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模拟试卷36及答案与解析.doc

    • 资源ID:850936       资源大小:51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模拟试卷36及答案与解析.doc

    1、考研政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模拟试卷36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是( )(A)改革开放(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五位一体(D)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 我国目前最基本的国情和最大的实际是( )(A)生产力落后(B)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C)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文盲半文盲人口比重大3 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会议是( )(A)党的十二大(B)党的十三大(C)党的十四大(D)党的十五大

    2、4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A)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我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5 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是指( )(A)对我国社会性质的界定(B)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程度的界定(C)任何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都要经历的阶段(D)对我国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界定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可逾越性最主要是由( )(A)市场经济的不可逾越性决定的(B)文化传统的不可逾越性决定的(C)生产力发展的不可逾越性决定的(D)生产关

    3、系发展的不可逾越性决定的7 1981 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将长期是( )(A)生产力落后(B)生产力不断发展的要求(C)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8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因为都存在多种经济成分而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却在社会性质上存在着明显差别,其中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 )(A)社会主要矛盾(B)阶级关系(C)根本任务(D)经济基础9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

    4、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这是党的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这里的“文明” 是指( )(A)物质文明建设(B)政治文明建设(C)精神文明建设(D)社会建设10 实践证明,兴国、立国、强国的重大法宝,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 )(A)党的基本路线(B)改革开放(C)四项基本原则(D)依法治国11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关键是坚持(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B)以市场经济发展为中心不动摇(C)改革开放不动摇(D)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方针不动摇12 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阶段的文献是( )(A)1978 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

    5、一致向前看 (B) 1981 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C) 1984 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D)1987 年党的十三大报告13 1956 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自此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我党对下列哪个问题的判断是正确的( )(A)社会发展阶段(B)社会主义本质(C)社会性质(D)社会主义本质属性14 我们兴国之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坚持改革开放(D)改革15 我国立国之本,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是( )(A)四项基本原则(B)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

    6、)改革开放16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条基本路线最主要内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是( )(A)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B)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C)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D)自力更生,艰苦创业17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什么是市场经济,怎样建立市场经济体制(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7、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历史条件是( )(A)完成了民主革命遗留的历史任务(B)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C)恢复了国民经济(D)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 我国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主要有( )(A)在土地改革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引导个体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B)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C)实行 “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村集体经济体制(D)采取从互助组到初级合作社到高级合作社的逐步过渡形式20 我国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必须遵循的原则

    8、有( )(A)自愿互利(B)典型示范(C)公私兼顾(D)国家帮助21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由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有( )(A)委托加工、计划订货(B)统购包销(C)经销代销(D)公私合营22 在个别行业公私合营阶段企业利润的分配是采取“四马分肥” ,具体是指( )(A)国家所得税(B)企业公积金(C)工人福利费(D)资方红利23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就是指( )(A)国家直接控制下和支配下的资本主义经济(B)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用各种形式和国营经济联系着的,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C)主要是为资本家取得一定利润存在,同时也为了供应人民

    9、和国家的需要(D)具有很大的社会主义性质,对工人和国家有利24 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我们采用的是和平赎买的方法,“和平赎买”含义是 ( )(A)国家支付给资本家一笔巨额补偿金,将私营企业购买(B)国家支付给资本家一定补偿金,将私营企业购买(C)所谓赎买,就是国家有偿地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D)赎买具体方式是让资本家在一定年限内从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取一部分利润25 1949 年 10 月,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 )(A)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基本结束(B)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C)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D)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6 1953 年 6 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

    10、式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同年 12 月形成关于总路线的完整的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充分考虑了具有实现的可能性,具体包括( )(A)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B)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C)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D)当时的国际形势也

    11、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27 1956 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 )(A)长达百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B)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C)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我国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8 毛泽东指出:“ 有些人不了解共产党人为什么不但不怕资本主义,反而在一定条件下提倡它的发展。我们的回答是这样简单:拿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去代替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不但是一个进步,而且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它不但有利于资产阶级,同时也有利于无产阶级,或者说更有利于无产阶级。现在的中国是多了一个

    12、外国的帝国主义和一个本国的封建主义,而不是多了一个本国的资本主义,相反地,我们的资本主义是太少了”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的主要原因有( )(A)由中国落后的生产力决定的(B)由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决定的(C)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不可避免(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与新生产力相联系的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成分29 1957 年 2 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强调指出( )(A)社会主义社会充满着矛盾(B)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C)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

    13、身得到解决(D)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30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的主要贡献是( )(A)宝贵经验(B)理论准备(C)物质基础(D)制度保证考研政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模拟试卷36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BC D【试题解析】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

    14、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使我们国家快速发展起来,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知识模块】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我国目前最基本的国情和最大的实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胡锦涛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讲话中再次强调“三个没有变”的观点,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没有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没有变,发展中国家的性质没有变。【

