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CNS 14840-2004 Method of test for passability through obstacles of self-compacting concrete《自充填混凝土障碍通过性试验法(U形或箱形法)》.pdf

    • 资源ID:634618       资源大小:291.13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CNS 14840-2004 Method of test for passability through obstacles of self-compacting concrete《自充填混凝土障碍通过性试验法(U形或箱形法)》.pdf

    1、 1 印行年月 94 年 10 月 本標準非經本局同意不得翻印 中華民國國家標準 CNS 總號 類號 ICS 91.100.30 A339814840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印行 公布日期 修訂公布日期 93 年 7 月 22 日 年月日 (共 4 頁 )自充填混凝土障礙通過性試驗法(U 形或箱形法) Method of test for passability through obstacles of self-compacting concrete 1. 適用範圍:本標準規定粗粒料之標稱最大粒徑在 25 mm 以下之自充填混凝土,利用充填裝置測試其間隙通過性能之試驗方法,即利用本試驗法以量測新拌混

    2、凝土通過鋼筋間隙與自行充填至模板角落之能力。 2. 試驗用器具 2.1 充填裝置:充填裝置之形狀及尺寸,如圖 1(a)或 (b)所示之 U 形或箱形容器,所用材料應為不銹鋼或壓克力且其內表面須平滑,使能儘量減少混凝土與容器間之摩擦阻力,而組裝完成之充填裝置則應相當堅固,又為能觀察混凝土之流動狀態,充填裝置在量測充填高度面須使用透明材質。 2.2 於充填裝置之底部中央部位,依圖 1(a)或 (b)中所示,以竹節鋼筋配製成柵欄狀構造之流動障礙。流動障礙之分級:以 D10 之竹節鋼筋 5 支配置成 R1 障礙;以 D13 之竹節鋼筋 3 支配置成 R2 障礙;若不用任何鋼筋則為 R3 障礙。宜依結構

    3、物之形狀、尺寸及配筋狀況等,選擇適當之流動障礙,通常選用 R2 障礙作為標準。 2.3 於充填裝置之中央部位設有溝槽,使安裝有流動障礙之隔間版及可開關之隔間門能插入其中,又藉此插入裝置,使 A 室與 B 室能被隔開。 備考: 假設混凝土與充填容器內壁間無摩擦阻力,當 A 室與 B 室混凝土呈穩定狀態時,具良好鋼筋間隙通過性之自充填混凝土於 B 室側之充填高度,對圖 1(a)之 U 形容器其計算值為 365 mm;而對圖 1(b)之箱形容器而言其計算值則為 335 mm,以上所列兩數值分別相當於各個充填裝置之最大充填高度,但由於容器尺寸誤差、隔間板及隔間門之 厚度影響等,將使最大充填高度略有差異

    4、,因此,宜對 B 室側藉靜水位之測定,以確認所用充填裝置之最大充填高度。 2.4 欲測定通過流動障礙後混凝土中之粗粒料含量,則於 B 室側靠流動障礙旁,須安裝有如圖 1 所示供採取試樣用之可開關閘門。 備考: 一般狀況下並不測定粗粒料之含量,但當有必要對混凝土之自充填性與鋼筋間隙通過性做較詳細之判定時,可於 B 室側流動障礙旁,採取通過流動障礙後之試樣,進行粗粒料含量之測定。 2.5 除充填裝置外,尚須準備混凝土投料用容器 (約 5L 容量,有把手之空桶 ) 、混凝土頂面刮平用之金屬製直尺或鏝刀、可準確讀至 1mm 之鋼製捲尺、可量測至 0.1 秒之碼錶及濕布等。 2 CNS 14840, A

    5、 3398 3. 混凝土試樣:新拌混凝土試樣可依CNS 1174新拌混凝土取樣法之規定取得,或依CNS 1230混凝土試體在試驗室模製及養護法之規定,於試驗室拌製混凝土試樣。 4. 試驗步驟 4.1 將充填裝置與地面成垂直放置,使其頂面呈水平狀態。 4.2 於充填裝置中,插入隔間門與裝妥流動障礙之隔間板。 4.3 將充填容器內表面、隔間門、隔間板及流動障礙等,以濕布擦拭潤濕之。 4.4 使隔間門呈關閉狀態,以具把手之容器,將新拌混凝土試樣澆置入 A 室,此 時,不可以搗棒搗實或橡皮搥敲振,應使混凝土連續地注入 A 室至滿。 4.5 以金屬製直尺或鏝刀等將多餘試樣除去,再以平直之刮刀沿充填容器之

