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经络)模拟试卷 5 及答案与解析1 手少阴心经与太阳小肠经交于(A)食指(B)无名指(C)小指(D)足大趾2 太阳膀胱经循行于(A)上肢后缘(B)下肢后缘(C)下肢中线(D)下肢前缘3 奇经八脉中,交于目内眦、主左右之阴阳、司眼睑开合、司下肢运动的是(A)冲脉(B)任脉(C)阴、阳跷脉(D)阴、阳维脉4 手太阳小肠经和足太阳膀胱经在头面部相交于(A)鼻翼旁(B)目内眦(C)目外眦(D)人中穴5 “主胞胎”的经脉是(A)冲脉(B)任脉(C)督脉(D)带脉6 循行特点为“ 离、合、出、入 ”的是(A)十二经脉(B)奇经八脉(C)十二经别(D)十五别络7 起于四肢肘膝以上部
2、位的是(A)十二经脉(B)奇经八脉(C)十二经别(D)十五别络8 有统率、联络和调节作用的经脉是(A)十二经脉(B)奇经八脉(C)十二经别(D)十五别络9 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穴。经过手背行于上肢伸侧前缘,上肩,至肩关节前缘的经脉是(A)足太阴脾经(B)足阳明胃经(C)手阳明大肠经(D)手太阴肺经10 上至于头。下至于足,贯穿全身的经脉是(A)冲脉(B)任脉(C)督脉(D)带脉10 A肩胛部 B口唇 C咽部 D两眼下部的中央11 督脉的终点是12 阴维脉与任脉在相会于12 A孙络 B别络 C经别 D经筋13 加强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之间在体表的联系是14 循行特点可用“ 离、合、出、入 ”来概括1
3、5 十二经的循行特点(A)离(B)入(C)出(D)合16 下列经脉的循行经过气街的是(A)足阳明(B)足少阳(C)足少阴(D)足太阴17 下列是阳跷脉和阴跷脉共同作用的是(A)濡养眼目(B)司眼睑之开合(C)司下肢运动(D)司口的开阖18 交会于督脉的经脉有(A)足三阳经(B)手三阳经(C)阳维脉(D)阳跷脉19 十二经脉中,与喉咙有联系的经脉是(A)手太阴肺经(B)足少阴肾经(C)足太阴脾经(D)足阳明胃经20 下列经脉属于奇经八脉的是(A)督脉(B)任脉(C)带脉(D)阴维脉21 下列关于奇经八脉的描述正确的是(A)冲脉为十二经之海(B)阳穚,阴穚脉有濡养眼目、司眼睑开合和下肢运动的作用(
4、C)阴维脉的作用为维系诸阴经,阳维脉维系诸阳经(D)阳维脉为病,多见寒热;阴维脉为病,多见心胸、脘腹、阴中疼痛22 十二经别的主要功能是(A)加强相互表里的两条经脉在深部的联系(B)加强足三阴经、足三阳经与心脏的联系(C)扩大十二经脉的主治范围(D)加强十二经脉对头面的联系23 经过大椎穴的经脉是(A)足阳明经(B)足太阳经(C)手太阳经(D)手少阳经24 循行到达巅顶的经脉有(A)足太阳经(B)足阳明经(C)足厥阴经(D)足太阴经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经络)模拟试卷 5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知识模块】 经络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知识模块】 经络3
5、【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知识模块】 经络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知识模块】 经络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任脉为阴脉之海,蓄积阴血,为妇人妊养之本。任脉通畅,月经如常,方能孕育胎儿。因一身之阴血经任脉聚于胞宫,妊养胎儿,故称“任主胞胎”。任脉气血通盛是女子胞主持月经、孕育胎儿的生理基础。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二者相资,方能有子。【知识模块】 经络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十二经别的循行,都是从十二经脉的四肢部分多为肘、膝以上别出称为“离”,走入体腔脏腑深部称为“入”,然后浅出体表而上头面称为“出”;阴经的经别合入阳经的经别而分别注入六阳经脉称为“合”。【知识
6、模块】 经络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十二经别的循行,都是从十二经脉的四肢部分多为肘、膝以上别出称为“离”。【知识模块】 经络8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经络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手阳明大肠经的循行是:(1)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穴,经过手背行于上肢伸侧前缘,上肩,至肩关节前缘。(2)向后到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穴,再向前下行入锁骨上窝缺盆,进入胸腔络肺。(3)向下通过膈肌下行,属大肠。【知识模块】 经络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冲脉上至于头,下至于足,贯穿全身,成为气血的要冲,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有“十二经脉之海”之称。【知识模块】 经络【知识模块】 经络11 【
7、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经络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督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脊柱里面上行;至项后风府穴处进入颅内,络脑,并由项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上唇系带处。分支:从脊柱里面分出,属肾。分支:从小腹内部直上,贯脐中央,上贯心,到喉部,再向上到下颌部,环绕口唇,向上至两眼下部的中央。任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经阴阜,沿腹部和胸部正中线上行,至咽喉。上行至下颌部,环绕口唇,沿面颊,分行至目眶下。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足三阴经交会之处,沿下肢内侧上行,至腹部与足太阴脾经同行,到胁部与足厥阴肝经相合,然后上行至咽喉与任脉相会。【知识模块】 经络【知识模块】 经络13
