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模拟试卷68及答案与解析.doc

    • 资源ID:849714       资源大小:51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模拟试卷68及答案与解析.doc

    1、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模拟试卷 68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为现代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实验方法的是(A)哲学(B)人类学(C)社会学(D)生理学2 脑进行信息加工的主要场所是(A)中枢神经系统的微回路(B)内导神经元(C)外导神经元(D)中间神经元3 言语运动区位于大脑皮层的部位是(A)额叶(B)颞叶(C)枕叶(D)顶叶4 一个不爱上课的学生还能认真听讲,使其做到这一点的注意类型是(A)无意注意(B)随意后注意(C)随意注意(D)不随意注意5 视网膜位于眼球壁的(A)外层(B)中层(C)内层(D)中层和内层之间6 我们容易将右图(3)中的圆点知觉在一起,遵循的知觉

    2、原则是(A)连续原则(B)相似原则(C)临近原则(D)共同命运原则7 从网膜水平上解释错觉原因的错觉理论是(A)眼动理论(B)神经抑制作用理论(C)常性误用理论(D)特征整合理论8 第一位使用有意义材料对记忆进行系统研究的心理学家是(A)艾宾浩斯(Ebbinghaus)(B)巴特莱特(Bartlett)(C)巴德利(Baddeley)(D)米勒(Miller)9 在人工概念形成的过程中,记忆负担最重的策略是(A)保守性聚焦(B)冒险性聚焦(C)同时性扫描(D)继时性扫描10 孩子们依靠想象完成了对海底世界的描写。这个过程反映的想象功能是(A)再造(B)补充(C)替代(D)预见11 小学低年级学

    3、生对于记叙文理解的好,对于说明文理解的不好。这种表现能够反映出影响篇章理解的因素是(A)推理(B)语境(C)图式(D)理解监控12 鉴别情绪的主要指标是(A)主观体验(B)面部表情(C)生理唤醒(D)姿态表情13 成就目标理论把成就目标分为(A)掌握目标和成绩目标(B)任务目标、自我目标和他人目标(C)最高目标和最低目标(D)现有目标和发展目标14 某 5 岁儿童的智龄是 6 岁,他的比率智商分数是(A)100(B) 120(C) 130(D)14015 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认为受先天的生物因素决定的人格特质是(A)体质特质(B)动力特质(C)能力特质(D)气质特质16 与胆汁质气质类型相对应

    4、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性表现为(A)强、不平衡(B)强、平衡、灵活(C)强、平衡、不灵活(D)弱17 十分强调自我发展的人际关系基础,认为自我的发展来自与他人接触时所体验的感受以及对他人评价的反映性评价的心理学家是(A)沙利文(B)詹姆斯(C)米勒(D)罗杰斯18 对打砸豪华小汽车等仇富行为解释力最强的理论是(A)侵犯的生物学理论(B)洛伦茨的习性学观点(C)挫折一侵犯理论(D)社会学习理论二、多选题19 下列选项中属于构造主义学派的心理学家是(A)冯特(B)韦特海默(C)柯勒(D)铁钦纳20 鲁利亚把脑分成多个互相紧密联系的机能系统,包括(A)动力系统(B)行为调节系统(C)机能定位系统

    5、(D)信息接收、加工和存储的系统21 与注意稳定性这一注意品质有关系的注意现象包括(A)注意的分散(B)注意的起伏(C)分心(D)注意的范围22 本体感觉包括(A)运动觉(B)平衡觉(C)机体觉(D)内感觉23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人的情绪可以分为(A)基本情绪(B)简单情绪(C)复合情绪(D)原始情绪24 态度的实证测定的方法包括(A)语义差异量表(B)距离测量(C)投射测验(D)生理反应测量三、简答题25 举例说明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26 简述感觉记忆的含义及主要特点。27 简述表象的计算理论。28 举例说明意志行动中的冲突种类。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模拟试

    6、卷 68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近代哲学为西方现代心理学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实验生理学则为现代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实验方法。因此本题选 D。【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按功能可以将神经元分为内导神经元(感觉神经元)、外导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内导神经元收集和传导身体内、外的刺激,到达脊髓和大脑。外导神经元将脊髓和大脑发出的信息传到肌肉和腺体,支配效应器的活动。中间神经元介于两者之间,起联络作用。这些中间神经元的连接形成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微回路,这是脑进行信息加工的主要场所。许多脑结构就是由微回路组成的。故本题选 A。【

