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脾胃系病证)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

    • 资源ID:867002       资源大小:41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脾胃系病证)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

    1、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脾胃系病证)模拟试卷 6 及答案与解析1 治疗胃痛湿热中阻证,应首选(A)清中汤(B)二陈汤(C)平胃散(D)泻心汤合连朴饮2 呕吐的病变脏腑主要在胃,还与哪些脏密切相关(A)脾、肾(B)心、脾(C)肝、肾(D)肝、脾3 哪部医学著作论述了九种心痛的证治(A)医学正传(B) 医学真传(C) 兰室秘藏(D)三因极一病证方论4 患者呕吐吞酸,嗳气频繁,胸胁闷痛,舌边红,苔薄腻,脉弦。其病机是(A)外邪犯胃(B)食滞内停(C)肝胃郁热(D)肝气犯胃5 呕吐之脾胃阳虚证,治当选用(A)藿香正气散(B)香砂六君子汤(C)附子理中丸(D)理中汤6 患者长期饮食不下,面色恍白,精神疲

    2、惫,形寒气短,泛吐清涎,面浮,足肿,腹胀,舌淡苔白,脉细弱。证属(A)痰气交阻证(B)瘀血内结证(C)津亏热结证(D)气虚阳微证7 患者呃声洪亮,冲逆而出,口臭烦渴,喜冷饮,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脉象滑数。治宜选用(A)丁香散(B)竹叶石膏汤(C)五磨饮子(D)橘皮竹茹汤8 患者腹痛下利,脉微肢冷,首选方剂(A)附子理中丸(B)温脾汤(C)黄芪建中汤(D)大建中汤9 泄泻的治疗大法是(A)补脾祛湿(B)健脾燥湿(C)理脾利湿(D)运脾化湿10 哪部医学著作将呃逆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A)景岳全书(B) 症因脉治(C) 证治汇补(D)格致余论11 患者呃声低弱无力,气不得续,面色恍白,手足

    3、不温,食少困倦,舌淡苔白,脉象沉细弱。证属(A)脾胃气虚证(B)气机郁滞证(C)脾胃阳虚证(D)胃中寒冷证12 患者平时多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发生腹痛泄泻,舌淡红,脉弦。治当选用(A)痛泻要方(B)柴胡疏肝散(C)五磨饮子(D)四七汤13 患者女性,30 岁,慢性胃炎病史 6 年,呕吐反复发作,胃脘嘈杂,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苔少,脉细数。治宜选用(A)理中汤(B)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C)麦门冬汤(D)小半夏汤13 A脾胃阳虚 B胃火上逆 C胃阴不足 D胃中寒冷14 呃声急促而不连续,口干舌燥,舌质红而干,或有裂纹,脉细数。其证属15 呃声低弱无力,气不得续,面色恍

    4、白,手足不温,食少困倦,舌淡苔白,脉沉细弱。其证属15 A柴胡疏肝散 B逍遥散 C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D木香顺气散16 肝气郁滞之腹痛,治宜选用17 寒邪内阻之腹痛,治宜选用17 A白虎加入参汤 B竹叶石膏汤 C通幽汤 D沙参麦冬汤18 噎膈,食入不下,心烦口干,胃脘灼热,大便干结,舌光红少津,脉细数,治宜选用19 噎膈,食入不下,纳食则吐,胸膈疼痛,固着不移,肌肤枯燥,舌质紫暗,脉细涩,治宜选用19 A真人养脏汤 B四神丸 C乌梅丸 D附子理中丸20 泄泻之肾阳虚衰证,若脐腹冷痛,可用何方温中健脾21 泄泻之肾阳虚衰证,若泻下滑脱不禁,或虚坐努责者。可用何方涩肠止泻22 湿热壅盛之腹痛,治宜选

    5、方(A)良附丸(B)大柴胡汤(C)龙胆泻肝汤(D)大承气汤23 患者,53 岁,近半年来小便短少,呕恶频作,日渐消瘦,面色晦暗,时有头晕头痛,行走乏力,口中尿臭,舌红少苔,脉弦细。治当首选(A)温脾汤(B)杞菊地黄丸(C)羚角钩藤汤(D)大定风珠24 腹痛的辨证要点有(A)属寒属热(B)属虚属实(C)在气在血(D)在脏在腑25 湿热泄泻的临床特点有(A)泻下急迫(B)里急后重(C)大便黄褐而臭(D)肛门灼热26 腹痛属于中虚脏寒者,治疗宜选的方剂是(A)小建中汤(B)温脾汤(C)附子理中丸(D)大建中汤27 胃痛隐隐,饥不欲食,口干咽燥,乏力便干,舌红少津,脉细数者。治宜选用(A)黄芪建中汤(

