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试卷]初级药士专业知识模拟试卷27及答案与解析.doc

    • 资源ID:860536       资源大小:83.50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试卷]初级药士专业知识模拟试卷27及答案与解析.doc

    1、初级药士专业知识模拟试卷 27 及答案与解析1 生物药剂学研究中的剂型因素不包括(A)药物的理化性质(B)药物的处方组成(C)药物的剂型及用药方法(D)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E)药物制剂的工艺过程2 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是(A)吸收(B)分布(C)代谢(D)排泄(E)转化3 下列剂型中药物吸收最快的是(A)散剂(B)胶囊剂(C)片剂(D)水溶液(E)混悬液4 有关被动扩散的特征不正确的是(A)不消耗能量(B)具有部位特异性(C)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D)不需要载体进行转运(E)转运速度与膜两侧的浓度成正比5 主动转运的特征不包括(A)由低浓度区向高浓度区转运(B)不需要载体参加(C

    2、)消耗能量(D)有饱和现象(E)具有部位特异性6 关于药物通过生物膜转运的特点的正确表述是(A)被动扩散的物质可由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转运,转运的速度为一级速度(B)促进扩散的转运速率低于被动扩散(C)主动转运借助于载体进行,不需消耗能量(D)被动扩散会出现饱和现象(E)胞饮作用对于蛋白质和多肽的吸收不是十分重要7 大多数药物吸收的方式是(A)主动转运(B)促进扩散(C)胞饮作用(D)被动扩散(E)离子交换8 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生理因素不包括(A)胃肠液的成分(B)胃排空(C)食物(D)循环系统的转运(E)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9 不涉及吸收过程的给药途径是(A)口服(B)肌内注射(C)静脉注

    3、射(D)皮下注射、(E)皮内注射10 有关鼻黏膜给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鼻黏膜内的丰富血管和鼻黏膜的高度渗透压有利于吸收(B)可避开肝首过效应(C)吸收程度和速度不如静脉注射(D)鼻腔给药方便易行(E)多肽类药物适宜以鼻黏膜给药11 药物通过血液循环向组织转移过程中相关的因素是(A)解离度(B)血浆蛋白结合(C)溶解度(D)给药途径(E)制剂类型12 下列有关药物表观分布容积的叙述中,叙述正确的是(A)表观分布容积大,表明药物在血浆中浓度小(B)表观分布容积表明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实际容积(C)表观分布容积不可能超过体液量(D)表观分布容积的单位是升小时(E)表观分布容积具有生理学意13 有关药

    4、物在体内的转运,不正确的是(A)血液循环与淋巴系统构成体循环(B)药物主要通过血液循环转运(C)某些特定物质如脂肪、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转运必须依赖淋巴系统(D)某些病变使淋巴系统成为病灶时,必须使药物向淋巴系统转运(E)淋巴系统可使药物通过肝从而产生首过作用14 安替比林在体内的分布特征是(A)组织中药物浓度与血液中药物浓度相等(B)组织中药物浓度高于血液中药物浓度(C)组织中药物浓度比血液中药物浓度低(D)组织中药物浓度与血液中药物浓度无关(E)组织中药物浓度与血液中药物浓度之间的关系没有规律15 有关药物在体内与蛋白结合叙述不正确的是(A)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是一种可逆过程(B)药物与血浆蛋

    5、白结合是药物贮存的一种形式(C)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有饱和现象(D)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在血浆中游离浓度大(E)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与生物因素有关16 下列有关药物表观分布容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表观分布容积大,表明药物在血浆中浓度小(B)表观分布容积表明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实际容积(C)给药剂量与 t 时间血药浓度的比值(D)表观分布容积的单位是升小时(E)具有生理学意义17 下列关于药物蓄积的叙述,正确的是(A)药物从组织解脱入血的速度比进入组织的速度快(B)对于肝功能不全的患者有利(C)是临床所期望的作用(D)不能被临床上有目的地利用(E)当药物对某一组织有特殊的亲和性时,药物可能在该组

