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CNS 14964-1-2007 Wheelchairs - Part1 Determination of static ability《轮椅-第1部:静态稳定性之测定》.pdf

    • 资源ID:634788       资源大小:867.47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CNS 14964-1-2007 Wheelchairs - Part1 Determination of static ability《轮椅-第1部:静态稳定性之测定》.pdf

    1、1 印月9610月 本標準非經本局同意得翻印 中華民國國家標準 CNS 總號 號 ICS 11.180.10 T5022-114964-1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印 公布日期 修訂公布日期 9610月12日 月日 (共22頁)輪椅第1部:靜態穩定性之測定 Wheelchairs Part 1: Determination of static ability 1. 適用範圍 本標準規定輪椅 (含代步車 )靜態傾倒穩定性之測 定。本標準適用於包含輪椅與 ISO 9999Technical aids for disabled persons Classification第 12.21 分類之車輛,擬供行動不

    2、便者於室內與室外移動使用,其使用者質量不超過 CNS 14964-11輪椅第 11部測試用假人最大質量。 2. 用語釋義 依 CNS 13575-1輪椅專有名詞、術語及定義之名詞與說明。 2.1 可鎖定的輪子 備有停車煞車的輪 子或可以使用推動的工具 (如手、桿與馬達 )讓轉動中的輪子停止轉動。 2.2 傾倒角度 當所有在坡面上端的輪子受力變為零時,測試平面與水平的夾角。 備考:有些方法可以測定在坡面上端的輪子何時受力變為零。 這些方法包括但不僅止於下述:能 否抽離壓在輪子底下紙張的程度、目視確認輪子何時離開測試表面或使用力量感測設備。 2.3 防傾裝置 用以限制輪椅傾倒程度之零件。 2.4

    3、後防傾裝置傾倒角度 當後輪受力變為零時,測試平面與水平的夾角。 3. 原則 依傾倒方向,輪椅之輪子在相對於車架被鎖定時,輪椅以與地面接觸點發生傾倒或輪子未加以鎖定 (見第 2.1 節 )時,輪椅以輪椅輪軸發生傾倒。增加測試平面角度,輪椅逐漸變得不穩定,直到輪椅對最不穩定之軸傾倒時,量測此時之測試平面角度。 4. 測試裝置 4.1 堅硬、平坦且面積足夠執行輪椅測試 之測試平面,此測試平面的表面位於二個相距 5 mm 的假想平行面之間。 備考 1. 此假想平面供作控制量測此測試平面之平坦度。 2. 在測試平 面上標示許多平行及垂直於測試平面傾斜軸之線條以助輪椅之定位。 4.2 測試平面斜度之調整方

    4、法。 備考: 若此測試平面的傾斜度可連續調整,則增加速率不得超過 1/s,直到接2 CNS 14964-1, T 5022-1 近傾倒角度為止。若此測試平面的傾斜度為分段調整,則每段調整不得太突然以致於影響傾倒角度的正確性。 4.3 在不影響輪椅於測試時對適當軸傾倒 旋轉的自由度,預防輪子或防傾裝置滾動的方法。 4.4 在不影響輪椅對測試平面接觸點傾倒 的自由度,預防輪子或防傾裝置發生滑動的方法。 備考 1. 範例見附錄 A。 2. 當在坡面下端的輪子鎖定時,不可於其下置放剛性障礙物,如此會改變旋轉軸。 4.5 限制輪椅相對於測試平面傾倒程度的 方法,但不能影響輪椅的穩定性與限制輪椅的自由變形

    5、或自由傾倒。 4.6 量測測試平面與水平夾角的方法,其量測準確度為 0.2。 4.7 測試用假人依 CNS 14964-11 之規定。 5. 待測輪椅之準備 5.1 準備測試,依下列之一。 (a) 依製造商規定安裝輪椅與其裝置。 (b) 若無規定裝置如何安裝時,則依一般正常使用狀況配置輪椅,包括扶手、腿靠及腳踏板。 5.2 若輪椅使用充氣輪胎,依下列之一。 (a) 充氣至輪椅製造商建議之胎壓值。 (b) 若無建議胎壓值,則充氣至輪胎製造商建議之最大胎壓值。 5.3 依輪椅製造商說明書,調整所有停車煞車裝置。 5.4 移除所有寬鬆的軟墊。 5.5 測試過程中,若電池液有溢出的危險 疑慮時,則使用

