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方剂学(清热剂)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

    • 资源ID:867208       资源大小:40.50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方剂学(清热剂)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

    1、考研中医综合方剂学(清热剂)模拟试卷 3 及答案与解析1 以大寒之剂,易为清补之方的方剂是(A)白虎汤(B)竹叶石膏汤(C)白虎加苍术汤(D)白虎加桂枝汤2 下列选项,属于竹叶石膏汤臣药的是(A)半夏(B)麦门冬(C)粳米(D)炙甘草3 凉膈散中可引火下行、通泻三焦的药物是(A)山栀子(B)黄芩(C)大黄(D)芒硝4 关于泻白散原方中用法的描述,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食前服(B)食后服(C)午后服(D)睡前服5 清胃散中,体现“ 火郁发之 ”用法的药物是(A)黄连(B)生地(C)升麻(D)丹皮6 大头瘟毒治疗常用(A)清瘟败毒饮(B)普济消毒饮(C)柴葛解肌汤(D)犀角地黄汤7 阳证痈疡肿

    2、毒初起,治疗常用(A)清瘟败毒饮(B)普济消毒饮(C)仙方活命饮(D)犀角地黄汤8 龙胆泻肝汤中,臣药是(A)龙胆草(B)栀子(C)柴胡(D)泽泻9 芍药汤中配伍大黄,体现的配伍思想是(A)寒因寒用(B)热因热用(C)通因通用(D)塞因塞用10 下列清热剂中,不含酒的成分的是(A)清瘟败毒饮(B)五味消毒饮(C)仙方活命饮(D)普济消毒饮11 心胸烦热,口渴面赤,意欲饮冷,口舌生疮,小便赤涩刺痛,舌红,脉数,治疗常用(A)清胃散(B)泻白散(C)导赤散(D)左金丸12 当归六黄汤中,黄芪与其余“五黄” 黄芩、黄柏、黄连、生地黄、熟地黄的用量比例是(A)1:1:1:1:1:1(B) 2:1:1:

    3、1:1:1(C) 2:1:1:1:1:2(D)2:1:1:1:2:213 有“火郁发之 ”之意的是(A)普济消毒饮(B)仙方活命饮(C)川芎茶调散(D)龙胆泻肝汤14 体现了“行血则便脓自愈” 、“调气则后重自除”之义的方剂是(A)小蓟饮子(B)千金犀角散(C)白头翁汤(D)芍药汤14 A山栀子 B黄芩 C连翘 D薄荷15 凉膈散中透上焦之热的药物是16 凉膈散中清胸膈郁热的药物是16 A葛根黄芩黄连汤 B芍药汤 C白头翁汤 D当归六黄汤17 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下痢脓血,赤多白少,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脉弦数者,治疗常用18 腹痛,便脓血,赤白相兼,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

    4、,脉弦数者,治疗常用18 A2:3 B1: 1 C6: 1 D1:219 左金丸中黄连与吴茱萸之比为20 金铃子散中川楝子与延胡索之比为21 属于清营汤配伍作用的是(A)清营(B)解毒(C)养阴(D)透热转气22 清瘟败毒饮和犀角地黄汤共同含有的药物是(A)犀角(B)生地(C)芍药(D)丹皮23 清瘟败毒饮和普济消毒饮共同含有的药物是(A)连翘(B)玄参(C)生甘草(D)生石膏24 下列清热剂中,出自小儿药证直诀的是(A)当归六黄汤(B)左金丸(C)泻白散(D)导赤散25 清瘟败毒饮中,“ 载药上行 ”的药物是(A)桔梗(B)连翘(C)竹叶(D)元参26 含有“三黄 ”(黄芩、黄连、黄柏 )的

    5、方剂有(A)黄连解毒汤(B)当归六黄汤(C)芍药汤(D)清瘟败毒饮考研中医综合方剂学(清热剂)模拟试卷 3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竹叶石膏汤全方清热(石膏+竹叶一一清透气分余热 )与益气养阴(人参+麦冬 )并用,祛邪扶正兼顾,清而不寒,补而不滞。本方实为一首清补两顾之剂,使热清烦除、气津得复,诸症自愈,正如医宗金鉴说:“以大寒之剂,易为清补之方。”【知识模块】 清热剂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竹叶石膏汤中,竹叶配石膏清透气分余热,除烦止渴为君;人参配麦冬补气养阴生津为臣;半夏降逆和胃以止呕逆为佐。甘草、粳米和脾养胃以为使。【知识模块】 清热剂3 【正确答案】 A【

