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执业医师(医学微生物学)模拟试卷 19 及答案与解析0 男性,10 岁,右足底被铁锈钉刺伤 10 天,突然出现张口困难,继之出现苦笑面容,角弓反张,声响及触碰患者可诱发上述症状,患者神志清楚,不发热。 1 该病致病菌属于(A)革兰染色阴性大肠杆菌(B)革兰染色阴性厌氧拟杆菌(C)革兰染色阴性变形杆菌(D)革兰染色阳性梭形芽孢杆菌(E)革兰染色阳性球菌 2 该病属于(A)毒血症(B)菌血症(C)败血症(D)脓血症(E)脓毒血症 2 A艰难杆菌B苍白密螺旋体C甲型溶血性链球菌D白假丝酵母菌(白色念珠菌)E变异链球菌 3 可引起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病原体是 4 引起梅毒的病原体是 4 A炭疽芽
2、孢杆菌B溶脲脲原体C柯萨奇D伯氏疏螺旋体E汉坦病毒5 人类病毒性心肌炎的重要病原体是6 人类非淋菌性尿道炎的重要病原体是7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原体是 8 属于原核细胞型的一组微生物是(A)酵母菌、淋球菌(B)放线菌、破伤风杆菌(C)链球菌、念珠菌(D)隐球菌、结核分枝杆菌(E)小孢子菌、大肠埃希菌 9 使细菌具有侵袭力的结构成分是(A)芽孢(B)肽聚糖(黏肽)(C)荚膜(D)核糖体(E)异染颗粒 10 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可用于细菌分型的合成性代谢物是(A)热原质(B)酶类(C)毒素(D)色素(E)细菌素 11 关于高压蒸汽灭菌法,不正确的描述是(A)灭菌效果最可靠(B)适用于对耐高温和耐湿物品
3、的灭菌(C)可杀灭包括细菌芽孢在内的所有微生物(D)通常灭菌压力为 205 kg/cm 2(E)通常灭菌温度为 1213 12 细菌的耐药性与哪个耐药质粒有关(A)A 质粒(B) G 质粒(C) D 质粒(D)R 质粒(E)F 质粒 13 内毒素的主要成分是(A)肽聚糖(B)蛋白质(C)脂蛋白(D)核酸(E)脂多糖14 致病菌的检验程序,直接涂片镜检可以检查(A)结核杆菌(B)区分肠道杆菌不同菌属(C)确定病原菌的种或型(D)测定菌株毒性(E)药敏试验 15 肺炎链球菌可引起(A)支气管肺炎(B)肺脓肿(C)大叶性肺炎(即典型肺炎)(D)支气管哮喘(E)胸膜炎16 引起急性出血性结肠炎的病原体
4、是(A)志贺菌(B)伤寒沙门菌(C)新型肠道病毒 70 型(D)大肠埃希菌 0157 型(E)轮状病毒 A 组 17 耐盐细菌是(A)痢疾志贺菌(B)破伤风梭菌(C)副溶血性弧菌(D)白喉棒状杆菌(E)结核分枝杆菌 18 用抗酸染色法染色后,结核杆菌在光学显微镜下的典型形态是(A)为紫色的栅栏状排列杆菌(B)为红色的粗大杆菌(C)为紫色的略带弯曲的细长杆菌(D)为红色的略带弯曲的细长杆菌(E)为红色的竹节状排列杆菌 19 放线菌属中对人有致病性的有(A)衣氏放线菌(B)牛放线菌(C)内氏放线菌(D)星形诺卡菌(E)以上均正确 20 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有密切关系的病原菌为(A)空肠弯曲菌(B
5、)幽门螺杆菌(C)胎儿弯曲菌(D)鼠伤寒沙门菌(E)副溶血性弧菌 21 对病毒生物学性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测量大小的单位为纳米(B)含有 DNA 和 RNA 两种核酸(C)以复制方式增殖(D)必须寄生于活细胞内(E)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 22 输血不是作为主要传播途径的病毒性疾病为(A)乙型肝炎(B)丙型肝炎(C)丁型肝炎(D)戊型肝炎(E)艾滋病23 不属于副黏病毒科的是(A)副流感病毒(B)禽流感病毒(C)呼吸道合胞病毒(D)麻疹病毒(E)腮腺炎病毒 24 脊髓灰质炎典型热型是(A)双峰热(B)弛张热(C)间歇热(D)稽留热(E)低热 25 Dane 颗粒是(A)丁型肝炎病毒(B)乙型
6、肝炎病毒(C)甲型肝炎病毒(D)戊型肝炎病毒(E)丙型肝炎病毒 26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传播环节中最重要的中间宿主是(A)蚊(B)幼猪(C)成年猫(D)乙型脑炎带毒者(E)虱27 宫颈癌有关的病毒是(A)HEV(B) HIV(C) HAV(D)HBV(E)HPV 28 朊粒引起的疾病不包括(A)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B)库鲁病(C)羊瘙痒症(D)牛海绵状脑病(疯牛病)(E)克-雅病临床执业医师(医学微生物学)模拟试卷 19 答案与解析【知识模块】 厌氧性细菌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破伤风梭菌为专性厌氧革兰染色阳性,其芽孢发育为增殖体,迅速繁殖并产生大量外毒素。【知识模块】 厌氧性细菌2
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破伤风的致病物质属神经毒外毒素,主要为破伤风痉挛毒素和破伤风溶血素。可沿神经纤维或经淋巴、血液到达中枢神经系统,与脊髓运动神经细胞结合,阻止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介质,使屈、伸肌运动平衡破坏,而产生以角弓反张为代表的横纹肌强直性痉挛收缩和苦笑面容,是破伤风的临床特征。【知识模块】 厌氧性细菌【知识模块】 螺旋体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为寄居口腔的正常菌群,从口腔进入血流的机会多,黏附性强,故为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首要原因。【知识模块】 螺旋体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梅毒螺旋体为苍白密螺旋体苍白亚种。有 8 一 14 个致密而规
8、则的螺旋,两端尖直。用镀银染色法可被染成棕褐色。【知识模块】 螺旋体【知识模块】 出血热病毒5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出血热病毒6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出血热病毒7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出血热病毒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仅有原始核质,无核膜、核仁,细胞器不完全,只有核蛋白体,另两类为非细胞型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知识模块】 微生物的基本概念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构成侵袭力的组分包括使细菌在体内定居的菌体表面结构,即普通菌毛(促进细菌吸附定居作用)和脂磷壁酸(LTA),与易感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使细菌在体内定居;增强抗吞噬作用的菌体表
