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中国近现代史)模拟试卷24及答案与解析.doc

    • 资源ID:847473       资源大小:47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中国近现代史)模拟试卷24及答案与解析.doc

    1、历史学基础(中国近现代史)模拟试卷 2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 )。(A)英国(B)法国(C)德国(D)瑞典2 下列哪个文件标志着“ 文化大革命 ”的发起? ( )(A)五一六通知(B) 十六条(C) 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D)二月提纲3 标志着“文化大革命 ”在中央和全国推行得到正式批准的是( )。(A)五一六通知(B) 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C) 十六条(D)二月提纲4 下列不属于“ 二月抗争”中对“文化大革命”公开反对的人是 (

    2、)。(A)叶剑英(B)徐向前(C)聂荣臻(D)王力5 林彪在哪次会议上坚持要设立国家主席?( )(A)中共八大(B)中共八届二号全会(C)中共九大(D)中共九届二中全会6 林彪被确定为毛泽东的接班人是在( )。(A)中共八大(B)中共八届二中全会(C)中共九大(D)中共九届二中全会7 “中央文革小组 ”基本取代中央政治局是在 ( )。(A)五一六通知后(B) “一月风暴” 后(C)红卫兵运动兴起后(D)“二月抗争 ”后8 为粉碎“四人帮 ”奠定了坚实群众基础的是 ( )。(A)红卫兵运动(B)反击右倾翻案风(C)四五运动(D)“二月抗争 ”9 下列不属于“ 文化大革命 ”期间对“左”的错误进行

    3、纠正的是 ( )。(A)周恩来主持中央工作(B) “二月抗争”(C)邓小平主持全面整顿(D)反击右倾翻案风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是( )。(A)1972 年 2 月(B) 1972 年 8 月(C) 1971 年 9 月(D)1971 年 10 月11 下列不属于“ 四人帮” 成员的是 ( )。(A)林彪(B)江青(C)姚文元(D)张春桥12 “文化大革命 ”结束后,在纠正 “文化大革命”错误的过程中,整个过程受到 ( )的严重阻碍。(A)“两个凡是 ”(B)社会秩序混乱(C)无政府主义(D)“文化大革命 ”残余人员兴风作浪13 新八字方针与 1960 年提出的八字方针

    4、,相同之处有( )。(A)调整、改革(B)充实、整顿(C)调整、提高(D)巩固、整顿14 在思想上完成拨乱反正,其前提不包括( )。(A)全面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道路(B)正确评价毛泽东以及毛泽东思想(C)科学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验教训(D)完成拨乱反正15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最早发表在 ( )。(A)人民日报(B) 解放军报(C) 光明日报(D)理论动态16 1979 年 11 月,中共中央委托( )主持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A)邓小平(B)李先念(C)叶剑英(D)陈云17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初稿作者是 ( )。(A)邓小平(B)李先念(C)胡耀邦

    5、(D)胡福明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8 论十大关系19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20 七千人大会21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22 庐山会议23 五一六通知24 “二月抗争 ”25 中美联合公报26 二月提纲27 “九一三”事件28 “两个凡是 ”29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30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三、论述题31 简述中共八大的内容以及主要历史功绩。历史学基础(中国近现代史)模拟试卷 24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

    6、新中国的外交。1950 年 1 月,英国宣布承认新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资本主义国家。【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五一六通知。五一六通知被认为是“文化大革命”发起的标志,也成为十年“文化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之一。【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十六条。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又称十六条,十六条的通过,说明毛泽东发动的“文化大革命”被中央全会接受,在全党和全国推行得到了正式批准。【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二月抗争”的细节。1967 年 2 月前后,叶剑英、徐向前、

    7、聂荣臻,谭震林、李先念等中央政治局和军队领导人对“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和林彪、江青一伙的倒行逆施进行的公开反抗和斗争。【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中共九届二中全会的主要事件。【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中共九大的细节。【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二月抗争”后政局的变化。“二月抗争”后,中央政治局停止了活动,“中央文革小组”基本上取代了中央政治局。【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四五运动的重要意义。四五运动又称“天安门事件”。【知识模

    8、块】 中国近现代史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期间也有大批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坚决抵制“左”的错误。“反击右倾翻案风”是毛泽东针对邓小平整顿发起的运动。【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中国外交的细节。1971 年 10 月 25 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票数通过第 2758 号决议,决定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四人帮”的具体成员。【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两个凡是

    9、”对恢复工作带来的种种阻碍。【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1960 年的八字方针是“调整、巩固、充实、提高”,1979 年的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其他所有工作都是在思想上拨乱反正条件下进行的。【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1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在胡耀邦的直接关注下,1978 年 5 月 10 日,中共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上刊载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1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