    7、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在左半球额叶的后下方,靠近外侧裂处是言语运动区,也称布洛卡区,它通过邻近的运动区控制说话时的舌头和颚的运动。这个区域受损会引起运动性失语症。因此本题选 A。【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这个学生是在一定的目的的驱使下靠意志努力完成听课活动,涉及的注意类型是随意注意或有意注意。因此本题选 C。【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人的眼球壁分三层:外层为巩膜和角膜。中层为虹膜、睫状肌和脉络膜。内层包括视网膜和视神经内段。视网膜为一透明薄膜,是眼球的感光部分。因此本题选 C。【知识模块】 普通心

    8、理学6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一般来说,对错觉有三种解释:第一种是眼动理论,把错觉归结为刺激取样的误差;第二种是神经抑制作用理论,从网膜水平上感受器的相互作用来解释错觉;第三种是常性误用理论,从认知的观点解释错觉。因此本题选 B。【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艾宾浩斯(Ebbinghaus)在 1885 年发表了著名的著作 记忆,他是第一位对记忆这种高级心理过程进行科学定量研究的心理学家,他使用的材料是无意义音节。巴特莱特(Bartlett) 也是记忆研究的先驱,他于 1932 年出版记忆:一个实验的与社会的心理学

    9、研究,采用故事(有意义材料)作为记忆材料。巴德利(Baddeley)是工作记忆概念的提出者之一。米勒(Miller)在 1956 年发表了神奇的数字 72:我们的信息加工能力的限制,明确提出了短时记忆的容量为 72。因此本题选 B。【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同时性扫描是指根据第一个肯定实例所包含的属性提出全部可能的假设,然后逐个加以验证。采用这种策略,记忆负担最重,难度比较大。因此本题选 C。【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想象具有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如人们可以想象那些不可感知的事物。孩子们对海底世界的了解一方面靠书本,一方面靠想象,

    10、而此时想象起到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因此本题选 B。【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记叙文和说明文的不同之处在于二者的文本结构(即图式)不同,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此前的阅读多为记叙文,故他们对记叙文的文本结构较为了解,而对说明文的文本结构不太熟悉,从而导致小学低年级学生理解说明文有困难。因此本题选 C。【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情绪与情感的外部表现,通常称为表情。它是在情绪和情感状态发生时身体各部分的动作量化形式,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面部表情是所有面部肌肉变化所组成的模式。面部表情模式能精细地表达不同性质的情绪和情感,因此

    11、是鉴别情绪的主要指标。因此本题选 B。【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成就目标理论把成就目标分为掌握目标和成绩目标。掌握目标也称学习目标,成绩目标也翻译为表现目标(performance goal)。因此本题选 A。【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根据比率智商的公式,比率智商等于(智龄年龄)100=120。因此本题选 B。【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卡特尔将根源特质分为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体质特质由先天的生物因素所决定。环境特质则由后天的环境因素所决定。因此本题选 A。【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16 【正确答

    12、案】 A【试题解析】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巴甫洛夫根据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三个基本特性的独特组合,把个体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划分为兴奋型(冲动型)、活泼型、安静型(弱型)和抑制型四种。兴奋型的神经活动过程为强而不平衡,其特点是神经活动的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极易兴奋而难以抑制,与胆质汁相对应。活泼型的神经活动过程为强、平衡而灵活,其特点是神经活动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都比较强,反应敏捷、活泼好动,与多血质相对应。安静型的神经活动过程为强、平衡而不灵活,其特点是神经活动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都比较强,但不容易替代或转换,以安静、

    13、沉着、有节制和反应迟缓为特点,与黏液质相对应。抑制型的神经活动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都比较弱,以胆小畏缩、消极防御和反应缓慢为特点,与抑郁质相对应。故本题选 A。【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1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沙利文开创了精神病学的人际关系学说,十分强调自我发展的社会、人际关系基础,认为自我的发展是人际关系的产物。因此本题选 A。【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1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挫折一侵犯理论认为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一些人在生活和工作遇到挫折后,可能会将他们遇到的挫折转嫁到富人身上,由此产生仇富行为。因此本题选 C。【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二、多选题19 【正确答案】