    6、與電池具相同質量與重心之物體替代之。 6. 輪椅的調整 每一個測試 (除第 10 節規定之防傾裝置測試外 )需將輪椅所有可調零件, 依傾倒方向,調至最大與最小穩定配置。考慮調整之項目,見表 1 至表 3。其他零件可能需要依實驗來決定其最大及最小穩定配置。除非有特別規定,否則依 CNS 14964-22輪椅第 22 部:設定程序之規定調至與製造商所定義的正常操作一致。 備考:除測試最大與最小穩定配置外,其他配置 (如中間位置 )可能需要加以測試。 7. 假人在輪椅上的裝設 7.1 選擇 CNS 14964-11 規定與製造商建議之使用者最大質量相同的假人,若無相同質量的假人,則選擇最接近但較重的

    7、假人。 7.2 依 CNS 14964-7輪椅第 7 部:座椅及輪子尺度之量測規定方法,測定輪椅背靠參考平面之角度。 7.3 當假人置於輪椅上時,確保假人軀幹與大腿間的鉸鏈可以自由轉動。 7.4 將假人置於輪椅座椅中心。 3 CNS 14964-1, T 5022-1 7.5 調整假人前後位置,直到假人背部參考平面角度儘可能接近第 7.2 節所量測之輪椅背靠參考平面角度。 7.6 在測試過程中,固定 假人使其拘束於輪椅上保持垂直坐姿 (除非有特別規定 )以確保假人零件間的角度不會改變。確保固定假人在輪椅上的方法 (如螺栓、綁帶與鎖住假人關節 )不會造成輪椅任何零件的變形或影響其穩定性。 8.

    8、前向靜態穩定性測試 8.1 通則 若輪椅有二個前輪,依下述進行前向傾倒角度量測。 (a) 若輪椅之前輪無法鎖定,則僅依第 8.2 節與第 8.4 節測試。 (b) 若輪椅之前輪可鎖定,則依第 8.2 節至第 8.5 節測試。 備考 1. 若輪椅僅有一個前輪或二個前輪非常接近,則輪椅傾倒時,會沿著某一前輪與某一後輪的連線而傾倒,在此狀況下,忽略第 8 節測試,依第 11節進行測試。 2. 本標準第 8 節至第 11 節之測試順序無先後之分。 警語: 這些測試可能具危險性,得採取適當的安全防護措施,以保護測試人員安全。 8.2 輪子不鎖定與輪椅在最小穩定配置 8.2.1 將輪椅可調零件調至前向穩定

    9、性方向之最小穩定配置,表 1 說明代表性調整。 表 1 前向穩定性 可調輪椅零件 最小穩定 最大穩定 後輪位置,前後 前 後 萬向輪於車架位置,前後 後 前 座椅位置,前後 前 後 座椅位置,垂直 高 低 座椅背靠位置,前後 前 後 座椅背靠位置,傾斜 直立 後 座椅位置,傾斜 直立 後 小腿靠位置 上 下 8.2.2 將輪椅置於水平測試平面上,當 平面傾斜時,輪椅面對下坡方向。調整輪椅在坡面下端的輪子軸線與平面旋轉軸平行,許可差 3內。 8.2.3 調整所有在坡面下端的萬向輪或 轉向輪朝向上坡方向;所有在坡面上端的萬向輪或轉向輪朝向下坡方向。 8.2.4 安裝防止輪椅於測試平面上滾動設施 (

