹层(D)发病

    7、 6 小时,心电图 ST 段抬高02mV24 男性,60 岁。心前区阵发性疼痛 1 个月,多在夜间发作,与活动无关。每次发作 15 分钟,发作时心电图、aVF 导联 ST 段抬高。25 最可能的诊断是(A)稳定性心绞痛(B)变异型心绞痛(C)心肌梗死(D)主动脉夹层26 首选治疗的药物是(A)硝酸酯类(B) 受体阻滞剂(C)钙离子通道阻滞剂(D)洋地黄类26 患者,女性。65 岁,因阵发性胸闷 8 年,持续胸痛 8 小时收入院。入院时血压为 15090mmHg,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27 支持诊断的心电图改变为(A)、aVF 出现异常 Q 波伴 ST 段弓背向上抬高(B) V1 一 V4 导

    8、联出现异常 Q 波伴 ST 段弓背向上抬高(C) I、aVL 出现肺性 P 波(D)频发室性期前收缩28 此时最具特征性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是(A)血清 LDH 上升(B)血清 GOT 上升(C)血清 CK-MB 上升(D)血清 cTnI 上升29 上述患者出现频发室性期前收缩,伴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此时最恰当的处理是(A)静推毛花苷丙(B)口服美西律(C)静脉注射利多卡因(D)口服普鲁卡因酰胺30 住院第 2 日患者出现胸闷、大汗、面色苍白。体检心率 126 次分,律齐,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血压 9050mmHg,考虑合并心源性休克。此时不宜使用(A)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B)静注呋塞米(C)静滴

    9、多巴胺(D)静滴多巴酚丁胺31 起病 4 周后,病人反复低热,左肺底有湿性啰音,心前区闻及心包摩擦音,此时应考虑并发(A)肺栓塞(B)尿毒症(C)感染性心内膜炎(D)心肌梗死后综合征31 A心电图 B 201Tl-心肌显像 CPET D冠状动脉造影32 诊断心绞痛最准确的方法是33 诊断心绞痛最常用的方法是34 对了,解冠脉狭窄程度及部位最有价值的检查是35 可显示心肌缺血灶部位和范围的检查方法是36 可准确评估心肌活力的检查方法是36 A氯吡格雷B呋塞米C尿激酶D低分子肝素37 急性右心室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慎用38 急性非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不宜选用39 心绞痛发作时产生疼痛的直接

    10、原因是(A)心肌内酸性代谢产物的堆积(B)多肽类物质刺激心脏自主神经(C)钠钾泵受损,K +的刺激作用(D)冠状动脉的异常牵拉或收缩40 可引起心绞痛的疾病是(A)主动脉瓣关闭不全(B)梅毒性主动脉炎(C)肥厚型心肌病(D)X 综合征41 心电图运动试验的禁忌证是(A)心肌梗死急性期(B)不稳定型心绞痛(C)明显心衰(D)严重心律失常42 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闭塞可导致(A)心尖部梗死(B)后间隔梗死(C)下侧壁梗死(D)左心室膈面梗死西医综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ABCD 项均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其中脂质代谢异常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11、。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TG)、LDL 、VLDL 增高等均是危险因素。【知识模块】 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根据血管内皮损伤反应学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是由于各种危险因素导致动脉内膜损伤后,作出的炎症,纤维增生性反应的结果。动脉内膜受损分为功能紊乱和解剖损伤。其中功能紊乱起主要作用,即在长期高脂血症的情况下,增高的脂蛋白(主要是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和胆固醇对动脉内膜造成的功能性损伤。【知识模块】 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应控制膳食总热量,维持体重指数(BMI)在 2024 的正常范围内。超过正常标准

    12、体重者,应采用低脂(脂肪摄入量不超过总热量的 30)、低胆固醇(每日不超过 200mg)膳食。同时,应进行适当的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但不宜勉强作剧烈活动。【知识模块】 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积极预防冠状动脉和脑动脉血栓栓塞,应选用抗血小板黏附和聚集的药物,最常用者为阿司匹林,其他尚有氯吡格雷、阿昔单抗等。辛伐他汀和吉非贝齐为降脂药物。【知识模块】 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心绞痛分稳定型心绞痛(即典型的劳力性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好发于加岁以上的男性,冠状动脉内可见稳定的粥样硬化斑块,一般无继发性病

    13、理改变,如斑块内出血、斑块纤维帽出现裂痕、表面有血小板聚集等。劳力负荷增加时可诱发心绞痛,一般停止活动后症状可消除(D 对)。硝酸甘油可使 92的患者缓解症状。“硝酸甘油往往不能缓解症状”是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特点。【知识模块】 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心肌氧耗的多少主要由心肌张力、心肌收缩强度和心率决定,故常用“心率收缩压”(即二重乘积)作为估计心肌氧耗的指标。【知识模块】 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7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心绞痛部位主要在胸骨体中段或上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有手掌大小范围,甚至横贯前胸,界限不

