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教育史)模拟试卷 5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英国近代高等教育始于中世纪后期( )的设立。(A)英王大学(B)剑桥大学(C)牛津大学(D)伦敦大学学院2 在英国近代教育史上,首开政府通过拨款形式间接干预教育先河的是( )。(A)教区学校议案(B) 教育补助金法(C) 初等教育法(D)费舍教育法3 英国政府在 1870 年颁布的( )是英国第一个关于初等教育的法案,它标志着国民初等教育制度的正式形成。(A)福斯特法案(B) 教育补助金法(C) 教区学校议案(D)费舍教育法4 1828 年,( ) 的成立标志
2、着英国新大学运动序幕的揭开。(A)牛津大学(B)剑桥大学(C)英王大学(D)伦敦大学学院5 英国著名的实科教育和绅士教育的倡导者是( )。(A)洛克(B)斯宾塞(C)培根(D)赫胥黎6 提倡教育的目的是为“ 完满生活做准备 ”的是英国教育家 ( )。(A)赫胥黎(B)培根(C)斯宾塞(D)洛克7 提出“教育万能 ”口号的是法国教育家 ( ),他把人的成长归因于教育与环境,否定遗传因素的影响。(A)拉夏洛泰(B)狄德罗(C)爱尔维修(D)涂尔干8 18 世纪后期,德国教育家巴西多创办了( )。(A)“贫儿之家 ”(B) “快乐之家”(C) “泛爱学校”(D)“工厂学校 ”9 德国教育家( ) 在
3、德国师范教育的发展上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被人们尊称为“德国师范教育之父” 。(A)洪堡(B)费希特(C)第斯多惠(D)赫尔巴特10 ( )被誉为 “俄国教育科学的创始人”“俄国教师的教师”。(A)凯洛夫(B)赞科夫(C)马卡连柯(D)乌申斯基11 有“美国公立学校之父” 之称的是( )。(A)贺拉斯.曼(B)杜威(C)帕克(D)克伯屈12 下列法案属于日本在明治维新期间颁布的是( )。(A)教育基本法(B) 学制令(C) 学校教育法(D)初等教育法13 拿破仑执政时期所建立的帝国大学实质上是( )。(A)帝国的最高教育领导机构(B)由帝国建立的大学(C)帝国高等教育机构的总称(D)由帝国统辖的大
4、学14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雷佩尔提提出的为接受所有适龄儿童入学受教而创设的教育机构是( ) 。(A)儿童之家(B)青年之家(C)国民教育之家(D)劳作教育之家15 受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18 世纪后期在德国出现的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寓教学于游戏和活动之中的新式学校是( )。(A)劳动学校(B)泛爱学校(C)实科学校(D)文科学校16 1886 年,日本明治政府颁布的中学校令中,将中学分为( )。(A)职业中学和普通中学(B)私立中学和公立中学(C)文科中学和实科中学(D)寻常中学和高等中学17 美国在 19 世纪建立了第一所公立师范学校,这所学校在美国的( )州。(A)纽约(B)
5、缅因(C)马萨诸塞(D)康涅狄格18 “泛智”思想是( ) 教育理论的核心。(A)柏拉图(B)夸美纽斯(C)奥古斯丁(D)托马斯.阿奎那19 在西方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德、智、体几个方面协调发展,并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是( )。(A)洛克(B)夸美纽斯(C)裴斯泰洛齐(D)卢梭20 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并论证了教育性教学的教育家是( )。(A)昆体良(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杜威21 夸美纽斯第一次赋予直观教学以( )的理论基础。(A)系统论(B)感觉论(C)信息论(D)控制论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22 英国公学是一种公立学校,被称为英国绅士的摇
6、篮。23 费里法案确立了国民教育义务、免费、世俗化的原则。三、简答题24 简述意大利和北欧人文主义教育的异同。25 简述英国大学推广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26 简述第斯多惠关于教师的基本思想。27 简述 17 一 18 世纪德国的新大学运动。28 简述 19 世纪日本颁布的学制令的主要内容。必答题29 论述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及其进步性。30 试论述洛克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教育史)模拟试卷 5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英国近代高等教育的掌握情况。英国近代高等教育始