    10、見第 4.3 節與圖 1)。 備考:有關圖的一般說明,見附錄 B。 8.2.5 增加平面斜度,直到傾倒角度 (定義於第 2.2 節 )為止。 4 CNS 14964-1, T 5022-1 備考: 斜度若增加 太快或瞬間增加,會使得測得的傾倒角度值大於或小於真正的傾倒角度。 確保輪椅與測試設備或地板間的不適當接觸不會影響到測試結果。 圖 1 前向穩定性,前輪不鎖定 圖例 重心位置 1 測試平面 2 垂直線 3 防傾拘束 4 假人 5 防滾拘束 6 旋轉軸 P 力量偵測點 8.2.6 重新檢查假人與輪椅位置,確保 無不經意的移動發生。在測試過程中,輪椅的配置是否有可再 現或不可逆的改變發生 (如

    11、輪胎脫離輪圈或輪椅發生部分摺疊 )。 (a) 記錄發生的現象與發生時的測試平面角度於測試報告 13(j)之意見欄中。 (b) 完成測試。 8.2.7 量測並記錄傾倒角度至最接近的 1。 8.2.8 降低測試平面至水平。 8.3 輪子鎖定與輪椅在最小穩定配置 8.3.1 依第 8.2.1 節至第 8.2.3 節程序進行。 8.3.2 將在坡面下端的輪子鎖定。 8.3.3 安裝防止輪椅於測試平面上滑動的裝置 (見第 4.4 節與圖 2)。 8.3.4 依第 8.2.5 節至第 8.2.8 節程序進行。 5 CNS 14964-1, T 5022-1 圖 2 前向穩定性,前輪鎖定 圖例 重心位置 1

    12、 測試平面 2 垂直線 3 防傾拘束 4 假人 5 撓性裝置 6 旋轉軸 P 力量偵測點 8.4 輪子不鎖定與輪椅在最大穩定配置 8.4.1 將輪椅可調零件調至前向之最大穩定配置,表 1 說明代表性調整。 8.4.2 依第 8.2.2 節至第 8.2.8 節程序進行。 8.5 輪子鎖定與輪椅在最大穩定配置 依第 8.4.1 節、第 8.2.2 節、第 8.2.3 節、第 8.3.2 節、第 8.3.3 節等節與第 8.2.5節至第 8.2.8 節程序進行。 9. 後向靜態穩定性測試 9.1 通則 若輪椅有二個後輪,則後向傾倒角度量測,依下列情形量測。 (a) 輪椅後輪無法鎖定 (定義於第 2.

    13、1 節 ),則僅依第 9.2 節與第 9.4 節程序進行。 (b) 輪椅後輪可鎖定,則依第 9.2 節至第 9.5 節程序進行。 備考: 若輪椅僅有一個後輪或二個後輪非常接近,則輪椅傾倒時,會沿著某一後輪與某一前輪的連線而傾倒,在此狀況下,忽略第 9 節測試,依第 11 節進行測試。 警語: 此測試可能具危險性,得採取適當的安全防護措施,以保護測試人員安全。 6 CNS 14964-1, T 5022-1 9.2 輪子不鎖定與輪椅在最小穩定配置 9.2.1 將輪椅可調零件調至後向之最小穩定配置,表 2 說明代表性調整。 表 2 後向穩定性 可調輪椅零件 最小穩定 最大穩定 後輪位置,前後 前

    14、後 萬向輪於車架位置,前後 後 前 座椅位置,前後 後 前 座椅位置,垂直 高 低 座椅背靠位置,傾躺 後 直立 座椅位置,傾斜 後 直立 座椅背靠位置,前後 前 後 9.2.2 除當測試平面傾斜時,輪椅朝上坡方向外,依第 8.2.2 節程序進行。 備考: 楔塊可能需 置於後輪的前方,以防止重心移動至旋轉軸後方時,後輪會向前轉動。 9.2.3 依第 8.2.3 節至第 8.2.8 節程序進行 (除圖 3 外 )。 圖 3 後向穩定性,後輪不鎖定 圖例 重心位置 1 測試平面 2 假人 3 垂直線 4 防傾拘束 5 旋轉軸 6 防滾拘束 7 楔塊 7 CNS 14964-1, T 5022-1