    14、很清楚。胸痛常呈压榨痛、发闷或紧缩感,大多数患者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后几分钟内可缓解。【知识模块】 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绝大多数(并小是全部)心绞痛患者可出现暂时性心肌缺血引起的 ST段下移(01mV) ,发作缓解后恢复。有时出现 T 波倒置。在平时有 T 波持续性倒置的患者,发作时可变为直立(假性正常化)。一般无 QRS 波群的变化。【知识模块】 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可存活多年。但有发生急性心梗或猝死的危险。决定预后的主要因素是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和心功能。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最严重,年死亡率达 30左右,其后依次为

    15、三支、二支与一支病变。左前降支狭窄一般比其他两支狭窄预后羞。【知识模块】 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可抑制 Ca2+进入细胞内,也可抑制心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中 Ca2+的利用。因此可抑制心肌收缩、减少心肌氧耗;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内膜下缺血;扩张周围血管,降低动脉压。故最适合高血压伴心绞痛患者。【知识模块】 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例反复发作胸痛 4 个月,且 20 分钟后可自行缓解,可排除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本例病程超过 1 个月,因此不可能为初发型心绞痛。本例常于夜间睡眠时发作,发作与劳累无关,故不属于

    16、恶化型劳力性心绞痛。 根据上述表现及发作时 V1V4 导联 ST 段抬高的特点,可诊断为变异型心绞痛。【知识模块】 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例近 2 个月发作次数增多,不能诊断为稳定型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的特点为发作时相关心电图导联 ST 段抬高,与本例不符。急性心肌梗死不可能每日反复发作,故本例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知识模块】 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1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达 2030 分钟以上,即可发生心肌梗死。12 小时后绝大部分心肌呈凝固性坏死。【知识模块】 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1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非 S

    17、T 段抬高性心梗的特点:其发病原因为心内膜下心梗、或冠状动脉闭塞不完全、或再通的小灶性坏死,梗死范围未累及心肌全层;病程中始终无病理性 Q 波,表现为 ST 段普遍降低 01mV (aVR、V。除外)、对称性 T 波倒置、或仅有 T 波倒置;部分可演变为 ST 段抬高性心梗;临床资料显示,无论 ST 有无抬高,约 50的急性心梗患者有心肌坏死的酶学证据。【知识模块】 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1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急性心肌梗死最早出现的症状是疼痛,多发生于清晨,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但诱因不明显。发热、心动过速等是由坏死物质吸收引起,一般在疼痛发生后 2448 小时出现。心律失常

    18、多发生于起病后 1 一 2 天。【知识模块】 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1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7595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发生心律失常,其中以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早搏) 最多见,房室传导阻滞较多见,室上性心律失常少见。【知识模块】 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1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急性心梗患者常发生心律失常,其中以室性早搏最多见。若室早频发( 5 次分) 、成对出现、呈短阵室速、多源性室速、或落在前一心搏的易损期(即 R on T),常为室颤的先兆。室颤是急性心梗患者早期(发病 24 小内)死亡的主要原因。心力衰竭多发生在起病最初几天内,心脏破裂多在起病 1 周内出现,这些都

    19、不可能成为心梗患者发病 24 小时内的主要死亡原因。【知识模块】 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1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急性心梗时,心尖区第一心音减弱。可出现第四心音(心房性)奔马律,少数有第三心音(心室性)奔马律。10一 20患者起病 23 天出现心包摩擦音,为反应性纤维素性心包炎所致。心尖区可出现粗糙的收缩期杂音或伴收缩中晚期喀喇音(D 错) 。【知识模块】 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2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肌钙蛋白 T(cTnT)是诊断急性心梗的确定性标志物,其诊断特异性为 7496。灵敏度 5059。肌钙蛋白 T(cTnI)对急性心梗的诊断与 cTnT 无差异,其诊断特异性为9

    20、399。灵敏度 644。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对急性心梗的诊断不如 cTnT、cTnI 敏感。但对早期(4 小时)诊断有较重要价值。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指标还是 cTnT 和 cTnI,因此常常为答案所在。CK-MB 为过去常用指标,因此常为比较陈旧试题的答案项。当答案项中没有 cTnT 和cTnI 时,可以考虑次选 CK-MB 作为答案。肌酸激酶 (CK)、乳酸脱氢酶(LDH)、肌红蛋白(SMB)等指标由于特异性及敏感性均不高,临床上极少应用。【知识模块】 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2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ABCD 都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其中以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最常见,总