    6、上緣,刮平混凝土頂面後,使其靜置 1 分鐘。 4.6 靜置期滿,將隔間門一氣呵成不得間斷地迅速向上拉起,如圖 2 所示,混凝土便通過流動障礙向 B 室流動,直至流動停止為止,在此期間充填裝置均須保持靜置不得移動。 圖 1 充填裝置之形狀與尺寸 (單位: mm) 4.7 如圖 2 所示,於充填容器之 B 室,由充填之混凝土下端開始,以鋼製捲尺量測混凝土充填至頂面之高度,量測時須量至最近之 1mm 為止,而此高度即為充填高度,以 Bh(mm)表示。又在量測時應沿充填容器寬之方向,量取兩端及中央等 3 個位置之充填高度。 4.8 由隔間門拉開時開始計時,直至混凝土向 B 室充填之流動停止為止,以碼錶

    7、測定其起迄之時間,準確讀至 0.1 秒為止,此段時間即稱為充填時間,以 Btime(sec)表示。 4.9 若欲測定通過流動障礙後混凝土之粗粒料含量,則須由圖 2 所示 B 室靠流動障A室 B室CL28020049019068050R=140隔間板(板厚20mm)隔間門(厚度10mm)流動障礙試樣採取用可開關閘門把手CL200280490680190A室B室LC2003535D13障礙R235 35200CL D13CL19035 35 35 35D10CL19035 35 35 35D10障礙R1障礙R1障礙R2把手試樣採取用可開關閘門流動障礙隔間門(厚度5mm)隔間板(板厚5mm)340單

    8、位:mm單位:mm(a)U形充填容器 (b)箱形充填容器圖1 充填裝置之形狀與尺寸 3 CNS 14840, A 3398 礙旁所設之試樣採取用閘門,採取約 1L 左右之混凝土試樣,以水洗測定通過流動障礙後混凝土中之粗粒料含量。 圖 2 充填高度 Bh之測定方法 5. 結果之計算 5.1 充填時間:將充填時間 Btime(sec)之測定結果修整至小數點後 1 位。 5.2 充填高度:於 3 個位置所測得之充填高度 Bh(mm),計算其平均值,將結果修整至小數點後 1 位,報告時則以整數值表示之。 5.3 測定通過流動障礙後混凝土中之粗粒料含量時,將通過流動障礙後之新拌混凝土試樣先量其體積,再置

    9、於試驗篩 4.75 mm CNS 386 上,以清水沖洗去所有細粒料及水泥漿後,再將停留於試驗篩上之粗粒料,以毛巾擦乾,求得粗粒料之面乾內飽和質量,計算出單位容積混凝土中粗粒料之含量 MG。 依下式算出通過流動障礙後混凝土中之粗粒料含量,佔混凝土配比中單位容積混凝土所含粗粒料量之質量比: 粗粒料含量之質量比0GGMM式中, MG:通過流動障礙後混凝土單位容積中之粗粒料含量, ( kg/m3)。 MGo:由混凝土配比而得之單位容積混凝土中所含之粗粒料量,( kg/m3)。 6. 報告:報告須包含下列各項必要之內容。 6.1 報告中須包含下列項目。 (1) 試驗日期時間 (2) 天候 (3) 試驗

    10、場所氣溫 (4) 混凝土配比 A室 B室 A室 B室B室A室B室A室關開關開填充高度Bh試樣採取用可開關閘門試樣採取用可開關閘門填充高度Bh(a)U形充填容器圖2 充填高度B h之測定方法(b)箱形充填容器(a) U 形充填容器 (b) 箱形充填容器 試樣採取用可開關閘門試樣採取用可開關閘門填充高度Bh填充高度BhA室 關 開B 室 B 室A室 A室 A室B 室開關B 室(5) 溫凝土溫度 (6) 充填裝置之種類 ( U 形或箱形 ) 4 CNS 14840, A 3398 (7) 流動障礙之級別 (R1, R2 或 R3) (8) 充填高度 Bh(9) 充填時間 Btime(10) 依計算求得充填裝置之最大充填高度 Bh.max.(11) 通過流動障 礙後混凝土單位容積中之粗粒料含量 MG,以及粗粒料含量之質量比 MG / MG 0。 引用標準: CNS 386 試驗篩 CNS 1174 新拌混凝土取樣法 CNS 1230 混凝土試體在試驗室模製及養護法


    注意事项

    本文(CNS 14840-2004 Method of test for passability through obstacles of self-compacting concrete《自充填混凝土障碍通过性试验法(U形或箱形法)》.pdf)为本站会员(李朗)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