7、于中世纪后期牛津大学的设立。古老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一直是英国高等教育的象征。两校注重古典文化,贵族性强,同时它们又为英国造就了众多政治人才和学术巨匠。18 世纪初培根的唯物主义哲学和牛顿等人的科学研究成果开始渗入教学内容,并开设了一些自然科学讲座。因此,本题选 C。【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英国近代教育的掌握情况。19 世纪是英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19 世纪以前,英国政府对教育的干预甚少,国民教育的权力集中在教会手里。但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英国政府开始干预教育,主要体现在一系列法案的提出、法案的颁布和教育管理机构的设立
8、上。1833 年,英国国会通过了教育补助金法,决定每年从国库中拔出 2 万英镑的教育拨款,首开政府通过拨款形式间接干预教育的先河。因此,本题选 B。【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英国近代教育的掌握情况。英国政府在 1870 年颁布了初等教育法(又称福斯特法案),这是英国第一个关于初等教育的法案,其中最有意义的是强迫初等教育,它标志着国民初等教育制度的正式形成。之后,英国又通过了一些有关义务教育和免费教育的法案,到 1900 年英国基本上普及了初等教育。因此,本题选 A。【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英国新大学运
9、动的掌握情况。1828 年,伦敦大学学院成立,揭开了新大学运动的序幕。这所学院不进行宗教教学,重视自然科学学科,与传统大学截然不同。1829 年,国教派成立英王学院,除了在宗教教学问题上的分歧外,这两所学院开设的课程大多相同。1836 年。两院合并为伦敦大学。19 世纪下半叶,在伦敦大学的带动下,许多城市学院纷纷成立。这些学院都是民办的,注重工业和科学领域。城市学院的兴起改变了英国高等教育传统。从此,科学步入高等教育的殿堂,高等教育不再仅仅是贵族和上层阶级的特权,中产阶级也有机会进入高校大门。因此,本题选 D。【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洛克教育思想
10、的掌握情况。洛克是英国著名的实科教育和绅士教育的倡导者。洛克关于教育的专门著作是教育漫话,其次还有工作学校计划理解能力指导散论人类理解论等。因此,本题选 A。【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斯宾塞教育思想的掌握情况。赫伯特.斯宾塞是 19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家。他是反对当时英国学校古典主义教育、提倡科学教育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教育代表著作是教育论。斯宾塞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完满生活做准备”。他呼吁,教育应从古典主义的传统束缚中解放出来。适应生活、生产的需要。因此,本题选 C。【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11、本题考查考生对爱尔维修教育思想的掌握情况。爱尔维修是法国启蒙运动中的主要派别法国唯物主义者的重要成员之一。爱尔维修把人的成长归因于教育与环境,但他在这个问题上走向极端,提出“教育万能”的口号。否定了遗传因素的影响,并把改变旧的社会环境的希望寄托于教育,寄托于少数天才人物,从而在社会历史观上陷入了唯心主义。因此,本题选 C。【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德国“泛爱学校”的掌握情况。18 世纪后期,德国的“泛爱学校”是在夸美纽斯和法国启蒙学者的教育观影响下出现的新式学校,其创始人是巴西多。“泛爱学校”中采用“适应自然”的教学方式,入学的贵族子女也一律穿着简
12、单活泼的儿童服装,还儿童以本来面目。教学中注重直观,学生常在游戏、表演、诵读、交谈、心算等活动中学习。因此,本题选 C。【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第斯多惠教育思想的掌握情况。第斯多惠是 19 世纪德国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教育理论代表作为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他一生中撰写了大量的教育著作和论文,深受教师的欢迎,在德国师范教育的发展上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被人们尊称为“德国师范教育之父”。因此,本题选 C。【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鸟申斯基教育思想的掌握情况。康.德.鸟中斯基是19 世纪俄国著名的教育家
13、,被誉为“俄国教育科学的创始人”“俄国教师的教师”,其代表著作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此,本题选 D。【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贺拉斯.曼教育思想的掌握情况。贺拉斯.曼是 19 世纪美国杰出的教育家,他为美国公立学校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美国公立学校之父”。他的普及教育、师范教育思想不仅深刻地影响了美国的教育理论与实践,而且在国际教育界也产生巨大的反响。因此,本题选 A。【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时日本近代教育的掌握情况。日本中央集权式教育管理体制的确立始于明治维新初期颁布的一系列相关教育法令。为