    6、B)益胃汤(C)一贯煎(D)芍药甘草汤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脾胃系病证)模拟试卷 6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胃痛之湿热中阻证,其一般临床表现为胃脘疼痛,痛势急迫,脘闷灼热,口干口苦,口渴而不欲饮,纳呆恶心,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红,苔腻,脉滑数。其病机为湿热蕴结,胃气痞阻,治宜清化湿热,理气和胃,其代表方为清中汤。故 A 为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脾胃系病症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呕吐的病变脏腑主要在胃,还与肝、脾密切相关。故 D 为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脾胃系病症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医学正传胃脘痛说:“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

    7、在于心也。”“气在上者涌之,清气在下者提之,寒者温之,热者寒之,虚者培之,实者泻之,结者散之,留者行之。”故 A 为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脾胃系病症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上述症状其病机为肝气不舒,横逆犯胃,胃失和降。证属呕吐之肝气犯胃证。治宜舒肝和胃,降逆止呕。其代表方为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故 D 为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脾胃系病症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呕吐之脾胃阳虚证。其临床表现为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时作时止,面色恍白,倦怠乏力,口干而不欲饮,四肢不温,大便溏薄,舌质淡,脉濡弱。其病机为脾胃虚寒,失于温养,运化失职。治宜温中健脾,和胃降逆,其代表方为理中汤。故

    8、 D 为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脾胃系病症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上述症状其病机为脾肾阳虚,中阳衰微,温煦失职,气不化津。治宜温补脾肾。证属噎膈之气虚阳微证。【知识模块】 脾胃系病症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上述症状属于呃逆之胃火上逆证。其病机为热积胃肠,腑气不畅,胃火上冲。治宜清胃泄热,降逆止呃。其代表方为竹叶石膏汤。故 B 为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脾胃系病症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腹痛下利,脉微肢冷属于腹痛之脾肾阳虚证。当选附子理中丸。故A 为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脾胃系病症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泄泻的基本病机变化为脾虚与湿盛,致肠道功能失司而发

    9、生泄泻。病理因素主要是湿,湿为阴邪,易困脾阳。故泄泻的治疗大法是运脾化湿。故 D为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脾胃系病症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明代秦景明症因脉治把呃逆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故 B 为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脾胃系病症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上述症状其病机为中阳不足,胃失和降,虚气上逆。治宜温补脾胃止呃。证属呃逆之脾胃阳虚证。故 C 为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脾胃系病症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上述症状属于泄泻之肝气乘脾证。其病机为肝气不舒,横逆犯脾,脾失健运。治宜抑肝扶脾。其代表方为痛泻要方。故 A 为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脾胃系病症13 【正

    10、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根据呕吐反复发作,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苔少,脉细数等症状,可辨为呕吐之胃阴不足证治法:滋养胃阴,降逆止呕,代表方:麦门冬汤加减。理中汤为治疗呕吐之脾胃虚寒证的代表方,症见:饮食稍多即吐,时作时止,食入难化,胸脘痞闷,不思饮食,面色白,倦怠乏力,四肢不温,口干而不欲饮,大便溏薄,舌质淡,脉濡弱。治法:温中健脾,和胃降逆。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为治疗呕吐之肝气犯胃证的代表方,症见:呕吐吞酸,或干呕泛恶,脘胁胀痛,烦闷不舒,嗳气频频,每遇情志失调而发作或加重,舌边红,苔簿腻或微黄,脉弦。治法:疏肝和胃,降逆止呕。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为治疗呕吐之痰饮内阻证的代表方,症见:呕吐清水

    11、痰涎。或胃部如囊裹水,脘痞满闷,纳谷不佳,头眩,心悸,或逐渐消瘦,舌苔白滑而腻,脉沉弦滑。治法:温化痰饮,和胃降逆。【知识模块】 脾胃系病症【知识模块】 脾胃系病症14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脾胃系病症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前者病机为阴液不足,胃失濡养,气失和降,证属胃阴不足证。后者病机为中阳不足,胃失和降,虚气上逆。证属脾胃阳虚证。故正确选项分别为CA。【知识模块】 脾胃系病症【知识模块】 脾胃系病症16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脾胃系病症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腹痛之肝气郁滞证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脘腹胀闷或痛,攻窜不定,痛引少腹,得嗳气或矢气则胀痛酌减,