    10、议具体细节。【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1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胡福明是 1978 年 5 月 11 日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主要作者。【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8 【正确答案】 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在 1956 年 4 月 25 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的讲话。十大关系是指: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论十

    11、大关系的报告以苏联经验为鉴戒,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为中共八大的召开做了准备。【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论十大关系。答案中应当指出论十大关系的提出背景、具体内容以及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意义。【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19 【正确答案】 1958 年 5 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根据毛泽东的建议正式制定了“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的总路线。这条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把实现现代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肯定了发展生产力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根本途径,

    12、强调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坚持走工农业并举等工业化道路。但是它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片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片面强调速度,没有注意有计划、按比例综合平衡发展。【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总路线。答案中应当指出总路线的提出过程、目的、主要内容以及基本评价。【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20 【正确答案】 1958 年以来的“大跃进” 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败,导致了大饥荒。为了总结经验教训,统一认识,加强党的民主集中制,切实贯彻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1962 年 1 月 11 日至 2 月 7 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扩大的工作会议,总结“大跃进 ”中的经验教训。由于参加这次会议的

    13、有中央、各中央局、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及地委、县委、重要厂矿企业和部队的负责干部 7 000 多人,因此又称“七千人大会 ”。会议前后又为 “反右倾”运动中被错误批判的大多数同志进行了甄别平反。七千人大会虽然未能彻底克服党内存在的“左” 的指导思想,但是对于纠正“大跃进”和“反右倾”的错误起了积极的作用,对于动员全党坚决贯彻执行以调整为中心的“八字方针 ”是一个重要的转折。【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七千人大会。答案中应当指出七千人大会召开的背景、过程、主要内容以及在新中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21 【正确答案】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简称“社教” ,又称 “四清运动”。1962 年

    14、9 月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把中国社会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绝对化,提出要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因此 1963 一 1965 年在城乡开展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的运动,又称“四清运动” ,党中央先后制定了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前十条)、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一些具体规定(草案)(后十条) 、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二十三条),作为指导运动的文件。运动起初以清工分、清账目、清仓库、清财物的“ 小四清 ”为主,后来发展到清政治、清经济、清思想、清组织四个方面,统称“ 四清运动 ”。运动一直持续到“文化大革命”初期。【试题解

    15、析】 此题考查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答案中应当指出该运动的提出背景、主要内容、过程以及其持续的时间。【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22 【正确答案】 庐山会议是 1959 年 78 月,中共中央在庐山先后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1959 年 78 月间的庐山会议包括两次会议。1959 年 7月 2 日至 8 月 1 日,是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从 8 月 2 日至 16 日,是中共八届八中全会。从会议内容看,又可分为前期和后期。7 月 2 日至 22 日为庐山会议前期,主要是继续纠正“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 “左”倾错误;从 7 月 23 日至 8 月 16 日为庐山会议后期,

    16、毛泽东错误地发动了对彭德怀的批判,会议的方向急转直下,变为“ 反右倾”斗争。【试题解析】 此题考庐山会议。答案中应当指出庐山会议的召开背景、会议内容以及重要影响。【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23 【正确答案】 五一六通知全称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是 1966年 5 月 16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发出的一项通知。五一六通知在 1966年 4 月由康生和陈伯达起草,4 月 24 日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基本通过,5 月 16 日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并下发到县委。五一六通知宣布撤销二月提纲和原来的“文化革命五人小组 ”及其办事机构,提出重新设立“文化革命小组”,隶属于政治局常委会;号召高举“ 无产阶

    17、级文化革命 ”大旗,揭露和批判混进党内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五一六通知被认为是“文化大革命” 发起的标志,也成为十年 “文化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之一。【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文化大革命”的发起。答案中应当指出五一六通知的全称、发布、主要内容以及五一六通知的重要影响。【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24 【正确答案】 “ 二月抗争 ”是指 1967 年 2 月前后,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谭震林、李先念等中央政治局和军队领导人对“文化大革命” 的“左”倾错误和林彪、江青一伙的倒行逆施进行的公开反抗和斗争。2 月 11 日和 16 日,在周恩来主持的怀仁堂碰头会上,叶剑英等人围绕着“文化大革命” 要不要党

    18、的领导,应不应该将老干部统统打倒,要不要稳定军队等重大原则问题,与张春桥一伙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会后,张春桥、姚文元、王力整理了会议记录,向毛泽东作了汇报。毛泽东在听了“中央文革小组 ”成员的汇报后,对这些老同志深感不满。从 2 月 25 日起至3 月 18 日,中央多次开会,江青、康生、陈伯达又在政治局生活会上,以“资产阶级复辟逆流” 为罪名,连续七次组织对他们批判和围攻,指责他们的抗争是“ 二月逆流”。随后,中央政治局停止了活动,“ 中央文革小组 ”基本上取代了中央政治局。【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二月抗争”。答案中应当指出“二月抗争”的性质、主要参与人、具体过程、结果以及其带来的严重后果