    6、织蓄积18 制剂中药物进入体循环的相对数量和相对速度是(A)清除率(B)生物利用度(C)生物等效性(D)蛋白结合率(E)表观分布容积19 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是(A)肾脏(B)肝脏(C)胆汁(D)皮肤(E)脑20 下列可能产生首过效应的给药途径是(A)经皮给药(B)肺部给药(C)口服给药(D)口腔黏膜给药(E)肌内注射21 下列有关生物利用度的描述正确的是(A)饭后服用维生素 B。将使生物利用度降低(B)无定形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大于稳定型的生物利用度(C)药物微粉化后都能增加生物利用度(D)药物脂溶性越大,生物利用度越差(E)药物水溶性越大,生物利用度越好22 某药的反应速度为一级反应速度,其中

    7、k=003465h,那此药的生物半衰期为多少小时(A)50 小时(B) 20 小时(C) 5 小时(D)2 小时(E)05 小时23 单室模型口服给药用残数法求 k2 的前提条件是(A)k=k a 且 t 足够大(B) kk a,且 t 足够大(C) kk a,且 t 足够大(D)kk a,且 t 足够小(E)kk a,且 t 足够小24 静脉注射某药,X 0=60mg,若初始血药浓度为 15ggm1,其表观分布容积 V为(A)20L(B) 4ml(C) 30L(D)4L(E)15L25 某一单室模型药物的消除速度常数为 03465h,分布容积为 5L,静脉注射给药 200mg,经过两小时后,

    8、体内血药浓度是多少(A)40gm1(B) 30bgml(C) 20gml(D)15gm1(E)10gm126 下面那些参数是混杂参数(A)k(B) ,(C) A,B(D)(E)Ksubm27 非线性动力学参数中两个最重要的常数是(A)K,V m(B) Km、V(C) K,V(D)K,CI(E)K m,V m27 A.首过效应B.肾小球过滤C.血脑屏障D.胃排空与胃肠蠕动E.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28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29 影响药物吸收的剂型因素30 药物的分布31 药物的代谢31 A.表观分布容积B.肠肝循环C.生物半衰期D.生物利用度E.首过效应32 药物随胆汁进入小肠后被小肠重新吸收

    9、的现象33 服用药物后到达体循环使原形药物量减少的现象33 A. B. C. D. E.34 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体内药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式35 单室模型多剂量静脉注射给药,首剂量与维持量的关系式35 A.静脉注射B.皮下注射C.皮内注射D.鞘内注射E.腹腔注射36 可克服 m 脑屏障,使药物向脑内分布37 注射后药物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可能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38 注射吸收差,只适用于诊断与过敏试验38 A. B. C.D. E.39 单室模型静脉注射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公式是40 单室模型静脉滴注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公式是41 单室模型静脉滴注达稳态后停药,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公式是初级药士

    10、专业知识模拟试卷 27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重点考查生物药剂学中研究的剂型因素。其不仅指片剂、注射剂、栓剂等狭义剂型,而且包括与剂型有关的各种因素,包括药物的理化性质、药物的剂型及用药方法、制剂的处方组成、制剂的工艺过程、操作条件及贮存条件等。所以本题答案选择 D。【知识模块】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重点考查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分布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吸收进入血液后,由循环系统运送至体内各脏器组织中的过程,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发生化学结构变化的过程,排泄是指体内原型药物或其代谢物排出体外的过程。所以本

    11、题答案应选择 A。【知识模块】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药物剂型对药物胃肠道吸收的影响。一般口服溶液剂不存在药物释放问题,混悬剂的吸收,其限速过程是微粒的大小,但和固体制剂相比较,仍会很快释放药物。在固体剂型中,胶囊剂较片剂释放的快,片剂有粘合力的影响。片剂和包衣片比较,片剂溶出相对较快,而包衣片则需在包衣层溶解后才能释放药物。一般而言,释放药物快,吸收也快。所以口服剂型在胃肠道吸收顺序为溶液剂混悬剂 胶囊剂 片剂包衣片。故本题应选择 D。【知识模块】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生物膜转运方式被动扩散的特征。被动扩散