    6、试题解析】 凉膈散以黄芩清胸膈郁热;山栀通泻三焦,引火下行;大黄、芒硝泻火通便,以荡涤中焦燥热内结。【知识模块】 清热剂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泻白散(小儿药证直诀)用法:上药锉散,入粳米一撮,水二小盏,煎七分,食前服。现代用法:水煎服。【知识模块】 清热剂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清胃散配以升麻,一取其清热解毒,以治胃火牙痛;一取其轻清升散透发,可宣达郁遏之伏火,有“火郁发之”之意。而以苦寒泻火之黄连为君,直折胃腑之热。黄连得升麻,降中寓升,则泻火而无凉遏之弊;升麻得黄连,则散火而无升焰之虞。胃热盛已侵及血分,进而耗伤阴血,故以生地凉血滋阴;丹皮凉血清热,二者皆为臣药。【知

    7、识模块】 清热剂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清瘟败毒饮清热解毒,凉血泻火瘟疫热毒,充斥内外,气血两燔;普济消毒饮清热解毒,疏风散邪大头瘟;柴葛解肌汤解肌清热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证;犀角地黄汤清热解毒,凉血散瘀热入血分证。【知识模块】 清热剂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仙方活命饮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阳证痈疡肿毒初起。清瘟败毒饮清热解毒,凉血泻火瘟疫热毒,充斥内外,气血两燔;普济消毒饮清热解毒,疏风散邪大头瘟;犀角地黄汤清热解毒,凉血散瘀热入血分证。【知识模块】 清热剂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龙胆泻肝汤:龙胆草大苦大寒,既能泻肝胆实火,又能利肝经湿热,泻火除湿,两擅其功

    8、,切中病机,故为君药。黄芩、栀子苦寒泻火、燥湿清热,加强君药泻火除湿之力,用以为臣。湿热的主要出路,是利导下行,从膀胱渗泄,故又用渗湿泄热之泽泻、木通、车前子,导湿热从水道而去,柴胡疏畅肝胆之气,并能引诸药归于肝胆之经,均为佐药。【知识模块】 清热剂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芍药汤湿热下痢。其中,大黄苦寒沉降,合芩、连则清热燥湿之功著,合归、芍则活血行气之力彰,其泻下通腑作用可通导湿热积滞从大便而去,体现“通因通用”之法。【知识模块】 清热剂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五味消毒饮火毒结聚的痈疮疖肿加酒少量,是行血脉以助药效。仙方活命饮一一阳证痈疡肿毒初起原方用法:用酒一大碗,煎

    9、五七沸服。普济消毒饮大头瘟重用酒连、酒芩清热泻火,以祛上焦头面热毒。清瘟败毒饮温疫热毒,气血两燔证水煎服。【知识模块】 清热剂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心胸烦热,口渴面赤,意欲饮冷,以及口舌生疮;或心热移于小肠,小便赤涩刺痛,舌红,脉数一心经火热证清心利水养阴导赤散。清胃散胃火牙痛,泻白散肺热喘咳证,左金丸一一肝火犯胃证。【知识模块】 清热剂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当归六黄汤中药物用量:黄芪:黄芩:黄连:黄柏:生地黄:熟地黄:当归=2:1:1:1:1:1:1,其中,倍用黄芪为佐,一以益气实卫以固表,一以固未定之阴,且可合当归、熟地益气养血。【知识模块】 清热剂13 【正确

    10、答案】 A【试题解析】 “火郁发之”是指治疗火郁证时顺应火的炎上升发之性,运用宣散、升举、轻扬、疏通之法,使郁火发越于外。其中,选项 A 普济消毒饮功擅清热解毒,疏风散邪。主治大头瘟(原书称大头天行),方中重用酒连、酒芩清热泻火,祛上焦头面热毒为君。以牛蒡子、连翘、薄荷、僵蚕辛凉疏散头面风热为臣。玄参、马勃、板蓝根有加强清热解毒之功;配甘草、桔梗以清利咽喉;陈皮理气疏壅,以散邪热郁结,共为佐药。升麻、柴胡疏散风热,并引诸药上达头面,且寓“火郁发之”之意,功兼佐使之用。诸药配伍,共收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之功。【方歌】普济消毒蒡芩连,甘桔蓝根勃翘玄;升柴陈薄僵蚕入,大头瘟毒服之痊。【知识模块】 清热

    11、剂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芍药汤:【组成】芍药、当归、黄连、槟榔、木香、炒甘草、大黄、黄芩、官桂。【功用】清热燥湿,调气和血。【主治】湿热痢疾。腹痛,便脓血,赤白相兼,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弦数。【方义】黄芩、黄连性味苦寒,入大肠经,功擅清热燥湿解毒,以除致病之因,为君药。重用芍药养血和营、缓急止痛,配以当归养血活血,体现了“行血则便脓自愈”之义,且可兼顾湿热邪毒熏灼肠络,伤耗阴血之虑;木香、槟榔行气导滞,“调气则后重自除”,四药相配,调和气血,是为臣药。大黄苦寒沉降,合芩、连则清热燥湿之功著,合归、芍则活血行气之力彰,其泻下通腑可通导湿热积滞从大便而去,体现“

