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55及答案与解析.doc

    • 资源ID:849792       资源大小:37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55及答案与解析.doc

    1、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 55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情绪和情感的心理内容是指(A)认知评价(B)主观体验(C)生理唤醒(D)表情2 鉴别情绪的主要指标是(A)主观体验(B)面部表情(C)生理唤醒(D)姿态表情3 人们悲伤的情绪会被他人体验到并可能由此获得他人的同情甚至帮助。这反映的情绪和情感的功能是(A)适应功能(B)动机功能(C)组织功能(D)信号功能4 “发奋图强 ”体现的情绪功能是(A)适应功能(B)动机功能(C)组织功能(D)信号功能5 人们在愉快的情绪下会表现得更聪明。这体现了情绪的(A)适应功能(B)动机功能(C)组织功能(D)信号功能6 冯特认为情绪

    2、的三个维度是(A)愉快一不愉快、紧张一松弛、激动一平静(B)愉快一不愉快、注意一拒绝、激活水平(C)强度、相似性、两极性(D)愉快度、紧张度、确信度7 “乐极生悲 ”反映的情绪特征是(A)主观性(B)感染性(C)情境性(D)两极性8 患者张先生手术成功之后,心情一直不错,每天都是笑呵呵的。这段时间张先生的情绪状态是(A)心境(B)激情(C)应激(D)热情9 “喜极而泣 ”所体现的情绪状态是(A)心境(B)激情(C)应激(D)热情10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道德感的是(A)对汉奸的憎恨(B)对道德楷模的钦佩(C)对教师观点的质疑(D)助人后产生的自豪感11 “眉开眼笑 ”、“怒目而视”等词汇涉及的是

    3、(A)面部表情(B)身体表情(C)手势表情(D)语调表情12 在情绪调节中起重要作用的神经结构是(A)前额皮层(B)杏仁核(C)海马(D)网状结构13 强调情绪的产生是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的理论是(A)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B)坎农 -巴德情绪理论(C)沙赫特的情绪理论(D)阿诺德的情绪理论14 强调情绪体验和生理变化同时发生的情绪理论是(A)詹姆斯-兰格理论(B)坎农 -巴德理论(C)阿诺德“评定- 兴奋”理论(D)拉扎勒斯“ 认知-评价” 理论二、简答题15 简述科尔伯格关于道德发展阶段的论述。16 简述元认知的结构。三、综合题17 比较脑功能的定位说、整体说、机能系统学说和模块说的基

    4、本观点。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 55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隋绪和情感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三种成分组成的。其中主观体验是个体对不同情绪和情感状态的自我感受。每种情绪有不同的主观体验,它们代表了人们不同的感受,构成了情绪和情感的心理内容。因此本题选 B。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情绪与情感的外部表现,通常称为表情。它是在情绪和情感状态发生时身体各部分的动作量化形式,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面部表情是所有面部肌肉变化所组成的模式。面部表情模式能精细地表达不同性质的情绪和情感,因此是鉴别情绪的主要指标。因此

    5、本题选 B。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情绪和情感是有机体适应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人们能够通过各种情绪、情感,了解自身或他人的处境与状况,适应社会的需要,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题中的情况反映了情绪和情感的这种适应功能。因此本题选 A。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情绪、情感是动机的源泉之一,是动机系统的一个基本成分。它能够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适度的情绪兴奋,可以使身心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进而推动人们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发奋图强”就反映了情绪的这种动机功能。因此本题选 B。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情绪作为脑内的一个检测系统,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的作用。这

    6、种作用表现为积极情绪的协调作用和消极情绪的破坏、瓦解作用。中等强度的愉快情绪,有利于提高认知活动的效果。而消极的情绪如恐惧、痛苦等会对操作效果产生负面影响,消极情绪的激活水平越高,操作效果越差。因此本题选 C。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9 世纪末,冯特提出了情绪的三维理论,认为情绪是由三个维度组成的,即愉快一不愉快、紧张一松弛、激动一平静。每一种具体情绪分布在三个维度的两极之间的不同位置上。因此本题选 A。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乐极生悲”中包含了变化幅度较大的对立的两种情绪:狂喜和悲痛,这是情绪的两极性的一种表现。因此本题选 D。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个体比

    7、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是心境。因此本题选 A。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因此本题选B。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在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选项 C 不涉及道德体验。因此本题选 C。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表情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面部表情是所有面部肌肉变化所组成的模式,如高兴时额眉平展、面颊上提、嘴角上翘。姿态表情是指面部表情以外的身体其他部分的表情动作,包括手势、身体姿势等。语调表情是通过言语的声调、节奏和速度等方面的变化来表达的,如高兴时语调高昂,

    8、语速快;痛苦时语调低沉,语速慢。因此本题选 A。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海马在情绪调节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本题选C。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分别于 1884 年和 1885 年提出了内容相同的一种情绪理论,他们强调情绪的产生是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后人称他们的理论是情绪的外周理论,即詹姆斯一兰格情绪理论。其中,詹姆斯认为情绪就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兰格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因此本题选A。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坎农(1927)认为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由外界刺激引起感官的