    14、 A,D【试题解析】 构造主义的创始人是冯特,著名的代表人物为铁钦纳。韦特海默、柯勒和考夫卡属于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创始人。因此,本题选 AD。【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20 【正确答案】 A,B,D【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21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能够相对稳定地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上的注意品质。与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状态是注意的分散,它是由无关刺激干扰引起的,影响当前作业的进行,注意的分散也叫分心。与注意稳定性有关的另一注意现象是注意的起伏,注意的起伏是指注意在短暂时间内的起伏波动。注意的范围即注意的广度,是注意的另一品质。因此本题选 ABC。【知

    15、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22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心理学中常用的分类之一,是根据内、外感受器及其所反映的内、外环境刺激的不同,将感觉分为内感觉、外感觉、本体感觉。(1)外分析器的各种感受器分布于身体表面,接受各种外部刺激,形成外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包括触觉、温度觉)。(2) 内分析器的感受器位于身体的内部器官和组织,接受机体内部发生变化的信息,产生内感觉,也叫机体觉,它由机体内进行的各种过程刺激相应的内脏器官及组织内的神经末梢而产生。(3)运动分析器的感受器介乎内、外分析器的感受器之间,分布于肌肉和韧带内,接受有关身体各部位器官的运动和位置的信号,产生本体感觉,它

    16、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因此,本题选 AB。【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23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人的情绪可以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基本情绪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在发生学有着共同的原型或模式,它们是先天的、不学而能的,每一种基本情绪都具有独立的神经生理机制、内部体验和外部表现,并有不同的适应功能。复合情绪则是由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生出来的。因此本题选AC。【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24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态度的实证测定包括距离测量和生理反应测量两种方法。距离测量是通过人与人之间交往时的接近程度和融合程度来研究人们的态度。生理反应测量是一种在实验室里运用仪

    17、器测量人对某些事物的生理反应,从而探究其内隐态度的方法。因此本题选 BD。【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三、简答题25 【正确答案】 (1)自下而上加工是指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通常是先对较小的知觉单元进行分析,然后再转向较大的知觉单元(或者说从较低水平的加工到较高水平的加工),经过一系列连续阶段的加工而达到对感觉刺激的解释。例如,当看一个英文单词时,视觉系统先确认构成诸字母的各个特征如垂直线、水平线、斜线等,然后将这些特征加以结合来确认一些字母,字母再结合起来而形成单词。由于信息流程是从构成知觉基础的较小的知觉单元到较大的知觉单元,或者说从较低水平的加工到较高水平的加工,这种类型的加工因而称为自下

    18、而上加工。(2)自上而下的加工是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由此可以形成期望或对知觉对象的假设,这种期望或假设制约着加工的所有阶段或水平,从而调整特征觉察器引导对细节的注意等。例如,我们常说“1000 个读者有 1000 个哈姆雷特” 就反映了自上而下的加工,读者的立场、经验、期望影响了对于知觉对象的加工和理解。【试题解析】 自下而上加工的信息流程是从构成知觉基础的较小的知觉单元到较大的知觉单元,是从较低水平的加工到较高水平的加工,Lindsay 和 Norman 将自下而上的加工称为数据驱动加工。自上而下的加工是由个体已有知识经验所引导的加工,Lindsay 和 Norman 将之称

    19、为概念驱动加工。自下而上的加工和自上而下的加工是两种方向不同的加工,两者结合形成统一的加工过程。【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26 【正确答案】 感觉记忆也叫感觉登记或瞬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呈现后,一定数量的信息在感觉通道内迅速被登记并保留一瞬间的记忆。它是人类记忆信息加工的第一阶段。进入感觉器官的信息,完全按输入的原样,首先被登记在感觉记忆中。感觉记忆的主要特点有:(1)具有鲜明的形象性感觉记忆中的信息是未经任何心理加工的,以感觉痕迹的形式被登记下来,完全按刺激的物理特征编码,并按感知的顺序被登记,因此具有鲜明的形象性。(2)信息保持时间极短外界信息在感觉记忆中的保持是很短暂的,图像记