    12、通因通用”之法。方以少量肉桂,其辛热温通之性,既可助归、芍行血和营,又能制芩、连苦寒之性,共为佐药。炙甘草和中调药,与芍药相配,又能缓急止痛,亦为佐使。本方立意不在止痢,而重在治其致痢之本。其配伍特点是:气血并治,兼以通因通用;寒热共投,侧重于热者寒之。此方与一般纯用苦寒以治湿热下痢之方不同。【趣味方歌】秦香莲当兵,将军要炒肉。芩香连当槟,将军药草肉。综上所述,芍药汤的配伍中体现了“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之义。【知识模块】 清热剂【知识模块】 清热剂15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清热剂1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凉膈散连翘轻清透散,长于清热解毒,透散上焦之热,故重用

    13、以为君。配黄芩以清胸膈郁热;山栀通泻三焦,引火下行,于大黄、芒硝共为臣药。薄荷清头目,利咽喉;竹叶清上焦之热,均为佐药。【知识模块】 清热剂【知识模块】 清热剂17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清热剂1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下痢脓血,赤多白少,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脉弦数热毒痢疾白头翁汤清热解毒,凉血止痢;腹痛,便脓血,赤白相兼,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弦数湿热痢疾芍药汤清热燥湿,调气和血。葛根黄芩黄连汤协热下利解表清里;当归六黄汤阴虚火旺之盗汗滋阴泻火,固表止汗。【知识模块】 清热剂【知识模块】 清热剂19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14、 清热剂2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1)左金丸:【组成】黄连、吴茱萸。【功用】清泻肝火,降逆止呕。【主治】肝火犯胃证。症见胁肋疼痛,嘈杂吞酸,呕吐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歌诀】左金连萸六比一,肝火犯胃吐吞酸,再加芍药名戊己,热泄热痢服之安。(2)金铃子散:【组成】金铃子、玄胡索等分。【功用】疏肝泄热,活血止痛。【主治】肝郁化火证。心胸胁肋诸痛,时发时止,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歌诀】金铃子散止痛方,玄胡酒调效更强,疏肝泻热行气血,心腹胸肋痛经良。综上所述:左金丸中黄连与吴茱萸之比为 6:1,金铃子散中川楝子与延胡索之比为 1:1。【知识模块】 清热剂21 【正确答案】 A,B,C

    15、,D【试题解析】 清营汤的配伍特点是以清营解毒(犀角)为主,配以养阴生津(生地、麦冬等)和“透热转气”( 银花、连翘、竹叶),使入营之邪透出气分而解,诸症自愈。【知识模块】 清热剂22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犀角地黄芍药丹,清热凉血散瘀专,热入血分服之安,蓄血伤络吐衄斑犀角、生地黄、芍药、丹皮;清瘟败毒地连芩,丹膏栀草竹叶并,犀角玄翘知芍桔,清热解毒亦滋阴生石膏、生地、犀角、川连、栀子、桔梗、黄芩、知母、赤芍、玄参、连翘、甘草、丹皮、鲜竹叶。【知识模块】 清热剂23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清瘟败毒地连芩,丹膏栀草竹叶并,犀角玄翘知芍桔,清热解毒亦滋阴生石膏、

    16、生地、犀角、川连、栀子、桔梗、黄芩、知母、赤芍、玄参、连翘、甘草、丹皮、鲜竹叶。普济消毒蒡芩连,甘桔蓝根勃翘玄,升柴陈薄僵蚕入,大头瘟毒服之痊酒炒黄芩、酒炒黄连、陈皮、生甘草、玄参、柴胡、桔梗、连翘、板蓝根、马勃、牛蒡子、薄荷、僵蚕、升麻。【知识模块】 清热剂24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当归六黄汤兰室秘藏;左金丸丹溪心法。【知识模块】 清热剂25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清瘟败毒饮中以连翘、元参“解散浮游之火”;桔梗、竹叶取其“载药上行”。【知识模块】 清热剂26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黄连解毒汤组成: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当归六黄汤组成:当归、生地黄、黄芩、黄柏、黄连、熟地黄、黄芪。芍药汤组成:芍药、当归、黄连、黄芩、槟榔、木香、炒甘草、大黄、官桂。清瘟败毒饮组成:生石膏、小生地、犀角、真川连、栀子、桔梗、黄芩、知母、赤芍、玄参、连翘、甘草、丹皮、鲜竹叶。综上所述,可知应选黄连解毒汤、当归六黄汤。【知识模块】 清热剂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方剂学(清热剂)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explodesoak29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