    15、P 力量偵測點 9.3 輪子鎖定與輪椅在最小穩定配置 依第 9.2.1 節、第 9.2.2 節、第 8.2.3 節、第 8.3.2 節、第 8.3.3 節與第 8.2.5 節至第 8.2.8 節程序進行 (除圖 4 外 )。 圖 4 後向穩定性,後輪鎖定 圖例 重心位置 1 測試平面 2 假人 3 垂直線 4 防傾拘束 5 撓性裝置 6 旋轉軸 P 力量偵測點 9.4 輪子不鎖定與輪椅在最大穩定配置 9.4.1 將輪椅可調零件調至後向之最大穩定配置,表 2 說明代表性調整。 9.4.2 依第 9.2.2 節與第 8.2.3 節至第 8.2.8 節程序進行 (除圖 3 外 )。 9.5 輪子鎖定

    16、與輪椅在最大穩定配置 依第 9.4.1 節、第 9.2.2 節、第 8.2.3 節、第 8.3.2 節、第 8.3.3 節與第 8.2.5 節至第 8.2.8 節程序進行 (除圖 5 外 )。 10. 後防傾裝置後向靜態穩定性測試 10.1 通則 此測試乃提供具後防傾裝置的輪椅,當輪椅向後傾時,防傾裝置能穩固地接觸於測試表面的後向穩定性資訊。 8 CNS 14964-1, T 5022-1 圖 5 後防傾裝置穩定性 圖例 重心位置 1 測試平面 2 假人 3 垂直線 4 防傾拘束 5 撓性裝置 6 防傾裝置 7 旋轉軸 P 力量偵測點 警語:此測試可能具危險性,得採取適當的安全防護措施,以保護

    17、測 試人員安全。 10.2 防傾裝置在最小穩定配置 10.2.1 依製造商規定之後輪可調範圍,將後輪調至最後面的位置。 備考: 大部分輪椅其後防傾 裝置是固定在輪椅車架上,因此當後輪往後調時,會使防傾裝置露出在外的部分變短,而使其防傾效率變差。 10.2.2 將其他所有可調零件,依製造商規定的有效調整範圍,調至後向穩定性之最小穩定配置,表 2 說明代表性調整。 10.2.3 依製造商規定將防傾裝置調至最小穩定位置。 許多防傾裝置可調至讓其防傾作用失效的位置 (如讓輪椅登上路邊台階 ),不要在此位置執行第 10.2 節測試。 10.2.4 依第 9.2.2 節與第 8.2.3 節程序進行。若輪椅

    18、只有一個後防傾裝置或二個防傾裝置非常接近,則其傾倒時會沿著某一後輪與某一防傾裝置的連線而傾倒,在此狀況下,忽略第 9.2.2 節測試程序,依第 11.1.2 節測試程序進行。 10.2.5 設立防止輪椅在測試平面上滑動或滾動之設施 (見第 4.3 節、第 4.4 節與圖 5)。 備考: 若防傾裝置在其末端 裝有一個不能鎖定的輪子,則可用一置於坡面下端的防滾裝置以取代繞在後輪之撓性防移設施。 10.2.6 依第 8.2.5 節程序進行。 9 CNS 14964-1, T 5022-1 10.2.7 允許輪椅緩慢地向後傾倒至防傾裝置穩固地接觸於測試平面為止。若在此位置,防傾裝置無法支撐輪椅 (因為

    19、後防傾裝置之傾倒角度小於後輪鎖定之後向穩定性傾倒角度 )時,則降低測試平面至水平,將萬向輪墊高 (如使用墊塊 ),直到防傾裝置穩固地接觸至測試平面為止。若防傾裝置無法穩固地接觸至測試平面,則記錄此防傾裝置傾倒角度為 0。 10.2.8 增加測試平面斜度,直到後防傾裝置之傾倒角度為止。 10.2.9 依第 8.2.6 節至第 8.2.8 節進行測試。 10.3 最大穩定配置之防傾裝置 10.3.1 依第 10.2.1 節與第 10.2.2 節程序進行。 10.3.2 依製造商規定將防傾裝置調至最大穩定位置。 10.3.3 依第 10.2.4 節至第 10.2.9 節程序進行。 11. 側向靜態穩