    12、是从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顺浓度梯度转运,转运速度与膜两侧的浓度成正比,扩散过程不需要载体,也不需要能量。被动扩散无部位特异性。所以本题答案应选择 B。【知识模块】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生物膜转运方式主动转运的特征。主动转运借助载体或酶促系统,从膜的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转运过程称为主动转运。主动转运有如下特点:逆浓度梯度转运,需要消耗机体能量,主动转运药物的吸收速度与载体数量有关可出现饱和现象,可与结构类似的物质发生竞争现象,主动转运有结构特异性和部位特异性。故本题答案应选择 B。【知识模块】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主

    13、要考查各种跨膜转运方式的特点。药物的跨膜转运方式有被动扩散、主动转运、促进扩散和膜动转运,其中膜动转运可分为胞饮和吞噬作用。被动扩散的特点是:从高浓度区(吸收部位)向低浓度(血液)顺浓度梯度转运,转运速度与膜两侧的浓度差成正比,呈现表观一级速度过程;扩散过程不需要载体,也不消耗能量;无饱和现象和竞争抑制现象,一般也无部位特异性。主动转运的特点是:逆浓度梯度转运;需要消耗机体能量;主动转运药物的吸收速度与载体数量有关可出现饱和现象;可与结构类似的物质发生竞争现象;受代谢抑制剂的影响等。促进扩散具有载体转运的各种特征,即有饱和现象,透过速度符合米氏动力学方程,对转运物质有结构特异性要求可被结构类似

    14、物竞争性抑制。与主动转运不同之处在于:促进扩散不消耗能量,而且是顺浓度梯度转运。膜动转运可分为胞饮和吞噬作用。摄取的药物为溶解物或液体称为胞饮,摄取的物质为大分子或颗粒粉状物称为吞噬作用。某些高分子物质,如蛋白质、多肽类、脂溶性维生素等,可按胞饮方式吸收。故本题答案应选 A。【知识模块】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重点考查药物的转运方式。药物的转运方式包括被动转运、主动转运、促进扩散及胞饮作用,大多数药物吸收的方式是被动转运,即被动扩散,是由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转运。故本题答案应选 D。【知识模块】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8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此题重点考

    15、查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生理因素。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生理因素包括胃肠液的成分和性质、胃排空、蠕动、循环系统等,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是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剂型因素。所以本题答案应选择 E。【知识模块】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药物的不同给药途径的吸收过程。静脉注射为血管内给药,药物直接进入静脉血管,进入血液循环,所以不存在吸收过程,除了血管内给药没有吸收过程外,其他途径如皮下注射、肌内注射、腹腔注射都有吸收过程。故本题答案应选择 C。【知识模块】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鼻黏膜给药的优点。鼻黏膜内的丰富血管和鼻黏

    16、膜的高度渗透压有利于吸收,可避开肝首过效应、消化酶的代谢和药物在胃肠液中的降解,吸收程度和速度有时和静脉注射相当,鼻腔给药方便易行,多肽类药物适宜以鼻黏膜给药。所以本题答案应选择 C。【知识模块】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影响吸收的药物通过血液循环向组织转移的因素有体内循环与血管透过性、血浆和组织结合与蓄积,而解离度、溶解度、制剂类型和给药途径均不影响这一过程。所以本题答案应选择 B。【知识模块】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表观分布容积的含义。表观分布容积是指给药剂量或体内药量与血浆药物浓度的

    17、比值,其单位:mL 或 Lkg。表观分布容积的大小可以反映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数值大表明药物在血浆中浓度较小,并广泛分布于体内各组织,或与血浆蛋白结合,或蓄积于某组织中。表观分布容积不代表药物在体内的真正容积,不具有生理学和解剖学意义。药物在体内真正分布容积不会超过体液量,但表观分布容积可从几升到上百升。故本题答案应选 A。【知识模块】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13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淋巴系统的转运。血液循环与淋巴系统构成体循环,由于血流速度比淋巴流速快 200500 倍,故药物主要通过血液循环转运。药物的淋巴系统转运在以下情况也是十分重要的:某些特定物质如脂肪、蛋白质等大