    12、遇恼怒则加剧,舌质红,苔薄,脉弦。其病机为肝气郁结,气机不畅,疏泄失司。治宜疏肝解郁,理气止痛。其代表方为柴胡疏肝散。腹痛之寒邪内阻证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急暴,得温痛减,遇冷更甚,口和不渴,小便清利,大便自可或溏薄,舌苔白腻,脉象沉紧。其病机为寒邪凝滞,中阳被遏,脉络痹阻。治宜散寒温里,理气止痛。其代表方为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故正确选项分别为 AC。【知识模块】 脾胃系病症【知识模块】 脾胃系病症18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脾胃系病症1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前者属于噎膈之津亏热结证。其病机为气郁化火,阴津枯竭,虚火上逆,胃失润降。治宜滋阴养血,润燥生津。其代表方为沙参麦冬汤

    13、。后者属于噎膈之瘀血内结证。其病机为蓄瘀留着,阻滞食道,通降失司,肌肤失养。治宜滋阴养血,破血行瘀。其代表方为通幽汤。故正确选项分别为 DC。【知识模块】 脾胃系病症【知识模块】 脾胃系病症20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脾胃系病症2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泄泻之肾阳虚衰证的一般临床表现为泄泻多在黎明之前,腹部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治宜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其代表方为四神丸。另外(1)年老体弱、久泻不止,中气下陷:桃花汤;(2)脐腹冷痛:附子理中丸温中健脾;(3)泻下滑脱不禁,或虚坐努责:真人养脏汤;(4)脾虚肾寒不著,反见心烦嘈杂、大便夹

    14、有粘冻,表现寒热错杂:乌梅丸方。故正确选项分别为 DA。【知识模块】 脾胃系病症22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湿热壅盛之腹痛,其临床表现为腹痛拒按,胸闷不舒,大便秘结或溏滞不爽,烦渴引饮,自汗,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象濡数。治宜泄热通腑,方用大承气汤。若腹痛剧烈,寒热往来,恶心呕吐,大便秘结者,方选大柴胡汤。【知识模块】 脾胃系病症23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患者以小便不通和呕吐为主诉,可诊为关格。关格是由于脾肾虚衰,气化不利,浊邪壅塞三焦,导致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的一种危重证候。小便不通谓之关,呕吐时作谓之格。结合患者头晕头痛,行走乏力,舌红少苔,脉弦细,不难辨为肝肾阴虚

    15、,肝风内动,代表方为杞菊地黄丸合羚角钩藤汤以滋补肝肾,平肝熄风。若辨证为脾肾阳虚,湿浊内蕴,当用温脾汤合吴茱萸汤。若为肾阳亏虚,毒扰心神,当首选参附汤合苏合香丸。【知识模块】 脾胃系病症24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腹痛的临床辨证,主要根据病因、疼痛部位、疼痛性质等。辨别其寒、热、虚、实,在气在血,在腑在脏。一般而论,实痛拒按,虚痛喜按;饱则痛为实,饥则痛为虚;得热痛减为寒,得寒痛减为热;气滞腹部胀痛,痛无定处;血瘀腹部刺痛,固定不移。从部位辨证,少腹疼痛,掣及两胁,多属肝胆病;小腹痛及脐周多属脾胃、小肠、肾、膀胱的病。根据各个脏腑之功能特性,以及与腹痛同时出现的各个症状,详

    16、加辨别,找出症结所在,给予适当的治疗是辨证论治的关键。【知识模块】 脾胃系病症25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湿热泄泻的一般临床表现为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里急后重为痢疾的临床表现,泄泻无此一症。故 ACD 为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脾胃系病症26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腹痛之中虚脏寒证,其一般临床表现为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热恶冷,痛时喜按,饥饿劳累后更甚,得食或休息后稍减;大便溏薄,兼有神疲、气短、怯寒等证,舌淡苔白,脉象沉细。治宜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代表方为小建中汤。另外:(1)虚寒腹痛见证较重,呕吐肢冷脉微:大建中汤;(2)脾肾阳虚:附子理中汤;(3)大肠虚寒,积冷便秘:温脾汤;(4)中气大虚,少气懒言:补中益气汤。故正确选项为 ABCD。【知识模块】 脾胃系病症27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上述临床表现属于胃痛之胃阴不足证。其病机为胃阴亏耗,胃失濡养,治宜养阴益胃。代表方为益胃汤加减。故 CD 为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脾胃系病症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脾胃系病证)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livefirmly31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