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试卷]初级药士基础知识模拟试卷14及答案与解析.doc

    • 资源ID:860567       资源大小:86.50K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试卷]初级药士基础知识模拟试卷14及答案与解析.doc

    1、初级药士基础知识模拟试卷 14 及答案与解析1 以下关于静息电位的描述,错误的是(A)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在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B)在静息电位条件下,Na +通透性小(C)静息电位是由 K+内流而形成(D)静息电位是动作电位产生的基础(E)在静息电位条件下,膜处于极化状态 2 左心室压下降最快是在(A)快速射血期(B)减慢射血期(C)等容收缩期(D)等容舒张期(E)快速充盈期 3 肺通气的原动力是(A)肺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B)肺的弹性回缩(C)呼吸运动(D)胸内负压的周期性变化(E)气体分压差 4 分泌内因子的细胞是(A)主细胞(B)壁细胞(C)黏液细胞(D)胃门 G 细胞(E)上

    2、皮细胞 5 激素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远距离的靶细胞,称为(A)外分泌(B)远距分泌(C)旁分泌(D)神经分泌(E)自分泌 6 下列因素中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的是(A)剧烈运动(B)肾小球血浆流量加大(C)血浆蛋白减少(D)近球小管重吸收增加(E)动脉血压从 150mmHg 下降到 90mmHg 7 在肾小管,常与葡萄糖的重吸收相耦联的是(A)Na +(B) K+(C) H+(D)葡萄糖(E)Ca 2+ 8 酸中毒时常伴有高血钾,其原因是由于(A)H +-Na+交换增强(B) H+-K+交换增强(C) K+-Na+交换增强(D)细胞破坏,释放 K+增加(E)肾小管重吸收 K+增加 9 在细胞膜脂质双

    3、分子层中,脂质分子的亲水端(A)均朝向细胞膜的内表面(B)均朝向细胞膜的外表面(C)均朝向细胞膜的内、外表面(D)排列杂乱无章(E)面对面地朝向双分子层的中央 10 将刺激电极插入神经纤维内,用直流电刺激神经干,通电时兴奋首先发生在(A)阴极下方(B)阳极下方(C)阴极下方或阳极下方均可(D)阴极或阳极之间(E)阴极或阳极以外的地方 11 出血后,血小板的不可逆性聚集是由于(A)受损组织释放 ADP(B)受损组织释放 ATP(C)血小板释放内源性 ADP(D)血小板释放 ATP(E)血小板释放 PF3 12 心动周期中,左心室内压力最高的时期是(A)心房收缩期末(B)等容收缩期末(C)心室收缩

    4、期末(D)快速射血期末(E)快速充盈期末 13 一个心率为 75 次/分的人,其每个心动周期是(A)50s(B) 100s(C) 0.5s(D)1.0s(E)0.8s 14 下列关于心交感神经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促进 2 期 Ca2+内流(B)提高慢反应细胞 4 期自动除极速率(C)促进肌质网摄取 Ca2+(D)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胞内 cAMP 浓度升高(E)抑制 K+外流 15 盐析法沉淀蛋白质主要机制是(A)无机盐与蛋白结合成不溶性蛋白盐(B)破坏水化膜,中和表面电荷(C)降低蛋白质溶液的介电常数(D)破坏蛋白质的一级结构(E)调节蛋白质溶液的等电点 16 人体内氨最主要的代谢去

    5、路是(A)合成尿素(B)合成谷氨酰胺(C)生成铵离子(D)合成非必需氨基酸(E)合成蛋白质 17 维系蛋白质 -螺旋和 -折叠结构稳定的化学键是(A)肽键(B)离子键(C)二硫键(D)氢键(E)疏水作用 18 尿素是在下列哪种细胞合成的(A)肌肉细胞(B)肾细胞(C)脑细胞(D)肝细胞(E)肺细胞 19 在尿素合成的过程中,催化生成鸟氨酸的酶是(A)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B)精氨酸代琥珀酸合成酶(C)精氨酸代琥珀酸裂解酶(D)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E)精氨酸酶 20 在肾小管内谷氨酰胺分解产生的氨的去路主要是(A)合成尿素(B)合成谷氨酰胺(C)生成铵离子排出(D)合成非必需氨基酸(E)合成天冬

