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

    • 资源ID:867078       资源大小:41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

    1、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模拟试卷 3 及答案与解析1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阳明腑实证的临床表现(A)脉沉迟而实(B)日晡潮热(C)身热不扬(D)腹胀拒按2 下列哪项不属于太阳中风证的表现(A)发热恶寒(B)头痛自汗(C)鼻鸣干呕(D)脉浮数3 下列哪项不属于阳明病证的表现(A)发热重恶寒轻(B)大汗出(C)大渴引饮(D)苔黄脉洪大4 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时腹自痛,或苔白腻,脉沉缓,此属(A)少阴寒化证(B)太阴病证(C)厥阴病证(D)中焦病证5 阳明病腑证的脉象可见(A)洪数脉(B)浮脉(C)数脉(D)沉迟而实6 少阴病热化证的脉象是(A)沉细(B)细数(C)微细(D)沉迟7 二经

    2、病或三经病同时发生的为(A)并病(B)传经(C)合病(D)直中8 病邪初起不从阳经传入,而径中阴经,表现出阴经证候的为(A)循经传(B)直中(C)越经传(D)表里传9 患者面目俱赤,呼息俱粗,便秘,腹满,唇裂舌焦,苔焦黑,脉沉涩,此为(A)太阴湿热(B)阳明燥热(C)阳明经热(D)少阳实热10 气分证的舌象为(A)舌淡红,苔薄黄(B)舌红苔白腻(C)舌绛苔黄(D)舌红苔黄11 下列哪项是太阳病的主要病机(A)风邪外袭,卫外不固,营不内守(B)风寒袭表,郁遏卫气,损伤营阴(C)风寒外束,卫阳被遏,营阴郁滞(D)风寒袭表,营卫不和,正邪交争12 太阳中风证的主要脉症是(A)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脉浮

    3、紧(B)发热恶风,头痛汗出,脉浮缓(C)发热恶寒,项背强痛,脉浮缓(D)发热恶寒,头痛汗出,脉浮数13 太阳伤寒证不可能出现的症状是(A)恶寒发热(B)有汗脉缓(C)项强痛(D)无汗而喘14 下列哪项是太阳中风证汗出的机理(A)气虚不固,津液外泄(B)卫阳不固,营不内守(C)外邪化热,迫津外泄(D)卫阳素虚,肌表不固15 鉴别太阳伤寒证与太阳中风证最有意义的是(A)有无头痛(B)有无恶寒(C)有无汗出(D)有无发热15 A脉微细,但欲寐B身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出,脉大C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脉弦D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不欲食,食则吐蛔16 厥阴病证的临床表现是17 阳明病的主要脉

    4、症特征是17 A两经或三经证候同时出现B一经证候已罢,继而出现另一经证候C互为表里的阴阳两经证候同时出现D一经证候未罢,又出现另一经证候18 “合病”是指19 “并病”是指19 A温邪犯表,肺卫失宣B邪热壅肺,肺气郁闭C热灼营阴,心神被扰D邪入气分,热炽伤津20 卫分证的主要病机是21 气分证的主要病机是21 A身热不扬B往来寒热C五心烦热D身热无汗22 少阳病证的发热特征是23 肾阴虚证的发热特征是24 发热,微恶风寒,舌边尖红,脉浮数,咽喉肿痛,少汗。可见于下列哪些病证(A)风热表证(B)卫分证(C)太阳中风证(D)太阳伤寒证25 血分实热证的临床表现有(A)烦热躁扰(B)吐衄便血(C)舌

    5、绛紫(D)颈项强商26 太阳伤寒证的病因病机为(A)寒邪袭表(B)卫阳被束(C)营阴郁滞(D)肺气不利27 阳明经证的病机是(A)病邪入里(B)邪热弥漫全身(C)充斥阳明经脉(D)燥屎内结28 脉象浮数可见于(A)表热证(B)卫分证(C)上焦病证(D)太阳中风证29 手太阴肺经病证的临床表现为(A)肺胀、咳喘(B)肩背痛(C)自汗出(D)胸部满闷30 卫气营血病证的传变形式包括(A)顺传(B)并病(C)合病(D)逆传31 下焦病证的辨证要点包括(A)身热颧红(B)手足蠕动或瘛疭(C)舌绛苔少(D)腹满便秘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模拟试卷 3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6、 大纲内容,六经辨证要点太阳病证、阴明病证、少阳病证的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及辨证要点,考察点:阳明腑实证的临床表现,目较简单。【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太阳中风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或见鼻鸣,干呕。【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阳明病证又可分为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阳明经证表现为身大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大出,大渴引饮,心烦躁扰,面赤,气粗,苔黄燥,脉洪大。阳明腑证表现为日晡潮热,手足溅然汗出,脐腹胀满疼痛,拒按,大便秘结,甚则神昏谵语,狂躁不得眠,舌苔黄厚干燥,或起芒刺,甚至苔焦黑燥裂,脉沉实或滑数。【知识模块】 中医

    7、诊断学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太阴病证是指脾阳虚弱,寒湿内生,以腹满而痛,不欲食,腹泻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候。临床表现腹满而吐,食不下,大便泻泄,口不渴,时腹自痛,四肢欠温,脉沉缓或弱。【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阳明腑证表现为日晡潮热,手足溅然汗出,脐腹胀满疼痛,拒按,大便秘结,甚则神昏谵语,狂躁不得眠,舌苔黄厚干燥,或起芒刺,甚至苔焦黑燥裂,脉沉实或滑数。【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少阴病热化证的临床表现为心烦不得眠,口燥咽干,舌尖红,脉细数。【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六经病证是脏腑,经络