    20、定性測試 輪椅之左側與右側穩定性均應依本節測試程序執行之。 警語 :此測試可能具危險性,得採取適當的安全防護措施,以保護測試人員安全。 11.1 最小穩定配置之輪椅 11.1.1 將輪椅可調零件調至側向之最小穩定配置,表 3 說明代表性調整。 若座椅可沿垂直軸旋轉多於一方位時 (如代步車 ),則應將座椅調至面向前向以進行所有的測試。 表 3 側向穩定性 輪椅可調零件 最小穩定 最大穩定 後輪位置,弧形 最窄輪寬 最寬輪寬 萬向輪於車架位置,前後 後 前 萬向輪於車架位置,內側外側 內側 外側 座椅位置,前後 前 後 座椅位置,垂直 高 低 座椅位置,傾斜 直立 後 座椅背靠位置,傾躺 直立 後

    21、 11.1.2 將輪椅橫置於測試斜坡上,以形成側向最小穩定配置。調整輪椅的旋轉軸與測試平面旋轉軸平行,許可差 3。若萬向輪可以鎖定 (定義如第 2.1 節 ),則旋轉軸為在坡面下端的前、後輪與地面的接觸點的連線;若萬向輪不能鎖定,則旋轉軸為萬向輪軸心與驅動輪及地面接觸點的連線 (見第 11.1.3節 )。 11.1.3 調整在坡面下端的萬向輪或轉向輪使其朝上坡方向,並使通過萬向輪軸心的軸線平行於測試平面的旋轉軸。儘可能,獨立調整在坡面上端的萬向輪或轉向輪使其朝下坡方向,並使通過萬向輪軸心的軸線平行於測試平面的旋轉軸。 10 CNS 14964-1, T 5022-1 11.1.4 鎖定所有可鎖

    22、定的輪子 (如第 2.1 節定義 )。 11.1.5 安裝防止輪椅滑動或擺動之設施,但此設施不能限制輪椅傾倒的自由度 (見第 4.3 節、第 4.4 節與圖 6)。 11.1.6 依第 8.2.5 節至第 8.2.8 節程序進行。 圖 6 側向穩定性 (a) 未鎖定之前輪,前視圖 (b) 已鎖定之後輪,後視圖 圖例 重心位置 1 測試平面 2 垂直線 3 旋轉軸 4 防滾拘束 5 防傾拘束 6 撓性裝置 P 力量偵測點 11 CNS 14964-1, T 5022-1 11.2 輪椅在最大穩定配置 11.2.1 將輪椅可調零件調至側向穩定性之最大穩定配置,表 3 說明代表性調整。 11.2.2

    23、 依第 11.1.2 節至第 11.1.6 節程序進行。 12. 測試報告 測試報告須包含下列資訊 (a) 測試機構名稱與地址。 (b) 輪椅製造商名稱與地址。 (c) 輪椅型式、序號與批號。 (d) 任何安裝至輪椅之配備說明。 (e) 可調零件詳細安裝之說明 (f) 所使用假人之大小。 (g) 測試結果 (見表 4)。 (h) 測試日期。 (i) 依本標準測試方法之聲明。 (j) 任何意見或觀察事項。 表 4 靜態穩定性測試結果 傾倒角度 穩定性方向 最小穩定 最大穩定 前輪鎖定 前向 前輪不鎖定 後輪鎖定 後輪不鎖定 後向 防傾裝置a左傾 側向 右傾 註:a關於 “最小穩定 “與 “最大穩