    6、酰胺 21 合成尿素时,尿素的第二个氨基来自(A)谷氨酰胺(B)天冬酰胺(C)精氨酸(D)谷氨酸(E)天冬氨酸 22 转氨酶的辅助因子是(A)维生素 B1 的衍生物(B)维生素 B2 的衍生物(C)维生素 B6 的衍生物(D)维生素 B12 的衍生物(E)维生素 PP 的衍生物 23 下列关于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嘌呤环氮原子均来自氨基酸的 -氨基(B)合成过程中不会产生游离嘌呤碱(C)氨基甲酰磷酸为嘌呤环提供氨甲酰基(D)由 IMP 合成 AMP 和 GMP 均由 ATP 供能(E)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催化 IMP 转变成 GMP 24 嘧啶环中的两个氮原子来自(

    7、A)谷氨酰胺和氨(B)谷氨酰胺和天冬酰胺(C)谷氨酰胺和谷氨酸(D)谷氨酸和天冬酰胺(E)天冬氨酸和谷氨酰胺 25 关于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生成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由 5-磷酸核糖从头合成(B)由脱氧腺苷生成 dAMP(C)核糖核苷酸还原在核苷二磷酸水平(D)GTP 生成 dGTP(E)由 TMP 生成 dTMP 26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直接原料(A)甘氨酸(B)天冬氨酸(C)谷氨酸(D)CO 2(E)一碳单位 27 dTMP 合成的直接前体是(A)dUMP(B) TMP(C) IDP(D)dUDP(E)dCMP 28 能在体内分解生成 -氨基异丁酸的核苷酸是(A)CMP(

    8、B) AMP(C) TMP(D)UMP(E)IMP 29 血氨的主要去路是(A)生成谷氨酰胺(B)合成尿素(C)生成胺盐(D)生成非必需氨基酸(E)参与嘌呤、嘧啶的合成 30 嘧啶合成涉及的中间代谢物是(A)5- 磷酸核糖胺(B)氨甲酰天冬氨酸(C)磷酸核糖焦磷酸(D)腺苷酸代琥珀酸(E)甘氨酰胺核苷酸 31 下列化合物对嘌呤核苷酸的生物合成不能产生抑制作用的是(A)IMP(B) AMP(C) GMP(D)尿酸(E)巯嘌呤 32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UTP 参与糖原的合成(B) ATP 分解为细胞活动供能(C) AMP 参与辅酶 A 的组成(D)NTP 是 RNA 合成的原料(E)dNDP

    9、是 DNA 合成的原料 33 下列微生物中,胞质内的细胞器仅有核糖体的是(A)白假丝酵母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C)流感病毒(D)乙肝病毒(E)新生隐球菌 34 下列细菌结构中,含有吡啶二羧酸的是(A)芽胞(B)荚膜(C)鞭毛(D)核质(E)性菌毛 35 吲哚试验检测的细菌代谢产物是(A)胱氨酸(B)丙酮酸(C)色氨酸(D)甲硫氨酸(E)半胱氨酸 36 70%75%乙醇的消毒灭菌机制是(A)蛋白质变性和凝固(B)损伤细胞膜(C)灭活酶类(D)氧化作用(E)烷化作用 37 能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细菌成分是(A)H 抗原(B) O 抗原(C)荚膜抗原(D)脂多糖(E)肽聚糖 38 下列可破坏细菌

    10、细胞膜的是(A)青霉素(B)溶菌酶(C)防御素(D)血浆凝固酶(E)SPA 39 病毒的刺突是(A)核酸上的结构(B)衣壳蛋白(C)获得的宿主细胞膜(D)获得的宿主细胞核膜(E)病毒编码的糖蛋白 40 鉴别真菌的依据之一是(A)核酸的类型(B)细胞的类型(C)孢子和菌丝的形态(D)菌丝的多少(E)繁殖的方式 41 能激活补体的抗体是(A)IgA(B) IgD(C) IgE(D)IgG(E)SIgA 42 免疫复合物沉积导致组织损伤所属的变态反应类型是(A)型变态反应(B) 型变态反应(C) 型变态反应(D)型变态反应(E)型变态反应 43 下列肠道杆菌的鉴定中,无意义的是(A)生化反应(B)血