    19、。【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25 【正确答案】 中美联合公报是中美双方于 1972 年 2 月 27 日在上海发表的公报。主要内容: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双方声明:不应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反对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中国方面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别国无权干涉等;美国方面声明: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确认从台湾撤走全部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结束了中美两国 20

    20、多年的敌对状态,对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中美外交。答案中应当指出中美联合公报发布的时间、主要内容以及重要影响。【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26 【正确答案】 二月提纲全称五人小组向中央的汇报提纲。1966 年 2月 3 日,以彭真为组长的“文化革命五人小组” 在人民大会堂讨论关于批判吴晗的问题,根据会议讨论,拟订了一个汇报提纲,即二月提纲。二月提纲的主要目的是把已经开始的对海瑞罢官的批判限制在学术范围内,但不久,这一提纲受到毛泽东的批判,并由此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影响,五一六通知首先推翻了二月提纲。“ 文化大革命 ”正式爆发。【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文化大革命”的爆发。答案

    21、中应当指出二月提纲的性质、提出过程、主要内容以及重要意义。【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27 【正确答案】 “ 九一三 ”事件,又称林彪事件,是 1971 年林彪集团阴谋武装政变、夺取最高权力的事件。中共九届二中全会引发毛泽东和林彪关系恶化后,林彪、叶群、林立果等在谋杀毛泽东和南逃广州另立中央的阴谋相继破产后,于 1971 年9 月 13 日凌晨乘飞机外逃叛国。该机途经蒙古国温都尔汗附近坠落,机毁人亡。这就是震惊中外的“ 九一三 ”事件。“九一三”事件,标志着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在客观上宣告了“ 文化大革命 ”的理论和实践的失败。【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文化大革命”的失败。答案中应当指出“九一三

    22、”事件的性质、原因、过程、结果以及重要意义。【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28 【正确答案】 “ 两个凡是 ”是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提出和实行的错误方针。 1977年 2 月 7 日,根据华国锋的意见,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发表题为学好文件抓住纲的社论,其中公开提出“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即“ 两个凡是”方针。它的实质是要把毛泽东晚年的“左” 的错误延续下来。【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华国锋执政。答案中应当指出“两个凡是”的性质、具体发表以及其意义。【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29 【正确答案】 1978 年 5 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实

    23、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1978 年 5 月 11 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公开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新华社全文转发全国。这篇文章指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检验。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不是僵死不变的教条,它要在实践中不断增加新的观点、新的结论。这篇文章从理论上否定了“两个凡是 ”,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试题解析】 答案中应当指出真理标准大讨论的性质、过程以及重大的历史意义。【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30 【正确答案】 1981 年 6 月 27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

    24、六次全体会议一致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该决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文化大革命” ,做出了官方的全面总结;对这一时期一些重要历史人物的功过,特别是对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做出了官方的正确评价。该决议和 1945 年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一起,被认为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的两个最为重要、最为权威的内部历史文献,都起到了对有争议的党内历史问题做出结论、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等一系列作用。【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中共历史上重要的决议。【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三、论述题31 【正确答案】 为了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制定党在新形势下的路线

    25、、方针、政策,中共中央决定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956年 8 月 30 日至 9 月 12 日,中共八大预备会议召开。1956 年 9 月 15 日至 27 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正式召开。毛泽东致了开幕词,刘少奇作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邓小平作了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周恩来作了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1)主要内容: 完全肯定党中央从“七大”以来的正确路线。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的变化,大会提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

    26、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实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在总结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积极探索了改进国家行政体制,特别是经济管理体制的问题。 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任务。还提出了应当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问题。(2)历史意义: 积极影响。在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

    27、中共八大,坚持以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思想为指导,正确分析了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的国内主要矛盾和党的主要任务,制定了全国和全国人民的奋斗纲领和实现宏伟纲领的一整套方阵、路线、政策。八大的路线就是以发展生产力作为党的中心任务,领导全国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路线。这一路线既符合三大改造基本结束后的国情和民意,同时具有创新精神,为党领导的即将到来的全面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自身建设指明了方向,中国八大成为当代中国由社会主义革命阶段转向全面社会主义建设阶段的历史坐标。不足之处:由于实践的时间还很短,理论上和思想上还不可能很成熟,许多新的观念和方针还不可能牢固地确立并取得深刻的共识。许多新的设想还没有付诸实施,或者没有充分付诸实施。中共八大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出的措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未能如期达成。【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中共八大。答案中应当指出中共八大的召开、主要内容以及历史意义。【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中国近现代史)模拟试卷24及答案与解析.doc)为本站会员(brainfellow39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