    24、定 “相對於防傾裝置之位置 (見第 10.2.3 節與第 10.3.2 節 )。 13. 測試結果宣告 製造商須依 CNS 14964-15輪椅第 15 部:資訊宣告、文件與標示之要求規定之方法與順序,將以下最大與最小穩定傾倒角度 ()宣告於規格表中。 (a) 後向穩定性 (若輪子可鎖定,依第 9.3 節鎖定;若輪子不可鎖定,依第 9.2 節不鎖定 )。 (b) 前向穩定性 (若輪子可鎖定,依第 8.3 節鎖定;若輪子不可鎖定,依第 8.2 節不鎖定 )。 (c) 側向穩定性 (依第 11.1 節與第 11.2 節,若左右二個方向差超過 1,則二個方向測試值均須顯示 )。 (d) 後防傾裝置穩

    25、定性。 12 CNS 14964-1, T 5022-1 相對應國際標準: ISO 7176-1:1999 Wheelchairs Part 1:Determination of static ability 引用標準: CNS 13575-1 輪椅專有名詞術語及定義 CNS 14964-7 輪椅第 7 部:座椅及輪子尺度之量測 CNS 14964-11 輪椅第 11 部 :測試用假人 CNS 14964-15 輪椅第 15 部:資訊宣告、文件與標示之要求 CNS 14964-22 輪椅第 22 部:設定程序 ISO 9999 Technical aids for disabled perso

    26、ns Classification 13 CNS 14964-1, T 5022-1 附錄 A (參考 ) 防止輪子在測試平面滑動的方法。 A.1 通則 在 A.2 與 A.3 概述當輪椅輪子鎖定時防止輪椅從傾斜平面滑動,但允許在輪子與測試平面接觸點發生傾倒之方法,如第 4.4 節要求。 A.2 高摩擦係數表面 使用一個高摩擦係數的 表面,使輪椅在測試平面上滑動之前即發生傾倒。若輪椅滑動比傾倒早發生或產生煞車滑動,則此方式不適用。 A.3 撓性法 使用一撓性但不具彈性的裝置 (如薄膜、帶或索 )將輪椅車架連結至測試平面上,如圖 2、 4、 5 或 6 所示。此撓性裝置的型式與質量不能影響輪椅傾

    27、倒的特徵。 14 CNS 14964-1, T 5022-1 附錄 B (參考 ) 圖例說明 在本標準的圖例中,雖使用後輪驅動的手動輪椅作為例子。但本標準可廣泛應用於不同的手動或電動輪椅的設計。 圖 1 至圖 6 說明防止輪椅在傾斜平面滑動或滾動的方法,或測試程序中發生傾倒時之旋轉軸與在坡面上端的輪子下方 (P 點 )力量變為零時之角度,即定義為傾倒角度。 當重心 ( )到達輪椅旋轉軸垂直上方位置時,此時在坡面上端的輪子受力變為零。 (a) 圖 1 前輪不鎖定 -前向穩定性。 (b) 圖 2 前輪鎖定 -前向穩定性。撓性裝置一端固定在測試平面坡面上端,另一端經過前輪下方,固定至輪椅車架上,如此

    28、將鎖定前輪並防止其產生滑移。 (c) 圖 3 後輪不鎖定 -後向穩定性。 (d) 圖 4 後輪鎖定 -後向穩定性。 (e) 圖 5-後防傾裝置穩定性。後防傾裝置傾倒角度是指當後輪受力為零時的角度 (非在坡面上端的萬向輪 )受力為零。圖例為裝有防傾輪之防傾裝置其撓性裝置為繞過後輪非繞過防傾裝置。在 此例中,旋轉軸位於二個防傾輪中心的連線上。若防傾裝置的末端為桿狀而非輪子,則撓性裝置繞過防傾桿 (鎖定防傾桿 )下面,其旋轉軸為防傾裝置與地面接觸點的連線。 (f) 圖 6-側向穩定性顯示前輪未鎖定並使用一防滾物拘束萬向輪 (上圖 )及鎖定的後輪使用撓性裝置做為後輪滑動拘束 (下圖 )。注意輪椅會稍微