14、实现“破从来之陋习”“求知识于世界” 的改革目标,日本政府加强了对教育事业的领导与管理工作。1872 年颁布的学制令,更具体地确立了日本的教育领导体制:即实行中央集权式的大学区制。因此,本题选 B。【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拿破仑执政时期所建立的帝国大学的掌握。为了牢牢掌握教育管理大权,拿破仑颁布了关于创办帝国大学以及这个教育团体全体成员的专门职责的法令(1806)以及关于帝国大学条例的政令(1808)。其中规定:专门负责整个帝国公共教育管理事务的团体应以帝国大学的名义建立;帝国大学总监作为全国教育界的最高首脑,由帝国大学任命,负责学校的开办
15、、取缔,教职员任免、提升等诸项事宜。因此,本题选 A。【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雷佩尔提教育贡献的掌握情况。在法国大革命中先后上台的立宪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在反封建专制方面一派比一派更为激烈。这一特点,也体现在上述三派分别制定的有代表性的三个教育改革方案中:塔列兰教育法案(1791) 、康多塞的国民教育组织计划纲要(1792)、雷佩尔提教育方案(1793)。雷佩尔提教育方案是由受到卢梭教育思想影响的雷佩尔提主张颁布的,他重视初等教育,注重革命思想的灌输、科学知识的传授以及劳动技能的获得。因此,本题选D。【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15 【正确答案
16、】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泛爱学校”有关内容的掌握情况。18 世纪后期德国的“泛爱学校”是在夸美纽斯和法国启蒙学者的教育观影响下出现的新式学校,其创始人是巴西多。“泛爱学校”中采用“适应自然”的教学方式,入学的贵族子女也一律改着简单活泼的儿童服装,还儿童以本来面目。按照卢梭的教育观点,“泛爱学校”提出了培养博爱、节制、勤劳的美德,注重实用性和儿童兴趣,寓教育、教学于游戏之中。因此。本题选 B。【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1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 19 世纪日本中等教育状况的掌握。1886 年中学校令认为中学主要应承担两大任务:实业教育及为升入高等学校做准备而实施
17、的基础教育;中学分为寻常中学与高等中学两类。因此,本题选 D。【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美国公立师范学校的建设的掌握情况。贺拉斯.曼十分重视教师的培养,认为这是提高公立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他提倡设立“师范学校”培训未来教师。在他的宣传和领导下,马萨诸塞州自 1839 年起建立了美国第一批公立师范学校。因此。本题选 C。【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1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掌握情况。夸美纽斯提出了“泛智”思想。“泛智”思想要求“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并且认为“一切儿童都可以教育成人”。他提出“一切男女青年
18、都应该进学校”“不仅有钱有势的人的子女应该进学校,而且一切城镇乡村的男女儿童,不分富贵贫贱,同样都应该进学校”。因此,本题选 B。【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1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的掌握情况。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意味着完整的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实际上就是德、智、体全面发展,一个人只有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才是个性“完整的人”。裴斯泰洛齐虽不是第一个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人,但他却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并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推动和发展了这一思想。因此,本题选 C。【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20 【正确答案】 C【