    15、知识模块】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在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党的十二大,邓小平正式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党的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B 项。【知识模块】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特定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社会主义改

    16、造基本完成为起始点,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完成为终点。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A 项。【知识模块】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目标是要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而非平均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前者是对社会性质的界定,后者是对社会发展程度的界定。故正确选项为 A 项。【知识模块】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牛产力发展是不可逾越的,这是决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可

    17、逾越性最主要的原因。故正确选项为 C 项。【知识模块】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此题为教材原文,历史政治教材及党和政府的文献报告也均有阐述。部分考生在 A 项与 D 项之间纠结。注意:“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也是主要矛盾的一个方面,之所以是“一个方面”而不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就在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要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为物质基础,没有生产力的相应发展,就没有相应物质文化需要的满足,就不会形成新一轮的、更高需要的发展要求。“落后的

    18、社会生产”即指生产力落后,故选 A 项。【知识模块】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新民主主义社会因为都存在多种经济成分而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却在社会性质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从经济基础方面看,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否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从而整个经济社会生活是否牢牢建立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之上。新民主主义社会公有制经济虽然处于领导地位,但不是社会经济的主体。因此这个时期社会的阶级关系、主要矛盾和由此决定的根本任务也不同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发展程度还比较低,但它毕竟属于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起来

    19、了的新社会的范畴。而新民主主义社会则属于社会主义社会制度还没有建立、正在为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而过渡的历史阶段。【知识模块】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富强”是经济领域的目标和要求;“民主”是政治领域的目标和要求;“文明”是思想文化领域的目标和要求;“和谐”是社会领域的目标和要求。【知识模块】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实践证明,党的基本路线是兴国、立国、强国的重大法宝,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改革开放是动力,是必由之路;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知识模块】 毛

    20、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由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经济建设是基础,处于中心地位,其他建设都必须以经济建设为基础。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其他建设就失去了物质基础。A 是正确答案。【知识模块】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1981 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阶段。中共十三大是第一次比较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知识模块】 毛泽东思想

    21、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党对我国社会的性质问题判断是正确的,即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问题到 1987 年十三大才有比较系统的阐述。1992 年南方谈话才解决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则是胡锦涛提出的观点。ABD 时间都晚于 1978 年,因此选 C。【知识模块】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确立,是我党在新时期实现的最根本的拨乱反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知识模块】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22、论体系概论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B 选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立党之本。C 选项是兴国之要。D 是动力。【知识模块】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第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第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

    23、立足点。因此正确选项为 B。【知识模块】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坚持的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当代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因此,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成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C 项。【知识模块】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8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人民政权的稳

    24、定,党中央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任务,即过渡时期的总路线。ABC 都是符合的,但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晚于这个时候,不是总路线提出的前提条件。【知识模块】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9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关于这一内容,一般概括为三点,即备选项中的 ABD 三项。【知识模块】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社会主义改造中,对农业实行的方针是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方针。【知识模块】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1 【正确

    25、答案】 A,B,C,D【试题解析】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用了选项中所列举的全部四种形式,即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等。【知识模块】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2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是“四马分肥”的政策,就是国家的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的福利待遇和资本家的利润各占总盈利的一部分的政策。该政策有效地兼顾了各方的利益要求。【知识模块】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3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C 选项错误,国家资本主义

    26、经济不是为资本家取得一定利润而存在,而是为了供应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而存在。其他选项都是正确的。【知识模块】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4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AB 选项错误。所谓赎买,就是国家有偿地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赎买的具体方式不是由国家支付一笔巨额补偿金,而是让资本家在一定年限内从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取一部分利润。正确选项为 CD。【知识模块】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5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D 选项错误。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才标志着我国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另外同学们对 A 选项的表述也要注意,是 “基本结束”

    27、,如果换成“彻底结束”就是错误的。【知识模块】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6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这为党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提供了物质基础。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这就为党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提供了重要依据。第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国家在利用和限制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成为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

    28、最初步骤。这也成为党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的又一个重要因素。第四,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已经显示出对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对我国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为实行过渡时期总路线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因此,四个选项都是正确答案。同学们注意每个选项也可以单独命制单选题。【知识模块】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7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A 选项错误,1949 年新中国成立就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其他为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8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

    29、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是由中国落后的生产力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所决定的。因此 AB 选项为正确选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而不是一般地消灭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同大资产阶级相比,民族资产阶级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联系较少,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与新生产力相联系的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成分,它对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现代技术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因此选 D。【知识模块】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9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指出

    30、:第一,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第二,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第三,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第四,在阐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毛泽东指出,我国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因此正确选项为 ABCD。【知识模块】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30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十八大报告指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故选 ABC。D 选项之所以不选,是因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没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制度保证。这个制度最早是由邓小平创造并为继任者所传承创新而来的,并且今天还在发展中。【知识模块】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模拟试卷36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inwarn12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