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QB T 2348-1997 甘油(发酵法).pdf

    • 资源ID:63034       资源大小:209.64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QB T 2348-1997 甘油(发酵法).pdf

    1、QB/r 2348一、997前言发酵法甘油,是以淀粉质或糖质为原料,经醉母发酵、浓缩、提纯得到的各类精制甘油。本标准为发酵法甘油产品系列标准,其优等品非等效采用英国药典(BP)-1993年版;一等品等效采用日本添加物公定书-1994年版。本标准的附录A加热试验、脂肪酸与醋类和丙烯醛、葡萄糖与钱盐试验方法为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由中国轻工总会质量标准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食品发醉标准化中心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无锡轻工大学、山东省昌邑市化肥厂和中国食品发醉工业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诸葛健、方慧英、邵明才、田栖静。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QB/T 2348一1997甘油(发酵法)1范困本标准规定了

    2、甘油(发醉法)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脸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翰、贮存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以淀粉质(水解糖液)或糖质为原料,经醉母发醉生成丙三醉,进一步浓缩、提纯得到的各类精制甘油。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 191-199。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601-1988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 603-1988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GB 12309-1990工业玉米淀粉GB/T 13216.1-1991

    3、甘油试验方法捅装甘油取样方法GB/T 13216.2-1991甘油试验方法透明度的侧定GB/T 13216.3-1991甘油试验方法气味的测定GB/T 13216.4-1991甘油试验方法色泽的测定(Haz。单位铂一钻色度)GB/T 13216.5-1991甘油试验方法20,C时密度的测定GB/T 13216.6-1991甘油试验方法甘油含量的侧定GB/T 13216.7-1991甘油试验方法抓化物的限量试验GB/T 13216.8-1991甘油试验方法硫酸化灰分的测定(重量法)GB/T 13216.9-1991甘油试验方法酸度或碱度的测定(滴定法)GB/T 13216.13-1991甘油试验

    4、方法还原性物质的试验GB/T 15108-1994原糖QB 1840-1993工业薯类淀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3产品分类按其产品质量及用途分为三类。优等品:适于医药工业用;一等品:适于食品工业用;合格品:适于普通工业(如:油漆工业等)用。中国轻工总会1998一01一16批准1998一09一01实施238QB/T 2348一19974技术要求4.1原料要求4.1.1玉米淀粉:应符合GB/T 12309要求。4.1.2薯类淀粉:应符合QB 1840 W-求。4.1.3原搪:应符合GB/T 15108 N求。4.2性状:甘油为无色(或微黄色)、透明、粘稠状液体。味微甜,随后有温热感

    5、。有吸湿性,水溶液(呈中性反应。4.3理化指标应符合表1规定。表1项目指标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外观透明,无悬浮物和沉淀气味无异味色泽Hazen簇202070密度(20),9/mL妻1.25721.24811.2481丙三醉含t,%)99.595。095. 0硫酸化灰分,%簇0.010010.05酸度或孩度,mmol/l00g簇0.060.100.30抓化物(以Cl计),%成000工0.001重金属含f(以Pb计),mg/kg35还原性物质无沉淀或无银镜反应铁盐(以Fe计),mg/kg簇210砷(6A As计),mg/kg簇22硫酸盐(以5;计),%镇0.002易炭化物合格脂肪酸与酷类合格丙烯酸、

    6、菊萄糖与被盐合格加热试验合格5试脸方法5.1外观(透明度):按照GB/T 13216.2进行检验。气味:按照GB/T 13216.3进行检验.色泽:按照GB/T 13216. 4进行检验。密度:按照GB/T 13216.5进行测定。丙三醇含爱:按照GB/T 13216.6进行测定。硫酸化灰分:按照GB/T 13216. 8进行测定。酸度或碱度:按照GB/T 13216.9进行测定。勺内j盛口.d55亡U了1乐5QB/T 2348一19975.8氯化物:按照GB/T 13216.7进行测定。5.9重金属: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附录v. H中的第一法进行测定。5.10还原性物质:按

    7、照GB/T 13216.13进行测定5.11铁盐: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附录11G进行测定5.12砷: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附录mu J中的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进行测定。5.13硫酸盐: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附录VI B进行测定。5.14易炭化物: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附录,a O进行侧定。5.15脂肪酸与醋类:按照附录A(标准的附录)A2方法进行测定。5.16丙烯醛、葡萄糖与按盐:按照附录A(标准的附录)A3方法进行测定。5.17加热试验:按照附录A(标准的附录)A1方法进行测定。6检验规则6.1批6.26.2.16.2.2

    8、产品按批验收。每罐生产的、同一规格、批号且经包装出厂的并具有同样质量证明书的产品为一取样罐装或槽车装产品:以峨或槽车为样本单位,每个样本取样一个。桶装产品:根据批量(桶数)大小,按表2规定随机抽取样本。表2批量(桶)样本大小(桶)16以下216-2532690591-1508150以上136.2.3按GB/T 13216.1规定的仪器和方法均匀等取样品。6.2.4每批取样总量不得少于2kg,混匀(必要时温热至60,C),分装于两个洁净、干燥的具塞玻璃瓶中,用蜡(或胶)封口。粘贴标签,在标签上注明样品名称、生产厂名及地址、规格(等级)、批号(罐、槽车、桶号)、取样日期及地点、取样人姓名。一瓶送化