    29、改變方向,必須隨時確保傾倒旋轉軸平行測試 平面之旋轉軸。此圖為簡單化未將腳踏板與假人畫出,在測試時須將假人與腳踏板裝上。 15 CNS 14964-1, T 5022-1 附錄 C 中英名詞對照表 中文 英文 可鎖定的輪子 lockable wheels 傾倒角度 tipping angle防傾裝置 antitip device 後防傾裝置傾倒角度 rear antitip-device tipping angle 16 CNS 14964-1, T 5022-1 附錄 D CNS 14964-1 與 ISO 7176-1(1999 年版 )之差異表 節次 CNS 14964-1內容 ISO

    30、7176-1內容 備註 2 用語釋義 依 CNS 13575-1輪椅專有名詞、術語及定義之名詞與說明。 Terms and definitions For the purposes of this part of ISO 7176, the terms and definitions given in ISO 6440 and the following apply. 4.7 測試用假人依 CNS 14964-11之規定。 Test dummies that conform to the requirements of ISO 7176-11. ISO 7176-11對應 CNS 14964-

    31、11 7.1 選擇 CNS 14964-11規定與製造商建議之使用者最大質量相同的假人,若無相同質量的假人,則選擇最接近但較重的假人。 Select one of the test dummies specified in ISO 7176-11, the mass of which is equal to the maximum mass of occupant recommended by the manufacturer. If a dummy of the same mass is not readily available, select the dummy with the nea

    32、rest greater mass.ISO 7176-11對應 CNS 14964-11 圖 1 圖 1前向穩定性,前輪不鎖定圖例 重心位置 1 測試平面 2 垂直線 3 防傾拘束 4 假人 5 防滾拘束 6 旋轉軸 P 力量偵測點 Key 1 Test plane 2 Vertical 3 Tip restraint 4 Test dummy 5 Roll restraint 6 Axis of rotation Figure 1 Forward stability, front wheels unlocked 圖例增加重心位置與 P 力量偵測點 17 CNS 14964-1, T 5022

    33、-1 圖 2 圖 2前向穩定性,前輪鎖定 圖例 重心位置 1 測試平面 2 垂直線 3 防傾拘束 4 假人 5 撓性裝置 6 旋轉軸 P 力量偵測點 Key 1 Test plane 2 Vertical 3 Tip restraint 4 Test dummy 5 Roll restraint 6 Axis of rotation Figure 2 Forward stability, front wheels locked 圖例增加重心位置與 P 力量偵測點 圖 3 圖 3後向穩定性,後輪不鎖定圖例 重心位置 1 測試平面 2 假人 3 垂直線 4 防傾拘束 5 旋轉軸 6 防滾拘束 7

    34、楔塊 P 力量偵測點 Key 1 Test plane 2 Test dummy 3 Vertical 4 Tip restraint 5 Axis of rotation 6 Roll restraint 7 Wedge Figure 3 Rear stability, rear wheels unlocked 圖例增加重心位置與 P 力量偵測點 18 CNS 14964-1, T 5022-1 圖 4 圖 4後向穩定性,後輪鎖定 圖例 重心位置 1 測試平面 2 假人 3 垂直線 4 防傾拘束 5 撓性裝置 6 旋轉軸 P 力量偵測點 Key 1 Test plane 2 Test dum

    35、my 3 Vertical 4 Tip restraint 5 Flexible means 6 Axis of rotation Figure 4 Rearward stability, rear wheels locked 圖例增加重心位置與 P 力量偵測點 圖 5 圖 5後防傾裝置穩定性 圖例 重心位置 1 測試平面 2 假人 3 垂直線 4 防傾拘束 5 撓性裝置 6 防傾裝置 7 旋轉軸 P 力量偵測點 Key 1 Test plane 2 Test dummy 3 Vertical 4 Tip restraint 5 Flexible means 6 Antitip device

    36、7 Axis of rotation Figure 5 Rear antitip-device stability 圖例增加重心位置與 P 力量偵測點 19 CNS 14964-1, T 5022-1 圖 6 圖 6側向穩定性 (a)未鎖定之前輪,前視圖 (b)已鎖定之後輪,後視圖 圖例 重心位置 1 測試平面 2 垂直線 3 旋轉軸 4 防滾拘束 5 防傾拘束 6 撓性裝置 P 力量偵測點 (a) unlocked front wheels, front view (b) locked rear wheels, rear view Key 1 Test plane 2 Vertical 3

