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病机)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

    • 资源ID:867023       资源大小:43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病机)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

    1、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病机)模拟试卷 5 及答案与解析1 热结胃肠,便秘腹痛拒按,潮热谵语。又兼面色恍白,四肢逆冷,精神萎顿,属于(A)邪气盛则实(B)精气夺则虚(C)至虚有盛候(D)大实有赢状2 正气已虚,余邪未尽,因正气难复,致病处缠绵难愈的病理过程,属于(A)邪正相持(B)正虚邪恋(C)正胜邪退(D)正胜邪退3 下列除哪项外均会表现为气虚(A)气的生化不足(B)气的耗散太过(C)气的某些功能减退(D)气陷4 怕冷、自汗、易感冒属于(A)肺卫气虚(B)心气虚(C)脾气虚(D)肾气虚5 下列哪项不属于气机失调(A)气滞(B)气逆(C)气脱(D)气虚6 面色恍白或萎黄,少气懒言,乏力瘦怯;

    2、心悸、失眠,肌肤干燥,肢体麻木甚则萎废不用。属于(A)气滞血瘀(B)气血两虚(C)气血不荣经脉(D)气和血互根互用的功能失调7 肢体麻木或运动不便,甚则不用;肌肤干燥、瘙痒、欠温,甚则肌肤甲错,是指(A)气不摄血(B)气血两虚(C)气血不荣经脉(D)气随血脱8 胃气虚的形成原因是(A)持久或反复地饮食失节(B)禀赋素虚(C)久病元气不复(D)以上均是9 下列哪项是胃热的表现(A)腐熟水谷的功能减退,食入不化(B)气机不利而气滞,血行减缓而瘀滞(C)胃气上逆,恶心、呕吐酸苦黄水(D)剧烈的脘痛,痛得温而减10 胃热的形成原因为(A)邪热犯胃(B)嗜食辛辣(C)肝胆之火,横逆犯胃(D)以上均是11

    3、 津伤化燥多发生的脏腑是(A)心、肺、胃(B)脾、胃、大肠(C)肺、胃、大肠(D)肺、胃、小肠11 A阴偏胜 B亡阳 C阳偏衰 D阴阳互损12 面色恍白,脘腹冷痛,喜静、下利清谷、脉微细的病机是13 面色恍白,肢冷,水肿,日益消瘦,烦躁抽搐的病机是13 A太阳 B少阳终者 C少阴终者 D厥阴终14 面黑齿长而垢,腹胀闭,上下不通而终矣是指15 中热嗌干,善溺心烦,甚则舌卷卵上缩是指15 A表热里寒 B上热下寒 C表寒里热 D上寒下热16 发热恶寒,有汗,咽干,食少腹胀,便溏溲清,舌体胖,苔稍黄者,证属17 胃脘冷痛,呕吐清涎,同时又兼见尿频,尿痛,小便短赤者,证属18 属气机升降失常病机的是(

    4、A)气闭(B)气脱(C)气逆(D)气陷19 阳盛格阴出现真热假寒。下列表现哪两项为假象(A)壮热面红(B)呼吸气粗(C)脉象沉伏(D)四肢不温20 形成阴阳两虚病机的是(A)阴虚(B)阳虚(C)阴损及阳(D)阳损及阴21 机体阴液不足,一般以下列哪两脏为主(A)心(B)肝(C)胃(D)肾22 阴盛格阳出现真寒假热证。所见真寒表现是(A)脉大而无根(B)精神萎靡(C)畏寒蜷卧(D)脉微欲绝23 气逆病变多见于下列哪些脏腑(A)肾(B)胃(C)肺(D)肝24 体质对疾病传变发生的主要作用是(A)决定病邪的“ 从化”(B)影响疾病与传变的迟速(C)影响病人的情绪(D)影响感邪的性质25 下列哪项属于

    5、内寒的表现(A)发热恶寒(B)无汗头痛(C)形寒喜暖(D)四肢不温26 下列哪项属于热极生风的表现为(A)眩晕欲仆(B)角弓反张(C)口眼歪斜(D)高热神昏27 下列各项,可引起“ 血虚生风 ”的有(A)生血不足(B)失血过多(C)久病耗血(D)久病伤阴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病机)模拟试卷 5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真实假虚大实有赢状:病机的本质为“实”,表现为“虚”的临床假象,因邪气亢盛、结聚于内,阻滞经络,气血不能畅达于外所致。【知识模块】 病机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正虚邪恋多见于疾病后期,急性转为慢性;或慢病久不愈,正虚驱邪无力而致。为邪正相持的特殊