    18、分子物质转运必须依赖淋巴系统;传染病、炎症、癌转移等使淋巴系统成为靶组织时必须使药物向淋巴系统转运;淋巴循环可使药物不通过肝脏从而避免首过作用。故本题答案应选择 E。【知识模块】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1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大多数药物由于本身理化性质及其与机体组织的亲和力差别,在体内的分布大致分三种情况:组织中药物浓度与血液中药物浓度相等、组织中药物浓度比血液中药物浓度低、组织中药物浓度高于血液中药物浓度。安替比林具有在各组织内均匀分布的特征。故本题答案应选择 A。【知识模块】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1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药物在体内

    19、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能力。进入血液中的药物,一部分以非结合的游离型状态存在,一部分与血浆蛋白结合成为药物一血浆蛋白结合物。药物与血浆蛋白可逆性结合是药物在血浆中的一种储存形式,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有饱和现象,只有药物的游离型才能从血液向组织转运,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除了与药物的理化性质、给药剂量等有关外,还与动物种属差异、性别差异、生理与病理状态有关。【知识模块】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1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表观分布容积的概念及含义。表观分布容积是指给药剂量或体内药量与血浆药物浓度的比值,其单位为 L 或 Lkg。表观分布容积的大小可以反映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数值大表明药物在血

    20、浆中浓度较小,表观分布容积不代表药物在体内的真正容积,不具有生理学意义。所以本题答案应选择A。【知识模块】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17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药物蓄积作用的概念。当药物对某一组织有特殊的亲和性时,该组织就可能成为药物贮库,药物就可能在该组织成为药物蓄积。药物从组织解脱入血的速度比进入组织的速度慢。临床上有目的地利用药物的蓄积作用,但药物长时间滞留组织内的蓄积现象并不是所期望的。对于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本题答案应选择 E。【知识模块】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1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生物利用度的概念。生物利用度指制剂中药物

    21、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相对数量和相对速度。所以本题答案应选择 B。【知识模块】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1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药物代谢反应的部位。药物代谢的部位包括肝脏、消化道、肺、皮肤、脑和肾脏,其中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所以本题答案应选择 B。【知识模块】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2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药物不同给药途径进入体内的过程。经胃肠道吸收的药物,在到达体循环前,首先经过门静脉进入肝脏,在首次进入肝脏过程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药物在肝组织被代谢失活或与肝组织结合,使进入体循环的原形药物量减少的现象,称为“首过效应。以上给药途径中只有口服给药途径才

    22、经胃肠道吸收,才有可能产生首过效应。所以本题答案应选择 C。【知识模块】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2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影响药物吸收的剂型因素。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从剂型中到达体循环的相对数量和相对速度。生物利用度与药物吸收有密切关系,维生素 B2 勾主动转运的药物,饭后服用可使维生素 B2 随食物逐渐通过吸收部位,有利于提高生物利用度。为了提高生物利用度,可对难溶性药物进行微粉化处理,但水溶性药物微粉化处理并不能提高生物利用度。药物经胃肠道吸收,符合一级过程,为被动扩散吸收,药物脂溶性愈大,吸收愈好,生物利用度愈高,而不是愈差。水溶性药物通过生物膜上的微孔吸收,水溶性大小不

    23、是决定生物利用度的条件,而是浓度大小。许多药物具有多晶型现象,分稳定型、亚稳定型和无定形。无定形药物溶解时不需克服晶格能,所以溶解度大,溶解速度快,吸收好,常为有效型。所以无定形药物生物利用度大于稳定型。故本题答案应选 B。【知识模块】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2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生物半衰期的计算方法。生物半衰期简称半衰期,即体内药量或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以 t1/2 表示。由于该药的反应速度为一级反应速度,所以 t1/2=0693k。本题k=003465h ,t 1/2=0693k=0 693(003465h)=20h。故本题答案应选择B。【知识模块】 生物药