    11、清学反应(C)细菌分离培养(D)形态学检查(E)动力观察 44 下列细菌中的无芽胞厌氧菌是(A)破伤风梭菌(B)肉毒梭菌(C)消化链球菌(D)沙门菌(E)志贺菌 45 腮腺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呼吸道(B)粪 -口(C)蚊虫叮咬(D)血液和血制品(E)母-婴 46 下列属于有包膜的 DNA 病毒是(A)脊髓灰质炎病毒(B)乙脑病毒(C)甲型肝炎病毒(D)出血热病毒(E)疱疹病毒 47 主要通过呼吸道和密切接触传播的病毒是(A)乙脑病毒(B)脊髓灰质炎病毒(C)乙型肝炎病毒(D)出血热病毒(E)微小病毒 48 下列引起慢性溶血性贫血的病毒是(A)乙脑病毒(B)脊髓灰质炎病毒(C)人类免疫缺

    12、陷病毒(D)出血热病毒(E)微小病毒 49 一农村儿童,以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惊厥就诊,时值秋季。考虑感染的微生物最可能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B)破伤风梭菌(C)流感病毒(D)乙脑病毒(E)新生隐球菌 50 化合物与 FeCl3 试剂反应呈污绿色显示可能含有(A)羰基(B)双键(C)醇羟基(D)酚羟基(E)内酯环 51 苦杏仁苷属于(A)醇苷(B)酚苷(C)酯苷(D)硫苷(E)氰苷 52 异羟肟酸铁反应呈(A)蓝色(B)绿色(C)灰色(D)红色(E)黑色 53 Gibbs 和 Emerson 反应的条件是(A)酚羟基(B)有 -OH(C)有 -OH(D)有活泼氢(E)酚羟基对位有活泼氢

    13、 54 二萜分子中异戊二烯数目是(A)2 个(B) 3 个(C) 4 个(D)5 个(E)6 个 55 黄酮类化合物有酸性是因为其分子中含有(A)羰基(B)双键(C)氧原子(D)酚羟基(E)内酯环 56 用于区别 3-OH 黄酮和 5-OH 黄酮的显色反应是(A)HCl -Mg 反应(B) Mg(AC)2 反应(C)柠檬酸二氯氧锆反应(D)NH 3SrCl2 反应(E)NaBH 4 反应 57 在共同煎煮过程中,与甘草酸生成沉淀的是(A)小檗碱(B)人参皂苷(C)黄芩苷(D)栀子苷(E)山楂酸 58 用水煎煮含多糖较高的药材时不会出现(A)过滤困难(B)浓缩困难(C)浸膏量下降(D)浸膏量增加

    14、(E)干燥困难 59 提取叶绿素含量高的药材不宜使用(A)温水(B)低浓度乙醇(C)沸水(D)乙酸乙酯(E)冷水 60 盐酸普鲁卡因可与稀盐酸、亚硝酸钠、-萘酚试剂发生显色反应的结构原因是由于药物分子中含有(A)芳伯氨基(B)芳酸酯基(C)乙醇氨基(D)二乙氨基(E)苯基 61 具有以下结构的药物是(A)巴比妥(B)异戊巴比妥(C)苯巴比妥(D)苯妥英(E)地西泮 62 下列药物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是(A)阿司匹林(B)布洛芬(C)吲哚美辛(D)对乙酰氨基酚(E)双氯芬酸 63 阿司匹林易发生水解的化学结构原因是(A)含有苯环结构(B)含有酯键结构(C)含有酚结构(D)含有羧基结构(E)含有苯甲酸

    15、结构 64 溴化新斯的明在胃肠道难于吸收的化学结构原因是(A)具有季铵结构(B)具有叔胺结构(C)具有仲胺结构(D)具有伯胺结构(E)具有溴结构 65 肾上腺素的化学结构是66 下列为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的药物是(A)地高辛(B)氨力农(C)氯沙坦(D)多巴胺(E)洋地黄毒苷 67 咖啡因属于中枢兴奋药中的(A)酰胺类(B)黄嘌呤类(C)噻嗪类(D)烟酸类(E)其他类 68 西替利嗪属于非镇静性 H1 受体拮抗剂的结构原因是(A)由于分子中存在的苯基易分子化(B)由于分子中存在的苯基易离子化(C)由于分子中存在的羧基易分子化(D)由于分子中存在的羧基易离子化(E)无结构上的原因 69 二甲双胍属于