    6、病机。【知识模块】 病机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气的失常包括:由于气的生化不足或耗散太过而致气的不足、气的某些功能减退、气的运动失常等。前两者多表现为气虚,后者则为气滞、气逆、气陷、气闭和气脱等气机失调病理变化。【知识模块】 病机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气虚则生理功能减退,如:(1)肺气虚则胸闷、气短;肺卫气虚则怕冷、自汗、易感冒。(2)脾气虚则清阳不升,清窍失养而精神萎顿,头昏耳鸣等。(3)心气虚则行血无力而心悸、血瘀。(4)宗气虚则见动而心悸、呼吸气短。【知识模块】 病机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气机失调,是指气的升降出入失常而引起的气滞、气逆、气陷、气闭和气脱

    7、等病理变化。【知识模块】 病机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气虚和血虚同时存在的病理状态。【知识模块】 病机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气血不荣经脉指因气血虚衰或气血失和,以致气血相互为用的功能减退,对经脉、筋肉、皮肤的濡养作用减弱,从而产生肢体筋肉等运动失常或感觉异常的病理状态。【知识模块】 病机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胃气虚多因持久或反复地饮食失节,损伤胃气所致。因禀赋素虚,或久病元气不复等,也均能导致胃气虚。【知识模块】 病机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胃热,胃火,均能引起胃的腐熟水谷功能过于亢进,而出现胃中嘈杂、消谷善饥等病理表现;热盛火炽,多消烁津液,而致燥

    8、热内结,胃失和降可见口苦、口渴引饮、大便秘结等病理表现;甚则伤阴耗液而致胃阴虚;胃火上炎,可导致胃气上逆,可见恶心、呕吐酸苦黄水等病理表现;胃火循经上炎,或为齿痛龈肿,或为衄血。火热灼伤胃之脉络,则血上溢而呕血。【知识模块】 病机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胃热、胃火,多由邪热犯胃;或由嗜酒、嗜食辛辣、过食膏粱厚味,助火生热;或由气滞、瘀阻、痰、湿、食积等郁结化热、化火,均能导致胃热、胃火。其他如肝胆之火,横逆犯胃,亦能引起胃热,胃火。【知识模块】 病机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津伤化燥:津伤化燥又称“内燥”,是指机体津液不足,人体各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濡润,出现干燥枯涩的病理

    9、状态。可发生在多个脏腑,但以肺、胃及大肠多见。因久病伤津耗液,或汗、吐、下太过,或亡血失精导致津液亏少,以及热病伤阴耗津等所致。临床表现为肌肤干燥、起皮脱屑、口燥咽干、舌红无津、鼻干目涩少泪、爪甲脆折、大便燥结、小便短赤。【知识模块】 病机【知识模块】 病机12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病机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阳虚则寒,可见面色恍白,脘腹冷痛的寒象,又可见喜静、下利清谷、脉微细虚象。肾阳损日久,水肿溢于皮肤,但因阳气不足而导致阴气化生无源而亏虚,出现日益消瘦、烦躁升火。【知识模块】 病机【知识模块】 病机14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病机15 【正确答案】 D【试题

    10、解析】 由于各经循行部位不同,所属脏腑的功能各异,故各经的气血衰竭时所出现的证候亦各有特点。如素问诊要经终论说:“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赤疭。【知识模块】 病机【知识模块】 病机16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病机1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表寒里热,如先有表寒未罢,又入里化热,或先有里热之人,复感风寒之邪,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头痛、身痛、口渴引饮、心烦,咳喘痰黄,舌红苔薄等。表热里寒,如素体阳气不足之人,复感风热之邪,出现发热恶寒,有汗,咽干,食少腹胀,便溏溲清,舌体胖,苔稍黄。上热下寒指患者在同一时间内。上部表现为热,下部表现为寒的证候。如既见胸中烦热,频欲呕吐的上热证,又见