    9、神经冲动,通过内导神经,传至丘脑;再由丘脑同时向上和向下发送神经冲动,向上传至大脑,产生情绪的主观体验,向下传至交感神经,引起机体的生理变化。因此该理论强调情绪体验和生理变化同时发生。坎农的情绪学说得到巴德(1934,1950)的支持和发展,故后人称坎农的理论为坎农一巴德理论。因此本题选 B。二、简答题15 【正确答案】 科尔伯格提出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存在三个水平、六个阶段:(1)前习俗水平这一水平的儿童的道德判断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包括两个阶段: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取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以惩罚与服从为导向,由于害怕惩罚而盲目服从成人或权威。道德判断的根据是是否受到惩罚,缺乏

    10、是非善恶的观念。相对功利的道德取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对行为好坏的评价首先是看能否满足自己的需要,有时也包括是否符合别人的需要,稍稍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把这种关系看成类似买卖的关系,认为有利益的就是好的。(2)习俗水平这一水平的儿童的特点是:能了解、认识社会行为规范,意识到人的行为要符合社会舆论的希望和规范的要求,并遵守、执行这些规范。包括两个阶段:人际和谐 (或好孩子)的道德取向阶段:此阶段的儿童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对道德行为的评价标准是看是否被人喜欢、是否对别人有帮助、是否会受到赞扬。为了赢得别人的赞同,当个好孩子,就应当遵守规则。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取向阶段:此阶段的儿童以服从

    11、权威为导向,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守法。(3)后习俗水平该水平特点是:道德判断超出世俗的法律与权威的标准,而以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为行为的基本依据。包括两个阶段:社会契约的道德取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认识到法律、社会道德准则仅仅是一种社会契约,是大家商定的,是可以改变的。一般他们不违反法律和道德准则,但不用单一的规则去评价人的行为,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普遍原则的道德取向阶段:此阶段的个体判断是非不受外在的法律和规则的限制,而是以不成文的、带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原则:如正义、公正、平等、个人的尊严、良知、良心、生命的价值、自由等为依据。【试题解析】 科尔

    12、伯格在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研究的基础上,以两难故事法对儿童道德认知发展进行了追踪研究,并细化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各个阶段,在分析这三个水平的时候,可以将三个水平与皮亚杰提到的道德认知发展的三个阶段联系起来。在分析这六个阶段的时候,要明晰每一个阶段儿童进行道德判断的标准。16 【正确答案】 元认知由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控制三个部分构成。元认知的核心是元认知控制。(1)元认知知识关于影响自己的认识过程与结果的各种因素及其影响方式的知识。包括:关于认知主体的知识,即对于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学习方式以及自己在学习特定内容时的局限的认识和了解。关于认知对象的知识,即关于认知材料、认

    13、知任务以及认知活动的认知。关于学习策略的知识,即知道可用于特定学习活动的策略有哪些,他们各有什么优缺点以及具体运用某些策略需要什么条件等。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以及资源管理策略的知识。(2)元认知体验指主体在元认知活动中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包括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认知体验包括知和不知的体验。情感体验包括预感失败后产生的焦虑,预感成功后产生的喜悦,从成功的经验中获得心得,从失败的经验中获得教训,借此产生信心,等等。情感的体验既可能发生在认知活动之前,也可能发生在认知活动之后。(3)元认知控制根据元认知的知识、体验,积极地对学习活动进行计划、监控、调节的过程,是元认知的核心。元认知的控制主要体

    14、现在四个方面:学习者面临学习任务之前和实际的学习活动展开期间,激活和维持注意与情绪状况;分析学习情境,提出与学习有关的问题和制订学习计划;在具体的学习活动展开期间,监控学习的过程,维持或修正学习的行为;学习活动结束以后,总结性地评价学习的效果,其中包括对学习方法的评价。【试题解析】 元认知是人所具有的一个独特的认知形式,是个体对自身认知过程的认知及调整。三、综合题17 【正确答案】 (1)四种脑功能机能学说的基本观点脑功能的定位说强调大脑的某一结构与大脑的某一功能具有对应关系。脑功能的整体说强调大脑是以总体发生作用的,不存在皮层功能的定位。机能系统学说是由鲁利亚提出的,他认为脑是一个动态的结构

    15、,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机能系统。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是一种动态的和系统的机能定位。鲁利亚把脑分成三个互相紧密联系的机能系统:第一机能系统是调节激活与维持觉醒状态的机能系统,也叫动力系统。第二机能系统是信息接收、加工和存储的系统。第三机能系统也叫行为调节系统,是编制行为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的系统。鲁利亚认为,人的各种行为和心理活动是三个机能系统相互作用、协同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个机能系统起不同的作用。模块说是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在认知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中出现的一种重要理论。这种学说认为,人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由高度专门化并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的。这些模块复杂而巧妙的结合,是实现复杂而精细的认知功能的基础。(2)四种脑功能机能学说的基本观点的比较首先,脑功能的定位说、机能系统学说和模块说都强调脑功能与脑结构的对应关系。整体说否认脑功能的定位。其次,模块说与定位说的不同之处在于,模块说强调独立的模块的复杂而巧妙的结合。再次,机能系统学说与定位说的不同之处在于,机能系统学说强调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是一种动态的和系统的机能定位,各种机能通过协同活动共同完成某种心理活动。【试题解析】 定位说与整体说是针锋相对的。模块说是对定位说的修正和发展。机能系统学说强调各个部分的分工与合作,强调各个部分通过协同共同完成一种心理任务。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55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eveningprove23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