    37、Axis of rotation 4 Roll restraint 5 Tip restraint 6 Flexible means Figure 6 Sideways stability 圖例增加重心位置與 P 力量偵測點 20 CNS 14964-1, T 5022-1 節次變更表 CNS 14964-1 動作 ISO 7176-1(1999年版 ) 變更內容 刪除 2 2 重新編號 3 2.1 重新編號 3.1 2.2 重新編號 3.2 2.3 重新編號 3.3 2.4 重新編號 3.4 3 重新編號 4 4 重新編號 5 4.1 重新編號 5.1 4.2 重新編號 5.2 4.3 重新

    38、編號 5.3 4.4 重新編號 5.4 4.5 重新編號 5.5 4.6 重新編號 5.6 4.7 重新編號 5.7 5 重新編號 6 5.1 重新編號 6.1 5.2 重新編號 6.2 5.3 重新編號 6.3 5.4 重新編號 6.4 5.5 重新編號 6.5 6 重新編號 7 7 重新編號 8 7.1 重新編號 8.1 7.2 重新編號 8.2 7.3 重新編號 8.3 7.4 重新編號 8.4 7.5 重新編號 8.5 7.6 重新編號 8.6 8 重新編號 9 21 CNS 14964-1, T 5022-1 8.1 重新編號 9.1 8.2 重新編號 9.2 8.2.1 重新編號

    39、9.2.1 8.2.2 重新編號 9.2.2 8.2.3 重新編號 9.2.3 8.2.4 重新編號 9.2.4 8.2.5 重新編號 9.2.5 8.2.6 重新編號 9.2.6 8.2.7 重新編號 9.2.7 8.2.8 重新編號 9.2.8 8.3 重新編號 9.3 8.3.1 重新編號 9.3.1 8.3.2 重新編號 9.3.2 8.3.3 重新編號 9.3.3 8.3.4 重新編號 9.3.4 8.4 重新編號 9.4 8.4.1 重新編號 9.4.1 8.4.2 重新編號 9.4.2 8.5 重新編號 9.5 9 重新編號 10 9.1 重新編號 10.1 9.2 重新編號 1

    40、0.2 9.2.1 重新編號 10.2.1 9.2.2 重新編號 10.2.2 9.2.3 重新編號 10.2.3 9.3 重新編號 10.3 9.4 重新編號 10.4 9.3.1 重新編號 10.4.1 9.3.2 重新編號 10.4.2 9.5 重新編號 10.5 10 重新編號 11 10.1 重新編號 11.1 10.2 重新編號 11.2 10.2.1 重新編號 11.2.1 22 CNS 14964-1, T 5022-1 10.2.2 重新編號 11.2.2 10.2.3 重新編號 11.2.3 10.2.4 重新編號 11.2.4 10.2.5 重新編號 11.2.5 10.

    41、2.6 重新編號 11.2.6 10.2.7 重新編號 11.2.7 10.2.8 重新編號 11.2.8 10.2.9 重新編號 11.2.9 10.3 重新編號 11.3 10.3.1 重新編號 11.3.1 10.3.2 重新編號 11.3.2 10.3.3 重新編號 11.3.3 11 重新編號 12 11.1 重新編號 12.1 11.1.1 重新編號 12.1.1 11.1.2 重新編號 12.1.2 11.1.3 重新編號 12.1.3 11.1.4 重新編號 12.1.4 11.1.5 重新編號 12.1.5 11.1.6 重新編號 12.1.6 11.1.7 重新編號 12.1.7 11.2 重新編號 12.2 11.2.1 重新編號 12.2.1 11.2.2 重新編號 12.2.2 12 重新編號 13 相對應國際標準 新增 引用標準 新增 附錄 C 新增 附錄 D 新增


    注意事项

    本文(CNS 14964-1-2007 Wheelchairs - Part1 Determination of static ability《轮椅-第1部:静态稳定性之测定》.pdf)为本站会员(priceawful19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