9、面结构,即荚膜、菌体表面蛋白(M 蛋白)及表面抗原(K 抗原、V 抗原);以及细菌胞外酶,如血浆凝固酶增强细菌抗吞噬能力,透明质酸酶、链激酶、链道酶和 DNA 酶均增强细菌的扩散能力。【知识模块】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0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细菌素是某些菌株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只对有近缘关系的细菌有杀伤作用,如大肠菌素。可用于细菌的分型和流行病学追踪调查。【知识模块】 细菌的生理 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高压蒸汽灭菌法是最有效的灭菌方法。参数是压力:105 kgcm 2时,温度:1213,时间: 1520 分钟。常用于一般培养基、生理盐水、手术敷料等耐高温、耐湿
10、物品的灭菌。【知识模块】 消毒与灭菌 1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细菌的耐药性与染色体基因突变和耐药质粒(R 质粒)的转移等相关。【知识模块】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13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知识模块】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1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在形态和染色性上具有特征的病原菌,可以直接涂片镜检,如痰中查结核菌。该题中 B 项需生化试验才能区分。C 项需血清学试验才能确定。 D 项需动肠试验测定。E 项需培养基培养。【知识模块】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1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肺炎链球菌为大叶性肺炎,可继发胸膜炎、脓胸。
11、【知识模块】 病原性球菌 1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为出血性结肠炎和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的病原体。引起人类疾病的主要是 0157:H7 血清型。【知识模块】 肠道杆菌 A1 型题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副溶血性弧菌的嗜盐性与所致疾病:该菌主要存在于海水、海底沉积物和海产品中,在含 35NaCl 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故又称为嗜盐性细菌,主要引起食物中毒,常因食用带菌的鱼、蟹等海产品所致。【知识模块】 弧菌属1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结核杆菌菌体细长略弯,有时呈分枝状,齐-尼抗酸染色阳性,呈红色。【知识模块】 分枝杆菌属 19 【正确答案】
12、E【知识模块】 放线菌属和诺卡氏菌属 2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幽门螺杆菌与人类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知识模块】 其他细菌2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病毒体积微小,结构简单,只含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 或RNA,必须寄生在活的和敏感的细胞内,以复制的方式进行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知识模块】 病毒的基本性状 2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戊型肝炎病毒(HEV)是经消化道传播的。病毒体直径 2734 nm ,无包膜。核酸单正链 RNA,属杯状病毒科,迄今未能在细胞培养中使 HEV 复制。目前 HEV 有 2 个基因型,缅甸毒株与墨西哥毒株。【知识
13、模块】 病毒的感染和免疫2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属于副黏病毒科的是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与间质性肺炎病毒;禽流感不属于副黏病毒科。【知识模块】 呼吸道病毒 2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疾病前期为双峰热。【知识模块】 肠道病毒2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完整的 HBV 颗粒首先由 Dane 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血清中发现,故称为 Dane 颗粒。【知识模块】 肝炎病毒 2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蚊体可携带乙脑病毒越冬以及经卵传代,所以蚊既是传播媒介又是储存宿主,幼猪是中间或扩散宿主。【知识模块】 黄病毒 27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HPV 的传播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病损部位或间接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生殖器感染主要是性接触引起。新生儿可在通过产道时受感染。病毒感染仅停留于皮肤和黏膜中,不产生病毒血症。HPV 除引起各种疣外,HPV-16、18、33 等型别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知识模块】 其他病毒 2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朊粒引起疾病的共同特点是:潜伏期长,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慢性退行性病变,脑组织呈海绵状病变,有传染性和致死性,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由麻疹病毒引起。【知识模块】 亚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