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放射科主治医师(骨骼肌肉系统)模拟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0 A“真空”征B骨 (碎)片陷落征C“双终板” 征D液一液平面征E方椎1 单纯性骨囊肿的特征性征象2 强直性脊柱炎 CT 三维重建可显示的征象3 动脉瘤样骨囊肿较常见目较具特征的 CT 征象4 脊椎滑脱时可见的 CT 征象5 椎间盘变性的征象之一6 陈旧性关节脱位是指脱位时间超过(A)1 周(B) 2 周(C) 3 周(D)4 周(E)6 周7 化脓性骨髓炎的最早骨质破坏部位在(A)骨皮质(B)骨干(C)干骺端松质骨(D)骨骺(E)骨髓腔8 X 线透视在骨关节疾病诊治中的应用是(A)金属异物的寻找和定位及外伤性骨折、脱位的整复(B)显示
2、青枝骨折优于摄片(C)对部位厚、层次多的结构显示更佳(D)显示骨小梁结构(E)显示低密度异物和软组织层次9 病变常对称性地侵犯四肢关节的疾病是(A)关节结核(B)化脓性关节炎(C)类风湿性关节炎(D)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E)滑膜骨软骨瘤病10 患者,男性,21 岁,左耳前区不适半年余。CT 平扫如下图,最可能的诊断为(A)骨瘤(B)骨样骨瘤(C)骨纤维异常增殖症(D)Paget 病(E)慢性骨髓炎11 男,5 岁,左踝部肿痛 2 周,CT 平扫 MPR 图像如下,最可能的诊断是(A)Brodie 脓肿(B)骨结核(C)骨肉瘤(D)尤文肉瘤(E)骨巨细胞瘤12 CT 诊断成人寰枢关节半脱位
3、,标准是环椎前结节后缘与枢椎齿状突前缘的距离大于(A)1mm(B) 2mm(C) 3mm(D)4mm(E)5mm13 CT 诊断颈椎创伤,错误的为(A)寰枢椎脱位既要观察前脱位,还需注意旋转性脱位(B)环椎骨折也称为 Jefferson 骨折,MRI 显示优于 CT(C)颈椎横突出现骨折,并不一定表明椎动脉损伤(D)CT 在显示骨折的同时,尚可显示硬膜囊受压情况(E)环椎前结节后缘与枢椎齿状突前缘距离成人2mm、儿童4mm 则说明横韧带撕裂14 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的影像学方法是(A)MRI(B) ECT(C) X 线平片(D)超声成像(E)CT15 脊椎结核的 MRI 表
4、现中,错误的是(A)椎体病变,T 1WI 均匀低信号,T 2WI 混杂高信号(B)受累椎间盘,T 1WI 低信号,T 2WI 混杂高信号(C)椎旁脓肿和肉芽肿,T 1WI 低信号,T 2WI 混杂高信号(D)椎体终板附近可见低信号的米粒状病灶(E)附件结核破坏灶在 T1WI 和 T2WI 上易于清晰显示16 骨转移瘤的 MRI 诊断,错误的是(A)MRI 对检出骨转移瘤非常敏感(B) MRI 诊断的主要依据是骨皮质破坏(C)溶骨型多表现为长 T1、长 T2 异常信号(D)成骨型可表现为长 T1、短 T2 信号灶(E)静脉注射 Gd-DTPA 后,病变常强化17 男,8 岁,左上臂外伤后疼痛 2
5、 小时,结合左肱骨正、斜位片,最可能的诊断为(A)骨肉瘤(B)尤因肉瘤(C)骨囊肿(D)骨嗜酸性肉芽肿(E)非骨化性纤维瘤18 男,16 岁,左膝部肿痛 2 周,不发热。结合左膝关节 MRI 平扫和增强扫描片,最可能的诊断为(A)骨巨细胞瘤(B)骨肉瘤(C)化脓性骨髓炎(D)动脉瘤样骨囊肿(E)骨纤维异常增殖症19 Perkin 方格正确的表述为(A)用于股骨头骨骺出现前的儿童髋关节测量(B)横行线为自两侧“Y” 形软骨的中央画线(C)垂线经过髋臼的外侧缘(D)横行线与垂线形成的象限称为 Perkin 方格(E)正常股骨头骨骺位于内下象限20 急性骨髓炎 X 线早期软组织改变包括(A)肌间隙模
6、糊或消失(B)皮下组织和肌肉间的界限模糊(C)皮下脂肪层出现致密的条纹影(D)皮下脂肪呈网格状(E)局部形成软组织肿块21 下列符合脊椎滑脱的叙述有(A)分真性滑脱和假性滑脱两种(B)假性滑脱即退变性脊椎滑脱,椎弓(峡部)骨质无断裂(C)包括前滑脱、后滑脱及侧方滑脱,其中以前滑脱多见(D)滑脱程度的测量以 Meyerding 法较适用,分为四度(E)真性滑脱指椎体滑脱的同时伴有椎弓(峡部)骨质缺损22 椎管狭窄时,CT 可出现(A)椎体边缘骨质增生(B)椎间盘膨出或突出(C)脊椎滑脱(D)椎间关节增生(E)后纵韧带及黄韧带肥厚、钙化23 椎弓崩裂性脊椎滑脱 X 线、CT 特点为(A)椎体移位程