    21、发生率高达 50。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心脏破裂极少发生、心室壁瘤 5一 20、心肌梗死后综合征约 10。【知识模块】 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2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心脏破裂常发生在急性心梗 1 周以内。在胸骨左缘第 34 肋间出现响亮的收缩期杂音,常伴震颤,可引起心衰和休克,在数日内死亡。本例的临床特点都符合急性心梗后心脏破裂的诊断。【知识模块】 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2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急性心肌梗死后行再灌注治疗应在起病 36 小时,最多在 12 小时内进行,可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心肌得到再灌注,改善预后。但应注意:不应对发病 12 小时以上者进行介入治疗;不

    22、宜对非梗死相关动脉施行介入。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成功率在 90以上(C 错)。【知识模块】 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2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发病 6 小时,心电图 ST 抬高02mV 是急性心肌梗死的表现。如果为禁忌证,则说明急性心肌梗死不能行溶栓治疗,这显然是错误的,因此 D为正确答案。有出血倾向者 (如近期活动性出血、有出血性脑卒中史者),不能行溶栓治疗。主动脉夹层是猝死的常见原因,禁忌溶栓治疗。【知识模块】 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知识模块】 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25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2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23、“心绞痛发作无规律。发作时心电图 ST 段抬高”为变异型心绞痛的特点。变异型心绞痛的治疗首选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知识模块】 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知识模块】 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27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28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29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30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3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例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其典型心电图表现为 V1 一 V4 导联出现异常 Q 波伴 ST 段弓背向上抬高。 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最特征性的实验室指标为肌钙蛋白 I(c

    24、TnI)或肌钙蛋白 T(eTnT),次选指标为血清肌酸激酶同 T 酶(CK-MB)。血清乳酸脱氢酶 (LDH)、GOT、GPT 等指标特异性差。 室性期前收缩伴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首选利多卡因。 患者合并心源性休克,血压仅9050mmHg ,若使用利尿剂将使血容量进一步减少,血压更低,加重休克,因此不宜静注呋塞米。但可使用强心剂及升压药,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 急性心肌梗死后 4 周,出现低热、心包摩擦音,可诊断为心肌梗死后综合征。【知识模块】 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知识模块】 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32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33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动脉

    25、粥样硬化与冠心病34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35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3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增加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的临床综合征。其根本病因为冠状动脉阻塞,因此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可了解阻塞部位和阻塞程度,是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心电图是发现心肌缺血、诊断心绞痛最常用的检查方法。 201T1(铊)随冠脉血流很快被正常心肌细胞所摄取。休息时铊显像所示灌注缺损主要见于心肌梗死后瘢痕部位。在冠脉供血不足部位的心肌,明显的灌注缺损仅见于运动后缺血区。因此,本检查可反映心肌缺血灶的部位和范围。 利

    26、用正电子发射断层心肌显像 (PET)可判断心肌的血流灌注,了解心肌的代谢情况,可用于评估心肌的活力。【知识模块】 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知识模块】 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37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3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急性右心室心梗常引起右心衰伴低血压,若不合并左心衰,则应扩容治疗,而不宜使用利尿剂(呋塞米)减少血容量。溶栓治疗溶解的是纤维蛋白而不是血小板。ST 段抬高心梗多为冠脉内存在纤维蛋白交联形成的红色血栓,早期溶栓治疗效果较好。但非 ST 段抬高心梗多为未完全闭塞的血管病变,血栓多为血小板聚集形成的白色血栓。溶栓治疗对于以血小板为主的白色血栓不

    27、仅无效,而且会激活凝血机制,恶化病情。因此溶栓(尿激酶)治疗主要适用于急性 ST 段抬高心梗,而禁用于非 ST 段抬高心梗。【知识模块】 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39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心绞痛疼痛的原因:在缺血缺氧的情况下,心肌内积聚过多的代谢产物,如乳酸、丙酮酸、磷酸等酸性物质。多肽类物质刺激心脏自主神经的传入纤维末梢,传入大脑,产生痛觉。缺血区内富有神经供应的冠状血管的异常牵拉或收缩,直接产生疼痛冲动。心绞痛的疼痛与钠钾泵受损无关。【知识模块】 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40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只要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就会引起心绞痛。所列各项原因都可能引起心肌供血不足,而导致心绞痛。【知识模块】 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41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心电图运动试验的阳性标准为:ST 段下移01mV,持续 2 分钟。试验禁忌证:心梗急性期、不稳定型心绞痛、明显心衰、严重心律失常、急性疾病者、ST 下移超过 015mY。【知识模块】 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42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闭塞 左心室前壁、心尖部、下侧壁、前间隔和二尖瓣前乳头肌梗死。左心室膈面和后间隔梗死是右冠状动脉闭塞所致。【知识模块】 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试卷]西医综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visitstep34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