19、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掌握情况。在西方教育史上,赫尔巴特第一个明确提出并论证了教育性教学原则。该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教育(道德教育)是通过而且只有通过教学才能真正产生实际的作用的,教学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即“通过教学来进行教育”。因此,本题选 C。【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2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掌握情况。夸美纽斯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在感觉中没有的东西,在理智上也不会有。他把通过感官所获得的对外部世界的感觉经验作为教学的基础,并宣布运用直观是教学的一条“金科玉律”。因此,夸美纽斯赋予直观教学以感觉论的理论基础。
20、因此,本题选 B。【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22 【正确答案】 观点错误。英国公学是私立寄宿学校,也接受来自教会等社会团体的资助。“公学” 是相对于私人聘请家庭教师的教学而言的,强调这种学校是由公众团体集资兴办,其教学目的是培养一般公职人员。较一般的文法学校,师资及设施设备条件好、收费更高,是典型的贵族学校。公学的教学质量较高,在历史上曾为英国培养了不少政治、经济领袖人才,因而总以天才教育相标榜,被称为英国绅士的摇篮。【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23 【正确答案】 观点正确。1882 年法国颁布的费里法案确立了国民教育义务、免费、世俗化三项原则,该法案的主要内容
21、是:613 岁为法定义务教育年龄,接受家庭教育的儿趄须自第三年起每年到学校接受一次考试检查。对不送儿童入学的家长予以罚款。 免除公立幼儿园及初等学校的学杂费,免除师范学校的学费与膳食、住宿费用。废除法卢法案 中教会监督学校及牧师担任教师的特权,取消公立学校的宗教课,改设道德与公民教育课。由此可见,费里法案把这些原则的贯彻实施予以具体化。【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三、简答题24 【正确答案】 共同点:古典科目构成人文主义课程的基础和主体。 强调教育与社会的联系,重视治人治世之学,力图通过教育改造社会,自然的改造、自然科学的研究尚未收到重视。重视古典语言,漠视本族语言教学,本族语在教育中地位甚低。早
22、期人文主义教育后来走向了形式主义,意大利表现十分明显。北欧人文主义虽然反对西塞罗主义,但由于宗教改革的冲击,很快为新教教育的形式主义所取代。不同点: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具有较强的世俗性,而北欧的人文主义教育则十分强调虔诚与道德的价值。教育的政治功能迥异。意大利在文艺复兴前期实行城市共和制,共和政体要求培养富于自由、平等精神的公民;而北欧人文主义教育家崇尚君主制,把治理国家的希望寄托在君主和朝臣身上,因此,他们关注的是如何对那些将来有希望成为君主和朝臣的人物进行教育。【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25 【正确答案】 英国的大学推广运动最早出现在 19 世纪 40 年代,主要指全日制大学以校内或校外讲座的
23、形式将教育推广到非全日制学生。伦敦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在 19 世纪 50 年代以后在大学推广运动中起关键作用。19 世纪的大学推广运动在加强大学和社会之间的联系,促使社会中下层阶级和女子有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推动课程改革和高等教育机构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26 【正确答案】 第斯多惠十分重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他竭力提倡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并对教师提出一些要求。(1)自我教育。教师只有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培养、自我完善,才能胜任自己的职业。(2)有崇高的责任感。他主张教师应恪尽职守。他一方面呼吁提高教师的待遇,另一方面希望教师保持“ 安贫乐道 ”的美
24、德。(3)有良好的素养和教学技能。【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27 【正确答案】 17 到 18 世纪的德国,国家影响的加强,实科教育风气的增长,特别是科学发现和发明的出现,一批科学家、思想家新思想的传播等,使现代理念的大学首先出现在德国。1694 年建立的哈勒大学,就是第一所新式大学。在这些背景下,发展新大学的运动,具有如下特点:(1)积极吸收最新的哲学和科学研究成果。排除宗教教条,为此大胆选用崇尚理性、善于思考和具有冒险精神的学者任教,奠定了大学的高水平科研和教学的基础。(2)提倡“教自由”和“学自由”。(3)首开民族语 (德语)讲课的风气,重视现代外国语。(4)注重科学研究,设有藏书丰富的图