    11、腹痛喜暖,大便稀薄的下寒证,即属此类病证。上寒下热指患者在同一时间内,上部表现为寒,下部表现为热的证候,例如,胃脘冷痛,呕吐清涎,同时又兼见尿频,尿痛,小便短赤,此为寒在胃而热在膀胱之证候。【知识模块】 病机18 【正确答案】 X 型题【知识模块】 病机19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肝风内动以眩晕、肢麻、震颤、抽搐等病理反映为基本特征。外风为六淫之首,四季皆能伤人,经口鼻或肌表而入。因外风作用部位不同,临床上可有不同的表现。角弓反张属于外风为患,常见于破伤风等病,应与内风相区别。【知识模块】 病机20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阳盛是指机

    12、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阳气偏亢,脏腑经络机能亢进,邪热过盛的病理变化。阳盛则热是由于感受温热阳邪,或感受阴邪而从阳化热,或七情内伤,五志过极而化火,或因气滞、血瘀、痰浊、食积等郁而化热化火所致。阳盛则热的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阳盛而阴未虚的实热证。阳以热、动、燥为其特点,故阳气偏盛产生热性病变,以及燥、动之象,出现发热、烦躁、舌红苔黄、脉数等。故曰:“阳盛则热”;由于阳的一方偏盛会导致阴的一方相对偏衰,所以除上述临床表现外,同时还会出现口渴、小便短少、大便干燥等阳盛伤阴,阴液不足的症状,故称“阳盛则阴病”,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阳盛。【知识模块】 病机21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虚

    13、实错杂包括虚中夹实和实中夹虚两种病理变化。在疾病过程中,邪正的消长盛衰,不仅可以产生单纯的虚或实的病理变化,而且由于疾病的失治或治疗不当,以致病邪久留,损伤了人体的正气;或因正气本虚,无力驱邪外出,而致水湿、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的凝结阻滞,往往可以形成虚实同时存在的虚中夹实、实中夹虚等虚实错杂的病理变化。(1)虚中夹实:虚中夹实是指以虚为主,又兼夹实候的病理变化。(2)实中夹虚:实中夹虚是以实为主,兼见虚候的一种病理变化。分析虚实错杂的病机,应根据邪正之孰缓孰急,虚实之孰多孰少,来确定虚实之主次。【知识模块】 病机22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实:所谓实,是指邪气盛而正气尚未虚衰

    14、,以邪气盛为主要矛盾的一种病理变化。实所表现的证候称之为实证。发病后,邪气亢盛,正气不太虚,尚足以同邪气相抗衡,临床表现为亢盛有余的实证。实证必有外感六淫或痰饮、食积、瘀血等病邪滞留不解的特殊表现。一般多见于疾病的初期或中期,病程一般较短,如外感热病进入热盛期阶段,出现了以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等“四大”症状,或潮热、谵语、狂躁、腹胀满坚硬而拒按、大便秘结、手足微汗出、舌苔黄燥、脉沉数有力等症状,前者称“阳明经证”,后者称“阳明腑证”。就邪正关系说来,它们皆属实,就疾病性质来说它们均属热,故称实热证。此时,邪气虽盛,但正气尚未大伤,还能奋起与邪气斗争,邪正激烈斗争的结局,以实热证的形式表现出

    15、来。或因痰、食、水、血等滞留于体内引起的痰涎壅盛、食积不化、水湿泛滥、瘀血内阻等病变,都属于实证。【知识模块】 病机23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火热内生的病理不外虚实两端。实火者,多源于阳气有余,或因邪郁化火,或因五志化火等。其病势急速,病程较短,多表现为壮热、面赤、口渴喜冷、小便黄赤、大便秘结,甚则狂躁、昏迷、舌红苔黄燥、脉洪数等症。虚火多由于精亏血少,阴虚不能制阳,虚阳上亢所致。病势缓慢,病程较长,其临床主要特征为五心烦热、午后颧红、失眠盗汗、口燥咽干、眩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火热病变的共同特点是:热(发热,恶热,喜冷)、赤(面赤,目赤,舌红)、稠(分泌物和排泄

