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练习试卷 257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最早以立法形式巩固大化改新成果的法令是( )(A)德政令(B) 养老律令(C) 大宝律令(D)飞鸟净御原令2 拿破仑帝国的对内政策充分显示了当时法国资产阶级的主要愿望是( )(A)掠夺原料和抢占市场(B)建立资本主义制度(C)引进英国先进技术设备(D)确立资产阶级法律规范3 1965 年美国总统经济报告中宣布:“一个不受衰退威胁的繁荣时期,使我们能够防止经济活动下降的时期到来了,我们相信衰退是不可避免的国家的措施基本上不能够在衰退开始之前予以
2、防止。”下列能够证明报告观点错误的是( )(A)“欧共体 ”成立(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C) 1973 年经济危机爆发(D)美国世界霸主地位动摇4 明初,罢中书省,六部的地位上升,上承皇帝之命,一定程度上分割了宰相的事权,与六部合称“ ,七卿”的是( )(A)大理寺(B)通政司(C)都察院(D)内阁5 世界天文史上最早实地测量子午线的记录是由谁进行的?( )(A)张衡(B)祖冲之(C)僧一行(D)郭守敬6 郡县制度在春秋战国时代是政治变革中最显著的一个方面,下列选项中,对郡县制度表述错误的是( )(A)春秋早期郡的级别在县之下(B)战国时代郡多设于边地,主要是为了巩固边防(C)战国时代县已
3、经具备了比较完整的地方行政职能(D)春秋时期县的设立主要通过灭亡邻国改设产生7 为研究我国 5000 多年前的建筑史及其宗教意义,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的文化遗址是( )(A)屈家岭文化(B)良渚文化(C)红山文化(D)半坡文化8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主要作用是( )(A)使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进一步壮大(B)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提供了阶级基础(C)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D)加速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9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 )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A)各民族聚居(B)各少数民族聚居(C)各民族居住(D
4、)各少数民族居住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0 伊克塔11 三国同盟12 非洲独立年13 礼崩乐坏14 台儿庄战役三、简答题31-34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120 分。15 简述早期希腊对外殖民的原因及其影响。16 概述明清时期君主专权。17 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本土化特点。综合练习试卷 257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综合2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综合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结束繁荣,开始出
5、现衰退的标志是 1973 年经济危机爆发。【知识模块】 综合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是对于明朝中央官制的考查。考生只需记住明初将御史台改为都察院,其长官左右都御史与六部尚书地位相近,合称“七卿”,即可得出正确答案。【知识模块】 综合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是对于隋唐时期基本的天文学知识的考查。僧一行制作了一架“黄道游仪”,首次发现恒星移动的现象,首次对于子午线进行了测量,编订新历法大衍历。【知识模块】 综合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最后一项中县的设立途径还包括改邑为县,郡县制度的兴起始于春秋战国时代,是政治改革中的重要考点,需要考生熟练掌握其演变过程和在不同
6、时期的发展特点,此题有可能在简答题中出现。【知识模块】 综合7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综合8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综合9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综合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0 【正确答案】 阿拉伯语“Iqta”的音译,意为“ 分割“ 。系指阿拉伯帝国赐予行政和军事官员作为俸禄收入来源的土地。泛指阿拉伯一伊斯兰国家封建土地制度。伊克塔制始于四大哈里发时期,倭马亚王朝和阿拔斯王朝前期日益盛行。伊克塔制与同时代的西欧的采邑制不同,虽然也以服役为条件,但不是封建等级的世袭领地。伊克塔由哈里发或苏丹直接封授,伊克塔封建主有权向所领农民征收