8、【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经络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别络也是从经脉分出的支脉,大多分布于体表。别络有十五条,即十二经脉各有一条,加上任脉、督脉的络脉和脾之大络。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之间在体表的联系;别络对其他络脉有统率作用,加强了人体前、后、侧面的统一联系;别络是络脉中比较主要的部分,对全身无数细小的络脉起着主导作用。灌渗气血以濡养全身。十二经别的循行,都是从十二经脉的四肢部分多为肘、膝以上别出称为“离”,走人体腔脏腑深部称为“入”,然后浅出体表而上头面称为“出”;阴经的经别合入阳经的经别而分别注入六阳经脉称为“合”。【知识模块】 经络15 【正确答案】 A,B
9、,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十二经别的循行特点。经别,是十二经分出的较大分支,也属于脉的一类,称为“十二经别”。它们分别起于四肢肘膝以上部位,循行于体腔脏腑深部,向上出于颈、项浅部。其中,阴经分出的经别循行于体内,与相为表里的阳经相合,从而使十二经脉中互为表里的两条经脉的联系得以加强。十二经别的循行,多从四肢肘膝关节附近正经别出(离),经过躯干深入体腔与相关的脏腑联系(入 ),再浅出体表上行头项部(出) ,在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的经脉,阴经的经别合于其相表里的阳经经脉(合),由此十二经别按阴阳表里关系汇合成六组,称为“六合”。所以此题答案是 ABCD。【知识模块】 经络16 【正确答
10、案】 A,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经络的循行。足阳明胃经直行者:从缺盆出体表,沿乳中线下行,挟脐两旁(旁开二寸),下行至腹股沟处的气街穴。足少阳胆经分支:从目外眦分出,下行至大迎穴,同手少阳经分布于面颊部的支脉相合,行至目眶下,向下的经过下颌角部下行至颈部,与前脉会合于缺盆后,进入体腔,穿过膈肌,络肝,属胆,沿胁里浅出气街,绕毛际,横向至环跳穴处。足少阴与足太阴的循行都未经气街,所以答案是 AB。【知识模块】 经络17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阳跷脉和阴跷脉的功能。阳跷脉和阴跷脉皆属于奇经八脉。跷脉左右成对。阴跷脉、阳跷脉均起于足踝下。阳跷脉和阴跷脉的共同作用是有
11、濡养眼目、司眼睑之开合和下肢运动的功能。古人还有阴阳跷脉“分主一身左右之阴阳”之说。此考点是高频考点,需要考生掌握。所以此题答案是 ABC。【知识模块】 经络18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经脉的循行规律。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会,能总督一身之阳经,称为“阳脉之海”。所以此题答案是ABC。【知识模块】 经络19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十二经脉的循行。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下口幽门,上口贲门);通过膈肌,属肺,至喉部;横行至胸部外上方(中府穴),出腋下,沿上肢内侧前缘下行,过肘窝入寸口上鱼际,直出拇指之端
12、(少商穴)。足少阴肾经直行者:从肾上行,穿过肝和膈肌,进入肺,沿喉咙,到舌根两旁。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沿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过内踝的前缘;沿小腿内侧正中线上行,在内踝上八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行沿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脾,络胃。向上穿过膈肌,沿食道两旁,连舌本,散舌下。足阳明胃经分支:从大迎穴前方下行到入迎穴,沿喉咙向下后行至大椎,折向前行,入缺盆,深入体腔,下行穿过膈肌,属胃,络脾。所以肺经、肾经、胃经都与喉咙有联系,答案是 ABD。【知识模块】 经络20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奇经八脉的内容。奇经八脉包括冲脉、任脉、带脉、督脉、阳跷
13、脉、阴跷脉、阳维脉、阴维脉这八条经脉,它们纵横交叉于十二正经之间,进一步密切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所以此题答案是 ABCD。【知识模块】 经络21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督脉总督一身之阳,任脉总任一身之阴,冲脉为十二经之海;阳穚为足太阳之别,阴穚为足少阴之别,能使机关矫健。其病多表现为肢体痿痹无力,运动障碍。阳维脉起于诸阳会,以维系诸阳经,阴维脉起于诸阴交,以维系诸阴经,所以为全身之纲维;阳维脉为病,多见寒热;阴维脉为病,多见心胸、脘腹、阴中疼痛。【知识模块】 经络22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十二经别的主要功能应当与别络的功能相区别。经别的作用有:1加强
14、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内的联系也能加强脏腑络属关系;2 加强体表与体内、四肢与躯干的向心性联系;3 加强十二经脉和头面部的联系;4 加强足三阴、足三阳和心脏的联系;5 扩大十二经脉的主治范围。【知识模块】 经络23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大椎穴为手足三阳及督脉之会。本穴为手足三阳经的阳气与督脉的阳气汇合而成,故为手足三阳及督脉之会。【知识模块】 经络24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睛明穴),向上到达额部,左右交会于头顶部(百会穴) 。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向上沿足背至内踝前一寸处(中封穴 ),向上沿胫骨内缘,在内踝上八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上行过膝内侧,沿大腿内侧中线进入阴毛中,绕阴器,至小腹,挟胃两旁,属肝,络胆,向上穿过膈肌,分布于胁肋部,沿喉咙之后,向上进入鼻咽部,上行连接目系,出于额,上行与督脉会于头顶部。因此选 AC。【知识模块】 经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