7、度较重(B)多有外伤史(C)椎弓峡部单侧断裂(D)椎弓峡部双侧断裂(E)椎间关节无明显退行性骨关节炎改变24 半月板撕裂的 MRI 特点为(A)MRI 诊断半月板撕裂的特异性为 94(B)魔角现象可引起假阳性(C) T2WI 低信号半月板内出现线样高信号(D)T 2WI 高信号半月板内出现点状低信号(E)T 2WI 脂肪抑制序列显示半月板最好25 椎管狭窄的 MRI 表现中,正确的为(A)硬膜囊前或侧后缘受压、变形或移位(B)硬膜外脂肪受压、变形或消失(C)椎管、椎间孔及侧隐窝狭窄、变形(D)椎管内占位性病变或邻近结构的病变侵入椎管内(E)脊髓受压、移位,甚至发生缺血、坏死、囊变放射科主治医师
8、(骨骼肌肉系统)模拟试卷 2 答案与解析【知识模块】 骨骼肌肉系统1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骨骼肌肉系统2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骨骼肌肉系统3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骨骼肌肉系统4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骨骼肌肉系统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单房性骨囊肿合并病理性骨折时,囊内液体流出,致使断裂的骨皮质碎片向囊腔内移位、插入囊腔内,称骨片陷落征或碎片陷落征(fallenfragmentsign)。其他类似骨囊肿的病变,如骨纤维异常增殖症、非骨化性纤维瘤、软骨瘤或动脉瘤样骨囊肿等,皆因有实性内容,故虽合并骨折也不会出现骨折片向髓腔内陷落的现象。强直性脊柱炎
9、病变易侵蚀椎体前缘上、下角,使椎体前面的凹面变平直,从而形成“方椎”。液-液平面征是动脉瘤样骨囊肿较常见的CT、MRI 征象。脊椎滑脱时,由于椎体前移,造成上、下椎体的相邻终板在 CT同一层面上前后错位显示,呈现“双终板”征。椎间盘内出现气体密度影,称椎间盘“真空”征,多由于椎间盘退行性变所致。【知识模块】 骨骼肌肉系统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关节脱位超过 3 周者为陈旧性关节脱位,此时常出现纤维愈合、功能丧失、关节周围异常骨质增生、韧带骨化和畸形等改变。【知识模块】 骨骼肌肉系统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化脓性骨髓炎最早首先破坏长骨干骺端松质骨,以后骨质破坏向骨干发展,骨皮
10、质也遭受破坏。骨破坏很少跨过骺板累及骨骺或穿过关节软骨侵入关节。【知识模块】 骨骼肌肉系统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骨与关节的 X 线检查以摄片为主,透视主要应用于火器伤时金属异物的寻找和定位,以及外伤性骨折与脱位进行复位时。【知识模块】 骨骼肌肉系统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类风湿性关节炎常对称性地侵犯四肢关节,手足小关节是最早、最常受累的部位,少数可侵犯膝、肘、肩和髋等关节。【知识模块】 骨骼肌肉系统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例 CT 特点为左蝶骨大翼骨质膨大、增厚,呈磨玻璃样改变,颅骨侵犯不对称,符合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CT 表现。【知识模块】 骨骼肌肉系统11
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左胫骨远侧干骺端及邻近骺板、骨骺见一不规则形骨质破坏区,边缘清楚、硬化,其中心有一小斑片状死骨影。干骺端及骨骺病灶周围呈片状骨质增生硬化,邻近软组织稍肿胀,应首先考虑慢性局限性骨脓肿(Brodie 脓肿)。本病属慢性骨髓炎的一种特殊类型,为低毒性细菌感染,或机体抵抗力强而使病灶局限。多见于青少年,好发于胫骨上、下端和股骨下端的干骺区。本例主要需与干骺端、骨骺结核相区别,后者骨质破坏区邻近无明显骨质增生,病变早期即可见骨质疏松,据此可以鉴别。【知识模块】 骨骼肌肉系统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CT 诊断本病的标准。【知识模块】 骨骼肌肉系统13 【正确答