    16、物,如痰、涕、白带粘稠)、燥(口渴,咽干,便燥)、动(神情烦躁,脉数)。【知识模块】 病机24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津液的输布和排泄,是津液代谢中的两个重要环节。津液的输布和排泄的功能障碍,虽然各有不同,但其结果都能导致津液在体内不正常的停滞,成为内生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的根本原因。津液的输布障碍,是指津液得不到正常输布,导致津液在体内环流迟缓,或在体内某一局部发生潴留,因而津液不化,水湿内生,酿成痰饮的一种病理变化。导致津液输布障碍的原因很多,涉及到肺的宣发和肃降、脾的运化和散精、肝的疏泄条达和三焦的水道是否通利等各个方面,但其中最主要的是脾的运化功能障碍。津液的排泄障碍,

    17、主要是指津液转化为汗液和尿液的功能减退,而致水液潴留,上下溢于肌肤而为水肿的一种病理变化。津液化为汗液,主要是肺的宣发功能;津液化为尿液,主要是肾的蒸腾气化功能。肺肾的功能减弱,虽然均可引起水液潴留,发为水肿,但是肾的蒸腾气化则起着主宰排泄的作用。津液的输布障碍和排泄障碍,二者虽然有别,但亦常相互影响和互为因果,其结果则导致内生水湿,酿成痰饮,引起多种病变。总之,水湿停聚,主要形成湿浊困阻、痰饮凝聚和水液潴留等病理变化。【知识模块】 病机25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实证发病后,邪气亢盛,正气不太虚,尚足以同邪气相抗衡,临床表现为亢盛有余的实证。实证必有外感六淫或痰饮、食积、

    18、瘀血等病邪滞留不解的特殊表现。一般多见于疾病的初期或中期,病程一般较短,如外感热病进入热盛期阶段,出现了以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等“四大”症状,或潮热、谵语、狂躁、腹胀满坚硬而拒按、大便秘结、手足微汗出、舌苔黄燥、脉沉数有力等症状,前者称“阳明经证”,后者称“阳明腑证”。就邪正关系说来,它们皆属实,就疾病性质来说它们均属热,故称实热证。此时,邪气虽盛,但正气尚未大伤,还能奋起与邪气斗争,邪正激烈斗争的结局,以实热证的形式表现出来。或因痰、食、水、血等滞留于体内引起的痰涎壅盛、食积不化、水湿泛滥、瘀血内阻等病变,都属于实证。【知识模块】 病机26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津伤化燥又称

    19、“内燥”。内燥是指机体津液不足,人体各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濡润,因而出现以干燥枯涩失润为特征的病理变化,故又称津伤化燥。内燥多因久病伤阴耗液或大污、大吐、大下,或亡血失精导致阴亏液少,以及某些热性病过程中的热邪伤阴或湿邪化燥等所致。由于津液亏少,不足以内溉脏腑、外润腠理孔窍,从而燥热便由内而生,故临床多见干燥不润等病变。一般来说,阴津亏损,可产生内燥,而实热伤津亦可导致燥热内生。内燥病变可发生于各脏腑组织,以肺、胃、肾及大肠为多见。因为肺为燥金之脏,主气,司全身精血津液的敷布。肺气虚弱,则水精不能四布而化燥,其病属虚。大肠为燥金之腑,主津,故肠胃燥热,灼伤津液,亦常致燥,多属于实。【知识模块】

    20、病机27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气逆是气机逆乱、失常之统称。气逆,主要指气机上逆,是气机升降失常,脏腑之气逆乱的一种病理变化。气逆多由情志所伤,或因饮食寒温不适,或因痰浊壅阻等所致。气逆最常见于肺、胃和肝等脏腑。肺以清肃下降为顺,若肺气逆,则肺失肃降,发为咳逆上气;胃气宜降则和,若胃气逆,则胃失和降,发为恶心、呕吐、嗳气、呃逆;肝主升发,若肝气逆,则升发太过,发为头痛胀,面红目赤而易怒。由于肝为刚脏,主动主升,且又为藏血之脏,因此,在肝气上逆时,甚则可导致血随气逆,或为咯血、吐血,或壅遏清窍而致昏厥。一般地说,气逆于上,以实为主,但也有因虚而气上逆者。如肺虚而失肃降或肾不纳气,都可导致肺气上逆;胃虚失降也能导致胃气上逆等,属因虚而气逆。【知识模块】 病机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病机)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lawfemale39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