25、书馆和各种研究所。(5)上课采用讨论、实验观察等新的教学方法,即使对古典文化的研究也抛弃了背诵、模仿等做法。德国的新大学运动为后来的柏林大学、德国大学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积累了实践经验。【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28 【正确答案】 为实现“破从来之陋习”“求知识于世界”的改革目标,日本政府加强了对教育事业的领导与管理工作。1871 年明治政府在中央设立文部省,主管全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并兼管宗教事务。1872 年颁布了学制令,具体地确立了日本的教育领导体制:实行中央集权式的大学区制。在文部省之下,全国共划分八个大学区(一年后减少了一个大学区),各设大学一所;每个大学区又分为 32 个中学区,每个
26、中学区设中学一所;中学区又各分为 210 个小学区,每区设小学一所。【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必答题29 【正确答案】 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1)人本主义。人文主义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注重个性发展,在教育教学方法上反对禁欲主义,尊重儿童天性,坚信通过教育这种后天的力量可以重塑个人、改造社会和自然,这些都表现出人本主义内涵,人的力量、人的价值被充分肯定。(2)古典主义。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吸收了许多古人的见解,人文主义教育实践尤其是课程设置亦具有古典性质,但这种古典主义绝非纯粹的“复古” ,实则含有古为今用、托古改制的内涵,尽管它也具有局限性,然而在当时却是进步的。(3)世俗性。不论从教育目的还是从课
27、程设置等方面看,人文主义教育充溢着浓厚的世俗精神,教育更关注今生而非来世,这是人文主义教育与中世纪教育的根本区别。(4)宗教性。人文主义教育仍具有宗教性,几乎所有的人文主义教育家都信仰上帝,他们虽然抨击天主教会的弊端,但不反对宗教更不打算消灭宗教,他们希冀以世俗和人文精神改造中世纪陈腐专横的宗教性,造就一种更富世俗色彩和人性色彩的宗教性。(5)贵族性。这是由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并非大众运动)所决定的,人文主义教育的对象主要是上层弟子;教育形式多为宫廷教育和家庭教育而非大众教育;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上层人物如君主、侍臣、绅士等。人文主义教育的进步性:(1)改变了对教育对象和教育作用的看法,重新提
28、出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目标。(2)教育范围进一步扩大,学校形式趋向多样化。(3)教育内容大大扩充。(4)注意儿童身心特点,采用新教学方法。综上可见,人文主义教育具有两重性,进步性与落后性并存。尽管它还有不足之处,但它扫荡了中世纪教育的阴霾,展露出新时代教育的灿烂曙光,开欧洲近代教育之先河。【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30 【正确答案】 (1)教育思想的基础“ 白板论” 。洛克反对流行的“ 天赋观念 ”论,认为人出生后心灵如同一块白板, “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之上的,而且最后是导源于经验的”。这一“ 白板论”表明了他是主张经验主义的认识论的,但他又认为“我们的心理活动是观念的另一个来源” ,并
29、且认为五官的感觉只能了解物体的部分性质,而内心的“自我反省” 则可使人了解复杂的概念。这种不彻底的经验主义认识论构成了洛克教育思想的出发点和主要思想基础。(2)教育作用及目的。洛克高度评价教育在人的形成中的巨大作用,认为人之好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教育的社会意义则在于它关系到国家的幸福与繁荣。不过洛克更注重的是教育对个人幸福、事业、前途的影响,显现出明显的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色彩。洛克注重的是贵族子弟的教育,主张把他们培养成为身体强健,举止优雅,有德行、智慧和才干的事业家,这就是洛克的绅士教育的目的。(3)教育内容。体育:教育漫话中把体育作为第一个问题加以论述。他
30、认为身体强健的主要标准是能忍耐劳苦,而学会忍耐劳苦的原则是要从小逐步养成习惯,不要间断。洛克关于体育的见解内容十分丰富,其新颖的系统在西方教育史上没有先例。德育:洛克认为道德观念来自教育和生活环境,否认了天赋观念。他把德行放在比知识更重要的地位。洛克把听从理性的指导、克制自己的欲望看成是一切道德与价值的重要标准及其基础。正确处理“克制” 和“精神活泼自由”之间的关系是教育的真正秘诀。智育:洛克在智育问题上尤其强调两点,即德行重于学问,学问的内容必须是实际有用的广泛知识。除了学习有用的知识之外,洛克认为还应培养学生的良好态度,提高他们的能力。在教学方法上,洛克还重视兴趣、直观、循序渐进以及好奇心、注意力和记忆力的培养等。【知识模块】 外国教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