    24、剂学与药动学2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单室模型口服给药时 ka 的计算方法。单室模型口服给药时,用残数法求 ka 的前提条件是必须 ka。远大于 k,且 t 足够大。故本题答案应选择 C。【知识模块】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2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静脉注射时表观分布容积的计算方法。静脉注射给药,注射剂量即为 X0,本题 X0=60mg=60000g。初始血药浓度即静脉注射的瞬间血药浓度,用 C0 表示,本题Csub0=15gml 。V=XCsub0=60000G(15gm1)=4000ml=4L 。故本题答案应选择 D。【知识模块】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

    25、2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静脉注射血药动力学方程的计算。静脉注射给药,注射剂量即为 Xo,本题 Xsub0=200mg,V=5L。初始血药浓度即静脉注射的瞬间血药浓度,用 Csub0,表示。Csub0=Xsub0V=200mg5L=40mg L=40g m1。根据公式lgC=(一 k2 303)t+lgCsub0 得 lgC=(一 034652303)2+lg40=130C=20(gm1)故本题答案应选择 C。【知识模块】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2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二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和血管外给药的药动学参数的含义。在二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和血管外给

    26、药时,血药浓度和时间的关系式中 a和 J3 称为混杂参数。k 为消除速度常数, km 为米氏常数。故本题答案应选择 B。【知识模块】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27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非线性动力学方程。非线性动力学方程为:一dCdt=V mC(K m+C)式中:一 dCdf 是物质在 t 时间的浓度下降速度,K m 为米氏常数,V m 为该过程的理论最大下降速度。其中 Km 和 Vm 是非线性动力学参数中两个最重要的常数。故本题答案应选择 E。【知识模块】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知识模块】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28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29 【正确答案】

    27、 E【知识模块】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30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3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和剂型因素、药物的分布和代谢。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有胃肠液的成分与性质、排空与胃肠道蠕动、循环系统和食物;影响药物吸收的剂型因素有药物的解离度与脂溶性、药物的溶出速度、药物的剂型与给药途径和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药物的分布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吸收进入血液后,由循环系统运送至体内各脏器组织中的过程,脑血管的脂质屏障会阻挡水溶性药物和极性药物向脑组织分布,脑组织这种对外来物质有选择地摄取的能力称为血脑屏障;药物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发生化学结构变

    28、化的过程,即是在酶参与之下的生物转化过程,口服制剂在吸收过程和吸收后进入肝转运至体循环过程中,部分药物被代谢,使进入体循环的原形药物量减少的现象,称为首过效应,所以本题答案应选择 DECA。【知识模块】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知识模块】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32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33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肠肝循环和首过效应的概念。肠肝循环是指在胆汁中排出的药物或代谢物,在小肠中转运期间重新吸收而返回门静脉的现象,首过效应是口服制剂在吸收过程和吸收后进入肝转运至体循环过程中,部分药物被代谢,使进入体循环的原形药物量减少的现象。所以本题答案应选择

    29、BE。【知识模块】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知识模块】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34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3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单室模型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的计算。包括单室模型静脉注射体内药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式和首剂量与维持量的关系式,静脉滴注、静脉注射联合用药时首剂量(负荷剂量)的计算公式。故本题答案应选择 EC。【知识模块】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知识模块】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36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37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3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注射部位吸收的特点。静

    30、脉注射属于血管内给药,所以没有吸收过程;皮下与皮内注射时由于皮下组织血管少血流速度低,药物吸收较肌内注射慢,甚至比口服慢。故需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时可采用皮下注射。皮内注射吸收更差,只适用于诊断与过敏试验;鞘内注射可克服血脑屏障使药物向脑内分布;腹腔注射后药物经门静脉首先进入肝脏,可能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所以本题答案应选择 DEC。【知识模块】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知识模块】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39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40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4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单室模型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的血药动力学方程。包括单室模型静脉注射体内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公式,静脉滴注体内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公式,静脉滴注、静脉注射联合用药时体内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公式。故本题答案应选择 BAD。(陈有亮李维凤)【知识模块】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试卷]初级药士专业知识模拟试卷27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registerpick11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