    20、忆保持的时间为 0251 秒,声像记忆虽超过 1 秒,但也不长于 4 秒,说明信息消失的速度很快。(3)记忆容量较大各种感觉记忆中,信息的储存量都大于可被利用的信息量,几乎进入感官的所有信息都能被登记。(4)感觉记忆痕迹容易衰退,信息的传输与衰变取决于注意感觉记忆中的信息都是未经心理加工的信息,是尚未受到意义分析的信息,被登记的信息只有受到特别注意或模式识别,才能转入短时记忆,并在那里赋予它以意义,否则就会很快衰退而消失。【试题解析】 感觉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它是一种原始的感觉形式,是记忆系统在对外界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之前的暂时登记。关于感觉记忆的研究实际上就是从记忆的视角研究感觉的特点

    21、。【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27 【正确答案】 表象的计算理论是由 Kosslyn(1980,1981)提出的。这个理论尝试具体地说明表象过程是怎样进行的。依照这个理论,表象有两个主要因素:表层表征,即出现在视觉短时记忆中的类似图画的表征。表层表征保留了客体的位置、方位、大小等空间特征,其容量是有限的,而且极易衰退。深层表征,这是贮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用于生成表层表征。这个理论将深层表征分为两类:第一,本义表征,这种表征所提供的信息是关于某一客体是什么样子,而不是关于某一客体看起来像什么。这种表征在计算机模型中是作为坐标表贮存的,它们指明各点在视觉短时记忆中的位置,以形成客体的精确的表象。第二

    22、,命题表征,这种表征是由抽象的命题表构成的,与本义表征不同,它们是解释客体的。Kosslyn 认为,从深层的本义表征生出表象,这要涉及四种过程:图示过程:它将深层的本义表征转换为视觉短时记忆中的表象。发现过程:它在视觉短时记忆中搜索某个特定的客体或其部分。放置过程:它实现各种必要的操作,使客体的各部分处在表象中的正确位置上。表象过程:它协调上述三个过程的活动。除上述四个过程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过程,它们的作用是确定和调整表象的大小比例以及进行各种变换,其中包括对确切位置的扫描过程和变换表象方位的旋转过程。Kosslyn 认为,这些变换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可称作移动性变换,这是连续的、逐步增加

    23、的变换;另一种可称作闪烁性变换,这是非连续的变换,一个表象被洗掉,代之以同一客体的另一个表象。Kosslyn 设想,在通常情况下采用移动性变换,而闪烁性变换则适用于大的变化。【试题解析】 Kosslyn 的这个理论在解释表象时,区分表层和深层两种表征,提出生成表象的几种过程。【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28 【正确答案】 人的意志行动通常表现为接近或回避某一目标。根据意志行动的这一特点,可以把冲突分成以下四种类型:(1)接近一接近型冲突。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目标同时吸引着人们,但只能选择其中一种目标时,通常出现接近一接近型冲突。孟子中有句话: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鱼好吃,熊掌也很好吃,两种食品对人都有吸引

    24、力,而现在只许选择其中一种,由此引起的冲突就是接近-接近型冲突。(2)回避一回避型冲突。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目标都是人们力图回避的事物,而他们又只能回避其中一种目标时,就产生回避-回避型冲突。例如,某人得了虫牙,疼痛难忍,但他迟迟不肯就医,因为他知道让牙科大夫治疗虫牙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他或者接受由虫牙带来的苦痛,或者接受牙医的治疗。由此引起的冲突就属于回避-回避型冲突。(3)接近一回避型冲突。这种冲突是在同一物体对人们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的情况下产生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在接近的同时,又故意回避它,从而引起内心的冲突。例如,孩子愿意跟随爸爸、妈妈外出,但同时又怕受到约束。(4)多

    25、重接近一回避型冲突。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接近-回避型冲突,常常出现一种更复杂的形式,即人们面对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而每个目标又分别具有吸引和排斥两方面的作用。人们无法简单地选择一个目标,而回避或拒绝另一个目标,必须进行多重的选择。由此引起的冲突叫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例如,现在各用人单位都提倡人员流动。当一个人看到某经济特区招聘职工时,可能引起接近一回避型冲突。他想到去特区工作的许多好处,如工资收入多、住房条件好等,但又担心去一个新的城市生活不习惯、子女教育问题难以解决。如果留在原单位工作,工资和住房条件差些,但工作和生活环境早已习惯,也比较安定,子女升学的条件也较好等。由于对各种利弊、得失的考虑,产生了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试题解析】 由于在意志行动中人们常常具有两个以上的目标,而这些目标不可能实现,因而引起了意志行动中的目标冲突或动机斗争。【知识模块】 普通心理学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模拟试卷68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progressking1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