12、案】 B【试题解析】 环椎骨折 CT 扫描显示最佳。环椎骨折的骨折线常与椎弓垂直或斜行,故 CT 可清晰显示骨折线和环椎爆裂的骨折片移位情况,同时可发现环椎侧块内缘的撕脱骨折,此为横韧带撕裂的征象,提示骨折不稳定。MRI 对骨折的观察不如 CT,主要用于观察环椎横韧带断裂和脊髓受压情况的判定。【知识模块】 骨骼肌肉系统1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股骨头缺血坏死 X 线平片发瑰病变较晚; ECT 虽能较早发现骨坏死,但其解剖分辨力不佳,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及 MRI;CT 可早期发现病变,但也缺乏特异性。MRI 显示骨髓病变的敏感性高,是早期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较为敏感和特异的方法,较 X
13、 线平片和 CT,可更早对股骨头缺血坏死作出诊断。【知识模块】 骨骼肌肉系统15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脊椎结核的椎体和附件骨质破坏,应用 STIR 序列能避免脂肪高信号的干扰,表现为明显高信号病灶,较之 T1WI 和 T2WI 显示更清、更敏感。【知识模块】 骨骼肌肉系统1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骨转移瘤是指骨外其他组织、器官的恶性肿瘤经循环系统转移至骨髓,MRI 对检出骨转移瘤非常敏感,其诊断的主要依据是骨髓的信号异常。骨髓内脂肪成分被富含水分的肿瘤细胞所取代,易出现长 T1、长 T2 信号改变,以T1WI、脂肪抑制 T2WI 和 STIR 序列显示清楚。【知识模块】 骨
14、骼肌肉系统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片示左肱骨干上段与干骺端移行区髓腔内见一纵行椭圆形透光区,边缘光滑,轻度膨胀,有薄层硬化边。病变段骨皮质变薄,可见病理骨折呈“冰裂”状,断端示有多个碎骨片,并向囊腔内陷入,形成“碎片陷落征”。病灶外侧缘显示线形骨膜反应,局部软组织稍肿胀。左肱骨头及骺板未见异常。本例 X 线特异性征象为“碎片陷落征”,据此可诊断为左肱骨上段骨囊肿并病理骨折。【知识模块】 骨骼肌肉系统1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片示左胫骨上干骺端内侧部可见大片状不均质异常信号灶,且穿越骺板累及同侧骨骺,病变于 T1WI 上呈低信号,其中杂以少许斑片状等信号,PDWI 为低、等
15、、高混杂信号,其内缘骨皮质破坏中断,周围软组织明显肿胀形成肿块。Gd-DTPA 增强扫描,左胫骨上端病灶不均匀性轻度强化,周围软组织肿块强化较明显。以上表现发生于 16 岁青少年,可首先考虑左胫骨上干骺端及骨骺骨肉瘤。【知识模块】 骨骼肌肉系统19 【正确答案】 B,C,D,E【试题解析】 Perkin 方格用于股骨头骨骺出现之后的儿童髋关节测量,正常股骨头骨骺位于内下象限,髋关节(半)脱位时,股骨头骨骺则移至 Perkin 方格的外上象限。【知识模块】 骨骼肌肉系统20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急性骨髓炎常见病骨周围软组织肿胀,但不会形成软组织肿块。【知识模块】 骨骼肌肉系
16、统21 【正确答案】 A,B,C,D,E【试题解析】 脊椎滑脱是指上位椎体的位置相对于下位椎体发生移位而言,广义上包括前滑脱、后滑脱和侧方滑脱,其中以前滑脱为多见。后者根据其病因不同(椎弓是否完整) ,分为椎弓崩裂性脊椎滑脱(真性滑脱)和退变性脊椎滑脱(假性滑脱)。椎弓崩裂性脊椎滑脱多是由于椎弓峡部骨质不连而导致的,退变性脊椎滑脱椎弓峡部骨质无断裂。相比较而言,真性滑脱程度常较重,可为先天发育不良或外伤应力性骨折所致;假性滑脱程度较轻,而椎间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及椎管狭窄程度较重,多由于椎间关节和椎间盘的退变及其他因素异常所致。测量脊椎滑脱程度以Meyerding 法较为适用,侧位片测量为准,分为四度。【知识模块】 骨骼肌肉系统22 【正确答案】 A,B,C,D,E【试题解析】 以上均可出现。【知识模块】 骨骼肌肉系统23 【正确答案】 A,B,C,D,E【试题解析】 以上均正确。【知识模块】 骨骼肌肉系统24 【正确答案】 A,B,C,E【试题解析】 ABCE 为半月板撕裂的 MRI 特点。【知识模块】 骨骼肌肉系统25 【正确答案】 A,B,C,D,E【试题解析】 椎管狭窄的 MRI 表现。【知识模块】 骨骼肌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