    9、验室进行检验,另一瓶由交货方保管一个月备查。6.3出厂检验6.3.1产品出厂前,应由生产厂的质量检验部门负责,按本标准规定逐批进行检验,符合标准要求并签发质量合格证者方可出厂合格证中应标明理化指标检验结果,收货方凭合格证验收。必要时,可按本标准规定抽样验收6.3.2出厂检验项目:外观、气味、色泽、密度、丙三醇含量、硫酸灰分、酸度或碱度、重金属、还原性物质6.4型式检验6.4.1正常生产时,每季度进行一次型式检验。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亦须进行型式检验a)原辅材料或工艺条件有较大变化时;b)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240QB/T2348一1997c)出厂检验结果与前一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d)国家技

    10、术监督机构进行产品质量抽查时。6.4.2型式检验项目:全部理化指标。6.5判定规则6.5门检验结果若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可与生产厂协商,重新自同批产品中抽取两倍量的样品进行复验,以复验结果为准。6.52符合标签上标注的质量等级要求,判该批产品为合格;否则,须作降级处理。不符合合格品等级要求者,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6.6当交收双方对产品检验结果发生争议,又不能协商解决时,可由双方协商选定仲裁单位,委托其进行检验仲裁。了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了.1标志、标签与使用说明7.1.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按GB191执行。了.1.2包装容器上应标明:产品名称、生产厂名称及地址、商标、规格(等级)、

    11、净含量(净重)、生产日期、批号、保质期、执行标准号。了.2包装、运输、贮存7.2门产品必须使用专用的铝桶(带铁制加强框架)、不锈钢、镀锌或涂树脂的铁制容器包装。桶、罐、槽车灌装前须经严格检查,确保清洁、干燥、无渗漏和密封;灌装后必须盖紧、封牢,保证不渗漏、不吸潮。了.2.2装运时,应轻装轻卸,不得摔掷。7.2.3贮运中,严禁日晒、雨淋。不得与有毒、有污染、有腐蚀性物质混装、混贮、混运。7.2.4应存放于阴凉、通风、干燥的库房中,严防受热、受潮。了.2.5在规定的常温贮存条件下,最低保质期为半年。各生产厂应根据本厂的生产技术条件和产品质量情况,具体标出各类产品的保质期。QB/r 2348一199

    12、7附录A(标准的附录)加热试验、脂肪酸与菌类和丙烯醛、葡萄精与按盐试验方法A1Al. 1加热试验原理当甘油样品中含有杂质时,在高沮下会加速化学反应或焦化,使其颜色加深。Al- 2仪器a)烧杯50mL;b)水银温度计0-300C;c)电热炉60O W并备有石棉网;d)秒表或计时器;e)可见分光光度计。Al. 3试验步骤a)取样品20mL于50mL小烧杯中,置于电炉(带石棉铁网)上,加热;b)将温度计吊挂于杯上方,水银端擂人样品中(距杯底约5mm),小心观察加热、沸腾、气化分解及变色情况;c当温度达到260C时开始计时.准确保持5min,取下,观察;d)调分光光度计波长为500nm,用l Omm比

    13、色皿,以燕馏水作空白进行比色,读取吸光度(消光值),反复测定三次,取算术平均值报告其结果。A1. 4试验结果表示当样液目视不混浊,且吸光度(消光值)9、于0.12时,则判该批产品为合格。当样液混浊或吸光度不小于。.12时,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A2A21脂肪酸与菌类原理甘油中的脂肪酸与醋类,用碱中和、皂化,多余的碱用酸反滴。A2.2试剂与溶液a)氢氧化钠标准溶液c(NaOH)=0. 1mo1/L按GB 601配制与标定;1,)盐酸标准溶液c(HCI)=0. 1mol/I按GB 601配制与标定;。)酚酞指示液10g/L按GB 603配制。A2.3试验步骤称取样品40g于150mL锥形瓶中,加新煮

    14、沸放冷的燕馏水40mL,再准确加人。. 1m01/1.氢氧化钠标准溶液10. OML,摇匀后,置于电炉(带石棉铁网)上加热煮沸5mm,取下,放冷,加10g/L酚酞指示液3滴,用。1 mol/L盐酸标准溶液滴定,中和剩余的氢氧化钠,至红色消失为其终点,记录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同时作试剂空白加以校正。A2.4试验结果表示当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仁c(NaOH)=O. 1000mol /L不超过4. OmL时,判为合格。反之,判为不合格。Qs/T 2348一1997A3丙烯醛、葡萄旅与铁盐A3.1原理当甘油样品中含有丙烯醛、葡萄糖与按盐等杂质时,加碱、加温,会发生氨臭或呈显黄色。A3,2仪器与溶液a)比色管;25m1;b)恒温水浴:600-0. 5 0C ;C)氢氧化钾洛液(10飞/L):称取1鲍氢氧化钾,加新煮沸放冷的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 eA3. 3试验步骤取样品5mL于25mL比色管中,加1008/L氢氧化钾溶液5mL,置于60C恒温水浴中准确保温5min,取出,观察。A3.4试验结果表示当样液不呈黄色,又未发生氨臭时,判为合格。反之,判为不合格。a43


    注意事项

    本文(QB T 2348-1997 甘油(发酵法).pdf)为本站会员(李朗)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