7、赋税,但无土地所有权,并须向国家缴纳什叶税。伊克塔封建主一般不住在封地,而是委托代理人管理土地。伊克塔的规模大小不等,哈里发家族和行省总督拥有很多伊克塔。随着封建制度的发展,伊克塔逐渐变为世袭,转为私有。伊克塔制亦流行于中亚、印度等地的伊斯兰国家。【知识模块】 综合11 【正确答案】 德法矛盾很深,德国最怕法国的复起,尤其要防备法国收复 1871年失去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奥匈帝国则与俄罗斯帝国因争夺巴尔干半岛而不断发生冲突。由于近东问题上德奥利益的接近,两国都感到彼此需要对方支持以对抗俄国。于是在 1879 年 10 月 7 日,德奥便缔结了秘密的军事同盟条约。条约规定:缔约国一方受到俄国的攻击
8、时,另一方以本国的“全部军事力量” 予以援助;此后不久,德国又利用法意之间为争夺突尼斯而出现的矛盾,把意大利拉入同盟。1882 年 5 月20 日,意大利同德奥签订了三国同盟条约。于是以德国为盟主的德、意、奥三国同盟形成了,这标志着一个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的产生。三国同盟的主角是德国,奥匈是依附德国的伙伴,意大利则是暂时的和动摇的同盟者。【知识模块】 综合12 【正确答案】 二战结束后,非洲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兴起,许多国家摆脱殖民统治,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尤其是在 1960 年,独立的国家最多,被称为“非洲独立年”,这一年非洲有 17 个国家获得独立,这样,到 1960 年,非洲的独立国家就达到
9、26 个,其面积约占非洲总面积的 23,人口约占非洲总人口的 34。【知识模块】 综合13 【正确答案】 礼崩乐坏是对东周时期典章制度逐渐被废弃的一种形象描述。在春秋中后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在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领域出现了与周礼要求不相融的局面,具体表现在势力强大的诸侯开始变王田为私田,变分封制为郡县制,政权不断下移,并纷纷制定自己的法律。这些都反映了奴隶社会正走向解体。主要表现有:经济上井田制逐步解体,出现了土地所有制及相应的赋税制度,如鲁国的初税亩,齐国的相地而衰租等等。政治上一些强大的诸侯开始建立直属于君王的郡县制,不再对土地进行分封。各分封诸侯间征战不已,周天子无力阻止。各诸侯,卿大
10、夫僭用礼乐的现象十分普遍。【试题解析】 春秋以降,长期作为封建制度基础的分封制和宗法制遭到严重破坏,长子继承制度多不能施行,一些有权势的卿大夫在征战中势力壮大,出现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卿大夫出的局面。【知识模块】 综合14 【正确答案】 1938 年初,侵华日军华北派遣军板垣第五师团和矶谷第十师团,约九个联队,侵入山东南部,企图与南京、镇江、芜湖渡江北上的华中日军南北夹击徐州。其中北线日军板垣师团和矶谷师团计划分两路南下,以台儿庄为会师目标。板垣师团 3 月中旬被打败,退守莒县待援。从 3 月下旬起,矶谷师团猛攻台儿庄。3 月底 4 月初,中国军队与攻入台儿庄寨内之日军反复巷战,大大消耗了矶
11、谷师团的实力。到 4 月 6 日,取得了歼灭日军一万余人的重大胜利。台儿庄战役是中国军队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此次战役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斗志。【试题解析】 台儿庄战役是抗战时期非常著名的战役之一,也是考查的热点之一,台儿庄战役毙敌 1 万余人,捷报传遍全国。此役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热忱,振奋了民族精神。【知识模块】 综合三、简答题31-34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120 分。15 【正确答案】 (1)希腊人海外殖民的原因:公元前 8前 6 世纪,希腊人进行了广泛的殖民活动。海外殖民与当时希腊城邦内部激烈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12、密切相关。希腊当时普遍存在平民与贵族的斗争,平民在政治上要求公民权,在经济上要求免除债务奴役和保有小块土地,而这个也正是他们保有公民权的前提条件。在长期复杂的平民与贵族的斗争中,失去公民权的人很多,他们为了生活,寻找新的土地;在城邦斗争中失去政治地位的上层分子,也企图在海外重新建立自己的政权。大殖民运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希腊各邦人口增长对生产力的压力,马克思在分析古希腊和罗马对外殖民的原因时曾说:“由于生产力不够发展,公民权要由一种不可违反的一定数量对比关系来决定。那时,唯一的出路就是强迫移民。”工商业奴隶主为了寻找原料和奴隶来源,进一步扩大财富,希望在海外建立贸易据点。因此,在公元前 8前 6