    16、口服降血糖药中的(A)磺酰脲类(B)双胍类(C)糖苷酶抑制剂类(D)噻唑烷二酮类(E)胰岛素衍生物类 70 甾体激素药物基本骨架 A 环为苯环的激素类别是(A)肾上腺皮质激素类(B)雄激素类(C)孕激素类(D)雌激素类(E)糖皮质激素类 71 分子结构式为以下结构的药物是(A)氟尿嘧啶(B)卡莫司汀(C)紫杉醇(D)环磷酰胺(E)氮甲 72 降血糖药物阿卡波糖的主要药理作用机制是(A)磷酸酯酶抑制剂(B)内酰胺酶抑制剂(C)蛋白酶抑制剂(D)逆转录酶抑制剂(E)-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73 左氧氟沙星是氧氟沙星的左旋异构体,其水溶性的比较有(A)左氧氟沙星水溶性等于氧氟沙星(B)左氧氟沙星水溶性小

    17、于氧氟沙星(C)左氧氟沙星水溶性大于氧氟沙星(D)难以比较(E)无法比较 74 氯霉素的药物主要副作用是(A)引起消化溃疡(B)引起听力损害(C)引起肾脏毒性(D)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E)引起牙齿持久着色 75 维生素 C 又名抗坏血酸,其产生酸性的结构原因是(A)有内酯结构(B)有五元含氧环结构(C)有羰基结构(D)有环侧链羟基结构(E)有连二烯醇结构 76 药品全面质量控制涉及(A)研制过程的质量控制(B)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C)供应过程的质量控制(D)监督管理过程的质量控制(E)研制、生产、供应、使用过程的质量控制 77 测定阿司匹林片的含量中国药典采用(A)银量法(B)剩余酸碱滴定法(

    18、C)亚硝酸钠滴定法(D)EDTA 法(E)非水酸量法 78 苯巴比妥与铜吡啶反应呈(A)绿色(B)黄色(C)蓝色(D)紫色(E)砖红色 79 颗粒剂的干燥失重不得超过(A)0.5%(B) 1.0%(C) 2.0%(D)0.03(E)0.0580 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常用波长范围为(A)100200nm(B) 200400mm(C) 400760mm(D)2.550m(E)50100m 81 在亚硝酸钠法中,将滴定管尖插入液面下 2/3 处滴定,主要是为了(A)加快反应速度(B)减慢反应速度(C)方便观察终点(D)避免滴定过程中亚硝酸的损失(E)避免副反应发生 82 有机氟化物破坏后与茜素氟蓝-硝酸

    19、亚铈反应呈(A)黄色(B)绿色(C)蓝色(D)紫色(E)蓝紫色 83 日本药局方的缩写为(A)Ch.P(B) BP(C) JP(D)USP(E)Ph.Int 83 A肺活量 B用力肺活量 C每分通气量 D功能残气量 E肺泡通气量84 平静呼气末尚存留于肺内的气量 85 潮气量与呼吸频率的乘积是 86 真正有效的气体交换量是 87 反映肺一次通气的最大能力的是 88 潮气量、补吸气量与补呼气量之和是 89 一次最大吸气后,尽力尽快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是 89 A氢键 B肽键 C次级键 D肽键平面 E氨基酸残基90 蛋白质分子构象的结构单元是 91 蛋白质变性未被破坏的是 91 A血浆凝固酶 B

    20、肠毒素 C溶血毒素 D致热外毒素 EM 蛋白92 引起猩红热病的致病物质是 93 引起食物中毒的致病物质是 94 使脓汁黏稠的致病物质是 94 A孕甾烷 B雌甾烷 C雄甾烷 D肾甾烷 E胆甾烷95 甲睾酮的母核96 米非司酮的母核96 A分子中含二氢吡啶,遇光易发生光化学歧化反应 B分子中含游离芳伯氨基,可发生重氮化偶合反应 C分子中含两个相邻的酚羟基,易氧化变色 D分子中含巯基,可发生自动氧化生成二硫化物 E分子中含内酯环,可水解生成羟基酸97 卡托普利98 硝苯地平98 A崩解时限 B融变时限 C溶化性 D澄清度 E无菌99 胶囊剂需检查100 栓剂需检查初级药士基础知识模拟试卷 14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C2 【正确答案】 D3 【正确答案】 C4 【正确答案】 B5 【正确答案】 B6 【正确答案】 A7 【正确答案】 A8 【正确答案】 A9 【正确答案】 C10 【正确答案】 B11 【正确答案】 C12 【正确答案】 D13 【正确答案】 E14 【正确答案】 E15 【正确答案】 B16 【正确答案】 A17 【正确答案】 D18 【正确答案】 D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试卷]初级药士基础知识模拟试卷14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roleaisle13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