    8、病变的反映而脏腑,经络之间又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六经病证可以相互传变,从而表现为传经,直中,合病,并病等。传经:病邪自外侵入,逐渐向里发展,由某一经病证转变为另一经病证。(1)循经传是指按伤寒六经的顺序相传者,即太阳病证一阳明病证一少阳病证一太阴病证一少阴病证一厥阴病证。(2)越经传是指隔一经或两经以上相传者。(3)表里传是指相互表里的两经相传者,如太阳病传少阴病等。直中:伤寒病初起不从三阳经传人,而病邪直人于三阴者。合病:伤寒病不经过传变,两经或三经同时出现的病证,如太阳阳明合病,太阳太阴合病等。并病:伤寒病凡一经病证未罢,又见他经病证者。如太阳少阴并病,太阴少阴并病等。【知识模

    9、块】 中医诊断学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直中:伤寒病初起不从三阳经传人,而病邪直入于三阴者。【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阳明腑证表现为日晡潮热,手足溅然汗出,脐腹胀满疼痛,拒按,大便秘结,甚则神昏谵语,狂躁不得眠,舌苔黄厚干燥,或起芒刺,甚至苔焦黑燥裂,脉沉实或滑数,为邪热内盛的表现。【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气分证以发热不恶寒,舌红苔黄,脉数有力为主要表现。【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风寒侵袭人体,多先伤及体表,正邪抗争于肤表浅层所表现的证候,即为太阳经证,经证有中风、伤寒之分,是外感风

    10、寒而致病的初起阶段,若太阳经证不愈,病邪可循经入腑,而出现太阳腑证,腑证有蓄水、蓄血之分。【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太阳中风证的临床表现是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或见鼻鸣,干呕。【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太阳伤寒证的临床表现是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身体疼痛,无汗,脉浮紧,或见气喘。【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卫为阳,营为阴,风寒外邪以风邪为主侵犯太阳经,卫气受邪而阳浮于外,与邪相争则发热,益甚至风性开泄,以致卫外不固,营不内守则汗出。【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1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11、太阳中风证以恶风、汗出、脉浮缓为辨证要点。太阳伤寒证以恶寒、无汗、头身痛、脉浮紧为辨证要点。因此有无汗出是鉴别的关键。【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16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1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厥阴病证的临床表现为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等;阳明经证的临床表现为身大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大出,大渴引饮,心烦躁扰,面赤,气粗,苔黄燥,脉洪大。【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18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1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合病:伤寒病不经过传变,两经或三经同时出现的病证,如

    12、太阳阳明合病、太阳太阴合病等。并病:伤寒病凡一经病证未罢,又见他经病证者。如太阳少阴并病,太阴少阴并病等。【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20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2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卫气证是指温热病邪侵袭肤表,卫气功能失调,肺失宣降,以发热;微恶风寒、脉浮数等为主要表现的表热证候。气分证是指温热病邪内传脏腑,正盛邪炽,阳热亢盛所表现的里实热证候。【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22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2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少阳病证是指邪犯少阳胆腑,枢机不运,经气不利,以寒热往来、胸胁苦满等

    13、为主要表现的证候肾阴虚的表现:口咽干燥,形体消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骨蒸发热,午后颧红,小便短黄,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细数。【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24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卫分证是指温热病邪侵袭肤表,卫气功能失调,肺失宣降,以发热;微恶风寒、脉浮数等为主要表现的表热证候。临床表现发热,微恶风寒,少汗,头痛,全身不适,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有咳嗽、咽喉肿痛。【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25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血分证是指温热病邪深入血分,耗血,伤阴,动血,动风,以发热,谵语神昏,抽搐或手足蠕动,斑疹,吐衄,舌质深绛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

    14、邪热入血,阴虚内热,内扰心神故身热夜甚,躁扰不宁,甚或谵语神昏。邪热迫血妄行,则有出血诸症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邪热灼津,血行壅滞,故斑疹紫黑,舌质深绛,脉细数。若肝阴不足,筋失所养,可见手足蠕动,瘛疭等虚风内动之象。若邪热久羁,劫灼肝肾之阴,故见低热,或暮热早凉,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肾阴亏耗,则耳聋,神疲欲寐,体瘦,脉虚细,为精血不充之象。【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26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太阳伤寒证是以寒邪为主的风寒之邪侵犯太阳经脉,卫阳被遏,毛窍闭伏。【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27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阳明经证指邪热亢盛,充斥阳明经脉,弥漫全

    15、身,肠中尚无燥屎内结。【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28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卫分证以发热而微恶风寒,舌边尖红,脉浮数等为主要表现。上焦病证本证以发热汗出,咳嗽气喘,或谵语神昏等为辨证的主要表现。【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29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手太阴肺经病证的临床表现是肺胀,咳喘,胸部满闷,肩背痛,或肩背寒,少气,洒淅寒热,自汗出等,以及臑,臂前侧廉痛。【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30 【正确答案】 A,D【试题解析】 温热病的整个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卫气营血证候的传变过程。卫气营血证候的传变,一般有顺传和逆传两种形式。【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31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辨证要点:本证以身热颧红,手足蠕动或瘛疭,舌绛苔少等为辨证的主要依据。腹满便秘是中焦病症的辩证要点之一。数或虚大。【知识模块】 中医诊断学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proposalcash35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