13、 世纪,希腊各邦掀起了一个向海外殖民的热潮。(2)希腊人殖民活动的影响:希腊人的殖民活动对殖民地土著原居民来说是一场深重的灾难,殖民者所到之处,占地筑城,霸占当地人的土地,他们或者被屈服,或者被屠杀和奴役。希腊人的殖民活动,促使希腊各邦与殖民城邦,以及通过殖民城邦与非希腊各国建立相互的经济联系,因而大大扩张了希腊奴隶制工商业的海外市场,促进了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为古典奴隶制经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在殖民活动过程中,工商业奴隶主的力量日益壮大,因此,希腊的殖民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希腊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胜利。此外,希腊人的殖民活动,是在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条件下进行的,其结果不是建立起一个庞大的殖民帝
14、国,而是使城邦政体在本土得以巩固和发展,从而形成了希腊城邦长期分立的政治局面。在众多的希腊城邦中,最强大而且最重要的是斯巴达和雅典。它们在奴隶制经济和政治上各代表一种类型,又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两个奴隶制城邦集团的两大霸主。【试题解析】 希腊早期殖民是希腊城邦形成过程中有重要意义的事件,考生应对殖民的原因和影响有所了解,对殖民的过程要求相对低些,但大体的范围考生也应知道。【知识模块】 综合16 【正确答案】 封建君主专制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体。纵观我国封建社会封建君主专制的演变,大体可划分为两个发展阶段和两种形式。从秦到元,是有宰相制的君主专制;而明清时期,则是无宰相制的君主专制。面对封建末世
15、复杂的社会矛盾,封建统治者为维护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这时期的突出特点就是极大地强化了君权。丞相的废除和军机处的设置,消除了相权对皇权的分割,大大加强了君主对中央的控制。明代三司和清代地方督抚的设立,大大加强了皇帝对地方的控制。八股取士和文字狱的实行,强化了对人们思想的控制。厂卫机构的设置,则大大加强了皇帝对官吏和人民的控制和镇压。这些表明明清时期的君主专制统治得到了空前强化。明清时期的无宰相制,大大强化了君权;通过地方机构的改革,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同时,思想控制更是日益加强。皇权越来越尊,臣民愈来愈卑,这是明清时期君主专制演变的轨迹。君主专制统治是建立在封建经济
16、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在明清建立之初,这种制度对纠正前朝弊政,提高办事效率方面起过一定积极作用。但是,对于封建社会末期来说,其消极作用是主要的,影响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是造成中外差距拉大的主要因素。君权的过于集中,又决定了皇帝个人品质对统治的制约。通常情况下,封建王朝前期皇帝比较勤勉,而中后期则相对腐朽。因此,封建王朝中后期则往往会出现统治危机和社会矛盾激化的局面,这正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一种负面影响。【试题解析】 回答这个题目要抓住几个规律:君主专权越来越强化;政治活动越来越生硬;经济活动越来越失去活力。这一切最终导致了近代一系列问题的出现。【知识模块】 综合17 【正确答案】 (1)
17、将马克思主义用于解决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制定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使它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的最低纲领。(2)在国共合作时期,以马克思主义为主体,吸收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精华,明确宣布以三民主义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共产党所实行的一切政策,根本上仍然是符合于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的革命精神。共产党没有一天不在反对帝国主义,这就是彻底的民族主义;工农民主专政制度就是彻底的民权主义;土地革命则是彻底的民生主义。(3)将爱国主义与共产主义结合起来,承担民族解放的历史使命。毛泽东说:“国际主义的共产党员可以而且应该成为爱国主义的,因为只有民族得到解放,才有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得到解放的可能。中国胜利了,侵略中国的帝国主义被打倒了,同时也就是帮助了外国的人民。因此,爱国主义就是国际主义在民族解放战争中的实施。”“共产党员是国际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知识模块】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